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17天,这样学,过4科”

分类:教育资讯日期:2025-03-07 14:03:40人气:


这是必过网校推送的第135篇文章

23/3 四月自考还有17天

4月份的自考已经不足20天的时间了

临近考试,随着时间的步步逼近,这个时间段也是咱们大家最容易出现心理压力的一个时间段。

“考前17天,这样学,过4科”

即使已经学的万无一失的小伙伴还是会觉得没学够、还有遗漏的地方;

还没学习或者刚刚开始学习的同学则感觉很迷茫,不知道从哪里下手。

所以今天,我结合我自考以来的备考经验,给大家讲一下如何利用20天的时间突击过四科。

无论你是学的比较充实还是完全没有开始学习,相信从我这里都能找到一个合适的学习方法。

这篇文章没有废话,干货满满。

在此之前大家一定要注意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点——留够时间

你想临时抱佛脚,那也得有时间才能抱佛脚。如果你打算考试最后一天再去抱佛脚,或者相信了某些“大佬”说的:“10小时复习过四门”那大概率只能做好“再来一次”的准备了

现在还有20天的时间,时间不算短也不算长,总体还算来得及,合理利用好这20天,按照我说的学习方法进行冲刺,是没问题的。

所以建议大家,看完这篇文章后一定要去学习!

一、首先你要知道:通过自考最重要的一点是什么?是多看书还是多看网课?是多记笔记还是多刷题?

都不是!是“背”。

自考的出题不但不会超纲,而且都是直来直去。每一个考点不会拐弯抹角的去给你玩文字游戏;每一个题你都可以在课本上直接无脑地找到答案。

另外咱们自考生选择的绝大多数专业都是文科,这种需要靠背书去考试的科目,往往真的只需要背书,背到“肌肉记忆”,一上去直接默写全文的那种。

所以这个时间段,如果你还没有看完课本;如果你还没有看完网课;如果你还觉得没有准备充分等等等等,

那么不要犹豫!请立刻停止看网课课本教材开始背书,刷题。

虽然我一直强调建议大家最好看完教材后再刷题,可是这个时间点上了,还要什么自行车?再做这些无用功完全来不及了。

二、其次你要知道:你当下阶段学习的目的是什么有些同学会说:“我是为了学知识,我想要真正学到东西,不是单纯为了拿个文凭……”

可拉倒吧,如果你真的想学知识你会拖到考前20天才开始学?

不要自欺欺人了,清晰的看到方向才会有更大的收获。所以你要明白,当下阶段学习的目——只是为了通过考试。

既然要通过考试一定要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应试上。我不止一次的强调过,自考是有窍门的,正确的找到窍门能帮助你在最短的时间内通过考试。

三、那自考的窍门是什么呢?——“历年真题”告诉了你所有的答案不夸张的说,历年真题能直接让你知道了这门科目的重点在哪里。最好准备十套左右,也就是最近五年的,当然越多更好。

找到之后先不要着急,我发现很多同学拿到真题后直接硬怼选择题,做了错,错了做然后再去背,我只想说这样的方法其实是错误的!实际上效率很低!

有了好东西,怎么去用也是很关键的一步。

利用好了,原地上天;利用不好,愁眉苦脸。

真题正确的使用方法:

1.先打印出来。我个人认为把真题打印出来更加方便,拿在手里背比手机或用ipad更加直观好用。

另外不建议各位在打印店打印,原因是真的很贵!可以上某宝,100张正反面也才10块钱左右,还包邮!

2. 有了试卷以后你会发现,你会发现无论什么科目无非就单选题、多选题、名词解释、简答、论述这几类。除单选题之外的所有题,我都称之为“大题”。

正确的刷题方法应该——直接是无视选择题,上去直接怼“大题”。

3.道理很简单:你做了选择题不一定会做后边大题,但你背会一道大题可能同时会做了好几道选择题。

4.大题你要主攻“名词解释和简答题”,因为它们是所有题型的基本组成部分。

仔细研究试卷你会发现:看似分贼高的论述题无非就是简答题的变形或者几个简答题拼凑到了一起;

多选题也往往是简答题的简化版。主攻名词解释和简答题,其他的都先放一放,是有道理的。

5.但这个攻客不是要你盯着题目思考一会,写不了几个字编上几句话翻开答案偷瞄两眼再回来写,而直接翻开答案开背。

你没有听错——翻开答案直接开背!

因为这种文科类科目,你考试的时候想不出来就是想不起来!

另外我建议大家把每一科目的名词解释和简答论述题单独罗列在一张纸上,就像这样。

(以《中国现代文学史》为例)

不仅在你循环背诵的时候更加方便,而且还有一个“特殊作用”,这个“特殊作用”待会你就知道了。

6. 可能有同学一列完题目就吓到了:“这么多怎么背?”“这怎么可能背下来呢?”

其实这只是我们在空想中产生的恐慌,一旦你真正行动起来,你会发现背书实际上并没有那么困难。

据我个人经验而言,十套真题大概有50个名词解释和50个简答题左右,每题早晨、中午、晚上各抽出1-2个小时的时间,3天左右就能背完。

因为这100道小题看似挺多的,但是去掉一部分重复的,去掉一些两句话就能简单背完的,再去掉一些想都不用想靠自己话就能说出来的就是所剩无几了。

7.当这个任务你完成之后,你再去做选择题,你会发现很多题其实都已经背到了。

但当然不排除你刷题肯定还是会有错的,你就一遍一遍的刷,错了看答案再继续刷,直到每套试卷选择题全部刷对为止。

据我个人经验,你只需要抽出一个阳光明媚下午的时间,这个任务就可以完成。

这样一套流程下来,你这门科目就掌握的差不多了。

8.有小伙伴可能会提到那些多项选择和论述题怎么办呢?

多项选择确实是最容易出错的一个题型,但好在一套试卷上不会出现很多,一般也就占10分左右,这个同样建议大家背下来;

论述题往往是几个名词解释和简答题合体在一起的,实际上上边的流程过后,只需要看着答案简单理解,用自己的话也可以写出来,轻松搞定

四、最后,你一定要清楚自己的过关目标。复习不要盲目,按照这种方法究竟学到什么程度才算合适呢?这就需要看你的通关目标了。

有同学只求60分及格保佑;有同学则需70分学位到手;还有同学需要考75,因为这科是学位课程……

如果你只是想考60分,想够到这个及格线,那么这套流程下来基本上就差不多了,当然我不能保证你100%过,具体情况还得看个人造化,背的越多,复习的越充分越好。

但如果想考70或者75分以上拿学位的同学,那么这套流程下来可能是不够的,你至少还得去额外补充点知识。那么该怎么办呢?

主要有两种方法:

1.往前再追溯10年的真题,按照这种方法再来一次。这样你就背了20套真题,大部分的知识点都覆盖到了,达成目标的概率至少提升40%。

2.刚才还记得我提到的把名词解释和简答题整理在一张纸上的“特殊方法”吗?在这里就发挥重要作用了!

整理在一张纸上后我们就要开始分析了,用不同颜色的笔开始把这些大题按章节标出然后你就会很清楚的发现哪个章节占得比重比较大,哪个章节几乎没有题的出现.

比如在这里我还是以《中国现代文学史》这门科目为例:灰色代表“文学革命与‘五四’新文学”这一章黄色代表“30年代文学”;红色代表“40年代文学”;蓝色代表“50-70年代文学”;紫色代表“新时期文学”

很明显就可以看出:灰色的“文学革命与‘五四’新文学”这一章基本没什么题出现;红色的“40年代文学”出题量也不多;而黄色的“30年代文学”出现的题目最多,毋庸置疑它一定是重点;其次蓝色的“50-70年代文学”和紫色的“新时期文学”出题也较多,但没黄色的这么多,我们称之为次重点。

这个时候只需翻开书的重点和次重点章节把你认为重要的所有知识点再去补充背诵。

最后,如果你没有真题欢迎来私信我,我整理了800套历年真题免费送给大家!

????800套历年真题????

时间紧、任务重,找准自己考试的目的和方向合理复习才是最重要!

祝大家考试顺利通过,到时候别忘了来给我分享学习经验哈!

点个“在看”让我知道

多少个在“突击”的小伙伴??

本文永久网址:

获取方案
咨询电话
13697281325
TOP 在线咨询
TO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