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是节日又是节气|冬至、阳、子年、立春,既是节气

分类:教育资讯日期:2024-06-07 19:00:52人气:


“天气、时间、人事、日子相互提醒,冬至阳气满满,春天又来了。” (杜甫《小至》) 冬至是冬季的第四个节气,落在公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 这一天,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地球北半球白昼最短,黑夜最长。 之后,太阳直射的位置逐渐北移,北半球的白昼逐渐变长。 古人用阴阳的运动来理解季节的变化即是节日又是节气,认为“夏止秋分,春生冬至”。 民间有“冬至一阳生”之说。 从此阴阳二气开始逆转,生命活动也更加活跃。

冬至既是节气,又是节日,又称“冬至节”、“子岁”、“冬节”。 在古代,这是一个非常隆重的节日,所谓“冬至大如年”。 明代田汝成在《西湖游志语》中记载:“官民相庆,犹如元礼。吴中最盛,故有岁肥之说。”冬天又瘦了。” “肥冬瘦年”是指当地人把冬至看得比新年还重要,“如行祭祀,互相敬酒,祭祖”,热闹非凡。

据《清嘉录》记载,清代冬至前后,亲友之间多有走访、互赠,俗称“拜冬”。 装满各种节日礼品的礼盒称为“冬至盘”。 盘中多有糕点、桂花冬酒、饺子、卤菜等,冬至前一夜为“冬至夜”。 这天晚上,一家人团聚,和何美美一起吃“冬至宴”。 浙江台州聚居村落,冬至日宗族祭祀祖先,聚餐,称为“冬节”。 晚饭后,部落要给60岁以上的老人献上猪肉,称为“老人肉”。 60岁给一斤,年长者多加一斤肉,以示对老人的尊重。

即是节日又是节气|冬至、阳、子年、立春,既是节气

中国北方有冬至吃饺子的习俗。 相传名医张仲景创制“祛寒焦儿汤”,治疗百姓冻疮。 后来,人们模仿“娇儿”的模样即是节日又是节气,将其包成食物,“饺子”之名便久久流传。 南方有“冬至包年饼”的习俗。 旧时,家庭磨面粉包饺子,内馅肉、菜、豇豆糊、萝卜丝、糖等,蒸熟祭祖,馈赠亲友,称为“冬至团” . 在浙江绍兴、嘉兴一带,人们常吃馄饨。 有“冬至馄饨夏至面”之说。 冬至也是滋补的季节,民间有“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之说。 冬季进补,尤以药膏为佳。 一副药膏往往还有20余味中药。 加水煎药,去渣浓缩,加辅料收膏,膏光滑如糖浆,黑如漆,具有极好的滋补作用。

从冬至开始,全国各地都进入了最寒冷的日子,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 从这个日期算起,每九天算一个“九”,以此类推,直到九十九天和八十一天寒冷,春天来了,俗称“连冬九”。 在漫长严冬里,有一个非常有趣的游戏——填空“九九散寒图”。 常见的驱寒图是双勾红书法,上书“亭前垂柳惜春风”9个字,均为繁体字,每字9笔,共81字笔画。 “十九”完成一个角色,九十九的回春就完成了。 这是“写九”,还有一种叫“花九”,一种有九十九瓣和八十一瓣的梅花。 进入九旬后,每天染一瓣,九旬将尽,春色深沉。

冬至夜长,古时有祈梦的习俗。 明代张岱的《南镇祈梦》讲述了他16岁那年冬至日到绍兴向南镇祈梦神祈梦的经历。 台词里充满了年轻人对生活的期待和迷茫。 梦即醒,漫长的冬天将在数字九和驱寒图的描绘中一天天过去。 在寒冷的冬天,人们通过各种活动补充体力和精神,为彼此增添温暖。 冬至已至,春天也不远了。

以上是网络整理整理的即是节日又是节气|冬至、阳、子年、立春全部内容。

本文永久网址:

获取方案
咨询电话
13697281325
TOP 在线咨询
TO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