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洪恕:用考试成绩来选拔“人才”,实际上是对真正人才的扼杀。
分类:网校动态日期:2024-10-15 15:32:50人气:
用考试成绩来选拔“人才”,实际上是扼杀了真正的人才。
一
2005年,温家宝总理看望钱学森时,钱学森感慨地说:“我们这些年培养的学生,学术成就没有一个能与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钱先生又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出不出优秀的人才?”
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问题。这是一个发自内心压抑和无助的问题,也是一个发人深思的教育问题。
为什么我们的教育虽然普及到全国,但中国的人那么多,但真正的大师却那么少,获得诺贝尔科技奖的人那么少?
我们的教育和学校培养的人才怎么样?为什么这些人才慢慢地消失在时间的洪流和人群中,再也没有成为大师,也没有获得诺贝尔奖呢?难道我们的教育培养不出真正的人才吗?
二
我们知道,我们的人才选拔机制是考试。
从小学一年级到高考结束,考试一直陪伴着孩子。学校评判一个学生的素质,主要是看考试成绩。从小学到初中,初中到高中,再到高考。如果你想进入一所好学校或一所好大学,选拔的依据就是考试成绩。
这是教育的接力棒。考试和分数决定孩子的一生和命运。
为了迎合考试、培养“人才”,学校和家长逼迫孩子在考试路上加快步伐。学校提倡素质教育,但手上却紧紧抓着应试教育。学校强迫老师,老师强迫学生。老师们在课堂上讲课,学生们死记硬背。从早到晚,老师不厌其烦地谆谆教导,孩子们则机械地、反复地听课、答题、考试。每当有假期的时候,家长们就强迫孩子去参加各种补习班,做不完的作业。填鸭式教学、提问式战术、压榨孩子时间是现在一般学校常见的法宝,也是应对考试选拔的必由之路。
结果呢?一些通过985、211项目的学生去了一些以考试闻名的名校,以及一些著名的校长和教育专家。
但孩子们呢?从小学到高三,十二年的青春。一路走来,从一个稚气未脱的孩子到一个老气横秋的人,从天真安逸到日渐沉重和枷锁。看看孩子们,越来越多的学生戴着高度近视眼镜。有的人变得驼背,有的人越来越瘦,有的人不爱说话,有的人不能运动、不能玩耍,大多数人都无法做美梦。在本应青春无敌的年纪,孩子却整天泡在书海、话题之中,抬不起头,看不到外面的世界,看不到阳光。有些孩子因为考试成绩总是很差并且厌倦了受到批评而辍学。有些孩子因为身体和心理问题而辍学。有些孩子与父母、老师关系紧张,出现自残甚至自杀的行为。那么那些利用时间、体力和脑力进入顶尖大学的孩子呢?有的人不能与人相处,有的人不能照顾自己,有的人自私,有的人不能面对挫折。大多数孩子缺乏适应能力,无法面对社会和未来的变化。
可以说,自从孩子们上学以来,整个国家都在为考试、为分数、为升学而焦虑。
结果就是高考一结束,学习的念头就停止了。很多人一大学毕业,就从事着与自己十几年所学内容无关的工作。
十几年的美好时光感觉浪费了。除了最终找到工作之外,教育似乎并没有给我们留下任何东西。
我们究竟教给孩子什么?
我们没有教会孩子良好的品德和坚强的意志,没有锻炼孩子坚强的身体,没有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生活和沟通的能力,没有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和再创造能力。我们教孩子们盲目地听课、答题、应试,麻木了他们多彩的心;我们教导孩子们要为自己自私地竞争,而没有远大的理想。
我们培养的是应试型人才和功利型人才。
而教育则要培养完整的人,使人成为越来越好的自己。进入社会后,你可以通过在学校学到的知识更好地融入社会,面向未来。这样的人才能够很好地融入社会,创造个人和国家的未来。
现在的教育不是培养人。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伤害并摧毁了孩子。
三
每个孩子生来就有天赋。他们都有一双明亮而清澈的大眼睛和晶莹剔透的头脑。孩子有天生的好奇心、超强的想象力、以及无限的思考和疑问。他们向往外面的世界,对一切都充满新奇。他们都渴望做得更好,都有内心的追求。
可以说,每个孩子都可能是科学家、音乐家、作家、画家、国家领导人……因为每个人都是不同的生命体,每个孩子都有一颗细腻的心。
然而,在现行的教育体系下,孩子们被考试和分数压得喘不过气来。自从上学以来,我的快乐和乐趣的梦想就破灭了,我面临着无穷无尽的课程、作业和考试。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课堂上的日常灌输已经习惯了孩子们的接受和服从。大量机械性、重复性的练习,固化了孩子们的思维。无休止的死记硬背已经麻木了孩子们的创新思维。知识测试把孩子的身体和心灵分开了。孩子的好奇心没了,想象力没了,提问也麻木了。
而我们最大的掠夺,就是从小对孩子的身体和智力的掠夺。孩子们学得太早,用得太用力。最终,他们的智力被耗尽,体力跟不上,对学习没有兴趣,对人生没有崇高的追求。然而我们的教育既不开发孩子的智力,也不锻炼孩子的身体。
这就是考试和分数评选机制带来的急功近利的结果。
四
我们的教育确实偏向于过于简单和僵化。考试和分数不能培养和选拔真正的人才。
现在,我们越来越意识到教育中的各种问题,并开始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
那么教育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改革,进行什么样的教育才能培养真正的人才呢?
教育改革从何而来?教育要回归本源,尊重规律。
(1)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人类分为婴儿期、幼儿期、儿童期、青少年期、成年期和老年期六个阶段。人在每个阶段的身体和思想都是不同的。我们的教育阶段基本上从幼儿期到青春期,甚至成年初期。那么,在幼儿期和幼儿期,孩子们充满了好奇心和想象力,对世界有着无比的向往,对各种事物都有着无比的疑问和意想不到的创新。这个时候,我们最重要的不是教孩子知识,而是让他们多玩,多和同伴一起活动,多接触大自然,多从事有趣的游戏,以开阔他们的视野,激活各种能力。感官。通过游戏和活动发现孩子的长处和才能,培养孩子的智慧。这是幼儿期和幼儿期的孩子应该拥有的生活和学习时光,充满阳光和快乐。青春期,孩子在幼儿期和幼儿期的基础上,开始发展各种能力,包括独立思考、沟通、生活和学习的能力,以及分析和验证问题的能力、实践能力等。这段时间也是一些简单基本的常识。主要是通过这些简单的知识来培养孩子的各种能力。真正的学习发生在身体基本发育成熟、即将成年的时候。孩子有足够的身体、专注力和能力来学习各种知识。此时,学校宽进严出,通过不同方式培养各类人才,特别是实用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创新型人才。
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就是让孩子该玩的时候玩得开心,该长大的时候让孩子好好成长。按照无忧玩耍的规则来教育他们,——开发智慧,——培养能力,——学习成功,才是真正的人文教育。
(二)遵循教育发展规律。
教育是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简单到复杂、时间由短到长、学习由轻松到专注。因此,教育改革从课程设置到时间安排都必须遵循这一规律。
初级阶段属于儿童期和青春期。主要是培养孩子的兴趣和智力,让他们投资。这个阶段只做一些测试,测试孩子的兴趣点和智力指数。孩子应该直接进入高中。到了高中,孩子了解自己的才能、兴趣和人生规划后,就会开始按照自己的人生方向独立学习和工作。这时候难度就会增加,多为项目式学习和体验式学习,测试也多为项目式任务和社会活动实践报告。学生将利用自己的时间,整合各种资源,完成各种学习任务,顺利进入大学(在大学,学习变得更加困难,每一科都必须获得学分,老师必须严格控制,完成学分后才能进入大学)您将获得毕业证书,如果您没有足够的学分,您将无法获得毕业证书。)
(三)遵循人类修炼规律。
人如树,必须先有根,后有树干。根越粗越深,树干就越坚固越高。所以,培养人,一定要从根本开始。道德是做人的根本。首先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如良知、勇敢、节俭、谦虚、礼仪、诚信、家国情怀等,然后树立孩子的理想。有了品德和理想,就有了成长的基础。不管它长多久,都不会长歪,也不会过早死亡。先树立道德和理想,然后传授知识。这就是教育人的方法。我们要遵循人的培养规律,不偏不倚地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
(四)遵循社会发展规律。
教育不能闭门造车,不能脱离社会现实和发展。我们的教育必须与社会结合,考虑未来。我们应该培养社会和未来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显然,当前的知识型人才、应试型人才还远远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和未来的需求。我们要培养的是社会实用型人才、复合型人才、能创新型人才、能随时应对未来变化的智慧型人才。
教育必须从这些方面进行改革,这样才不会落后。
教育改革后,我们应该进行什么样的教育来培养真正的人才?
其实很简单。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就需要什么样的教育。我们要培养创新人才、科研人才、智能人才。我们要保护孩子的好奇心,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开启孩子无尽的问题和思考,不断地引导孩子。在教育教学中,要更多地开展启发式教学、情景式教学、沉浸式教学、体验式学习、项目式学习,贴近社会、贴近生活、面向未来。教育最大的功能就是唤醒孩子的生命潜力和动力,激发孩子的人生梦想,培养孩子的各种能力,引导孩子找到生命的支点和意义,鼓励孩子,让孩子自主教育、自主学习。这才是教育该有的样子。
教育不能功利、庸俗。教育是纯粹的教育。
下一篇:考试是最可靠的选拔人才的方式
用户评论
康洪恕老师说得真到位啊,现在的教育体系就是以分数论英雄,真正有才华的人往往被埋没了。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完全同意,考试成绩不能完全代表一个人的能力,选拔人才应该更全面一些。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每次看到这种教育制度,我都感到很悲哀,为什么就不能看到人才的真实价值呢?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康洪恕老师的文章让我深思,选拔人才不应该只看成绩,还要看他们的兴趣和潜力。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小时候就被这种考试制度伤害过,真的希望下一代能有一个更好的教育环境。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考试成绩真的能筛选出真正的人才吗?我觉得更多的是筛选出了应试机器。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康洪恕老师的观点很有深度,我觉得我们应该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不仅仅是成绩。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现在的学校教育太过于注重分数,忽视了个体的差异性和发展。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让我想起了自己被考试成绩压迫的日子,真的希望教育能有所改变。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选拔人才的方式应该更加多样化和人性化,不能只看成绩单。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康洪恕老师的这篇文章让我对教育有了新的认识,谢谢您的分享。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考试成绩确实不能全面反映一个人的能力,我们应该有更多的评价标准。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种选拔人才的制度让我觉得很不公平,真正有才华的人很难脱颖而出。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康洪恕老师的观点让我感到一阵震撼,也许我们应该重新审视这种教育制度。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希望未来能有一种更加合理的人才选拔机制,让每个孩子都能发挥自己的特长。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让我意识到,选拔人才不应该只看成绩,还要关注他们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康洪恕老师的观点让我感到很有共鸣,我也要呼吁更多人关注这个问题。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现在的教育制度真的让人失望,希望康洪恕老师能引起更多人的关注,推动教育改革。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选拔人才的方式应该更加科学和公正,不能让考试成绩成为唯一的标准。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