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即教育,生活即教育是什么意思

分类:教育资讯日期:2024-07-12 19:01:43人气:


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生活即教育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生活即教育是什么意思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的活教育理论

答:观点正确,“生活即教育”强调的是生活本身的教育意义。

陶行知认为,“生活与生活一摩擦便立刻起教育的作用。摩擦者与被摩擦者都起了变化,便都受了教育”。在陶行知看来,与生活产生了关系,以生活为中心,便产生了教育。也就是说,与生活能够产生密切联系,生活所必需的教育就是有价值有意义的教育。

生活即教育,生活即教育是什么意思

陶行知之所以将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翻了个个儿,是因为杜威的教育理念认为教育是为了生活做准备的,是为了更好的生活提供必需的基础。但杜威的理念是当时美国社会已经发展到了一定高度才能够实施的。可是在中国,大多数人还没有接受过教育,所以“教育即生活”根本没有存在的根基。

从这一角度来说,陶行知提出的“生活即教育”将教育的范围扩大到生活的每一个角度,凡是生活就有教育的可能,这将每一个国人都纳入到教育的范畴,可以说是在普及教育、平民教育的进一步思考的基础上提出的。

生活即教育是什么意思

生活即教育,我理解的意思是:在日常生活中,要用自己好的言行去影响教育身边人。例如:父母希望孩子多读书,那么自己就要多读书;父母希望孩子孝敬老人,那么自己就要对家中老人孝敬;父母希望孩子诚实,那么自己就不能撒谎……总而言之,希望别人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首先要成为那样的人。这样就会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影响到他人。

陶行知什么时候提出的生活即教育

生活即教育,>篇名。陶行知著。载1930年3月《乡村教师》第9期。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观点。认为教育的发展历史经历三个时期:“生活是生活,教育是教育”,两者分离;“教育即生活”,“两者沟通”;“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

认为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主张虽然注意“两者的沟通”,但“以一个小的学校去把社会所有的一切东西都吸收进来,所以容易弄假”,因而主张“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

生活即教育行为即课堂是谁提出的

陶行知。

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一日生活皆课程。”“生活即教育”强调的是生活本身的教育意义。陶行知认为,与生活产生了关系,以生活为中心,便产生了教育,即生活所必需的教育就是有价值有意义的教育。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生活即教育”起源自于杜威提出的“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观点。

生活教育理论“生活即教育”包含三个层次: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社会即学校”强调的是生活教育理论的实施场域,“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方法论。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本站。

本文永久网址:

获取方案
咨询电话
13697281325
TOP 在线咨询
TO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