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泉,我心中圣地的摇篮
分类:网校动态日期:2024-09-14 19:10:36人气:
地处河北、辽宁、内蒙古交界处,素有“鸡鸦三省”之称
“老马识路”、“看梅花解渴”等典故均出自此处。
马玉山、老哈河一带是契丹族的发祥地。
因清康熙皇帝见此泉称赞此泉而得名。
这个地方就是“圣地平泉”
平泉有一所著名的学校
平泉师范大学
这所学校成立于1948年9月
为新中国培养了一批批优秀教育人才
支持承德教育事业
下面我们就关注王晓群的账号
让我们一起走进平泉吧
走进承德教育摇篮
平泉师范大学
平泉,我心中圣地的摇篮
王晓群
词典释义圣地与摇篮圣地—— 具有重大纪念意义的地方,如革命圣地延安。摇篮——是摇篮婴儿床上用品,隐喻革命、运动、文化等的发源地。井冈山是我国革命的摇篮。这些年来,我参观过一些被称为圣地和摇篮的地方。这里有黄埔、抗日军政大学旧址、国防大学三个将军的摇篮。但我一直在想,平泉这样一个普通的中学老师,能被称为圣地和摇篮吗?那天,我无意中在央视上看到了《契丹起源,圣地平泉》的画面,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平泉应该是承德历史时期的教育圣地,是承德中小学教师的摇篮。这是我的圣地,我的摇篮。
2019年5月6日,我随德国文联期刊联盟征集团来到河北省平泉市。我对兴泉有着深厚的感情。平泉是我的第二故乡。 1985年至1988年,我在兴泉学习了三年。河北平泉师范学院是我的母校。青春的梦想在这里插上了翅膀。当时的平泉是平泉县,平泉师范大学就在瀑布河西岸。今天的平泉是平泉市。这一事实足以说明平泉30多年来的飞速发展速度。如今,平泉四通八达,不仅有民用机场高速,还有高铁。平泉也是承德8个县中唯一成为县级市的市。
这次走进平泉,让我回想起三十多年前第一次来到平泉的情景。那是1985年7月的一个晚上,我带着行李从承德火车站上了火车。经过三个半小时的车程,晚上11点左右到达平泉火车站。下车后,一排贡多拉前有一个人举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河北平泉师范学院新生接送”。当时,承德市八县三区有一群年龄相仿的人,和我一样提着行李。男孩和女孩一起上了车,从此我们就成为了平泉师范大学的学生。我在兴泉师范学校学习了三年古汉语、现代汉语、汉语基础知识、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方法、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体育音乐。我学会了如何成为一名教师以及如何成为一名专业人士。一位好老师。
兴泉师范学校,我们大家亲切地称她为兴师,是紧随新中国脚步,于1948年9月兴泉解放后不久创办的。新中国成立后,平泉师范学校为国家建设初期的教育事业培养了大批师资。改革开放40年来,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培养了大批人才。可以说,平泉师范学校的毕业生支持了承德的教育事业。
1987年,在平泉镇王杖子村马杖子梁采集砂岩标本。
2006年3月,平泉师范学校并入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合并后,平泉师范学院部分教师也前往河北民族大学开展新的教育工作。当我在平泉师范学院读书时,我的班主任尹建华老师现在在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工作,继续培养高层次教育人才。平泉师范学校58年的历史中,共有16,057名毕业生。这些毕业生大多站在三尺讲台上,实现了儿时的梦想。
1987年小四沟机场同学合影。
我所在的龙华二中第三任校长是刘树华,比我大两岁。 1986年毕业于平泉师范学校,在基层工作12年。后历任龙华二中教学主任、副校长、校长。龙华二中是龙华的一所名校。中考在承德市曾经辉煌过。于是,师兄升任隆化县教育局副局长,分管业务。调至承德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现就读于承德市桥东小学。校长。曾两次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河北省骨干校长、“三育人”标兵、河北省中考考生、承德市拔尖技术人才、并享受政府特殊补贴。
平泉师范大学853班学生卷(刘元兵保存30多年)。
平泉师范学校的毕业生中有很多和师兄一样才华横溢的人。他们在三尺讲台上默默书写人生精彩篇章,为自己热爱的事业奉献一生。另一位师兄石青,现任围场第一小学校长。 1984年毕业,曾被评为河北省十佳校长、河北省优秀园丁之一。还有师姐沉淑芳,平泉西城小学校长,1981年毕业,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国家特级教师、河北省领导干部和决策能手。 10000余名毕业生中,1500余名获得省级以上奖励。这个摇篮已经摇落了那么多的柱子。
兴泉师范学校353班毕业照。
记得1998年9月,母校派出两个调查组,走访了6个县的34所小学。反馈信息对师范院校毕业生的职业道德、教育理念、教学水平、教学方法、教学研究和改革产生影响。组织能力等方面的满意度均在93.7%以上。平泉这个古泽州也有自己的问题。
我是1988年毕业的。我们一共有六个班,五个普通教师班,一个英语班。当时,我的同学有200多人,分布在八个县、三个区。现在,他们有的在市教育局从事教育教学科研工作,有的在市区、县区担任校长,有的在县重点高中任教专业科目。而且他还是学校的学科带头人……我们很多同学都在各个学校担任校长或者院长。上级学校杨立军担任承德技术职业学院副院长。李百里担任承德市竹林寺小学的校长……他在第一线教课,或者担任班主任。 30年同学聚会上,班主任尹建华的脸上写满了喜悦和自豪。
班主任尹建华老师在30年同学聚会上使用了学校点名。
与单位同年毕业的董彩霞老师在龙华二中教英语,担任班主任多年。她是最受学生和家长欢迎的班主任。在二中工作的这些年,她一直招收初一年级的新生。初三毕业后,这个循环还在继续。每当轮到她去接一年级的学生时,学生家长都会到学校找熟人求情,想要送孩子去她的班级。我的师妹陈秀福老师,也是二中深受学生和家长爱戴的班主任。现在龙华二中300多名教师中,四分之一是平泉师范学校毕业生,领导班子10名成员中有4人是平泉师范学校毕业生。 58年来,平泉这片圣地给了很多人一双双梦想。翅膀让这些人在承德教育领域的天空中不断飞翔,在承德大地上培养出一批批优秀人才,成为祖国建设的栋梁之材。
现在的南家子乡。
翠丰团队考察南石家平泉扶贫项目时,站在高高的山岗上,看着山下红瓦白墙、绿树环绕的南石家子村,聆听乡村的声音。当政府苏市长介绍南家子近年来的扶贫开发情况时,我的脑海里又浮现出了平泉学生时代的一幕幕。
毕业前夕,我们班实习分为两个实习地点,一个是南师家小学,一个是小四沟小学。当时,我和李瑞菊一行人去了南家子实习现场。我们在同一个三年级班。我教数学,她教语文。我们班的班长是一个可爱的女孩,名叫白海燕,她学习非常聪明。实习结束后,我们回到了平泉师范大学。一天中午下课后,我刚走出教室。同学白海燕冲过来抱住我说:老师,我们好想您。说着说着,眼泪就下来了。这个举动让我震惊。南五十我家距离我们学校30 英里。这孩子怎么到这里来了?还没等我回过神来,几个孩子已经围了上来,手里拎着两袋零食。后来他们告诉我,在白海燕同学的倡议下,孩子们乘坐班车来城里看我们。从此,我下定决心,一生要扎根在三尺讲台上。我们带着孩子们一起吃完午饭,在校门口合影留念,送他们去车站。这张集体照我至今还保留着。
在聚会活动的座谈会上,我遇到了两位比我晚一年的平泉师范大学毕业生。卢军是希拉泉市的一名中学教师。他利用业余时间写文章,传递正能量。现为全国著名散文作家。回国后,刘树军当选为宽城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
平泉的夜晚是宁静的、绚丽的,安静的瀑布比那时更加温柔。我知道,在不远处,它汇入了家乡的滦河,流入渤海。他们和平泉师范学院的校友一样,带着梦想、传道、授业从圣地出发,融入知识的海洋。
用户评论
每次想到平泉,就仿佛回到了那个充满童年的时光,那里的山水让我心醉神迷,真的是我心中的圣地摇篮。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平泉的美,真的让人忘却了尘世的烦恼,每次去都能找到心灵的慰藉,这就是圣地的魅力吧。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标题里的“摇篮”用得太贴切了,我在平泉的摇篮里长大,那里的每一寸土地都烙印在我的记忆里。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平泉,我心中的圣地摇篮,可惜现在污染越来越严重,希望有关部门能重视起来,保护好这片净土。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去过平泉几次,每次都感叹不已,那里的风景如画,空气清新,真是心灵的归宿。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小时候,平泉就是我的乐园,长大后,每次回去还是那么亲切,那里承载了我的青春记忆。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每次从平泉回来,都觉得自己被净化了,那里的圣洁氛围真的让人无法抗拒。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平泉,我心中的摇篮,虽然现在很多地方变了,但那份纯真和美好依然在我心中。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看到标题,我瞬间想起了平泉的桃花节,那里的花海美得让人心碎,真是圣地的象征。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每次去平泉,都感觉自己在净化灵魂,那里的寺庙让我感受到了宁静与祥和。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平泉的美景让人陶醉,但遗憾的是,现在很多人为了利益破坏了这里的自然风光。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平泉,我心中的圣地摇篮,那里的每一处风景都让人流连忘返,真是人间仙境。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小时候在平泉的田野里奔跑,现在回想起来,那份纯真和快乐真是无可替代。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标题太感人了,平泉真的就是我心里的圣地摇篮,每次回去都像回家一样。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平泉的美,不仅仅在风景,更在于那份宁静和祥和,让人在喧嚣的世界里找到一片净土。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平泉,我心中的摇篮,那里的每一座山,每一道水,都让我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虽然现在生活节奏加快,但每次回到平泉,都能让我找到那份久违的宁静。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标题里的“摇篮”让我想起了父母,平泉就像是我成长的摇篮,承载了太多美好的回忆。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