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于永正:如何上好一堂语文课

分类:网校动态日期:2024-09-03 23:27:10人气:


于永正(1941-2017),山东莱阳人,著名国文特级教师。他巧妙地将传统与现代融为一体,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作者包括《于永正课堂教学教例与经验》 《教海漫记》等,系列作品为《于永正文集》。

关于上课

文字|于永正

(一)

永远不要打没有准备的战斗。

不管多忙多累,前一天晚上都应该熟悉第二天的课程内容。如果这是我教的第一课,我会再大声朗读一遍课文。熟能生巧,熟能生巧,也许我会有新的感受和发现。力求读得正确,否则,我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就会受到损害。我会把新的字和所有需要写在黑板上的字再练习一遍,力争规范。所谓规范,就是指楷书的风格。被评为特级教师后,我对自己的板书要求更加严格,要求板书上写的字可以成为学生的字帖。这似乎有点苛刻。但我必须努力工作,因为我是一名老师。老师是榜样。至少,我想让学生感受到我的认真和纪律。我不仅是一位“儒师”,更是一位“人师”。

有时,我会在课前快速浏览教案,确保主要环节没有问题。尤其是在教新课文的时候,我是极其谨慎的。当我走到教室门口的时候,我就在想一开始我要做什么,要说什么。课堂上,当学生们动起来的时候,我就在想下一步我要做什么,我要说什么。当学生朗读、回答问题时,我边听边快速思考:我应该如何评价。

简而言之,我“时刻准备着”上课和下一个环节。

(二)

我牢牢记住——

1、学习汉语是为了“理解和使用祖国的语言”;

2、阅读教学要“意文并举”;

3.阅读(尤其是大声朗读)是内化语言的唯一途径。

因此,我在阅读课上总是把阅读放在第一位,并贯穿始终。

每一篇课文都要求学生正确、流利地阅读。这是一个“保底工程”,大家一定要做。最好是带着感情去读。但由于每个人的理解和感受能力不同,所以这个要求必然因人而异。

当我第一次读课文时,我特别关注成绩不佳的学生,并确保听他们的朗读。对我要求严格,训练严格,示范多。对于小学生来说,演示是指导,必要时可以阅读。有时,一次不行,就做两次;如果两次不行,就做三次。我从我的音乐和英语老师那里学到了这一点。 “有些学生上完课后,仍然不能流利地阅读,这样的课应该避免。”这是张青老师经常告诫我的。张青老师也常说:“如果全班同学都没有背过课文,就不要开始教,先过‘读’关再说话。真正需要说的很少。”关于白话文本。”所以“不要教文本”。 “熟了才教”已成为我阅读教学的信条。

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他们不仅基本理解了课文的内容,即获得了“意义”,而且还获得了“素养”,因为有专家说,学生能正确、流利地读课文,有感情,有感情。规范化的文字语言基本上是属于他的。是啊,如果你能读到“他的话都是从我嘴里出来的”,那怎么能不属于他呢?当然,最好是和程禅熟悉一些。一旦你成为了禅禅,语言自然就属于你了。事实上,学生读多了,就能背下来。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阅读教学的首要目标,也是学习语文的根本手段。不幸的是,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有些人并没有很好地实现这一目标。相反,他们花大量时间讲解和制作练习册和试卷,破坏了学生的天性和灵性。我的一个同事的孩子高考后回家,烧掉了很多高中时做的练习本。他看着熊熊的火焰,痛哭道:“这三年来,我成了一堆垃圾!”我听了,心在滴血。

坦白说,在我所有的公开课中,“一读”部分都没有平时那么扎实。公开课上的我和平时的我不完全一样。真实的我,在我平常的教室里。

《语文教学》于永正:如何上好一堂语文课

(三)

品味,欣赏。

“一本旧书读一百遍都不会厌倦。”书被读了。凡是质量和美感俱佳的文字我都会仔细阅读。老师只有懂得味道,才能教出味道。学生只有尝到了阅读的滋味,才能获得阅读的乐趣,才能逐渐喜欢读书、会读书。

教学《秋天的怀念》,我引导学生品味描述母亲言行的关键词,从他们身上感受到母爱。儿子扔东西、砸玻璃,母亲为何不制止,反而“躲”着?儿子看着窗外飘落的树叶。他为什么要“堵”窗户呢?儿子说话生硬,母亲却“笑”了……这句话一定要抓住! 《躲》告诉我们,母爱就是理解!因为母亲知道儿子需要发泄。没有理解,就没有真正的爱。理解是爱的另一个名字。 “块”这个词告诉我们什么?这就是妈妈的观察力! “秋天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悲伤而孤独的季节。”双腿瘫痪的史铁生看着地上飘落的秋叶。他就不能想到自己吗?能不能对生活失去信心?能不能不产生自杀的念头(史铁生好几次有自杀的念头)?什么是母爱?是细心的观察。这是真正的关怀。儿子的态度很不好,但母亲不但不理会,还哈哈大笑。 “笑”这个词告诉我们什么?母爱是宽容。只有母亲才会有如此大度的态度!

有些句子还需要品味。《秋天的怀念》 最后一句描述菊花,实际上描述了转型后的史铁生对生活的新认识。

有些段落还需要审查。《荷花》 第一课是叶圣陶老师为小学生写的一篇漂亮的文章。第二段、第三段、第四段有什么区别?第二段写详细,第三段写一般,第四段写想象。如果只写第二段,就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如果只写第三段,人们就会缺乏对荷花的具体认知。如果第四段不写,你就失去了一种品味,失去了一种意境。

有的文本还需要对文字、修辞、行文等进行审阅,如果没有品味,就会失去一种厚度,失去语言的味道和韵味,就很难培养阅读兴趣和阅读兴趣。阅读能力。但不要尝太多,否则消化不了。有些课文不需要阅读,只需大声朗读即可。读完之后,味道就出来了。

(四)

我们需要把“写作”塞进去。

周贯老师多年前就指出:语文课上不能“君子言而不用手”。写作,除了模仿片段、造句、用笔回答某个问题外,还包括书写、抄写文字和文字。

小学生一定要写好字。写好字是小学生的标志性目标。写作不能“想当然”,必须按照“画红、仿影、临摹”的规则来写。写作教学一定要严格、持之以恒,让学生接触一些碑刻,学习一些书法知识。我们使用江苏教育版教材十多年了,学生的字迹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小学生写得好,大家都会高兴,没有人会反对。学习写作就是学习做人。我重视写作,不仅仅是因为我喜欢写作。

我非常重视造句和片段模仿。并不是每篇文章都需要安排写作训练,要视情况而定。写一段话显然比写一句话更有价值,所以到了高年级,我把所有造句都改成了“造一段”——来写一段话,用的是造句所需要用到的单词。

我在教一、二、三年级时,非常重视抄写课文(不一定是整篇课文),要求学生按照课文格式抄写,标点符号不能马虎。这样做对他们的写作非常有好处。他们会逐渐了解如何写作以及写作时如何使用标点符号。

(五)

教学过程是一个对话的过程。

对话教育体现的是平等、民主、尊重,而不是肤浅的言辞。

教学的艺术就是处理教材的艺术和善待学生的艺术。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要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必须有良好的情感参与,包括教师和学生。没有“情感”的教学是死的。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都是被动的、应付的。被动,哪里能有好的结果呢?

当我走进教室时,我“忘记了所有的恩惠和侮辱”。我精力充沛,经常微笑。至少他的脸不难看。

当我走进教室时,我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学生身上。教材、教法存于心。我希望每个学生都感觉到我在关注他。在课堂上,我说得最多的是提醒和励志的话。当学生在我的注视下(专注、尊重、高兴、积极、不满、愤怒等)时,在我的评价和鼓励中,在我幽默的言语中,他们的精神一般都会处于较高的水平。处于兴奋和专注的状态。融洽的师生关系、融洽的课堂气氛使学习变得轻松有效。

用户评论

服从

看了于永正老师的这篇文章,真是受益匪浅!他对语文课的讲解让我对教学有了新的认识。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玩味

上好一堂语文课,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于老师的建议很实用,我要试试看。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ˉ夨落旳尐孩。

我是个语文老师,这篇文章让我反思了自己的教学方法,希望下次能有所改进。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拽年很骚

于永正老师的这篇文章让我对语文课有了新的理解,期待他的更多精彩分享。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空巷

语文教学,不仅要教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思维。于老师的观点让我深受启发。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单身i

语文课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于老师的方法值得一试。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江山策

我是个学生,看到这篇文章才知道原来语文课可以这么有趣。谢谢于老师!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眷恋

于永正老师,您的方法太棒了!希望能看到更多关于语文教学的精彩文章。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箜明

这篇文章让我对语文课有了新的期待,希望老师们都能借鉴于老师的方法。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陌颜

于永正老师的这篇文章,让我这个非师范专业的家长也学会了如何辅导孩子学语文。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素颜倾城

语文教学,不应该只是灌输知识,更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于老师的理念我很认同。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执笔画眉

作为语文老师,我觉得于老师的方法很有启发性,我会努力实践,让我的课堂更生动。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北朽暖栀

这篇文章让我对语文课有了全新的认识,谢谢于老师的分享。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玻璃渣子

于永正老师的这篇文章让我看到了语文课的无限可能,期待他的更多指导。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哽咽

语文教学,关键在于老师的引导。于老师的方法让我对教学有了新的信心。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一生只盼一人

我是一名语文老师,这篇文章让我找到了教学的方向,谢谢于老师的点拨。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淡抹丶悲伤

于永正老师,您的教学方法太棒了!我一定要将您的理念应用到我的教学实践中。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回到你身边

这篇文章让我对语文教学有了新的认识,希望老师们都能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岁岁年年

语文教学,不应该只关注成绩,更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于老师的方法值得推广。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本文永久网址:

获取方案
咨询电话
13697281325
TOP 在线咨询
TO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