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万人挤独木桥参加国考,培训机构却陷入困境

分类:网校动态日期:2024-08-29 19:03:28人气:


文字| 《财经》 记者刘淑琪

编辑|谢立龙

“不孝有三种,最重的是不参加公举。”社交平台上的调侃正逐渐成为现实。

11月28日,202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拉开帷幕,数百万人走进考场。国家公务员考试报考人数连续13年突破百万。今年人气再次上升。申请并通过资格审核的人数达到212.3万人,比去年的157.6万人增长约35%。

“班上几乎一半人考公务员,一半人考研,还有几个出国留学,没听说有人找工作。”北京某“211”大学文科专业大三学生告诉《财经》记者。随着互联网红利的衰退、“35岁失业”的恐慌、加班加点、内卷化等,公务员考试取代了互联网巨头,成为很多年轻人心目中的就业首选。

在刚刚过去的202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中,全国和省级考试报考总人数接近668万人。报考公务员考试的年龄大多在18岁至35岁之间。全国这个年龄段的人口约为3亿。据此计算,大约每45人中就有1人会报考公务员考试。

“竞争加剧了考生的焦虑,提高了公务员考试的参与率。”一位长期关注职业教育的投资者告诉《财经》记者。

公考的旺盛需求,创造了巨大的公考培训市场。在公考圈子里,被录取往往被称为“上岸”,而公考培训机构则是在河边向考生兜售能量饮料的人。它不能保证你一定能登陆,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你的胜率或者心理安慰。

这其中隐藏的残酷事实是,绝大多数参加公务员考试的人都只是在跑。

今年国考计划招生3.12万人,录取率仅为1.46%。以高考为参考,2021年高考报名人数为1078万人,约21万人考入“985”院校,录取率为1.9%。也就是说,今年的国考将比进入“985”重点大学还要困难。

在这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竞赛中,胜利者是少数成功上岸的人和看似稳赚不赔的公考培训机构。但公考热度高涨的背后,公考培训行业却遭遇寒潮。

做一个小蛋糕

在职业教育领域,公考培训是最为集中的赛道。据第三方咨询机构FrostSullivan统计,2019年公务员考试培训行业中,中工教育和华图教育的市场份额分别为33%和15%,两者合计占据近半壁江山。因此,有业内人士将中公教育与华图教育称为“公试双雄”。

在公考热度不断上升之际,两家龙头企业的经营状况却不容乐观。公考培训的土壤看似肥沃,但深耕却没那么容易。

十多年来公考培训机构最看重的核心能力就是出题。多景资本合伙人葛文伟告诉《财经》记者,在公务员考试、考研等成人考试领域,长年出题的老师只有少数,思路也比较单一。解答问题都比较容易理解。

“并不是有什么内在联系,也不是题目被泄露之类的,而是研究了这么多年的出题规则,我有一套答题经验。”他说,当时新东方正在处理托福和GRE考试。它的威力非常大,正因如此,“过去有一个经典案例:每当你看到一个女孩要坐公交车时,她肯定会选择不搭车。”

华图教育前中层经理告诉《财经》记者,公考培训等成人考试项目并不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或知识技能。他们“目光短浅”,目标明确,就是提高考试通过率。 “从培训的社会意义和教育意义来看,(公考培训)比较浅薄,只是一个简单的应试工具。”

解答问题的能力也成为培训机构能否获得口碑效应的关键。接受面试的考生均表示,历届考生推荐培训机构时,最看重的是模拟题命中率高。

这意味着你在这个行业工作的时间越长,规模越大,研究越深入,解决问题的能力越强,招收的学生就越多。

200万人挤独木桥参加国考,培训机构却陷入困境

然而,虽然公考培训机构非常重视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公考市场的参与率却始终较低。作为公考培训行业最重要的指标,参与率决定了这个行业的天花板能有多高。

市场研究公司Frost Sullivan的数据显示,2019年公务员考试笔试和面试参与率分别在30%和50%左右。这意味着大多数考生不会报名参加课程,而是会自行寻找材料进行复习。

一个可以横向比较的数据是,刚刚受到“双降”政策限制的K12行业参与率超过60%。

高合投资研究中心2020年报告中,综合测算报名人数、培训参与率和客户单价后,公考培训市场规模约为331亿元。这也远低于K12行业过去千亿的市场规模。

如果市场不能做大,少数龙头企业就只能在狭小的空间里活动,手脚难以发挥,对外部干扰也更加敏感。

近年来,外部公考环境并不乐观,录用公职人员数量时有波动。招聘岗位的数量直接影响应聘和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例如,2019年国考,由于机构改革和国地税合并,当年招生人数锐减50%,报名并通过审核的人数下降了23人。 %。中公教育在回复问询函时表示,2021年省考、事业单位等培训项目招生人数有所下降,对公司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去年疫情过后,以线下教学为主的公考培训行业变得更加不确定。疫情彻底打乱了公考培训机构的招生计划、班级规模、备考节奏,而且这种影响还在持续。

2021年第三季度,中公教育开设的面授班数仅为3682门,比去年同期的1.36万门减少了72.84%。

东吴证券在近期发布的研报中指出,由于2020年省考推迟至7-8月,而2021年省考提前至3月,两次考试间隔时间短,直接影响考生的考试成绩。准备心情。中公教育在回复问询函时也表示,部分学生因准备时间不够而放弃考试,产品供应也有所减少。该公司预计,由于预考,营收将减少25亿元至35亿元。

此外,“双降”政策不仅规范了K12行业,公考培训也不能幸免。中公教育表示,当地主管部门对线下网点设立条件、消防安全、开班管理、收费管理、广告投放等提出了一系列监管要求,对公司日常经营产生了一定影响。

过去,教育产业粗放发展,不少校园面积、消防指标达不到要求。在这一轮整顿中,他们要么花费大量资金重新规划、改造,要么就不得不关门歇业。

轨道逻辑尚未进化

近三年来,中公教育股价稳步上涨,成为继好未来、新东方之后第三家市值破千亿的教育公司。但今年以来,情况急转直下。截至11月26日,中公教育股价已跌至9.82元/股,较高点43.58元/股跌幅77%。

中公教育三季报显示,2021年前三季度,中公教育实现营收63亿元,同比下降1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约900净利润13亿元,而去年同期净利润为13亿元。其中,就是“双减”政策引发的连锁反应。 ——政策出台当月,股价下跌约38%。但更重要的因素是公立教育和公考培训行业本身的问题。

“双减”政策的影响远大于预期。规范和整顿各阶段的教育行业培训被认为是未来的必由之路。上述职业教育投资人告诉《财经》记者,资金监管层面的严格管理很可能彻底改变中公教育等公考培训机构的盈利模式。

中公教育首创协议课模式,不保证退款,后来被多家培训机构采用。该班级的单价比普通班级高很多。通常一个课程的费用约为30,000元。它给考生提供的心理安慰是:即使考不上,也不会亏本。中公教育披露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签约班贡献的收入占比超过76%。

由于公考难免会出现大量淘汰,因此签约班后续退款问题时常受到诟病。一位参加过中国公教协议班的学生告诉《财经》记者,笔试成绩公布后,他已经不及格,但直到面试结果公布后,学费才能退还。学费在公教手里呆了半年多。

这些巨额预付费用为中公教育带来了可观的现金流和投资资金。 2021年前三季度,中公教育投资活动现金流出达98亿元,占当期现金流出总额的近一半。

“中公教育本质上是一家财务管理公司。”上述投资人表示。 “双减”政策严格控制资金挪用和培训贷款后,这一商业模式也很可能被改写。

200万人挤独木桥参加国考,培训机构却陷入困境

多位中公教育人士告诉《财经》记者,由于业绩不佳,为了缩小亏损,今年5月后,中公教育裁撤了少儿图书出版等多个次要业务部门,以减少亏损。紧紧围绕职业教育主线。并提高了对员工绩效考核的要求。

华图教育也面临着沉重的压力:展望未来,与中工教育的差距正在逐渐拉大;回顾过去,以Chalk Education为代表的挑战者也在迎头赶上。

与中公教育一步步借壳上市相比,华图教育的上市历程颇为坎坷。经过A股主板、新三板、港股的多次尝试,以及自身IPO和借壳交易,华图教育终于在2019年获得了上市机会,收购了华图教育30%的股权。山鼎设计成为大股东。但时至今日,华图教育的业务尚未纳入上市公司财务报表。

放缓的不仅仅是证券化步伐。从华图教育IPO时公布的财务数据来看,2018年实现营收23.4亿元,与同年中公教育的62.37亿元存在显着差异。此外,华图教育的营收也出现放缓,2018年营收仅增长4%。

种种迹象表明,华图教育在这一细分赛道上保住亚军位置似乎面临着某种危险。今年2月,粉笔教育刚刚宣布完成3.9亿美元A轮融资,由大型投资机构IDG、执信资本领投。粉笔教育成立于2015年,由猿辅导孵化。 CEO张小龙及其核心团队均来自华图教育。粉笔教育的势头不容小觑。

《财经》 根据记者从粉笔公考办公室获得的数据,2020年粉笔公考实现收入约40亿元,较2019年的16亿元增长150%。

一位中国公学教育人士向《财经》记者评价,粉笔很可能已经超越了华图,有信心挑战中国公学。 “中工不担心花图,花图和中工很相似,都是传统的线下打法,但Chalk有弯道超车的机会。”

然而,公众眼中的创新者粉笔教育在过去的一年里却实现了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线下业务的大力拓展。 “2020年对于Chalk来说是艰难的一年,也是疯狂的一年。”查克教育CEO张小龙在内部信中表示,一年之内,公司团队从1000多人增长到10000多人,教学中心数量从30个扩大到396个,营收规模预计从几十亿到几百亿。

这对于粉笔教育丰富和完善线上+线下生态当然很有帮助,但也埋下了隐患。一家以线上为DNA的公司,在快速拓展线下业务的过程中暴露出诸多弊端:管理混乱、师资培训体系不完善、课程质量下降等。一位查克教育高管曾在《财经》向记者直言,线下过程中,扩张之后,他确实发现情况更加复杂了。

在扩张不到两年的时间里,粉笔教育的线下业务实际上已经开始出现扭亏为盈,大幅萎缩。一位前粉笔教育员工告诉《财经》记者,今年年中将开始裁员,规模超过7000人。将进行两到三轮比赛。范围主要是去年拓展的线下业务,一些表现平平的线下园区已经被关停。她认为,线下业务大幅收缩后,Chalk Education将回归其擅长的线上业务。

当一个市场的绝大多数份额集中在少数玩家手中,而这些领先玩家却无法与时俱进,把蛋糕做大,只能进一步思考如何在现有市场上赢得对方的市场那么这个市场的演化逻辑就会出现问题,这个赛道上的顶尖玩家也会陷入被动的状态。

新的变数仍在发生

这个看似由少数企业掌控的成熟市场,实际上充满了变数。这个阶段只是暴风雨前的平静。随着K12教育企业纷纷转型,职业教育的市场空间正在被迅速挤压。

其中有过去在成人领域积累经验的新东方、网易有道,以及K12赛道的领军者好未来和作业帮。这些企业虽然尚未进入公务员培训领域,但却安排了研究生入学考试、教师资格考试、会计考试等,从外部蚕食中公教育等企业的市场份额。

“按照中公教育这样的公司的传统玩法,没有超越的机会。”葛文伟认为,隐藏的机会在于重组组织关系、发挥名师效应。

职业教育是一个比K12更注重名师效应的行业。由于学生都是成年人,学生更喜欢风格鲜明、个人魅力、专业知识过硬的名师,而不是死板的传授知识。以粉笔教育创始人张小龙为例。离开之前,他是华图教育的名师,拥有一批忠实的粉丝。这群学生带来的口碑效应,为粉笔教育的冷启动奠定了基础。

葛文伟表示,名师效应在成人教育领域非常显着。一位著名的成人英语老师只有四五人的工作团队,去年仅口语课程的收入就达到了2亿元。 “如果抖音、快手有十位带头老师,总收入恐怕会超过中宫。”

一位公考培训行业人士告诉《财经》记者,在龙头公考培训公司中,这样的老师并不多。很多人成为公考老师,其实是公考落榜后的临时过渡。计划。

“如果企业能够重新调整组织模式,从雇佣制改为合伙制或经纪制,将公司作为MCN机构来孵化和运营名师,未来会有很大的机会。这种趋势可以已经被看到了。”葛文伟说道。

用户评论

男神大妈

哎呀,国考竞争这么激烈,200万人抢一条独木桥,真是残酷啊。那些培训机构也不容易,生意都难做。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暖瞳

听说培训机构现在都开始裁员了,这国考竞争太猛了,连培训机构都受影响。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心安i

国考竞争激烈,200万人挤独木桥,培训机构生意难做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龙吟凤

培训机构陷入困境,可能是因为考生们更倾向于自己备考,毕竟国考还是得靠真本事。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刺心爱人i

200万人参加国考,培训机构压力大,但这也反映出大家对国考的重视。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醉红颜

哎,国考竞争这么激烈,培训机构不景气也是没办法的事。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你与清晨阳光

培训机构陷入困境,可能是因为现在更多人选择线上学习,线下培训需求减少。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風景綫つ

200万人参加国考,培训机构压力山大,但这也是对培训机构的一次考验。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若他只爱我。

国考竞争激烈,培训机构要想生存下去,就得不断创新,提升服务质量。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墨染天下

培训机构陷入困境,但这也是行业发展的必经之路,优胜劣汰。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如你所愿

200万人抢国考,培训机构压力大,但这也是对考生自我提升的推动。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最迷人的危险

培训机构陷入困境,但这也提醒我们,国考不是唯一出路,要多元化发展。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羁绊你

国考竞争激烈,培训机构生意难做,但这也反映出社会对公务员的追捧。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此生一诺

200万人参加国考,培训机构压力大,但这也是对教育行业的警示。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微信名字

培训机构陷入困境,但这也说明,考生们对国考的热情并没有减退。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有些人,只适合好奇~

国考竞争激烈,培训机构压力大,但这也是对考生自我挑战的一种方式。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孤独症

200万人参加国考,培训机构陷入困境,这也让我们看到教育市场的变化。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鹿叹

培训机构陷入困境,但我们不能忽视国考背后的人才选拔机制问题。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本文永久网址:

获取方案
咨询电话
13697281325
TOP 在线咨询
TO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