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所独立院校什么意思,31所独立院校好不好
分类:教育资讯日期:2024-10-10 20:00:48人气:
独立学院,20多年过去了,即将落下帷幕!
2020年5月,《关于加快推进独立学院转设工作的实施方案》被发表,要求将独立学院作为大学设置工作的重点转用。 到2020年底,各独立学院将全部编制新设工作方案,推动新设一批独立学院。 同时,明确转为民营、转为公务、中止办学三个方案。
湖北省有31所独立学院,其中15所独立学院已建成新建学校,成为独立的民办或公办高校。 两所独立学院目前新设公示刚刚期满,14所独立学院已经制定新设途径,正在抓紧新设工作。
目前,湖北省停办的独立学院相对少见,一些独立学院在2011年更名,开展独立办学。
武昌理工学院的新校名有旧校名的痕迹。
01
什么是独立学院? 据官方解释,独立学院是指实行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和与国家机关以外的社会组织或个人合作,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
民办学院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 当时,许多名牌大学,一般为一本和二本的大学都创办了独立学院,但这些独立学院最后往往属于“三本”。
湖北独立学院兴起,多始于2000年前后,共设立31处,22处位于武汉。 记者查阅2009年公布的独立学院名单发现,当时全国独立学院318所,湖北31所独立学院位居全国省市区首位,武汉22所学校位居全国城市首位。 除湖北外,当时独立学院超过20所的省市区只有江苏( 26所)、浙江( 26所)、辽宁( 26所) )。
在独立学院发展高峰期,全国共有326所独立学院,每年招生数百万人以上,至今已有2000万人获得高等教育机会。 武汉之所以能成为全国大学生最多的城市,无疑也与它拥有22所独立学院有关。 独立学院也可以说是武汉高等教育学校的特色。
调查31所独立学院的校史,这些大学大多创办于2000年以后,创办最晚的独立学院是武汉大学珞珈学院,创办于2006年4月。 当然也有两所高中的例外。 据湖北工业大学商贸学院(湖北商贸学院)校史记载,该校前身可追溯到1995年创办的武汉涉外服务学校,但独立学院模式办学时间明显滞后,2003年,湖北工学院商贸学院正式成立。 同样的情况也有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武昌理工学院),该校声称办学始于1997年创办的湖北工贸专修学院,但独立学院办学模式是在2004年2月开展的。
所以,湖北独立学院的办学模式始于2000年,至今已走过了整整20年。
02
独立学院的迅速发展,为国家的发展培养了大批人才,但同时也带来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这是国家多次发文支持独立学院“新建学校”的理由。
最引人注目的是公平问题。 最初,为了吸引生源,很多独立学院的毕业生可以获得母体学校的学位证,这引起了关于公平的争论,引起了舆论的反响。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事件是2011年,当时华科学校官网发布的新闻,该校有2011届毕业生1881人获得了华科学士学位。 这一消息引起了华科学生的强烈不满和抗议,两校高考录取的分数相差100多分,最终拿到同样的学位证显然不公平。
因为确实不公平,2012年,独立学院授予母体学校学位的事情完全结束了。
独立学院得到政策的倾斜,可以规避各种风险,在竞争中得到母体学校品牌的支持,招生因为比较容易,发展速度快,而且一些独立学院可以得到母体学校优良的师资力量,这显然相对于普通的民办高校这些因素明显不利于高等教育健康有序发展。
2006年9月26日,“新建独立学院”首次提出,2008年,相关文件再次出台,进一步支持新建独立学院,标志着5年的“培养期”。 2011年开始新建湖北独立学院。
湖北省原31所独立学院的基本情况,请参考。
当时,武汉大学东湖分校更名为武汉东湖学院,华中师范大学汉口分校更名为汉口学院,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更名为武昌理工学院,中南民族大学工商学院更名为武汉长江工商学院,2014年4月更名为武汉工商学院。 这4所大学是我国第一所新设成功的大学(共有12所),可以说是拥有良好的头脑。
2012年武汉工业学院工商学院更名为武昌工学院,2014年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更名为文华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更名为武汉工程科技学院。
2015年,新建4所独立学院: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武昌首义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学院(武汉学院)、华中农业大学楚天学院(武汉设计工程学院)、湖北工业大学商贸学院。
2016年,3所独立学院迎来了新设。 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更名为武汉华夏理工学院,华中师范大学武汉传媒学院更名为武汉传媒学院,武汉大学珞珈学院更名为武汉晴川学院。
此后,新建独立学院的步伐放缓。 到2020年,只有一所独立学院成功新建,江汉大学文理学院转用武汉文理学院。
03
整理这些搬迁资料发现了几个特点。 一个是,由于密集搬迁,学校名称变得相近,“和笨蛋分不清”。 传统上,大学里一般以“地名专业特色”模式命名,但有专业特色的词汇就那么多,不能抢。 武昌理工学院、武昌工学院这两个学校的名称经常混淆。 武汉工商学院和武汉商学院也不是学校。
二是部分高校校名地名没有识别作用。 还有上一次创立时留下的问题。 例如,汉口学院在江夏。 之所以叫汉口学院是因为当初创办学校(华中师范大学汉口分校)的时候确实在汉口。 之后,最终选址江夏,继承了原来的学校名称,新建后也被称为汉口学院。 也有因为名字的变更。 例如,武汉晴川学院不在汉阳。
三是独立学院新建后,与原校名差异太大,不为人知。 例如,武汉工程科技学院、武汉设计工程学院与原校名几乎没有联系。
当然,这些都是小问题,更大的问题是,新建独立学院的速度有点慢,即使有关部门多次催促,2008年推出“五年培养期”已经13年了,很多独立学院还没有完成新建。
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6月15日,全国共有独立学院257所,这两年独立学院随着新建而减少,但由于库存过多,难以迅速“消化”。 2016年以后,新建独立学院工作明显进入低潮,可见新建有能力的早就成功了,无能力的和意志不强的显然还在等待。 目前,全国共有188所独立学院没有进行新设公示。
湖北省的情况也一样。 2021年最新一批31新建独立学院名单显示,湖北新建两所独立学院,一所是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武汉城市学院),一所是湖北民族大学科技学院(湖北恩施学院),也就是说截至目前,湖北省除武汉外,只有一所独立学院武汉也还没有新建6所高中,湖北省其他城市没有新建8所高中。
13年来,湖北独立学院的新建只是“过半”,但从全国范围来看,这可能是一个不错的成绩。
武汉学院。
04
为什么“断奶”这么难? 专家表示,独立学院的利益涉及母体学校和投资方,尤其是大部分独立学院多由房地产商投资举办,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不健全,导致5年的考察验收申请时间延后,除了陷入“独立难”的困局外,也存在不少来自独立学院内部的阻力
面对错综复杂的独立学院“独立困局”,有关部门不愿再等下去,直接发布“最后通牒”。 2020年5月,再次督促新建独立学院,要求到2020年底,各独立学院全部编制新设工作方案。
要么新建,要么停业,没有别的路可走。
顺便说一下,搬迁虽然是国家一级的强制,但也不是完全没有好处。 独立学院发展到今天,确实到了“断奶”的时候了,它确实是特殊历史时期的产物,所以不可能一直存在。
独立学院转型为民办高校,就有更多自主权,每年不需要“挂牌”几千万元,就能有更多经费用于教育、教育、教学,高校实力稳步提升,才能面对“生源抢”竞争。
从新建成功的高校来看,武汉学院、武昌理工学院等高校依然实力不俗。 搬迁后,这些大学的发展一点也没有受到影响,教育力和影响力也越来越强。
新建独立学院是为了明晰产权、确保公平性,也是为了解决独立学院往返于公立学校与民办高校、公益学校与营利性学校之间的尴尬局面。 在这个层面上,新建独立学院是必由之路,不存在其他选择。
以上是职考小小整理的36所独立院校什么意思,已经公示转公办的独立院校全部内容。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