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观后感(爱国奋斗励志成才观后感怎么写)
分类:教育资讯日期:2024-07-20 16:02:18人气:
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观后感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爱国奋斗励志成才观后感怎么写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爱国奋斗励志成才观后感怎么写
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心得体会
中华民族能传承文明五千载,很重要的一点在于我们没有丢掉自己的灵魂,这个灵魂就是坚定的信仰和顽强的奋斗精神,回首来时路漫漫,传承红色基因,不忘初心。
李克农故居观后感
党支部一行人来到安徽省“十大红色旅游基地”------李克农故居参观学习。
活动中我们首先来到了李克农铜像前,全体党员在铜像前重温入党誓词,表达自己心中的崇敬之情。
走进李克农故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门匾上由杨尚昆同志题写的“李克农故居”五个大字,而门两边的对联“能谋颇似房仆射,用间差同李左车”,则是出自董必武之手。
在李克农生平事迹展览馆里,翔实地展现了将军一生的丰功伟业。
他从未领过兵、打过仗却在隐蔽战线一次次挽救党于危亡之中,立下赫赫战功。
在一些重大历史关头,他提供的情报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新中国建设史上,写下了自己浓墨重彩的一笔,被誉为“传奇将军”。
通过这次的主题党日活动,我们真切接受了一次爱国主义教育的洗礼,弘扬了爱国主义精神,大家感受到了老一辈革命家不畏牺牲、忠诚为国的崇高党性,正是以李克农将军为代表的革命前辈,长期坚守在情报和保卫等特殊战线上,用舍身为党的精神,才让国家安全才有了保障,革命火种才能够得以延续。
作为新时代的共产党员,我们不能忘记历史使命,要铭记党员职责,把先烈的革命精神渗透到教育教学中,铭记革命先烈的遗志,踏着先烈的足迹,在新时代发挥教育工作者育人报国的使命。
读《爱国故事》有感
感想就是:有国才有家,国家强大,人民才会富裕,才能安居乐业。爱国,是一件光荣的事情!
安全警示教育片观后感怎么写
爱国主义影片《太行山上》观后感
11月30日,团市委组织团员青年观看爱国主义影片《太行山上》,影片以抗日战争为背景,讲述八路军东渡黄河,挺进抗日前线,建立太行山根据地的光辉历史。影片真实地记录了发生在山西的平型关、忻口等重要战役,塑造了八路军总司令朱德、独臂将军贺炳炎、爱国将领郝梦龄等革命家的光辉形象,生动地刻画了崔队长这一形象,展示了八路军勇战日寇的壮烈场面,再现了中华民族在抗日战争中表现出来的伟大民族精神。
影片给人的第一印象可以用气势磅礴来形容,伴随着我们耳熟能详的歌声,用简洁的直升机俯拍开门见山地给出太行山全景,直接了荡地突出《太行山上》的主题,并用很好的过度手法衔接到国民党阵地,并引出电影的主要人物——朱德。电影的层次分明,结构清晰,按照历史顺序将八路军如何歼灭敌人的战役一一列出,并适当地带出部分爱国将领的名字,讲述了老百姓与八路军同仇敌忾,共同抗战的历史事实。
在《太行山上》影片中,军民鱼水情是该剧的一个闪光点。从外国记者的视角看到中国劳动妇女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支援八路军;而擅长标枪的崔队长则是投身到战争当中。一位国民党军官的一句话让我们感到好笑又觉得可悲:如果老百姓都能打仗,还要我们军队干吗?然而历史恰恰证明了只有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才能取得抗战的最后胜利。
影片中八路军高级将领爱兵如子的形象更是被刻画得生动而又鲜明。大雪纷飞的深夜,朱德同志走出庭院,看到小兵在站岗。上前嘘寒问暖,还把小兵冻僵的手放进自己的怀里全暖,最后还是自己替小兵站岗,让小兵跑步热身。这种镜头在影片中还有很多。看了让人感动,从一件件小事中更能看出一位伟人的高风亮节。
在这部电影中,我领会到什么是真正的“将有必死之心,士无贪生之意”。我们把握生命并敬畏生命,可生命对他们而言却是不畏牺牲。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朱德在太行山上面对无数个铁血战士宣布战役胜利后,他们不约而同举起手由衷的发出“中华民族不可战胜”的强烈激昂的呐喊。
朱德的演讲是那么的振奋人心,简短而又铿锵有力,战士们的呼声更是响彻山岗,这种怎样的一种豪情壮志,有着这样的热血儿女,日寇的罪恶念头想都不要想,有着这种钢铁脊梁,任何妄图入侵的敌人都会受到正义的惩罚。在这发自肺腑的声音里我感受到一种强大的民族精神。
我确确实实被感动了,同时也激发了自身的爱国主义情怀。作为一名基层团干部,更感觉自己肩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在重温那段历史的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革命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为中国的和平解放不惜牺牲一切的抗战精神。作为生处和平年代的青年人,我们不能忘记那段腥风血雨的岁月,应该永远缅怀那些千千万万不留姓名却前赴后继为民族解放事业献身捐躯的革命先辈。
那段抗战史是中华民族的丰碑,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魂。
。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本站。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