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气!五大利好消息迎来虎年“开门红”。,虎年开门红宣传语
分类:教育资讯日期:2024-09-20 15:03:29人气:
被选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全国大学的两部优秀作品的原创作品
近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发布《关于公布“高校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原创精品推广行动”遴选结果的通知》,经组织推荐、专家评审、集中审议等环节,评选出225部优秀作品纳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百年珍贵记忆——全国高校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原创精品档案》。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完成的《“访红迹,再忆峥嵘岁月”——资源与环境学院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党史学习教育纪实》,马克思主义学院完成的《百年大党的100个故事》,入选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百年珍贵记忆——全国高校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原创精品档案》。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从2021年上半年开始,资源环境学院精心规划开展“探访红色足迹,再次记忆艰难岁月”学习教育。 《北京日报》推荐,学院党委和党支部共评选出100个红色地标,组织师生探索京畿道红色遗址背后的奋斗故事,让广大党员重温光辉岁月,留住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坚守初心使命2021年3月以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副书记李桂华带领师生积极投身“百年大党的百个故事”创作,“毛泽东在北大”、“小平同志好”、“共产战士赵世炎”、“为可爱中国奋斗终身的人” 精心推出《老西藏精神》等一系列党史故事,坚持在《前线》杂志客户端刊发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通过各平台广泛推广全国高校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原创精品,充分发挥原创精品的宣传教育作用
李小云教授被选为中国慈善家2021年度人物
2022年2月7日,《中国慈善家》杂志2021年度人物重磅揭晓,中国农业大学文科资深讲座教授、“小云助贫”创始人李小云被选为2021年7位年度人物之一。
《中国慈善家》 2021年度人物列表
中国报社主管、中国新闻周刊主办的《中国慈善家》杂志从2020年起评选出对中国慈善公益事业做出重大贡献的年度人物,张文宏(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资中筠) (中国社科院荣誉学部委员)、曹德旺(福耀集团会长)等10人参加了2020年度的丁和木(安踏集团创始人)、李小云、吴尊友)、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易建联)、职业篮球运动员等7人入选2021年度年度人物。 李小云教授被称为“行走乡村的教授”,在云南省勐腊县开展的“河边实验”将公益组织定义为发展方案的提供者而不是发展资源的提供者,通过公益示范整合政府和社会资源,探索公益实践之路,为实施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创新公益方案
李小云教授在河边村
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细目项目2项获批准
近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室公布了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细目项目立项名单,中国农大人文发展学院陈玉萍副教授申报的《西藏的语言与社会》和徐进副教授申报的《贫困的终结》获准立项。 这是学校首次批准此类项目,批准数量在全国124所批准的大学中排名第27位。 陈玉萍副教授申报的项目是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曾以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宗教所所长周炜的专著《西藏的语言与社会》为研究和翻译对象。 作品以当今西藏为例考察了语言与社会之间复杂的关系,为西藏的藏文规划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在社会语言学、应用语言学、民族社会学乃至藏文诸学科领域也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徐进副教授申报的项目以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李小云教授专著《贫困的终结》为研究和翻译对象。 作品根据实践,着眼理论,深入分析了贫困的根源、脱贫攻坚的伟大意义。 每一个项目都通过著作的翻译出版,对外传播中国优秀学术成果,为树立中国形象,推动中国学术走向世界发挥着积极作用。 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细目项目主要旨在代表中国学术水平,体现中华文化精髓,支持反映中国学术前沿的学术精品,以外文形式在国外权威出版机构出版,进入国外主流发行传播渠道,发挥国家社科基金的示范引导作用,提高国际学术话语权近年来,科研院所也不断积极探索和加强对学术精品海外推广的组织引导,扩大学校学术国际影响力。 其次,科研院所要加强对全球问题的研究和创新,有选择、有步骤、有水平地努力开创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走出去”工作新局面。
网络新媒体环境下新一代工作专业研究课题9项获批准
近日,北京教育系统新一代工作委员会公布《关于网络新媒体环境下关心下一代工作专项研究课题申报评审结果的通知》 (北京教关〔2022〕3号),北京教育系统关工委关于2022年研究课题的立项审查结果。 据悉,按照《关于深入开展新时代网络新媒体工作研究的通知》要求,各高校关工委、各区教育系统关工委积极开展课题申报工作,北京教育系统关工委组织专家评审课题申报材料,共评审68项。 中国农大共批准9个在互联网新媒体环境下关注下一代工作的专项研究主题。 其中,宁秋娅负责的《高校关工委在网络新媒体环境下实现工作理性转型的思考与实践》被批准为A级课题; 岳敏负责的《关工委在网络新媒体环境下实现主流价值观有效传递的工作机制研究》、吴华杰负责的《学院二级关工委助力学生部门运用新媒体有效开展思政教育的探索与尝试》被批准b级课题; 戚兰负责的《加快高校网络信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若干思考》、孟庆翔负责的《运用新媒体手段助力动物科学专业学生实践成才》、尹金辉负责的《学院二级关工委助力学生部门运用新媒体有效开展思政教育的做法与经验》、亚生江买提负责的《网络新媒体环境下涉农高校“五老”助力乡村振兴的策略与途径研究》、林涵负责的《高校关工委运用网络新媒体开展关心下一代工作品牌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关工委“我们的青苗”育人项目研究》、秋洁负责的0755-755
曲周实验站入选2021-2025年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2月7日,中国科协办公厅官网公布《2021-2025年全国科普教育基地首批一批认定名单》,中国农业大学曲周实验所被评选为“三农类”科普教育基地。
曲周实验站始建于1973年,占地面积1088亩,经过近50年的发展,实验站已成为国内一流的农业科研基地,并于2021年获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批准。 近年来,实验站高度重视科普教育工作,先后获批全国青少年农业科普示范基地、全国粮食安全宣传教育基地、河北省科普基地、邯郸市科普基地、中小学生研究实践基地。 曲周实验站拥有丰富的农业科普资源。 组建了一支由院士、国内外知名教授等60多人组成的农业科普人才队伍。 同时,大力加强实验站历史展览馆、现代农机装备库、新品种和新技术示范基地、农业绿色技术研究基地、温室肥料知识试验设施、科技实验田、环境质量监测站等关键硬件设施、覆盖全县的科技小院网等基础科普设施建设拥有多功能科普训练室,面积400平方米的科普图书馆,收藏科普类图书3000余册,自建多套科普图书的多家科技小院,设有农业科普书陟览室、科普训练室、科普步行街、科技胡同、 构建同时设有标准科普展板的远程视频交流平台科普系统,多处设置科普电子展示屏等多媒体设备,为公众开展农业科普巡阅、科普讲座、科普活动提供优越条件。
来源:新闻中心科技发展研究院国际发展与全球农业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排版:廖若吟责任编辑:邓朝淇欢迎您到我们cauweixin@163.com投稿
以上是职考小小整理的提气!五大利好消息迎来虎年“开门红”。全部内容。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