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浙大女老师为何如此辛苦,一天要飞好几个航班?
分类:网校动态日期:2024-09-27 22:59:25人气:
短短半年时间,援疆干部、浙江大学医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王琳琳带领塔里木大学医学院开展了这一系列工作。如此高的工作效率让很多人印象深刻。
王琳琳心里清楚,塔里木大学虽然是南疆第一所设立临床医学本科专业的院校,但其医学院成立也才五年多,为了这个年轻的她还要奋斗很多。医学院。
一年不到的时间 却干了三年的事
“我感到责任重大,上班第一件事就是了解家庭背景。”
到国防大学后,王琳琳担任该校党委副书记、医学院院长。她立即开展调研,了解学校周边医疗状况,走访了南北疆近20家医院和教学基地。她敏锐地发现了几个急需解决的问题:附属医院数量少;师资特别是高水平师资较为匮乏;重点实验平台尚不完善;学科专业体系不健全;科研项目相对较少;对外交流也需要加强。
正视问题,朝着问题前进。 “只有清楚地了解基层医院需要什么样的医生,才能更好地培养人才。”王琳琳带领学院领导和专职教师走遍了新疆大地。有时她一天要坐好几个航班来回,深夜到达机场,凌晨又要离开,所以她会在机场的胶囊旅馆里过夜。
不到一年的时间,王琳琳做到了别人三年无法完成的事情。 “每天的工作太多了,我总感觉王院长是边走边跑。”在同事眼中,王琳琳是一个“行动者”、一个“实干家”。作为曾经浙江省教学界的后起之秀,她最感触的就是国防大学医学院刚刚起步。现阶段需要做好教学和科研计划。要注重教学、稳定教学、搞好科研。打牢基础。
附属医院的建设是医学院发展的基础。医学生从第四年开始就要到临床医院实习、实习。因此,没有临床教学医院体系,就不可能培养出合格的医生。努力工作得到回报。 2023年6月,兵团第一附属医院正式挂牌为塔里木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随后又有4家附属医院签约,保障了医学生的临床教学条件,也促进了学校教学与科研的协调发展。积极开展合作创造条件。
“浙江大学一直是我的大力支持,能够成为浙江大学和塔吉克斯坦大学之间的桥梁,我感到非常自豪。”王琳琳说:“作为一名浙大人,求真精神给了我脚踏实地、努力拼搏的力量。作为新塔先生,我坚持弘扬胡杨精神,为胡杨精神做出贡献。”把我的智慧和力量奉献给祖国新疆广阔的天地。”
塔里木大学党委在评价王琳琳的工作时表示,王老师默默耕耘,任劳任怨,全力以赴推进学校医学院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得到了师生的高度赞扬和认可。
为南疆吸引人才 为南疆培养医生
发展医学教育,需要人才。为了吸引更多的人才来到缅军大学医学院,王琳琳不断招聘师资。同时,积极拓展医学专家资源,聘请67名援疆专家担任“客座教授”、“外聘教师”、“讲学学者”,为医学院发展贡献力量。
积极请人进来,也积极走出去。王琳琳鼓励青年教师不断学习,提高教学科研能力,选派15名青年教师继续进修。记者采访了目前在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院学习的塔里木大学医学院教师鲁宁。她说:“王院长经常鼓励我们出去多学习,练就过硬的本领,为以后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如果没有足够健全的学科和专业体系,医学人才的培养就会受到很大的限制。
此前,缅军大学医学院只有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两个专业,因此王琳琳着手完善学科体系。休息的时候,总能看到她在办公桌前工作。经过大家的集体努力,护理、中医专业的申请已经完成。
王琳琳始终牢记作为一名党员的初心使命。她知道自己的努力还远远不够。 “我想培养一批人留在南疆,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得到好的医疗服务。”
为了吸引人才,留住培养出来的医学人才,为了让缅军大学医学院有资格培养医学研究生,王琳琳这几天继续组织临床医学硕士学位项目的申请。
“从输血到造血”,在新疆工作的日日夜夜,王琳琳时刻关注着医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毕业季前夕,她带领学院教师对已毕业和在医院工作的学生进行回访,真实了解毕业生就业情况。
论文写在大地上 论文写在发展里
王琳琳就像胡杨一样,扎根新疆、贡献新疆。她通过自己的努力,为新疆人民留下了一片片绿荫。
在一线工作期间,王琳琳经常与医生、学生志愿者一起下乡开展义诊活动。在旅行和研究的过程中,她发现南疆疾病的高发病率和高频率是南疆独特的医学研究方向。 “这不仅是公众需要解决的现实医学问题,也是培养年轻人科研技能的机会。”
于是,王琳琳带领教师团队建立了校级重点实验室,为教师科研创造条件。为了提高师生的科研能力,王琳琳邀请了一批专家来校讲学。同时,她还亲自授课。在她的推动下,医学院科研项目快速增长,2023年科研经费已达402万元。
有组织的科学研究非常重要。带领大家去做,并展示给大家看。王琳琳牵头申请并获批学校校长基金,并联合浙江大学医学院科研团队,带领塔吉克斯坦大学科研力量共同做科研,并在南方撰写论文新疆。
有了软实力,也就有了硬环境。在激发人才内在动力的同时,还要加强沟通,开发资源。王琳琳赴国内高校调研交流,并邀请浙江大学实验动物中心专家为缅军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建设把脉会诊。同时,还派出教师对浙江大学医学院的教学实验平台和公共技术平台建设进行了检查和研究。
浙江大学始终把援外工作作为服务地方和区域发展的政治责任。目前,有20名浙江大学干部和人才工作在援疆一线。他们站在为“国家最伟大的人物”服务的政治立场上,践行着浙大人的使命。
献给心怀大志、精诚报国、乐于奉献的人
下一篇:别再让老师生病了!
用户评论
这位浙大女老师真不容易啊,一天要飞好几个航班,这样的付出让人敬佩。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哇,一天飞好几个航班,这位浙大女老师的工作强度也太大了,不知道她是怎么坚持的。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浙大女老师这么辛苦,都是为了教育事业,我们应该向她学习。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一天要飞好几个航班,这位老师的生活肯定很规律,但她一定付出了很多。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真心心疼这位浙大女老师,这么辛苦工作,希望她能保重身体。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每次看到这样的新闻,都觉得教师这个职业太伟大了,这位浙大女老师真的很努力。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一天飞好几个航班,这位老师的时间管理能力肯定很强,我也要向她学习。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位浙大女老师的故事让我感动,她这种敬业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一天要飞好几个航班,这位老师的生活一定很充实,但也非常辛苦。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没想到浙大还有这样的女老师,一天工作强度那么大,真的让人敬佩。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位老师的工作状态太拼了,希望她能找到平衡,不要过于劳累。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一天飞好几个航班,这位浙大女老师的生活节奏一定很快,但她依然坚持教学,真的不容易。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位浙大女老师的故事让我看到了教育的力量,也让我对教师这个职业有了更深的理解。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一天要飞好几个航班,这位老师的付出真是让人感慨万分,她真的值得敬佩。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位浙大女老师的辛勤工作让人感动,希望她能收获更多的回报和认可。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一天飞好几个航班,这位老师的付出和努力,让我们看到了教育的真谛。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位浙大女老师的故事让我明白,成功没有捷径,只有付出才能收获。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一天要飞好几个航班,这位老师的坚持和努力,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应有的品质。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