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思维”,正在拖垮你的自考
分类:教育资讯日期:2025-03-08 14:03:28人气:
这是必过网校推送的第229篇文章
这张图,是我朋友考马原的时,用过的资料
这张图,是我考马原的时,用过的资料
那么,你猜我俩最后谁考的分儿更高?
没错,当然是我朋友考的更高
但我也不差。
可这么多倍的资料差距,我又是如何把分数差控制在五分之内的呢?
其实,自考作为一场成年人的游戏,一切的一切都是有技巧的。
而你,作为一个成年人,不管是报名还是学习这件事儿上,都不能再用咱们学生时代的思维去考虑问题。
看的书多,花费的时间长,还真并不代表就一定能拿高分。
今天我就讲讲在自考中,所有自考生几乎都会犯的“学生思维”误区,它们真的正在一步步拖垮你的自考。
上学那会儿,我们不仅要看教材,老师的讲课依据也是教材,一切重要的东西全都在书本上。不带教材,老师会让我站着听课。教材的重要程度可想而知……
而到了自考这个游戏里,没有了老师,变成了自学,教材还真的很重要吗?
不一定,真的不一定。
不否认教材包含了一门科目全部的知识点,看教材肯定是有好处的。
但不知道你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个问题:步入社会多年的自考生,真的能静下心来看完一本教材吗?
我自考的时候,已经是辍学的第三年了,那时候我也觉得自考就应该看教材(不看教材怎么学的会嘛)……所以就买来了几本教材硬啃。刚开始看的真的很痛苦啊,好不容易看完了,却发现啥也没看懂。
不知道有没有跟我一样的同学……
能看教材自然是看教材更好,但对于实在看不进教材的同学来说,真不如直接找个网课看的实在。看网课好歹有人给你讲,理解了,脑袋里高低有个印象。
再不济,直接找到一份科目的重点汇总都比拿着看不懂的教材硬啃强。
不管怎么学,自考最终目的不都是通过考试,要写到试卷上嘛。如果看教材是广撒网,那直接看重点绝对是精准打击,简单粗暴。
自考生的感动时刻:翻烂的教材,写满的笔记,一大把的空碳素笔。
在自考里,努力一定就会有回报吗?
没错,会有。
但瞎努力不一定有。
不知道有多少自考生上班很忙,只能下班抽空来学。而学习的时候呢,觉得:只要我看完教材,看完网课,笔记记得详细点儿,我就一定能考高分。
如果是这样,很遗憾告诉你,考试的时候你很可能一道题也写不出来。
自考不能只看,还要做题,尤其是历年真题非常重要。有时候你真正吃透十套真题,要比看教材看网课收获大得多。
另外自考学习咱们是要找重点的。一门科目十个章节并不会全考到,因此我一直坚信自考里有一个叫“二八定律”的东西。
只要掌握一本书20%的重点,在考试的时候就能拿到80%的分。
在这里太长了,我就不多说了,感兴趣的可以去看看我这两篇文章吧:
??我是怎么用“二八定律”找自考重点的?
??一个很流氓,但短时间过自考的方法
自考大多数科目都是以主观题为主,也就是说很多题是没有一个标准答案的。
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科目,总有人说自己裸考也能考过的原因。是改卷老师放水了吗?是这个省的自考简单吗?
不一定,而是人家平时积累多,人家会编,而且真的很会编。
以汉语言文学里的科目为例,他问你《阿Q正传》的性格特征
你累死累活把这个大题背下来,最后考试还不一定能想起来。
还不如去B站上找个UP主,看看对《阿Q正传》这本书的分析来的实在,最重要的是省事儿,不费脑。
在这里,标准答案就是“硬的”,而你看过这个小说,能用自己的话讲出来,这就是“软的”。
还是以汉语言文学为例,在这个专业里有一本叫“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科目,这门科目考过的都知道,知识点非常多。
一百多个作家,几百本作品,几十页的PPT重点,一般人根本背不完……
所以我经常建议大家不要老实巴交去背每个作家作品的特色。正确的做法是把他们归类,背年代特征。
比如二十年代的作家作品肯定都是在倡导新文化,三十年代的作家都在批小日子啊,解放区作家作品肯定都是在歌颂我党啊……考试的时候即便考到一个你不会的作家,只要你知道年代,照样能写出来。
它虽然不能保证百分之百对,但也不可能百分之百错,只要写上就一定是分的。
另外还有一些科目,比如马原,不懂的知识点完全可以去短视频上搜一下,直接了解这一小块的内容。
在这个人人都会上网的时代,只要你能想到的内容,早就能在网上找到了。
PS:看来大家都很喜欢我讲汉语言各科目的学习方法(奇技淫巧)啊,大家多多给个赞,下期就有动力就安排上了
我见过太多的同学自考选科目直接乱报一通,根本不懂得规划。这样不仅会耽误毕业时间,而且还很容易考不过。
自考一个专业有十几门科目,每次该报哪些是有讲究的。
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先考自考里的公共政治课,这两门比较简单,考过会增加信心;其次考专业课,然后考选修课。因为大多数自考生的英语水平一般,所以最后再考英语二
选科目另一个技巧:可以优先选学分低的科目来学,一般来说,学分越低,这门科目就相对越简单。不仅自考选科目要分“优先级”,学习的时候更学会分“优先级”
学习前,你一定得先了解一门科目的题型是什么,把目标拆解。
比如马原、史纲这类科目,光选择题就占了50分。也就是说咱们侧重刷选择题,只要吃透,简答题随便写写就能过。
而专业课,选择题分数占比就比较低了,所以就应该把大题看的更重要些。总之说了这么多,就想告诉大家:自考这件事儿是有技巧的,学习的时候要多多去发现自考,去理解自考,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学习事半功倍,也能工作、自考两不误的坚持下去。
现在啊,离自考也就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了,希望大家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开始学。
到考前我会不断给大家分享高效的自考学习方法,大家可以多多。
如果对你有帮助,给个赞吧!
下期安排汉语言各科目学习方法,拜~
我啊,是跟你一样,一个普普通通的自考生。高二辍学,去打工,吃过苦,挨过累,后来凭借自考本科考上了全日制的研究生,现在硕士毕业正在全职帮助自考生。
如果你在这条路上遇到了什么问题,可以加我微信问我:必过网校762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愿你早日种树,早日开花结果。由于biguo88.com推送机制改变,你可能不能及时收到我的推送信息
点个“在看”不迷路哦!
上一篇:“富可敌国”的美国大学,倒闭是不可能的!这辈子都不可能!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