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高考703分,北京市理科状元,却被11所美国名校拒收,现在

分类:教育资讯日期:2024-08-29 12:03:16人气:


我:高考703分,北京市理科状元,却被11所美国名校拒收,现在....

#出国留学

文末添加顾问老师解锁科研项目名额

2010年,以高考703分拿下北京市理科状元的李泰伯,成为了媒体争相报道的“最强高中生”。

我:高考703分,北京市理科状元,却被11所美国名校拒收,现在

他就读于国内最好的高中之一: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被副校长称为“德、才、貌三者集于一身的领袖级人才。”

他连续三次获得全国数学奥赛一等奖,被保送到北大数院。

如此优秀的人才,逃不过国内媒体的争相采访。一瞬间,李泰伯成为了当时热议的焦点,从校园经历到家庭教育,能被媒体所挖掘的事情全被报道了。

媒体营造的光环把这位状元送上了“神坛”。可过了不久,过度的光环却遭到了现实狠狠的“反噬”。

全拒的噩梦,状元跌落神坛!

李泰伯放弃了北大的保送,转而向国外的顶尖名校投递入学申请表。最后得到的却是包括耶鲁、哈佛等11所世界名校的“全拒”!

这一场“噩梦”来得太快。以超高分数考过了“SAT”跟“托福”的李泰伯,没有想到自己会被顶尖名校全部拒绝。当他还没反应过来时,舆论就已经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

“高分低能”、“崇洋媚外”、“不懂珍惜”、“书呆子”、“活该被拒”……

状元瞬间“跌落神坛”。没有人关心他为何被拒,而是把这个事件归为中国应试教育的反面例子,开始一场口水战。

每一个有利于媒体制造舆论的细节都被无限放大,同时,媒体也没有给李泰伯任何解释的机会。

只有这场“噩梦”的主人公自己知道,接下来的路应该怎么走。

“我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高考状元不一定(或者说一定不)是书呆子。”

真正的强者,不会沉浸在失败当中不可自拔。

李泰伯在自己的博客里认认真真写下了这次失败的原因:

起步晚:高二上学期才有意识准备申请,而成功的同龄人,这个时间或许可以提前5年甚至15年。

SAT(美国高考)分数不够高:其实2240还算不错了,但是美国非常重视的CR(阅读理解主观题)和Essay(论文)部分我只有710和11分

美式竞赛AMC-AIME(美国数学会举办的多层级比赛)系统成绩不算最好

申请的重点偏差,不了解很多讯息和包装手段。

尽管对结果很失望,但李泰伯承认自己与名校的差距,也正是因为清楚的自我认知,让他明白该从哪些方面继续努力。

与其躲在失败里被舆论攻击,不如迎面而战靠自己逆风翻盘。

折腾的求学生涯,终于迎来了光明!

顶尖藤校仍是李泰伯的梦校。既然无法一步到达,那就选择“曲线救国”。李泰伯先是进入清华大学就读了一年余时间沉淀自己。在这一年中,他成功拿下了香港大学64万的全额奖学金,以非常优秀的成绩转校港大。两年后,李泰伯重启了藤校申请之路,这一次他有备而来。

他再一次向哈佛大学投递申请书,虽然没有得到回应,但等来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入学通知书。在港大就读期间,他就询问了MIT是否有交流项目。后来,MIT不仅给了他全额奖学金,还让他进入全美最好的“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科学”专业。并且,MIT还给李泰伯提供了在剑桥大学做交换生的机会。深知国外注重素质教育,李泰伯除了保持优秀的学术成绩之外,也成为了校园活动的积极分子。

高光时刻,媒体们如约而至,这一次李泰伯用4个字回应了媒体的祝福:“感谢拒绝。”至此,李泰伯算是真正启动了自己的开挂之路。一口气在MIT从本科读到硕士毕业后,他转头攻读医学专业。在他报考的17所世界名校之中,有半数都给他发来了入学通知,包括哥伦比亚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哈佛大学等……曾经拒绝他的大学主动向他敞开大门,从“全拒得”到“多重选择”,李泰伯用了7年。

如今李泰伯过的怎么样了?

2017年,李泰伯在微博上分享了自己收到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录取通知书的好消息,他将在这里求学8年之久,攻读医学与哲学双博士学位。

这里的医学博士项目一年只招120人,其中医学博士双学位项目的学生仅10人,国际学生的录取率极低。

在英国剑桥,他第一次穿上白大褂,感受到了冲在救死扶伤前线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意识到自己正在学习的计算机专业可以作为工具,为医疗事业带来无限可能。

2010年到2021年,当初的那场“噩梦”已经过去11年了。

从北大、清华、港大、MIT、剑桥、约翰霍普金斯,一路走来,他说感谢当年求学路上的挫折和“折腾”,也正是因为这些经历,磨炼了他的心智,进一步提升了他面对困难和挫折的勇气和能力,所以现在才能承受得住两个博士学位在读的学业和科研四重压力。

他用实际行动和亮眼的成绩把曾经的质疑标签撕得粉碎,并且正在用自己的能力回报社会。

此刻的李泰伯,不再畏惧舆论的力量,也不再去关心外界对自己过往的评价。他找到了自己真正热爱的方向,靠着他不服输,坚持到底的勇气,继续成就未来不平凡的自己。

高考703分,SAT2240分仍然被11所美国大学拒之门外,正如李伯泰在博客里分析的最后2条:缺少美式竞赛和申请的重点偏差,不了解很多讯息和包装手段!

这同样是大多数落榜的中国学生的通病:在长期的应试教育过程中,我们更加注重标化成绩,但美国的院校更注重一些软实力,也就是科研、竞赛和论文的成果!

竞赛包括奥林匹克竞赛等在内的大型竞赛排名,但这类竞赛中的选手都是一些天赋型选手,普通学生想要靠努力来获得名次的可能性很小。

我们能抓住的软实力提升方法就是论文和科研。作为一家一站式的留学服务机构,和国外的教授合作,推出一些热门的科研和论文项目,助力小伙伴们凭借综合实力申请到心仪的梦校!

现在添加顾问老师微信

就可以解锁最新的科研项目

更多考试信息

托福

本文永久网址:

获取方案
咨询电话
13697281325
TOP 在线咨询
TO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