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学历背后,藏着中国几十年教育之痛
分类:教育资讯日期:2024-09-04 13:03:02人气:
这是必过网校推送的第197篇文章
当你想要批评别人的时候,你要知道,这个世界上并不是所有人,都拥有你的那些优越条件。
——《了不起的盖茨比》
“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王明去了清华大学,隔壁张三进了中等技术学校,我在村里放牛,我们都有光明的未来。”
在村里放牛的我,如果去读一个成人本科,能不能过的好呢?
我带着这个不解的问题去了人均985的知乎,查了查以“博学著称”的百度
——“没用” “花钱买学历” “不认可” “不正规”的标签无情的贴在我的脸上。
在2022年的今天,手握一个成人学历,似乎已经成为一个笑话
但其实,在我们不知道的背后,成人学历曾挽救多少人,
曾击穿过高考一考定终身的断论,曾兜住教育公平的最后一道底线。
—1—高考废除
1966,一个在我国延续了上千年的考试制度土崩瓦解——高考取消。
直到1977年,才得以恢复。在这一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570万,但录取人数却只有27万,总体不到5%。
这是一个什么概念?
根据《中国福利彩票官网 》公布的双色球综合中奖率是6.7%,也就是说你考上大学的可能性比中彩票还低。
可以想象在当时大学校园里的几乎全是县区市省的高考状元。
大部分人,即便对学习充满无限的热枕与渴望,但很遗憾迈不进校园的大门。
其主要原因是高校数量少,教师数量少,建设水平不高,教育资源不够。
但最根本的一点是——大多数家庭都很贫穷。
很多人一出生就注定与种田放牛绑在一起,一代又一代地继承父辈工农的衣钵。
读书,是连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教育是国之大计,青年是国之未来。而如果一个国家的青年不能全面接受教育,又何谈成为国家的未来?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邓小平爷爷指出:
“教育要两条腿走路,全日制院校是一条腿,半工半读是另一条腿。”
这句话,形成了最早“成人学历”的雏形,也形成了最初“非全日制学历”的雏形。
1978年,广播电视大学批准组建,在第一堂课上请来了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我国的第一个“成人学历”序幕由此拉开。
那些因高考落班,但渴望知识的有志青年无需到学校,在电视上就能拿学历,这所没有围墙的大学也因此被人称为“电大”。
只可惜当时电视普及率不高,一个工厂,一个村只有一台电视,想学知识的同时,保不准还要跟想看奥运会的叔叔阿姨理论一番……
为鼓励更灵活的学习方式,1980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在北京成立。
——“为了促使青年人自学上进,应该拟定一个办法,规定凡是自学有成绩,经过考试合格者,要发给证书,照样使用。”
自考既不用到学校也不用看电视,全凭看书自学,按规定修完所有专业即可拿到毕业证。
“我本来以为我的一生要融进土地里,化在放牛吃草的那个湖畔旁,它的出现像一盏灭了又亮起来的灯,给我黑暗的屋子重新带来了光亮。”—— 一位当年的自考生写道
1986年,第三种成人学历——夜大,也就是现在我们常说的成人高考开始招生。
采用和普通高考相同的全国统一考试,只不过难度有所下降,录取后只需每晚或者休息日去学校上课,修完年限和全部课程即可毕业。
电大、自学考试、成人高考,构成庞大的成人学历体系,曾一度超越全日制教育的招生规模。
这种“非主流”的教育制度与高考共同促进了中国教育的发展,在中国教育史上擦出了灿烂的火花。
在这个贫瘠而又充满希望的时代,使得数以百万计青年的灵魂被唤醒,他们怀抱知识的热枕,坐在书桌前,抬头仰望到了满天星辰。
他们是工人、他们是农民,他们和我们一样,是那个时代的新青年,是对生活充满热情,对未来充满希望的青年。
张靓颖、唐国强、汪涵,以及蒙牛集团的董事长牛根生,他们都是成人学历的受益者
与此同时,大学校园里的以成人学历出身的教授更是数不胜数
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高会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田俊武;国防大学教授金一南……他们都以“自考生”的身份叩进大学的殿堂。
成人学历的存在,化作了一柄长矛,击穿了高考“一考定终身”的断论,改变了无数求知青年的命运,它织成一张网,兜住了大国青年的求知梦,也兜住了教育公平的最后一道底线。
—2—新世纪
“时代发展的很快,每天都是新的变化”
伴随着配有奔腾处理器的电脑,摩托罗拉手机电子设备的出现
崭新的21世纪,携手高考扩招的浪潮,大学的数量从1977年的404所,增设到了1041所;高考录取率直翻12倍,达到了59%。
半数以上的考生都能进入梦寐以求的校园,教育资源越来越好,高校人才越来越多,一学难求的那个时代被我们逐渐遗忘,作为新时代的娇子,每个人脸上都笑开了花。
而,曾为中国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的成人学历却已光芒不再。
2004年,成人高考毕业证由教育部颁发改为下属学校颁发,毕业证标题的“普通高等学校”,改为“成人高等教育”,这是成人学历与统招学历第一次区分开来。
成人学历的报名条件也开始放宽,一名当年参加过成人学历的80后回忆道:
“当时想报个成人学历需要教育部、劳动局、工作单位好几个部门签字盖章才行。”
而放宽后报名条件形同虚设,只要有个身份证就能报。这导致越来越多的高考生两手准备,将成人高考当成一个备胎,把它作为高考前难得的一次临场演习和一次可供选择的机会。
许多成人高校常常通过降分、超录的方式,尽可能让更多人有学上。
然而,一半的人却不来报道。
据有关学者研究,也正是在2000年开始,成人学历生源开始走下坡路,结合政策上的改动,导致认可度大不如前,开始在使用上开始出现差距。
很多企业在看到“成人高等教育”的字眼便避而远之,“非主流”教育的成人学历在新世纪退了色,被无情的拒之应聘的大门外。
在种种趋势下,甚至连教育部内部都开始发出一个疑问:“它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3—当今现状
现如今,已经是2022年,在这个只要你想上学,就一定有学上的年代,高考录取率已经近乎90%。
社会上学历越来越高现实的背后,成人学历也越来越不被重视。
百度、朋友圈里的弹窗广告,甚至在某种程度还成为不良机构敛财的手段,处在十分尴尬的地位。越来越多的声音,让我听到:
“成人学历为什么不取消?”
据数据显示,成人学历实施40多年以来,有近1亿人报名参加,每14个人中就有1人是成人学历的受益者。
这个数据可能让你觉得不可思议,那是因为这些人中,恰恰是我们不曾关心和在乎到的群体,他们55%来自农村地区,70%从事社会基层工作。
他们不是北大的张华,不是清华的王明;他们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张三,是在村里放牛的我;
他们是工厂里的流水工,是餐厅里的服务员,是门口冲我们点头微小的保安小哥,是每一个经历了社会的现实后不曾低头的人;
他们是昼夜起居照顾孩子的宝妈,是专升本落榜的大专生,是因生活所迫早早步入社会的初高中生,是懂得学历像是亚当夏娃的那块蒙羞布后,迷途知返的羔羊。
他们曾因千千万万个原因错失正规教育的机会,又因千千万万个原因回到成人学历的路上。
纵然别人口中的 “没用” “花钱买学历” “不认可、不正规” 标签无情贴在身上,也不后悔自己的选择
因为他们相信黑夜无论怎样漫长,白昼始终会到来。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如今的成人学历,确实已不再是我们的首选。
但它作为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兜住教育公平的最后底线就是它最好的证明。
在那个贫瘠的时代,这所“草根”大学支撑起了大国青年的求知梦;而在这个有着无限希望的时代,又让更多迷茫的青年看到了希望,以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诠释了所谓大学之大,不在于高楼大厦,而在于——包容之大。
此刻,请让我们用崇敬的心态,感受这所大学的无限宽广
因为也许只有在这里,我们才能透析到教育的本质——一棵树的摇摆,一朵云的推动,一个灵魂的唤醒。
本文参考资料[1] 李扬.成教的路还有多长[J].中国新闻周刊,2005,(12):29-31[2] 姜钢.成人高考发展二十年的回望与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06,(21)[3] 孙立新.成人教育研究的新进展和未来趋势[J].教育研究,2015,(6):79-84.[4] 孙立新.嬗变与思考-成人教育理论研究70年[J].教育研究,2019,(5):123-132.[5] 梅霞.对自学考试和成人高考的理性化分析[J].高考论坛,2020,(12):4-6.
END
由于biguo88.com推送机制改变,你可能不能及时收到我的推送信息
点个“在看”不迷路哦!
上一篇:2022海南大学考研成绩公布的时间,海南大学考研初试成绩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