庐山地方志历史记忆李腾鹏我们的中学时代

分类:网校动态日期:2024-10-16 11:41:18人气:


1957年6月,我刚满12岁。我们和40多名同学一起,背着行李,在老师的带领下,从飞仙关翻过恒山,步行数十里,来到县城,参加从小学到初中的考试。 7月,我收到了庐山中学的录取通知书。我和另外六位同学被录取了(当时小学升初中的录取率远低于现在高中升大学的录取率)。我很高兴。

学校于9 月1 日开学。 8月下旬,我忙着转户口,把粮食运到粮站,然后把粮食关系转给学校(当时我考初中,农村户口转为常住户口)国家实行粮食统购统销,户口迁到那里,粮食关系转到那里)。

20世纪50年代,芦山只有一所初中,是全县最高学府。 9月1日,我们几个同学见面了。我们背着行李(此时的行李比考试时重很多,除了被子外,还加了换洗的衣服、书包等),早上出发,晚上到达学校。下午。办理完入住登记后,老师带我去了宿舍,安排了床位,终于安顿在新的环境中。

当时,庐山中学只有三栋教学楼,每栋教学楼三个教室,全校三个年级。每个年级三个班就够了。还有教师办公楼一栋,教师宿舍两栋,礼堂一个,均为平房。学生宿舍和食堂位于南大街张家大院。每天下课、吃饭、晚自习后,都要沿着石板路步行几百米回到张家大院。晚上没有路灯,下雨天经过城门、石板街都会被污水溅到。我家很穷,没钱买胶鞋,下雨天我只能光着脚跑回张家大院。在我的记忆中,我上中学的时候从来没有穿过胶鞋,更不用说皮鞋了。天气热的时候,我更喜欢穿草鞋。冬天我穿麻窝子(两种草鞋)。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我偶尔会穿妈妈做的布鞋。

初中课程也与现在的初中课程有所不同。《语文》分为《文学》和《汉语》。 30000。教我们《数学》的老师据高年级同学说是当时庐山中学最好的语文老师,但他刚刚被划为右派,所以他只能教《代数》而不能教:010 -30000。教《几何》的老师只是一个在课堂上说话的人。我们不知道该说什么。上课的时候,我们偷偷地在课桌上放了一本小说看。那时,庐山中学的图书馆里有很多小说,我读了很多古今中外的小说。我对其他课程很感兴趣,所以我的考试成绩基本上都是5分(学校效仿苏联采用5级评分制度)。晚上自习没有电灯,一节课有两盏煤气灯。自习课前,学习委员让几位同学给煤气灯加油,点亮煤气灯。学生们集中精力自学,有时互相讨论。

庐山地方志历史记忆李腾鹏我们的中学时代

学校的运动场很小。学校只有两个篮球场、一个单杠、一个双杠、一个沙坑、一个平衡木、一个60米跑道。虽然设施简陋,但体育老师非常专业、敬业,体育课令人印象深刻。体育活动十分丰富。基本上每天都有篮球比赛。班级之间、年级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县级单位与学校之间,竞争不断。每学期有一次运动会,有田径、球类比赛等很多项目。学生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感觉比现在的学校体育活动丰富多了。

每个月付伙食费7.5元,每餐一菜一汤,汤基本都是红豆花,每周两次牙祭(一般是一桌一大碗回锅肉)。这样的生活,远比在家几个月不吃肉的生活要好。日子好多了。家庭贫困,每月7.5元的伙食费是一个巨大的负担。国家提供每月4元的C级奖学金,可以维持生命。零花钱基本没有。周六回家我穿草鞋或者赤脚走路。这样的生活经历已经将近一年了。

1958年3月,庐山召开工农业“大跃进”宣誓大会,提出“一年完成三年目标,十年胜过五十年”等口号。 ”全民积极参加大跃进。学校也不例外,组织学生支农。我们参与四堰等地支农、平整县街后坟墓、建设芦山第一座水电站。当时,鲁山县拓宽街道,拆除城墙。庐山中学开始扩建,扩大招生,建设农场。下半年,初中招收四个班,附设初中师范班,开设高中部,共招收庐山、宝兴学生两个班。县内建有太平中学、农业中学。

那是一个激情与疯狂的时代,盲目指挥、浮夸、共产主义盛行。大家(包括几十年不识字的老妇女、老男人)背诵了“艰苦奋斗,力争上游,尽快低成本建成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流行的口号是“土地多产,人多”,农民们逆天奋战,夜以继日地劳作。夜晚,田野里点燃火把,中央“水、肥、土、种、密、护、作、管”的农业政策得到全面落实。干部指挥队员们把土挖成一米多深、几十厘米宽的条状。深沟里架起柴火,熏土作肥料;农作物种植尽量密集,有的地方还用麻袋拖着种子播种。报纸上多次报道水稻、玉米亩产数万公斤,红薯亩产数十公斤。县、公社两级举办竞赛,看谁能谋划粮食产量最高、事业发展最快。当鲁山县委书记参加区域比赛,扛着胜利的红旗回县时,县里组织全体县政府官员和鲁山中学全体师生前往磨东(于当时只有一座连接鲁山县和磨东的索桥)敲锣打鼓迎接他。全国人民都在努力消灭“四害”(苍蝇、蚊子、老鼠、麻雀)。男女老幼齐聚一堂,敲打铜盆,挥舞竹竿扫帚,追麻雀。学生放假回家时,须向学区上交一定数量的麻雀脚,以开具返校证明。

在工业上,党中央提出“以钢铁为纲”。 7月,庐山成立钢铁生产指挥部,组织机关、学校、农村1.5万人下煤矿建高炉,发起全国“建钢”大会。发动家家户户捐铁、钢、铜,将会员家中锅碗瓢盆的金属全部捐出。乡镇办工厂,公社办矿山。组织数万人修建简易道路,连接厂矿。庐山中学全体师生上山修路。爆炸造成一名学生死亡、一人受伤。追悼会上,学校领导呼吁学生向受伤学生学习。

庐山地方志历史记忆李腾鹏我们的中学时代

9月,建立人民公社,人民公社一大二公,老百姓中基本上已没有私有财产的概念。街道拓宽后,南街靠近芦山中学的居民不知迁到哪里,那里的房屋就成了芦山中学的学生宿舍,我们也就告别了张家大院。农民进入了公共食堂,吃饭不要钱,实行军事化管理,到处建立跃进台(用木材搭建的高台),每大队配司号员,起床、吃饭、出工都由号令指挥。学生边劳动,边学习。学校农场分班管理,农忙下乡支农。在铜头支农时,我曾因劳累过度晚上倒在田坎上睡了几个小时。学校伙食团的燃料由学生自己搬运,每星期差不多有一次到思延背木柴或到双石背煤的劳动。

1959年起,学校粮食实行定量,按年龄、个子分三个等级,我因年龄个子均小,吃最低等每月24斤。刚开始,炊事员煮好饭后用瓷盆分到每桌,学生自己再分。后改为用瓷盆蒸,学生用竹刀划开后抓阄分配。再改用木匣,中间用木板分成八份,但因有时木匣未平,蒸好后每份多少不均,最后改为一人一个大碗蒸。开始定量时,有菜吃,偶尔还有肉吃,感觉还可以。后来没有大米供应,一人一个玉米窝头,一碗飘着几片菜叶的玻璃汤。再后来,玉米窝头也困难了,就吃红薯。炊事员用大蒸笼蒸红薯,边蒸边浇水,然后可以用水熬点糖吃。学生和老师就吃红薯,红薯也是定量,已记不清每人每顿吃多少了。那时,师生基本上面黄肌瘦,有的老师还得了浮肿病(老师定量低,每月19斤),面色好的只有炊事员和学校领导。

生活困难,学校组织学生自己种菜,但菜还没有完全长大,就被偷了不少。伙食团养了两头猪,刚养肥,就被小偷偷去杀了。学校养了10多只鸡,我被分去养鸡,搬到鸡舍上面搭的一间小床去住。饲料是黄菜叶加粗糠,鸡很少下蛋。有时饿得不行,就拿一个鸡蛋用湿纸包好放到伙食团的灶孔中(灶孔和灶之间是隔离的,一般不易被发现)热灰焐熟吃。一次,焐好离开后,时间到了去掏时,鸡蛋不见了,此后再也不去焐了。养鸡一年后,一天晚上放电影,看完电影回鸡舍,10多只鸡全被小偷偷走了,也就结束了我在学校的养鸡生涯。

1959年,芦山中学老校长据说是叛徒被遣返回家,由文化不高的党支部书记兼总务主任负责学校工作。此后,学校领导就象走马灯一样换个不停,加之生活极度困难以及反右倾等运动不断,学生专心致志学习的氛围也就不复存在了。

用户评论

◆残留德花瓣

哇,看到这个标题就想起我们那些年的中学时光,李腾鹏老师的庐山地方志真的让我们对家乡的历史有了更深的认识。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弃我者亡

小时候总觉得历史枯燥,现在想想,李腾鹏老师的课让我们对庐山有了不一样的感情。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旧事酒浓

中学时代的记忆总是那么美好,庐山地方志让这份记忆更加丰富。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凉凉凉”凉但是人心

李腾鹏老师的这篇文章让我对庐山的历史有了全新的认识,原来我们身边有这么丰富的文化底蕴。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焚心劫

每次翻开庐山地方志,都能感受到李腾鹏老师的用心,我们的中学时代也因为这份记忆而变得珍贵。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烟雨萌萌

李腾鹏老师的文章让我想起了中学时代的那些日子,庐山地方志是我们青春的见证。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漫长の人生

这篇文章让我对李腾鹏老师充满了敬意,他不仅教会了我们知识,更教会了我们如何去热爱家乡。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旧爱剩女

中学时代是我们最纯真的时光,李腾鹏老师的庐山地方志让我们对那段时光有了更深的怀念。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万象皆为过客

读着李腾鹏老师的庐山地方志,仿佛又回到了那个青涩的年纪,对庐山有了更深的感情。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嗯咯

李腾鹏老师的文章让我意识到,历史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只是我们未曾发现。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一尾流莺

中学时代,庐山地方志是我们共同的回忆,李腾鹏老师的讲述让我们更加珍惜那段时光。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纯情小火鸡

李腾鹏老师的文章让我对庐山有了全新的认识,也让我对自己的家乡有了更深的了解。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ok绷遮不住我颓废的伤あ

庐山地方志是李腾鹏老师送给我们的礼物,它让我们在中学时代收获了更多。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秒淘你心窝

中学时代的记忆总是那么美好,李腾鹏老师的庐山地方志让我们重新回味那段时光。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逃避

李腾鹏老师的这篇文章让我对庐山的历史有了全新的理解,也让我对自己的成长有了更深的反思。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爱你心口难开

读着李腾鹏老师的庐山地方志,我不禁感叹,原来我们的中学时代是如此的丰富多彩。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青墨断笺み

李腾鹏老师的文章让我看到了庐山的历史魅力,也让我对家乡有了更深的自豪感。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自繩自縛

庐山地方志不仅是一本地方志,更是我们中学时代的一段美好回忆。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雪花ミ飞舞

李腾鹏老师的这篇文章让我意识到,历史不应该被忘记,它承载着我们的过去和未来。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本文永久网址:

获取方案
咨询电话
13697281325
TOP 在线咨询
TO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