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吴江电大

分类:网校动态日期:2024-10-16 19:44:00人气:


知青上山下乡宣传图片

在农村奋斗了八年后,1976年,我按照政策回到了城市。 1977年1月,我调到国营利利卜方任会计师。同年9月,国家恢复高考。由于我和妻子已经在国企工作,孩子还小,所以我们都放弃了高考。几年过去了,我们忙于工作,心无旁骛。但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我们都有着强烈的愿望去实现上大学的梦想。

1979年1月,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了广播电视大学。连同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在内,全国共有省级以上广播电视大学29所。 1979年2月,江苏广播电视大学苏州分校(1987年3月更名为苏州广播电视大学)成立。吴江县设立广播电视大学管理站,隶属于县教育局业余教育大队。今年,吴江广播电视大学(即吴江县广播电视大学管理站,下同)开设了机械电子专业两个班,招收学生69人,1982届毕业生66人。如她所愿,进行了为期三年的全日制电子学学习。 1980年,吴江广播电视大学仍开设机械电子专业,1983年毕业生共21人。1981年,吴江广播电视大学不再招生。 1982年开设机械、中文专业,1985年毕业生共18人。1983年,吴江广播电视大学开设了多个专业。 1986年毕业生207人,其中会计专业28人,统计专业20人,企业管理专业151人,材料金融专业8人。 1987级毕业生95人,专业为机械、工业与民用建筑、党政专业。 1988届毕业生110人,涵盖文秘、档案、劳动管理、企业管理等专业。这些信息都是在我的收藏中从《苏州电大校友通讯录》找到的。我不知道未来每届毕业生的情况。

苏州广播电视大学校友通讯录

我是一名会计师。刚入学电大的那几年,没有适合我的专业。终于有一天,机会来了。

1983年,各专业类别的注册由不同的系统管理。我所在的商科系统没有会计专业的指标,只有“商业企业管理”专业的指标。我选择了第二好,然后毫不犹豫地报名了。今年报名的学生非常多,电大开始实行全日制和自修电教双轨制。两者的学习时间均为三年。当时我是一名会计,工作很忙,没有条件离职,所以只能报考自学视听生。

宋启华自学视(听)证书

1983年,吴江县商业局开办全日制和兼读制两个班。当时电大教学的负责人是该局教育科科长丁哲。兼职班位于商务局,由张祖玉、李金友老师辅导。业余班的学生分布在黎里、芦墟、盛泽镇。各镇利用现有的教室、课桌椅,购买电视机、录音机,组织学生听广播、看电视讲座。今年,商务局还结合电大教学进度,组织会计人员学习《会计学原理》 《商业会计》和店长等管理人员学习《商业企业管理》等单科。 1984年,商务局与供销社联合举办兼读班,地点设在供销社。此后,商务局再也没有举办过电视课。

业余电大采用严格的淘汰制,即不通过入学考试即可注册学习,但各科学生必须通过每一科,否则只能获得单科证书,而不能获得毕业证书。学习期间不得补考。如果你有两门课程考试不及格,你将被取消学习资格。感觉就像烧船一样。 1983年,45名职工报名参加商业局电大业余班。经过两个学期的学习,19人被淘汰。 26名学生坚持完成了三年的课程,其中22人获得了毕业证书。 14人参加丽丽教学点兼职班,10人获得毕业证书。

考虑到兼读制班的学生同时工作和学习,时间和精力有限,电大开设的兼读制班比全日制班少。但就某一门课程而言,全日制班和兼读制班的教材是一样的,考试也用同样的试卷。与可以付费学习、坐在宽敞的教室、有老师全程指导的全日制电大学生相比,自学电教学生的条件要困难得多。兼职班的学生除了每周请不到一天的假专心听广播和电视外,其余时间都在自学。没有老师讲授难点和重点,也没有老师指导期末复习。因此,我们必须认真看书,认真做练习,才能顺利通过各门课程的考试。为了更好地理解教材精神,我们自费订阅了《辽宁电大》、《湖南电大》等含有辅导课程内容的杂志。

教学计划安排表

值得庆幸的是,黎里镇商务局局长王振浩对我们的兼职班非常重视;来自国有商业公司和集体商业公司的两位职业教师更是认真负责。晚上,来自国有商业公司的职教老师沉国平辅导我们写作。记得他给我们上第一堂课时,在黑板上写了一个“高”字,并要求大家写出带有“高”字的成语。顿时大家的兴趣都高涨了,为以后的学习打开了一扇新的窗口。好的开始。集体商业公司的翁增荣既是一名职业教师,又是一名业余广播电视学生。

开学之初,遇到的第一个问题是没有电视(当时计划供应电视)。翁增荣托电视机厂的熟人弄了一张优惠券,独自一人坐长途汽车到上海把电视机买回给丽丽。商务办公场所(以下简称“商务办公场所”)。那段时间,小镇经常停电。他和吴健同学去苏州买电池,用木棍扛回来。翁老师在电大精神的上传和传播,以及学习资料的收集和分发方面,认真负责,花了很多钱。有些课程是广播课程。由于是兼职学习,有的人工作忙,无法及时集中精力听课。翁老师一边听一边录下来,然后一次播放给学生听。他录制了《政治经济学》 的160 节课程(80 盘磁带),以及《中共党史》 的音频课程。

听课程

当我们第一学期学习《微积分》时,商务处请了丽丽中学的数学老师冷庆年利用晚间休息时间给我们辅导。我们的教室位于塘桥下游的一个商业写字楼内。河的对岸就是丽丽剧院。每当电影结束,也就是我们晚上自习回家的时候,大大小小的人群交织在一起,渐渐消失在夜色中,让人百感交集。

学生们珍惜冷庆年老师来辅导的每一次机会。记得有一个冬日,下着大雪。吃完晚饭,同学们早早地来到了教室。没有人缺席。冷老师也准时到达。当时冷老师的妻子身体不好,所有的家务活都落在了他的身上。在如此恶劣的天气下他还要来教书,我们很感动。那天晚上雪下得很大,农贸市场都塌了。

业余无线电大学的学习生活很艰难。大家白天都要上班,下班回家还要做家务,所以基本上要到晚饭后才能学习。当然,也有好处。夜深人静的时候,看书、做练习没有任何干扰,思维和记忆最活跃。那时经济并不富裕,大多数人都不会买饼干或糕点来吃。我经常爆一锅爆米花。晚上饿了就抓一把米棒,喝一口水,既充饥又容易消化。为了帮助我学习,我买了一台录音机。考试前,我把复习题录下来,一遍又一遍地听、背。我连做家务的时候也听。胡萍萍对于求学的艰难感受尤为深刻:“当时我是一名酒店经理。早上5:30起床生炉子,忙到下午1:30下班;下午4点30分上班,一直工作到晚上8点。我要到3:30才下班。如果下午去营业厅开会,我一整天都没有空闲时间一边做饭,一边摆摊看书。那时,我必须做一些家务。其中的痛苦是难以形容的。”

丽丽教学班是一个温暖的集体。那时我已经35岁了,其他同学才二十多岁,精力充沛。我和他们相处得很好,他们让我感觉更有活力。每当营业厅停电时,我们就约到别的地方看电视讲座。胡萍萍多次联系配备自发电的针织厂看电视。他回忆说:“那时候没有闭路电视,都是室外天线。有一次,电视信号很差,我就爬到他们办公楼的瓦片上,走到房子的角落里看电视。”当时我就忘记了爬上屋顶的危险,后来越想越害怕,以至于十几二十年后,每当我进入他们的工厂时,我都不敢。我忍不住抬头看看屋顶。”

努力学习

难忘的吴江电大

三年来,我们业余班共完成了政治经济学、哲学、微积分、写作、会计、统计、商品学等24门考试和考试课程,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图片选自电大教材)商务局科长丁哲总结道:从测试结果来看,业余班26名学生选修的609门课程中,17门课程得分为100分,85门课程得分为90分分以上,80门课程得分80分。 70分以上的科目有153门,70分以上的科目有162门。70分以上的科目占总数的68.5%。单科平均分75.1,仅比本局全日制班平均分低5分。可以说,业余班学生获得的知识质量也不错。

在接受严峻考验的三年里,我们以勤奋、自信、毅力和蚂蚁啃骨头的精神,挤出每一点时间学好电大的所有课程。我们是业余爱好者,不可能把全日制班的所有课程都学完。我们已经尽力了。因为两者的学分不同,我们拿到的毕业证书是两年,而全日制班拿到的证书是三年,这是合理的。我们自然有更好的心态。虽然我们只获得了两年制大专文凭,但却为参加公务员考试、参加职称考试、晋升高级职称奠定了基础。至少这是一块垫脚石。后来我们几个人都当了我们单位的经理、会计。胡萍萍、陶苏、吴建春通过公务员考试,逐步晋升到领导岗位。 1991年3月我又调到吴江县食品公司任财务科长。大家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展现自己的才华,为企业和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在电大艰苦的学习生活充满了苦涩和欢乐,三年来同学们结下的深厚友谊将终生难忘。

宋启华获得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证书

吴江电大管理站荣誉名单

1986年6月,当我们做完最后一张试卷走出考场时,我们松了口气。电大三年的学习生活圆满结束。当大家收到红色的毕业证书时,都感慨万千。我们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更令人惊讶的是,我被评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优秀毕业生,翁增荣、胡萍萍还被评为吴江广播电视大学管理站“三好”学生。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宋启华荣誉证书

吴江电大管理站胡萍萍“三好”证书

毕业典礼在吴江市委党校礼堂举行。电大1986届毕业生和吴江市委党校毕业生共同出席毕业典礼。我作为学生代表上台发言。会后,各教学班的同学们纷纷合影留念,我们业余电视的同学也与商务局的领导和老师们合影留念。我手上还留着一张老照片,照片上是我、王琪、陆夏明三位广播电视大学的优秀毕业生,和积极办广播电视的县领导、局负责同志在一起的照片。大学。

商业系统业余无线电大学毕业生与商务局领导合影

电大优秀毕业生与县领导合影(前排左起:王琪、宋启华、张玉良、李文宇、张英、卢夏明)

令我们欣慰的是,电大虽然不是一所普通的大学,但是课程很多,考试非常严格,教学质量也很好。国家承认学历的五所重点大学(简称“五大”)毕业生是指非统一全日制学生。除学生外,还包括电大、夜大、工业大学(业余大学)、职业大学和函授课程。其中,电大毕业证书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颁发,毕业证书由教育部注册。不仅在中国享有国家高等教育学历待遇,而且在欧洲、美国等国家得到认可,被誉为“国际学术绿卡”。

1992年,我参加了全国会计资格统一考试,取得了会计师资格证书。 (图十) 1994年,吴江广播电视大学教学主任王东来到食品公司,聘请我为兼职教师,每周日教授广播电视大学会计课。我教授的课程是《会计基础》和《成本会计》。前者我很熟悉。我从未接触过《成本会计》,但借助我的《企业会计》,我触类旁通,备课边讲课,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我总共教了四个学期,与学生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96金融、电力二班的同学也集体签名,并在圣诞节派代表到我家送贺卡。我至今还珍藏着这张贺卡。有些学生在写毕业论文时也会向我寻求建议。后来,因为妹妹生病了,我每个周末都得去芦墟服侍她,所以我就辞掉了电大兼职老师的工作。

宋启华会计师资格证书

《会计学基础》 和《成本会计》

96级金融与电力(2)班签名的圣诞贺卡

时光飞逝,事情发生了变化。 1988年,吴江电大管理站更名为苏州电大吴江分院。学校位于松陵镇湖滨路25号。与吴江县工业学校、吴江经委党校实行“三个品牌、一个团队”。 2003年8月,吴江广播电视大学将最后一批学生迁至南京邮电大学吴江职业技术学院校园。与吴江师范学校、吴江成人教育中心学校一起组成南京吴江职业技术学院“三校”。 “部”实行土地、教育教学设施、教学设备、师资和管理等资源共享。 2012年,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更名为国家开放大学,江苏广播电视大学更名为江苏开放大学,吴江广播电视大学也以开放大学的名义存在于苏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原南邮吴江职业技术学院)。不再以电大名义招生。

苏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征集论文

用户评论

闷骚闷出味道了

哎,真的很难忘,我在吴江电大度过的日子,现在回想起来都是满满的回忆。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葵雨

标题里的“难忘”两个字,说得太对了,我在那里学到的东西,改变了我的一生。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堕落爱人!

吴江电大,那个地方,真的太有爱了,谢谢那些教过我的老师们。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娘子汉

每次提到吴江电大,心里就暖洋洋的,那里的同学们都太棒了。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惦着脚尖摘太阳

虽然已经毕业多年,但每次回想起在吴江电大的日子,还是感慨万分。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江山策

那是我人生中的一个转折点,吴江电大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半梦半醒i

标题里的“电大”两个字,让我想起了那段充满激情的时光。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长裙绿衣

我在吴江电大不仅学到了知识,更学会了如何做人。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孤街浪途

难忘的吴江电大,那里的日子是我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眷恋

我永远不会忘记在吴江电大遇到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从此我爱的人都像你

那里的氛围太好了,让我在学习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枫无痕

吴江电大,一个让我重新找回了自信的地方。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封心锁爱

虽然现在工作繁忙,但我还是会偶尔想起在电大的日子。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巷陌繁花丶

标题里的“难忘”两个字,让我想起了那些曾经的泪水和欢笑。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肆忌

我在吴江电大度过的时光,是我人生中最美好的回忆。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坠入深海i

那里的日子,教会了我坚持和勇敢,真的很感谢。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你tm的滚

吴江电大,那段日子,是我人生中最难忘的一段旅程。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浅嫣婉语

每次想起吴江电大,心里都充满了感激和怀念。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抓不住i

那是我人生中一段特别的经历,吴江电大,永远难忘。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本文永久网址:

获取方案
咨询电话
13697281325
TOP 在线咨询
TO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