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壮海:《思想道德与法治(2021年版)》 修改说明及教学建议
分类:网校动态日期:2024-09-04 00:32:21人气:
1、修改思路
本次教材修订的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充分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培养面向民族复兴的时代新人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精神,把党的百年斗争有关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重要教育要素,积极开展教材的话语创新和形式创新,进一步增强教材的时代性、思想性和可读性。
在修订过程中,编写团队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习近平一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准确把握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深入了解高校师生对2018年版教材教学使用的反馈意见,不断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凝聚共识,全身心投入,努力使新修订教材充分反映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成果。新的进步以其正确的价值取向和鲜明的青春气息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
2. 修改内容
根据修订思路,本次教材修订将着力进一步融入新理念、体现新实践、响应新需求、探索新形式;在全书章节结构不变的情况下,我们将根据需要调整修改章节内的程序结构,使其更加完善。
《担当复兴担当成就时代新人》重点充实和体现了习近平对青年大学生立大志、立大德、成大才、担当大任的要求。原版教材侧重于有理想、有技能、有责任三个维度。新教材调整为立大志、立大德、成大才、担大责四个维度。就是要有远大的理想信念,牢记使命,自尊自强。”“立德,就是培养高尚的思想和品格,陶冶道德,启迪青春。”成大才,就是要有过硬的本领和才华,要勤奋“全面学习、全面发展”,“担当大任,就是要有为国家兴亡负责的精神”。世界和每个人的责任,强调奉献、拼搏、进取”等开场白。其中,在原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对立大志、成大才、担当大任三个方面进行了修订,并重新编写了明代美德部分。从逻辑框架来看,原教材的引言由“我们正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和“这个时代的新人必须以民族复兴为己任”两部分组成。第二部分又分为“做有理想、有本领、有责任的人”“时代新人”和“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养”。本次修订并不改变这些内容呈现的基本逻辑,只是为了进一步凸显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养的主题,将“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养”单独列为一个章节。这里的介绍调整为三个部分。
第一章“理解人生真谛,把握人生方向”,丰富和体现了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重要讲话中对青年的期望;在生命价值评价标准中,融入了习近平关于劳动观的重要论述,凸显劳动价值及其在生命价值评价中的重要作用;在创造有意义的人生部分,融入了习近平“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奋斗是青春最明亮的底色”等重要讲话。观摩、鼓励、引导青少年在新征程中继续努力;以相应形式体现习近平关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对大学生思想引导的重要论述。本章结构的部分调整体现在第一节和第三节中。其中,马克思主义对人性的认识以及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统一到“正确认识人性”部分,列为第一部分第一项;本节是在原教材中关于人生观与世界观关系的讨论的基础上,增加了关于人生观与价值观关系的讨论; “幸福观”摘自原教材第三节第一节,相关内容体现在本章最后,引导青年大学生掌握人生观理论,正确看待人生观。我们以处理人生问题为基础,努力通过奋斗实现人生价值,创造幸福人生,成就人生辉煌。
第二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远大信念”,重点丰富和体现习近平关于坚定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信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信心的重要论述。引导青年大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和把握理想与现实、初心与使命、责任与担当,努力为实现中国梦注入青春活力。在习近平重要论述的基础上,本章还增加和强化了对信仰的支撑性和理想信念提供的精神支撑的阐述。本章以“知识-信念-行动”为逻辑线索,章节结构框架进行了调整。主要变化反映在第二部分。章节标题由原教材中的“崇高理想信念”调整为“坚定信念、信仰信念”,章节内容调整为“增强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仰”、“增强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仰”、“增强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仰”。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和《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第一、二项内容是在原教材的基础上进行补充修改的,内容新增第三条,为了进一步突出“行动”的特点,对原教材本节两个目的的标题进行了修改,由“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和“行动”两个部分的标题组成。 “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到“科学把握理想与辩证现实的统一”、“坚持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有机结合”。
第三章“继承优良传统,弘扬中华精神”,丰富和体现了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在党史学习动员大会上的讲话和教育,并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其他重要讲话精神,清晰阐释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精神渊源、形成过程、核心内容和意义,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了中华民族优秀精神传统的阐述,凸显了改革开放的重要性。直至当代社会。展示中国最鲜明的特色、创新是改革开放的命脉等内容。此次修订也充分体现了《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的相关内容和精神。本章框架结构的调整主要体现在:第一节“中华精神的丰富内涵”专题专栏阐述了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精神的基本内容。习近平概括的团结伟大梦想精神,进一步理顺了本节阐述的理论逻辑。相应地,本部分其他类别的内容也作相应调整;第二节标题调整为“做新时代的忠诚爱国者”。根据这一主题,《阐述新时代爱国主义原则和要求》部分的内容重点,提出了“坚持爱国主义、爱党主义、社会主义统一”、“保持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尊重和继承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坚持立足中国、面向世界”。第三节第一项调整为“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特征”。
第四章“明确价值要求和实践价值原则”,重点丰富和体现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类价值共识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在习近平重要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正义、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爱的核心精神,体现了全社会的社会主义自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式的本质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在思想精神层面的质的规定。先进性、人民性、真实性等内容以更多文字呈现,增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法律法规的可能性。相关内容深入剖析了西方“普世价值”的本质和危害。在本章的修订中,框架结构也进行了调整,主要体现在:原教材第一部分由两项增加为三项,并增加了“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节的第一项。阐释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特征;原教材第二节由“坚定价值观、自信”调整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显着特征”,设置为“反映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价值观念” “彰显人民至上”,以三眼展现“价值立场”,“因真实可信而具有强大的道德力量”。
第五章“恪守道德规范、锤炼道德品格”,重点丰富和体现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和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论述;根据《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等重要文件精神,对相关内容进行了修改和完善,丰富了中华传统美德创造性转化和创新发展的相关论述,调整更新了“道德要求”的表述。网络生活”等方面。在本章逻辑框架的调整中,我们力求进一步凸显“社会主义道德”的主要内涵,着力阐明马克思主义道德的相关基本理论,社会主义道德的先进性及其核心和原则,以及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理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要求。青年大学生如何投身崇德行善的道德实践等问题。相应地,本章由原教材的四个部分调整为“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和原则”、“吸收和借鉴优秀道德成果”、“致力于崇尚道德的道德实践”三个部分。并做好事”。其中,第三节“献身崇德行善的道德实践”是在原教材第三节、第四节相关内容的基础上进行修改的。解释已相应简化。这样的调整使得本章内容更加紧凑,逻辑更加清晰。
第六章“学习法治思想,提高法治素养”重点是丰富和体现习近平法治思想,阐述了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形成、意义和主要内容。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和根本遵循。修订中还增加了习近平关于法律的概念、本质、作用的重要论述。在框架结构上,本章由原教材的六节调整为“社会主义法律的特点和运行”、“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维护宪法权威”和“社会主义法律的特点与运行”、“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维护宪法权威”等四个部分。 “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由相关章节组成。从历史、理论、实践的阐述展开,最终着眼于青年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培养和提高。其中,第一部分内容与原教材第一部分基本不变;新增第二节第一项“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原增加第二项“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教材根据《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内容进行修订。第三项《法治中国建设》在原教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内容基础上进行修订。它已形成,并且有新的补充。第三节“维护宪法权威”在原教材第二节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增加了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的内容。第四节“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整合原教材第五节、第六节内容的基础上进行修订。
以上,我们逐章进行了概述,重点是对党贯穿始终的理论创新的融合以及对章内方案的相应调整和完善。此外,全书的修订工作包括:
一是进一步体现了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生动发展,体现了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的伟大成就和伟大精神。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有关生动实践和伟大成就在教材中得到充分体现。教材精选反映新的实践进展的重要内容包括: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在中华大地上。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以昂扬的斗志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十三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抗击疫情的艰苦斗争;决战脱贫攻坚伟大实践;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法治建设新进展等。文中还援引了2021年6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天河核心舱成功交会对接,并成功着陆2020年10月27日,中国载人潜水器“奋斗”号在马里亚纳海沟的潜伏突破万米等大量生动案例,展示了我国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成就;以南仁东、王继才、袁隆平、张桂梅等模范先进事迹引导大学生增强爱国主义、报效国家之志、奋发进取的奋斗精神。此外,还融入了大量反映党的百年光荣历史、红色革命传统等内容。我们希望通过这些努力,让教材赋予学生更强的参与感和同理心,引导学生将个人梦想融入中国梦,心怀“国之伟大”,立志远大,成为奋斗者。
二是进一步深化理性建设,同时回应青年大学生关心的思想理论、生活、法治等热点问题。比如,在深化理性建设方面,丰富对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之间关系的分析;深化价值观和核心价值观基础理论问题的讨论,明确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的重要稳定器,能否构建强大的核心价值观感召力,关系和谐稳定社会的发展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从道德的起源与本质、功能与作用出发,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基本内容,阐释了社会主义道德与以往社会道德形态的比较。针对青年大学生关心的相关热点问题,我们在修订过程中重点对问题进行了识别、凝练和回应。为什么要信仰马克思主义?为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叫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年轻的大学生为何不能“放下”,以更加积极进取的态度面对生活的挑战?为什么为人民服务并非遥不可及,集体主义并非遥不可及?如何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性、群众性、真实性?如何认清西方所谓“普世价值”的真面目?为什么说“党代表大会还是法代表大会”是伪命题?如何理解言论自由的法律规定?我们力求在教材修订过程中以不同形式回应类似问题并提供指导。这些方面的努力,有利于学生在深化思想理论认识的同时明辨是非,增强科学的价值判断,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三是进一步创新教材呈现形式。在认真修改教材主要内容的同时,本轮修订共增加了“成语”、“拓展”、“图解”、“清晰辨认”等四大类共163个栏目,以及60张图片和图片。图表呈现习近平有关精辟论述,引导学生进一步开拓知识视野,进行思维训练,了解党情、国家情、世界情,坚定价值自信。此外,我们还设计并添加了6个二维码。学生可以扫描二维码获取与教学内容直接相关的重要文献或补充材料。这些努力使教材图文丰富,可读性进一步增强,内容进一步丰富,与学生的互动感进一步加强。每章所附的阅读清单都补充了问题的简明解释。学习思维问题也根据新情况进行了相应修改。在教材的修订过程中,我们还细化了相关的语言和文字表达,使其更加准确、有力、简洁、生动、鲜活、透彻。
三、教学建议
用户评论
看了沈壮海的修改说明,感觉对教学很有帮助,特别是一些教学建议,很实用!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2021年版的《思想道德与法治》改动挺大的,教学建议也很详细,感谢作者分享。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沈壮海的这篇修改说明让我对《思想道德与法治》有了更深的理解,教学建议也很实用。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沈老师的修改说明真的很用心,对教学来说是一大福音,必须点赞!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刚入手2021版《思想道德与法治》,看到这篇修改说明,心里更有底了。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沈壮海老师的这篇博文,让我对如何更好地教授这门课程有了新的认识。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教学建议部分真的很好,特别是对初学者的指导,希望能更多人看到。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沈壮海的这篇修改说明,让我对《思想道德与法治》有了全新的认识,谢谢分享。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2021年版的教材改动很多,沈壮海的修改说明让我对教学有了新的方向。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沈老师的这篇博文,让我对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有了新的启发。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修改说明部分写得真好,对教学很有指导意义,必须收藏!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沈壮海的这篇博文,让我对《思想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有了更深的思考。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看了沈壮海的修改说明,感觉对教学有很大的帮助,尤其是对案例教学的建议。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教学建议部分太实用了,特别是关于课堂互动的部分,让我受益匪浅。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2021年版的教材改动挺大的,沈壮海的这篇修改说明对教学很有帮助。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沈老师的这篇博文,让我对如何处理教材中的难点有了新的思路。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修改说明部分写得非常详细,教学建议也很实用,感谢作者的分享。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沈壮海的这篇修改说明,让我对《思想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教学建议部分太棒了,特别是对如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给了我很多启发。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