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毕业动画如何“堕入凡间”?
分类:网校动态日期:2024-09-13 12:25:16人气:
每年美院毕业季,总有几幅学生作品引人注目。 2020年的《落凡尘》也是如此,由13位学生和一位老师共同完成的6分钟动画短片,以一对天上兄弟姐妹的短篇故事,在全网获得了数千万的观看量。互联网。时至今日,《落凡尘》仍然是广州美术学院动画专业公众号发布的视频中点击量最高的。
评论中,不少人都期待后续的进展。五年后,导师钟鼎成为导演钟鼎,《落凡尘》也拓展为118分钟的故事片。于2024年7月12日正式上映,随后获得豆瓣评分7.8分。截至目前,该片仍是暑期档豆瓣评分最高的国产电影。
口碑和努力并没有转化为实时票房。首映首日,《落凡尘》只占排片量的8%。上映一周后,票房刚刚突破2000万元。钟鼎谈起一场映后交流:上映第一天,他和制片人黄龙走进影院,但里面空无一人。放映结束后,两人对着大屏幕鞠躬。在与《人物》的交谈中,钟鼎尽可能冷静地分析了原因:对于《落凡尘》有些晦涩的名字、预热期不足以及许多更复杂的原因,他作为老师和新导演,并不完全明白了。
从大学教师到动画电影导演,钟鼎用了5年时间证明这是“史无前例”的,或许未来也未必有别人。但他依然记得启动《落凡尘》项目的初衷:99%的毕业作品只用来找工作。钟鼎见过太多好的想法被束之高阁。他也感受到了学生们眼中的困惑和对自己专业的怀疑。课堂上,他经常一边讲课,一边让下面的一些学生用iPad画画、玩游戏。即便是当年完成《落凡尘》的13名学生中,也只有3人留在项目中继续动画创作,而其他大部分都去了游戏行业。在钟鼎看来,也许拍摄完成并上映后,学生对老师和专业的看法会发生改变。
如今,《落凡尘》,每日票房仍在以百万的速度上涨。用钟鼎的话说,“只要能活下来就可以了”。与《人物》通话后,正好是周末。钟鼎将于周六抵达横店,完成为期半天的全国转机。周日,他将返回深圳,再进行5场路演。这是他自己可以做出的微小而实际的努力。对于国产动画的发展来说,需要更多的人、更多的时间去准备。
以下为《落凡尘》指导员、主任钟鼎的讲述:
文李宇宁
编辑|楚明
1
记得2019年夏天,《哪吒之魔童降世》上映时,我的一位业内朋友巴西(卢金明)看完后给我发了一条短信。当我收到它时,我看到一个字:“唉”。我知道他很羡慕。
从2015年开始,《大鱼海棠》 《大圣归来》 《白蛇:缘起》,包括2019年的《哪吒之魔童降世》 《姜子牙》,出现了几部不错的国漫,尤其是《哪吒之魔童降世》,把它拿下一口气突破50亿票房。作为仍然怀揣梦想的实践者,巴西和我觉得我们已经到了可以有所作为的时刻。
作为每年都会制作毕业作品的老师,我也注意到每年可能都会有一些非常好的想法。他们都做自己的事情。他们做出的作品也许不错,但对个别学生来说只是“好”。 “ 等级。就这样,99%的作品最终的命运就是找到工作后,就被放进硬盘里,再也不会拿出来了。我觉得很遗憾。毕业项目不应该仅仅用于找工作。
比较现实的是,学生如果选择制作三维动画,需要大量的技术和人力,而且学生一般都是独自一人,体力和能力容易受到限制。另一方面,动画输出成本较高。对于我们看到的比较详细的图片来说,一帧的渲染时间从五六个小时开始。学生当然不能只依靠自己的机器来渲染,他们也承担不起渲染的费用。如此工业规模的生产,对于学生来说几乎是难以承受的。
其实很多作品的创意都不错。如果未来有商业发展的支持,他们一定可以离开校园,获得更高更远的发展。作为永盛动画负责内容的副总裁,巴西和他一直在尝试通过校企合作的模式打通这个渠道。到了2019年,我们都觉得机会就在眼前。
《落凡尘》就是在这样的机遇下诞生的。这原本是广州美术学院2020级动画专业13名学生的毕业作品,我是他们的指导老师。
这确实是我们同类中第一次有十几名学生一起完成毕业设计。一般一个作品有三到四名学生参与,有的学校规定人数不能超过一定数量。 2013年,我们第一次尝试了约20人一起做的方法。那个时候没有赞助。我们完全依靠学生和老师用爱发电。最终结果称为《开普勒计划》。当时的反响也不错。
2015年左右开始,我们建立了工作室培训模式。学生在大一和大二期间上课。在大二结束时,他们可以报名参加一个双向工作室。未来两年,大家共同努力。最后一起完成了毕业设计。
你可以把工作室想象成不同方向的教学和研究办公室。每个工作室都会有两名左右的老师作为毕业设计的指导。在此之前,娱乐衍生设计工作室主要从事游戏和玩具方面的工作,但由于我是动画出身,所以我想结合自己的优势来利用它们,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可以将工作与它们结合起来。这样的话,我或许能够以更高的视角来看待整个动漫行业,有不一样的体验。
话虽如此,但在实际情况中,大规模的群体是很难出现的。我记得2013年《开普勒计划》是一个大群,但后来2015年到2018年就没有大群了,主题又回到了游戏和玩具。到2019年《落凡尘》班开始设计毕业作品时,娱乐与衍生设计工作室共有30人,其中我带队13人。
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我们确定了2019年制作完整故事片的大方向。因此,一部《落凡尘》的短片相当于一个小PV(Promotional video,早期宣传视频),可以尝试一下在市场上的试水对于公司来说也是一个阶段性的成果。
《落凡尘》 短片中,人物没有台词,主要情节其实是一场逃离星空的故事。毕业季的时候,我们的公众号还没有发布第一个热门视频。看到它的人自发传播。但也许是因为他们以前没有见过这样的设计和表现,对编织和天堂的世界观感到好奇。《落凡尘》相当于出圈了。到目前为止,《落凡尘》仍然是光美动漫系账号发布的视频中点击量最高的一个。
参与创作《落凡尘》的孩子们收到这样的回应都非常兴奋。不过高兴归高兴,电影立项后,并不是所有人都留下来。事实上,大多数仍然选择动漫行业的人,说白了,仍然是在理想与现实之间进行选择。因为生产本身复杂,加上近两年行业陷入衰退,加上大学专业扩招后,供大于求。比如《落凡尘》,那个班的13个孩子都很优秀,但毕业后真正留在动漫行业的只有3个。去其他行业的学生,工资最高的,每个月拿的钱是他们的两倍。
当然,我觉得无论是否继续留在这个项目组,《落凡尘》短片的成功,都为大家埋下了一颗敢想敢干的种子。这种骄傲和自信可以伴随他们很长时间。
图源2022届广美毕业动画短片《落凡尘》
2
事实上,这几年,我院老师一直在尝试与企业洽谈合作。但我在联系企业时,通常会告诉他们,学生的作品,尤其是动漫作品,只能作为创意储备。你可能必须保留它一段时间,甚至保留到某个时刻,当你想起“它可能有用”时。游戏和玩具相对成熟,产业化程度较高。但这些动画作品没有办法快速商业化,贵公司也无法立即实现经济效益。如果这些都可以接受的话,我们可以继续洽谈合作。说白了,一般企业几乎不可能接受这样的“合作”。即使我们的老师有时说无耻的话,其他人后来也会表现出不情愿。
2017年,我和巴西组织了一次校企合作。该作品编号为《觉醒》。合作模式与《落凡尘》短片几乎一模一样。唯一不同的是,公司只负责提供资金支持,所有的制作都是由学生自己完成,技术完全取决于学生自己。最终确实没能冲出圈子,也没有实现进一步的商业化。
事实上,有些人存在误解,觉得企业在占学生的便宜,白白得到创意,但他们可能并没有意识到这背后的风险。当时公司给我们提供了近10万元的效果图和展览支持,但最终商业化没有取得任何成果。公司投入产出未达到预期。这对公司来说是一个大问题。不成功的投资。看到2017年的情况,作为朋友和老师,我感到愧疚,尤其是对巴西。我觉得我让我的朋友感到尴尬。所以2018年我就没有继续找他们,直到2019年我们才等到了机会,再次合作。
一开始,公司给我们建议的大方向是从民间传说或者童话故事中探索题材,这在当时被认为是一种趋势。一开始我们有点犹豫,认为一个功能的制作周期会很长。到时候观众会厌倦公有IP吗?在创意阶段,我们提出了19个方案,包括鲁班、墨子、以及更抽象的中国龙。这种事情,意味着没有明确的典故可以依靠,也不好继续下去。扩张。
至于牛郎织女的故事,可能是一个中间值:不如《封神传奇》、《西游记》那么受欢迎,但足以让人熟悉故事的大框架。在此基础上,我们希望走得更远,而不仅仅是重述牛郎织女的故事。顺着这个思路,我们继续探索,发现牛郎织女有一对儿女。牛郎总是背着担子,带着儿女去天上迎接织女。如果你仔细观察,这两个孩子在故事中没有名字。从创作上来说,这是一个可以探索的幸运差距。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添加一些新的东西。
图片来源电影《落凡尘》
巧合的是,当时我们队里有同学在看湖南卫视的《变形记》,讲的是两个不同环境长大的人在一起会发生什么。我们想也许可以把兄妹分别设定在天上和地下长大,这样两个性格完全不同的角色就会出来。这大概就是《落凡尘》的最初框架。我们很早就和牛郎织女的传说有关,但在短片中,我们并没有主动去设置,让观众一眼就能看出两个主角是兄弟,姐姐。
我们确实考虑过浪漫的可能性。毕竟现在的年轻人大多是独生子女,对兄弟姐妹之间的情感共鸣可能没有深刻的理解;但另一方面,我们又觉得爱情戏很容易落入俗套。后来成品出来发布到网上的时候,有观众解读了兄妹之间的联系,反响不错,所以我们就觉得,嗯,这个想法得到了认可,我们可以继续下去。
整个毕业设计中,《落凡尘》短片的剧本创意、分镜设计、视觉开发和三维测试均由学生独立完成。一开始,因为学院派的创新气质,我们在角色设计上加入了很多现代的、所谓“新中式”的风格化设计,比如我们雨露姐姐穿的短裙和连帽衣服。至于动作参考,学生们自己尝试,然后根据它进行创作。
在工作的中后期,《落凡尘》组的13名同学几乎完全按照公司的模式来推进项目,并融入公司的流程管理系统。在永盛铁扇工作室美术师的支持和指导下,学生部分参与了角色动画、求解、合成等工作,学到了很多一线制作知识和经验。
图片来源电影《落凡尘》预告片
3
该班学生毕业后,很快就有《落凡尘》进入后续故事片制作阶段。作为一名从象牙塔里走出来的老师,我开始了真正进入电影行业的过程。整个经历就像再次上大学一样。
作为第一届动画专业的学生,我于2001年进入中国传媒大学学习动画专业。但当时这个专业还处于起步阶段,教学还不是那么系统。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的。当时的创作根本不涉及电影,基本都是短片。我们确实参加了编剧课程,但几乎没有实践机会。
如今,中国漫画总被说不善于讲故事,比如套路老套、故事简单。但事实上,这种困境迄今为止一直存在。制作动画电影和制作真人电影有很大的区别。说白了,还是有“次元墙”,好的真人编剧不一定能写好动画。为什么?由于动画是一种特殊的影视表现形式,它有自己的叙事和画面发展模式。在中国,创作过程严重依赖导演和导演,这就是问题所在。放眼中国,制作长篇动画的导演屈指可数,但其作品得到观众认可的却屈指可数。
因此,故事片创作开始后,我们在剧本阶段工作了近两年的时间。当然,最大的问题还是我自己的能力和经验。那段时间,我几乎从头开始阅读参考书,从故事片剪辑最基本的结构开始学习。相比之下,短片的创作相对简单。你只需要通过表演来凸显角色的个性,让美术变得美观即可。故事片更重要的是讲一个完整的故事,一切都要围绕故事来设计。
与短片相比,故事片还需要更完整的世界观,找到能够打动人心的共情点。作为一个没有导演故事片经验的新人,一开始我并没有特别明确的主心骨,周围也有很多人在表达自己的想法。所以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深陷其中,挣扎着。
我知道我的能力和经验都是有限的,所以我们不需要去掌控一个过于复杂的故事。相反,故事所传达的情感更为重要。
后来我才真正找到了《落凡尘》的情感焦点,是为金峰写传记,也就是为兄弟姐妹中的哥哥写的。现在回想起来,我很长一段时间都在用上帝的视角来看待这个故事,但感觉有点像“视一切如狼”。为了实现同理心,你实际上需要更个人化的视角。
金凤哥性格内向,甚至隐忍,但他也有很深的执念,所以他的“回凡间”就是回家。在这个过程中,他会学会如何从冷漠到感受世界的温暖和温暖,慢慢学会成为一个成年人。
与短片中有些调皮的姐姐相比,正片中玉露姐姐的设定更加真实、丰满。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她是金枫的导师。是她逐渐引导他,并把她的弟弟带回家。
图源电影《落凡尘》
但追根溯源,我们故事的源头和两人情感的纽带是她们的母亲织女。我们很早就在这一点上达成了共识。织女一定和传统传说不一样。现在流传的牛郎偷走织女衣裳的故事,是清代的版本。故事中,织女不愿为这个男人而死,放弃了自己的职责。在清代,这个故事主要讲述人与神之间的禁忌之爱,但它有那个时代的局限性。既然我们要制作新版本,我们就需要给这个故事一个新时代的理解。因此,在《落凡尘》的故事中,织女并不是一个弱女子,也不是一个“爱情脑”。她必定是一位具有神格的人,甚至是一位女战士。
后来加入我们的编剧亚索也是女性,投资方哔哩哔哩影业负责故事开发的三位制片人也是女性。在剧本创作过程中,他们也认可我能够理解大家对织女形象的重塑,而且意见也非常积极。持续的。
至于牛郎,我们也放弃了偷衣服的情节。最早的故事也有一个以牛郎为父母主要视角的版本,但后来我们发现,相比于父子关系,母子关系更加顺畅,更加感人。因此,在《落凡尘》年,牛郎通过照顾织女带下的银杏枝叶,赢得了织女的信任。两人之间的关系更加自然和真实,所以后来牛郎也用了凡人的方式来尽可能的保护自己的孩子,这样的牛郎相对于传统的叙事来说会显得更加真实和强大。
图片来源电影《落凡尘》
我是第一个出来拍电影的老师。如果我不去尝试,别人永远不会知道我的能力,我也永远无法通过一部作品建立起学生对我们专业、对我们老师的信心,让他们觉得老师不“熟练”。他们都有真正有用的信息,这很重要。
我院有15名学生作为实习生或联合艺术家参与了《落凡尘》的创作。现在大家都在谈论剧情中出现的岩画。二维部分的艺术总监是我们美术学院的毕业生。她的画风大胆而温暖,很符合我的看法。那个情节的想象力。
图片来源电影《落凡尘》
目前广东的影视创意资源还比较有限,这里的游戏产业更为重要。因此,在《落凡尘》的制作中,剧本资源、构图、混音、调色等工作全部在北京完成。是的,我每隔一段时间就需要去一次北方。
现在回想起来,我的感觉是我真的需要离开学校。或许象牙塔的好处就在于它可以让我们保持初心,让我们远离市场,思考创新和艺术。这个应该保留。但在业务运营线上这样跑之后,我个人的能力和经验都成倍增长。当然,并不是每个学校的老师都有机会执导故事片,甚至通过电影在行业立足,这是我非常珍惜的。
4
如果我们讨论一个学生的毕业作品花了5年的时间终于被搬上大银幕意味着什么,我觉得作为一个创举,它已经很了不起了。以前从未这样做过,以后也可能不可能。我记得原来毕业设计组的一个孩子在微博上说,这是我们“手工核弹”的成功。我也同意。《落凡尘》的发布让我们很多人的梦想成真。
在发布之前,我不敢抱有市场预期。当然,这是我第一次做任何事情,我没有任何预测的经验。一开始我们在上海放映,给业内的同行们看。大家的反馈都很好。我也回到广州美术学院看首映,很多原本抱着“批判性评论”心态观看的同学在放映后都改变了想法。在这个过程中,我的信心确实增强了一些。
《落凡尘》的出席率也一直很低。记得上映第一天,我和制片人一起去了影院,想和观众一起看一场戏。我进去看的时候,那个场景没有人。也有可能是我们碰巧选择了中午的演出。这个时候大家都在吃饭,没有人来看电影也很正常。我很庆幸电影院仍然放映完这部电影。那段时间,最担心的不是我,而是我们的制作人,他一直在担心。我们都说他是“动漫界的贾玲”。有人在拍电影时减掉了100 磅,我们的制片人也是如此。我一部电影减掉了100斤,时间却拉长到了快5年。
后来电影有了名气,有的观众为我们着急。但事实上,我们都为此担心了一段时间。我们现在想出的解决方案是通过多次路演和电影院团等各种方式让更多的人看到《落凡尘》。我比较高兴的是,我们仍然是暑期档收视率最高的国产电影。我上一部短片的豆瓣评分是7.3。这次《落凡尘》,豆瓣评分7.8。至少它赢得了“掌声”和“人气”。一端。说实话,口碑失败才是最可怕的。那些年真是浪费了。
虽然这次我们可能没有赚到投资人的钱,但作为主要出品方的永盛已经从制作儿童动画转型为动画类型更加多元化、受众范围更加广泛。事实上,中国漫画的道路并不好走。《猪猪侠》和《白蛇·缘起》追光的生产也是经过了一步一步的艰苦努力才达到现在的规模。作为动画师,我们都对这个难度抱有一定的期待。对我来说,也许最愧疚的就是我们以前项目组的同学们。他们中的一些人已经和我在一起八年了。我其实希望看到更好的反馈,能够支持他们继续走这条路。更远。
当然,我总是说我们可以继续前进。很多项目到现在都消失了,但我们还在坚持。坚持还有另外一层意义。虽然回旋余地不大,但更重要的是让尽可能多的观众认可我们的电影。
上一篇:儿童专业声乐培训
用户评论
看了这个毕业动画,真是感同身受啊!学生时代那么美好,转眼就“堕入凡间”了,感觉好失落。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个动画太真实了,我毕业那年也是这样,从校园的梦幻回到现实,感觉像是被推下了悬崖。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学生毕业动画“堕入凡间”这个话题太戳心了,谁说不是呢?一毕业,感觉整个人都散架了。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特别喜欢这个动画,因为它让我想起了自己毕业时的迷茫和困惑,感觉找到了共鸣。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毕业的时候,我们都曾经“堕入凡间”,但这个动画把那种感觉表达得淋漓尽致。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个动画太有创意了,用“堕入凡间”来形容毕业后的生活,真是太贴切了。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每次看到这个动画,我都会想起自己毕业那天的迷茫和无奈,真是感怀万千。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学生毕业后“堕入凡间”这个过程,谁说不是一场成长呢?这个动画把它描绘得很好。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个动画让我想起了我大学时候的朋友,我们一起“堕入凡间”,一起成长,一起奋斗。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看完这个动画,我忽然明白了,原来毕业后的生活,就是一场“堕入凡间”的冒险。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学生毕业动画“堕入凡间”,这个标题真是太形象了,让人一下子就明白了其中的含义。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个动画让我想起了自己毕业后的生活,虽然艰辛,但也很充实,感觉自己在不断成长。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毕业后的生活确实像“堕入凡间”,但我觉得这也是一种美好的转变,不是吗?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学生毕业后“堕入凡间”,这个过程中,我们经历了太多,也学会了太多,这就是成长。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个动画让我想起了自己毕业时的那个瞬间,感觉像是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推入了现实。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学生毕业动画“堕入凡间”,这个话题让我想起了自己曾经的梦想,现在虽然实现了,但也感到了一丝无奈。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毕业后的生活确实充满了挑战,但这个动画给了我很大的鼓舞,让我相信自己可以“堕入凡间”也能发光发热。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个动画让我对“堕入凡间”有了新的认识,原来,这不仅仅是一种转变,更是一种勇气。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学生毕业后“堕入凡间”,这个过程虽然痛苦,但也充满了希望,这个动画把它描绘得很好。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