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行医资格证报考条件,中医行医资格证考试内容

分类:教育资讯日期:2024-08-25 18:03:14人气:


中医药发源于民间,发展于民间,造福民间,几千年来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做出了重要贡献。 我国广大基层地区活跃着大量的民间中医,他们往往通过家传、师承、自学等方式传承中医药,一技之长,临床上经常使用特色诊疗技术和检查方法,主要为当地患者提供医疗保健服务。 传统中医掌握了许多中医药特色诊疗技术,为中医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但随着《执业医师法》的实施,传统中医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有的甚至失去行医资格。 中医不应该要求考医生执照吗? 会不会限制民间中医的发展呢?

中医的行医资格证报考条件,中医行医资格证考试内容

行医执照的历史渊源于1998年6月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的《执业医师法》,建立了我国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制度,包括中医在内,执业医师资格制度是一项基本的执业医师管理制度。 《执业医师法》虽然对我国医生的规范化管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也给中医药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尤其是相当一部分传统的中医失去了医生资格。 根据《执业医师法》的规定,直接参加医师资格考试的,必须具备相应的学历和工作年限,其中学历是传统中医业务准入的首要障碍。 部分通过师承、祖传或自学的传统中医不具备《执业医师法》要求的学历,不能直接参加医师资格考试。 为此,《执业医师法》第十一条规定:“以师承方式学习传统医学三年以上或者多年实践医术的,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确定的传统医学专业组织或者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审核合格,推荐的,具有执业医师资格或者执业助理但由于医师资格考试内容的全面性、系统性和规范性,很多通过师承方式学习中医、通过多年实践提高能力的考生由于知识结构单一,理论与实践相比存在不足,通过综合资格考试确实难度较大。

《中医药法》民间中医述要

松绑成功了吗? 为了开辟通过师承等方式学习中医的考生取得医生资格的“最后一公里路”,2016年12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建立了中医经过实践技能和效果考核后可以取得医生资格的制度。 这意味着中医可以通过考试取得医生资格,也可以通过考核取得医生资格。

2017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配套文件《中医诊所备案管理暂行办法》和《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注册管理暂行办法》也相继公布。 据此,根据《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考试办法》 (卫生部令第52号),可以参加执业医师资格或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 它对传统中医资格的管理进行了改革和创新,规定传统意义上的医师资格考试不再是获得中医资格的唯一途径,从而开创了分置并置“双轨制”的中医资格管理制度,由“考试制”变为“考核制”,束缚中医人才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气。 “52号令”为师承和知名专家提供了获取执业资格的途径,但高准入门槛和繁琐的申请手续增加了师承和知名专家获取证书的难度。 另外,取得《传统医学师承出师证书》或《传统医学医术确有专长证书》后,师承和确实的专家还必须参加医生资格考试。 由于系统的大学教育、知识结构比较单一的师承和确实缺乏专业人才,通过医师资格考试取得执业资格并不容易。 因此,《执业医师法》和“52号令”与其说为师承和确实的专家提供了获取执业资格的途径,不如说在一定程度上设置了合理的法律障碍。

民营中医以不可忽视的力量建国以来,中医药高等院校和中医医院等教育、医疗、科研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极大地推动了中医药的系统化和标准化发展。 在这次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战斗中,学院派中医向世界展示了中医药的强大力量。 中医药院校教育形成了规范化的教学和评价体系,培养了大批规范化的中医药人才,但正是这种“规范化”造就了目前“千人一面”的局面,忽视了中医药人才培养的个性化。 同时,规范化培养中医药人才规模,为国家对中医实施业务准入奠定了基础,但也挤压了通过家传、师承和自学等方式掌握中医药知识和技能的传统中医生存空间。

对于学院派中医来说,民间中医是中医药界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传统中医在长期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掌握了精深的颜色诊断、脉诊技术,能够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廉价的中医药服务。 创新继续中医事业,挖掘中医宝贵遗产,是当前的基本国策。 中医药创新不可忽视对民间中医的支持、保护和深度开发。 现在的制度应该如何改革? 中医不应该要求考医生执照吗? 民间医学的发展道路该如何走呢? 你觉得呢?

以上是职考小小整理的中医的行医资格证报考条件,自学中医可以考证吗需要什么条件全部内容。

本文永久网址:

获取方案
咨询电话
13697281325
TOP 在线咨询
TO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