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世界名校不爱招中国学生?华裔教授陈志武公布真实原因!
分类:教育资讯日期:2025-01-01 11:02:03人气:
文末识别二维码参与6?18课程优惠
这几天,君在各大网站看到一批文章,标题就非常引人,什么「耶鲁大学宣布不再招收中国学生」;「耶鲁大学教授说可能不再招收中国博士研究生了」。
相关文章标题
巧合的是:君这两天正好在加州大学(几乎招收了一半留美学生的大学)的官网上汇总到了2022年秋季学期入学的学生数据,这则消息的可信度几乎为零。
不过,大多数消息都不是空穴来风,这则消息出自什么地方?真实的信息是什么呢?君找到了原文!
#片段原文:世界一流大学不爱招中国学生
这些断章取义的文章均摘自耶鲁大学金融系陈志武教授2016年发表在《财经》杂志上的一篇文章:“为什么世界一流大学不爱招中国学生。”
在原文开头,陈志武教授提到一件事,他跟一位美国名牌大学金融教授谈到博士研究生招生政策时,对方表示今后可能不再招收中国博士研究生了。
陈志武进一步讲到:“实际上,不只是他们大学有这个打算,我所在的耶鲁和其他大学,也讨论过同样的问题。虽然我们没有决定完全停招中国学生,但从那以后,就有意识地少招或偶尔不招。”
至于原因,陈志武教授在文章提到三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第一个是就业问题。
在文章内部,陈志武教授写道:过去许多年的中国学生,开始学习成绩都好,后来做博士论文研究时未必突出,也还行,可是,等到毕业上学术市场找教职岗位时,都表现不好,没办法找到一流大学教职。
以2015年为例,美国的前三十金融系毕业的博士中,来自中国的不少,这么多中国博士中没有一个被前10 或者前15的金融系招聘。
由于这些博士都毕业于顶尖的金融院系,这个结果很让人失望,每所学校投入的资源和教授精力那么多,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
所以他们不再想浪费时间培养中国学生了。
第二个因素,陈志武教授选择用另一个留学大国印度学生来和中国学生进行比较。
他说:在美国金融和硅谷高科技行业中,印度裔高管远超华裔,大家熟悉的谷歌、微软、软银、花旗集团等公司的CEO都是印度人,在这种级别的美国公司中似乎想不到一个中国人CEO。
萨提亚·纳德拉|微软CEO
公司副总裁级别的印度人就更多了,中国天赋好,又聪明勤奋,但为什么结果会如此让人失望,跟美国、印度和其他国家的人差别这么大呢?
最主要的就是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尤其坏在我们推崇的“顺从听话”和孝道上,这些文化烙印实际是中国人一辈子的包袱,走到哪里都无法丢掉,到哪里都吃亏。
第三个因素,陈志武教授举了两段教学生涯中的经历。
张三(非真名)出生在国内大城市,高中毕业非常轻松地考上了北大清华,等他到耶鲁大学读博士时,哪怕再难的数理经济模型对他来说都很容易。
在我的博士课堂上,他好不疑问一直最优秀,即使在耶鲁这样聚集了世界各地人才聚集的地方,他的聪明都不会被遮盖。
可是,在两年后的一天,张三找我私聊,说自己在考虑是否退学回国去做PE投资资金,因为他父母的好友愿意出资5000万美元由他去负责管理,机会难得!
震惊之余,陈志武问他:“你的天赋如此出色,我一直认为你出类拔萃,告诉我,你是否真的对学术研究、学术生涯有兴趣,有激情?”
张三回答:“对学术研究谈不上有兴趣,我可以做,也可以写学术论文,但这个不是的兴趣与激情所在。”
陈志武教授问他为什么申请金融博士研究生呢?
他的回答和国内大多数学生的回答完全一致:“因为父母要我这样做,而且看到其他同学都这样做。”
第二个故事更具有戏剧性,这回是国内顶尖大学的经济博士,到耶鲁访问一年,到学校之后,他无比兴奋:“要选修15门耶鲁戏剧学院的表演课程”
在一年的访问中,那名学生把所有的表演课都上完了,那些表演系老师对他评价也非常高。
后来,陈志武教授提问:“很显然,你的激情在戏剧和表演,你在国内上大学、读研究生怎么没有什么艺术院校呢?”
那名学生回答:“我父母不让,他们要我学习经济学,好找工作!”
被父母支配,选择专业的现象不止存在于留美的学生中,即使在国内参加高考的孩子中仍然普遍存在,这样做的结果导致:很多大学生虽然也按时完成了学业,但在择业过程中,这些学生大概率不会选择自己本专业的工作,这就导致我们浪费掉了很多社会教育资源。
而真正想要一些特殊专业的学生,却没有机会得到相同的教育资源,没有学到应有的社会技能,最终只能被迫选择另外一份与所学专业完全不同的工作。
#商科专业的学生越来越少!
我们回到陈志武教授提到的一句:美国名校金融系正在少招或者不招中国学生。
这句话有可信度吗?
正好,我前两天在加州大学官网看到:加州大学2022年入学的所有学生的信息数据,包括中国学生在加州大学10所分校每个专业的在读人数。
在今年的国际新生中,中国学生占掉了一半的国际生名额(54%),总人数为7229名,人数排名第二的印度学生名额为1661名,还不到中国学生的1/3。
这么多的学生最后都选择了哪些专业呢?
在2226名中国本科生中,专业人数最多的Top分别为:
▎工程/计算机科学:3503
▎生命科学:455
▎物理学/数学:1129
而商科的学生,中国学生人数只有138,甚至还比不上艺术类专业的学生人数(183);
同样的,在5003名中国硕士留学生中,人数最多的专业Top3为:
▎物理科学:3586
▎社会科学:3543
▎工程/计算机科学:2205
商科排在第四位,人数为1311名,人数不少,但相比之前“有接近一半的留学学生会选择商科”这种现象,现在确实商科的人数出现了骤降。
那么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像陈志武教授提到的是美国名校金融系逐渐降低中国学生招生人数吗?
我个人觉得主要的问题不在这里。
首先,往回倒退10年,留美学生中,选择金融的学生比例几乎占到了一般,这些学生的家庭大多为高产家庭;
但现在越来越的中产家庭都选择送孩子出国,而中产家庭会更考虑投资回报比,金融系专业的学费相比其他理工类的学费普遍高出2-3倍,甚至更高,这就导致看似学习金融的学生比例变小了,实际上,选择金融一直都是同样经济背景的学生。
其次,就是随着近几年就业市场的改革,金融行业已经比不上之前吃香,且涨薪的空间越来越小。
就2014届和2016届数据为例:这3年金融类毕业的本科生,所从事的金融行业月收入分别为8642/8930/9085,3年的涨幅只有400元左右。
再者,金融行业的竞争一直都异常激烈,在各种互联网公司的内卷下,各行各业都受到了影响,金融行业也不例外。
中国留学生热门申请专业大洗牌,理工类成更多人的新选择,而00后的学生也在逐渐摆脱被家长支配选择专业和人生规划的境遇。
希望每一位留学生是择校和择业的时候,都能从自身出发,热爱可以战胜一切!
但无论是选择哪种专业,从一开始的留学规划开始,就要掌握美国院校的招生时间节点和每所院校对待候选人的要求,才能将自己心仪的offer收入囊中。
2023年秋季学期的申请只有四个月,疫情原因,今年大多数美国院校仍然不需要SAT/ACT标化成绩,相应的,托福成绩的考量比重提升了很多。
我们在做院校申请的时候,提交的托福成绩需要比院校列出的最低标准高出5-10分,才是最稳妥的。正值暑假——集中备考的最佳时间段,无论你是初次备考的托福小白,还是久经考场的考生,都可以加入托福暑假班,1V1/小班课/大班课多种班型选择!
??????
??????
暑假正当时,课程优惠来袭
托福在线课程
致力于提升学员的英语应用能力
不仅会写、会听|还要开口说
上课前针对每位学员水平匹配课程
1V1/小班课/大班课多种班型选择
现在扫描二维码回复【1】报名课程
就能立享暑假班课程折扣优惠
托福每周机经|托福考场动态
最新托福课程优惠|托福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