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岁辍学打工,亲眼目睹矿难,18岁返校复读,成为大学教授
分类:网校动态日期:2024-10-16 12:47:39人气:
严盼盼/文
我叫宋元生(@userjingniao),20世纪70年代出生于山东临沂兰陵县的一个小山村。我从小就喜欢读书、学习,但家里很穷。因为付不起每学期15元的学杂费,初中二年级我就辍学了。
告别校园后,我在采石场搬过石头,走进了铁矿、煤矿,受尽了无数的磨难。当我18岁的时候,我亲眼目睹了一位同事在地下被石头击中当场死亡。这件事提醒我,通过努力改变命运太难了,再这样下去,我可能会失去生命。
辞去煤矿工作后,18岁的我带着几百元的积蓄回到了初中。这个现在看来有点鲁莽的决定,却让我走上了人生的快车道,从一名矿工变成了一名大学教授。
我今年47岁,华东政法大学法学教授、硕士生导师。
在我依靠知识改变命运之前,我已经很久没有吃饱饭了。我的家乡在沂蒙山区的一个小村庄里,稀疏地居住着四十、五十户人家。
由于山区灌溉、收割不便,小麦种植困难,村民吃不到细面粉。他们大多以红薯、玉米、高粱等粗粮为生,收成也十分有限。在我的记忆中,我们一家人总是为填饱肚子而发愁,父母的眉头也很少放松。
20世纪50年代,为了摆脱饥饿,爷爷带着全家到东北开荒。由于奶奶患有哮喘病,无法忍受东北冬天的严寒,一家人回到了山东,这样的事情又发生了三次。古语云:“迁居三年,穷尽一生”。往返于东北和山东之间,让本来就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
我们一家最后一次从东北搬回山东已经是1980年了,那时我6岁。房子里除了三间破旧的房子外,什么也没有,我们是村里最底层的一户人家。
我们家乡的石屋是后来才有屋顶彩钢瓦的。
最困难的时候,妈妈只好向邻居借食物。后来,她只带回了一堆发芽变质的红薯,简直就像捡到了宝一样。妈妈把红薯去皮晒干,磨成粉,烤成干红薯煎饼。它们的味道太难受了,即使多年后我也无法忘记它们。
我的父母都是诚实的人。我的父亲上过三年学,而我的母亲从未踏进过学校。两人一生都只辛苦耕种。限于视野,他们从来不关心我和姐姐学习得怎么样,考试成绩如何。他们只关心我们有没有打水、打柴。他们甚至禁止我看借来的旧书,认为这是不正当的行为。
我母亲在她的家乡麦田。她一天都没上过学,不知道学习的好处。
我天生喜欢文字。不管父母怎么反对,我一有空就总是找书看。当时我家里有一本半文言书《三国演义》,里面有很多生僻字,但我把书页都撕了。
当我没有书可看时,我会去附近有古书的房子借,或者向同学要书看,即使是漫画书。有时,我在路上看到一张破报纸,我就会如获至宝地捡起来,津津有味地读起来。
也许是因为我比同龄人读的休闲书多,又或者是我有一些学习的天赋。上小学时,我的成绩一直在学校名列前茅,我的作文经常被老师当作范文朗读。
不幸的是,成绩给我带来的快乐并不足以抵消家庭贫困给我带来的艰辛。我每个学期只能买一本写作书,四十、五十页都不够。为了写更多的字,我总是写得很小很密。写完正反面,我几乎看不懂了。我还要继续找时间写。
这是我小学的大门,现在已经长满了青草。
进入初中后,别说学习用品了,连基本生活都保障不了。学校距离我家4公里,是一条山路,我徒步走了好几个小时。我必须寄宿学校,每三天回家一次。每次我出门上学,妈妈都会往我的书包里塞十、二十个红薯干饼,作为我接下来三天的口粮。
对于正处于青春期成长的我来说,一天几个煎饼还不够,总是挨饿。炎热的夏天,煎饼容易起毛,我只好把它晒干,撒上灰尘,泡在水里,和咸菜一起吞下去。
这就是家里的条件。我不能对此抱怨。我在学校还有真正的煎饼吃。如果我的父母下雨天不工作,他们就煮点粥。
直到现在,家乡的一些老人仍有晒红薯的习惯。
读完初二,当我向父母要15元下学期的学杂费时,他们脸上露出了苦恼的表情,甚至显得有些不高兴。在他们看来,读书或许并不是一个好的出路。毕竟,村里连一个大学生都没有。还不如早点出去打工赚钱。
那时我脸皮薄,交不起学费,也吃不起饭。我是班里唯一一个系着布条当腰带的男生。我在同学中真的很丢脸,所以我想我还不如退学。
父母默许了我退学的决定,所以手续很顺利。我把校服和书本带回家,很快就到邻近的枣庄市去和爷爷奶奶团聚。爷爷头脑敏捷,从东北回到山东后就一直尝试做点小生意。当时,他在枣庄卖自己种植的干烟。
和爷爷生活了三个月后,我找到了人生的第一份工作,——,在枣庄大白庄卓山铁矿运输铁矿石。矿区共有45名工人,我是最小的一名,还不到15岁。我身高只有1.6米多一点。
这是我去年参观矿山时拍的。现在已被废弃。
矿井里的工作看起来并不困难。我只需要运输已经爆破的矿石就可以了。但事实上,这份工作是相当危险的。矿石车轨道左侧没有护栏,一米多外就是百丈悬崖。下坡过程中如果不小心,你和车都可能因为惯性而摔倒。
每天天还没亮,我就出发前往半山腰的工地。天黑了才回家,总是累得脑子里空空的。但我一点也不后悔我退学的决定。在矿上,我每个月一百多块钱的工资终于可以让我吃饱了。我什至一顿饭能吃五六个细面馒头。这在我读书的时候是绝对不可能的。敢于希望。
2020年,我专程回矿井寻找,在附近找到了车间。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已经不满足于填饱肚子了。虽然我年轻,但我知道,只有口袋里有钱,才能独立掌握自己的命运。工作了不到半年,我就请在煤矿挖煤的三叔给我找了一份在矿井工作的工作。如果我连续工作30天,我就能拿到300元。
地下施工场地位于地下二至三公里处。下矿坑时,高处可以行走,低处只能爬行。一路上,你不仅要注意脚下的水,还要提防随时可能从天花板上掉下来的石头。可以说是如履薄冰。到达施工现场只是第一步。接下来,我要躺在不到半米高的煤工作面上挖井,每天要工作八个小时。
那时我还年轻,听说过煤气、屋顶塌陷等灾难,所以并不太害怕。换句话说,当人们贫穷时,他们对金钱的渴望超过了对危险的恐惧。
也许上帝正在惩罚我无所畏惧的本性。一个冬日的早晨,我上井时,不小心将右手伸进了吊车急速上升的铁缆里。三根手指突然失去了知觉。矿上负责人赶紧骑着自行车送我去医院。医生对其中两根手指进行了包扎,并对受伤最严重的中指进行了最经济的截肢手术。
这是我在自传《流年旧事》中的回忆。这条断指很少给别人看,就连我的一些朋友也不知道。
随着我失去中指,我的第二份工作也结束了。那时我还年轻,我从来没有想过要向煤矿索要赔偿,所以我满怀悲伤地回到了枣庄爷爷奶奶的住处。别提两位老人看到我脸上沾满了煤灰,手上沾满了油漆,心里是多么心疼。
养伤期间,听说同村有人在南京采石场打工,月收入400元。我兴奋极了,当我能用右手的时候,我立刻跑到了南京。
在南京泉水采石场,我仍然做着重体力劳动。烈日下,16岁的我不得不把爆破后散落在山坡上的巨石装上卡车,然后送到远处的碎石机进行破碎。石头又重又锋利,我只怕把我仅有的几件衣服都磨破了。我每天光着膀子上战场,身上常常被划破血迹。新的和旧的伤口像奖章一样层叠在一起。
对于我这个年轻人来说,再苦再累也没关系,只要有钱赚就可以了。但月底发工资的时候,心里却有些凉。原来,大家所说的每月400元,只是给最有能力的工人的。对于我这样年少体弱的人来说,200块钱也算不错的东西了。
2020年,我去南京出差,顺道参观了采石场旧址。
我曾经以为通过打工可以改变命运。三年后,我精疲力竭,失去了一根手指,积蓄也只剩下几百块钱。自从我退学以来,我第一次感到深深的疲倦。
正当我郁闷的时候,我听有人说,村里有一个年轻人,20年前去了吉林的一个煤矿,后来在那里定居,过着不错的生活。这个消息让我再次看到了希望,我决定去吉林碰碰运气。
我背着铺盖卷坐了三天三夜的火车,最终还是没有找到老乡的下落。但我进了吉林蛟河奶子山煤矿,那里工资真高,一个月能挣600块钱。
因为以前有过煤矿工作的经验,所以回到煤矿后我适应得很快。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我随身带着借来的初中课本。每天下班后,我就拿起课本自学。起初,同住的同事会嘲笑我,问我这个有什么用,我一问就无语了。是啊,有什么用呢?几本破烂的书就能扭转命运吗?但我实在想不出更好的出路。
矿井里没办法拍照,所以这是一个画家朋友根据我的口述画的煤矿工人下班的场景。
工作的日子过得平淡无奇,本以为接下来的几年也会如此。没想到几个月后的一次意外彻底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那天,我和同事们在地下工作累了,就停下来休息。班长坐在离我不远的地方,冒着烟。突然,一块巨大的石头从他的上方落下。灾难袭来毫无预兆,班长还没来得及躲闪就死了。
多年后,我仍然无法用语言描述这一幕对我的影响有多大。当我康复后,我立即决定改变我的生活。班长的意外身亡,让我切身地体会到,我在这里的每一秒都是在向命运认命。我怕我有一辈子可以赚钱,却没有一生可以花钱。
我很快就离开了东北。临行前,我花了300元给自己买了一双皮鞋和一件雪花牛仔外套,作为几年工作的犒赏。回到家,我还剩600元,这是我四年来的全部积蓄。我打算用这笔钱来支持我的学业。
回到家乡后(左),当时流行牛仔外套和皮鞋,我小时候就买了一件。
就像我辍学时一样,当我听说我要复学时,父母态度冷漠,既不支持也不阻挠。在外工作的这几年,我已经习惯了自己做决定,学会了对自己负责。我年轻的时候就想赌博。如果赌输了,我就回去工地上干活。
1992年春节刚过,我就直奔初中,找到了非常欣赏我的语文老师。此时他已升任校长,欣然同意了我的复学申请。走的时候,我因为家里穷,在同学中站不稳脚,也被学校拒绝了。我觉得这个地方不能给我光明的未来。经过四年的漂泊,当我回到学校时,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安全感。
回到初中教室,拿起书本,我才体会到这样的平静是多么的珍贵。在建筑工地打拼一辈子,不一定就能致富,但在学校刻苦学习的每一分钟,似乎都让人离成功更近了一步。
辍学近四年后,进入高中并非易事。我知道自己没有试错的余地,不成功就永远不会成功,所以我别无选择,只能努力学习。每天晚上,当其他同学都睡着了的时候,我却在教室里点着煤油灯熬夜到凌晨。由于我吸入煤油烟雾,我的鼻孔周围总是一片漆黑。
第二次读书的时候,我有了远大的志向,改变了以前只顾赚钱的想法。
我还惊讶的是,四年的高强度劳动,我的大脑不但没有迟钝,反而打开了。与辍学之前相比,我吸收知识更快,学习更容易。
再加上足够的专注和努力,我很快就拾起了我留下的知识。那年中考结束,我们学校一共有四位同学考上了重点高中,我就是其中之一。
我从家乡考入了县城的学校。我入学时,学校叫仓山一中。后来学校更名为实验二中。
当父母听到我考上重点高中的消息时,还麻木不仁。然而,我的表弟和已婚的姐姐却为我感到非常高兴。此后三年他们定期资助我的生活费,让我解除了后顾之忧。
我的表姐是农村里有名的能干农妇。我们原本关系平平,但自从我进入高中后,她就像亲生儿子一样关心我,希望我能够利用自己的才华和知识成为家族的荣耀。
我表弟一家人的照片。她有初中学历,我叔叔有医学学位。他们都支持我继续学业。
当我上高中时,我的学术潜力再次显现出来。高一那年,我的成绩仍然名列年级前十名。高二那年,我进入了前十名。高三的时候,我从来没有跌出过前三名。我什至被同学禁止了。称号“试炼神”。
只有我自己知道,我并不是真正的聪明,也不是被什么精神考验所附体,但这只是四年的苦难磨炼了我的心智。只要不回到矿井里烈日炎炎、井底漆黑的地方,无论学习多苦多累,对我来说也不过是“抓痒”而已。
1995年高考,我表现稳定,以高分成为兰陵县文科状元。我打工攒下的600元钱都花光了,身无分文。但我赌赢了。我知道苦难已成为过去,上帝终会奖赏那些不服命运的人。
我成为第一状元的消息很快就传开了,乡下的乡亲们都来祝贺我。我很高兴,不仅因为我能逃脱父母的命运,还因为我初步证明了读书的价值,我在大家的眼中看到了羡慕的目光。
那时还没有985、211计划。我报考的时候选择了学费相对便宜的西北政法大学。
大学期间,尽管家里经济不宽裕,表弟和姐姐每年都尽力为我筹措一部分学费,还不时给我一些生活费。
现在想起来有点不可思议的是,当时家里很穷,我的学费只能靠亲戚来供养,但我心里却有一个出国留学的执念。大学四年,我整天背一本厚厚的英语词典。我不仅每个单词要抄50遍,而且还一口气通过了四六级考试。
我用来自学英语的牛津词典已经被撕毁了。
1999年,我大学毕业,正好赶上国家分配的末班车,被分配到兰陵县司法局当公务员。在家人眼里,能当铁饭碗是一份很好的工作,但我却不愿意接受。用了几个月的时间拿到了律师资格证书后,我就辞去了公职,在临沂工作了三年。律师。
就像我工作时一样,在临沂的三年里,我从来不满足于现状。我总觉得地方太小,无法让我施展才华。我也想去更大更远的世界,所以我报考了华东政法大学硕士学位。
研究生二年级时,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我申请了比利时根特大学的留学。申请主要看英语成绩,大学时期的努力终于派上用场了。托福满分677,我考了639,是当年去华东政法大学留学的四个人中成绩最高的。
我再也找不到我的托福成绩了。这是我的英语六级证书,我保存了24年。
比利时留学费用高达数十万。一开始我的积蓄只有三万,缺口很大。后来,20位亲戚朋友为我筹集了足够的钱。其中,表弟通过贷款借给了我4万元。现在回想起来,我仍感触颇深。
出国的一年是我真正开阔视野的一年,也是我非常充实的一年。我不仅游历了法国、荷兰、卢森堡、德国、埃及等我以前从未想过的国家,还利用国外资料写了一本法律方面的书,离学术道路越来越近。
2004年我在比利时留学时,去过最远的国家是埃及。
2006年毕业于华东政法大学硕士学位,并留校担任《青少年犯罪问题》杂志编辑。该杂志是我国公开出版的青少年犯罪研究专业期刊。编辑职务属于华东政法大学助教人员。工作一段时间后,因为不想一辈子当助教,所以考了复旦大学法学博士学位。
2010年,我获得博士学位,并顺利进入华东政法大学担任法学讲师。在此期间,出版法律专着18部,法律论文110余篇,著作字数超过500万字。凭借优异的学习成绩,入学七年后我就晋升为教授、硕士生导师。
2017年,我被正式聘为华东政法大学教授,任期五年。
如今人到中年,我的脚步终于放慢了。以前,无论是工作还是学习,我总是不愿意接受现状,总爱前进。但现在我越来越喜欢回忆过去。当我细细品味时,我对过去的苦难有了更多的理解和感激。
在我的童年时期,我的父母经常因为贫穷而发生激烈的争吵。我总是被饥饿和争吵所包围。如果说我对他们没有任何怨言,那是骗人的。多年以后,我才明白了“贫贱夫妻,万事皆苦”的道理,并对他们产生了同情心。如今,父母在村里昂首阔步,过着安稳富足的晚年,这是我作为儿子最大的满足。
能够走到今天这一步,对我的表弟和姐姐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贡献。尤其是我的表姐,我每次回家都会去看望她。正如她把我当作儿子一样,我也把她当作我父母的恩人。我总是买两份礼物,一份给我的父母,一份给她。
不用说,我对姐姐很感激。她不期望从我这里得到任何回报。我只能更加爱她的孩子们。去年外甥结婚时,我给了他5万元的红包。
我的求学经历也影响了家乡很多孩子。过去,我们村的成年人大多不重视教育。他们不看谁的孩子成绩好,而是看谁的孩子捡柴好。但现在不同了。每次回老家,父母都会叫孩子过来问问题。我有什么好的学习方法吗?
自从我走上学术道路以来,这个不足200人的小山村已先后培养出三个硕士学位。
我是一个怀旧的人,这些年来我时不时地会回到以前的建筑工地。我被这一幕感动了,仿佛看到自己暴露在阳光下,被石头压弯了腰。此时,我非常感谢自己重返校园的决定。幸好我醒得还不算太晚,幸好苦难已经过去了。
我还是一个喜欢寻找生命意义的人。很多事情本身并没有任何意义,比如我所遭受的痛苦。但如果苦难带来的改变也能激励一些年轻人,那就有意义了。
点击下方链接查看往期文章
/我,一个海归,从小就爱美。 25岁差点死了,坚持化妆,成了美妆博主/
/我是北京人,做过车模、舞者,曾经是中学老师,现在在加拿大教人打枪/
用户评论
哎呀,这故事太励志了!14岁就辍学去打工,亲眼目睹矿难,换做谁都会心酸。18岁又毅然返校复读,真是条条道路通罗马,关键看自己怎么走。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太感人了!14岁就经历了那么多的磨难,还能坚持回到学校,真是太不容易了。现在成大学教授,真是人生的赢家啊。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标题一看就是一部励志大片,14岁辍学,18岁又重回校园,这毅力简直让人佩服!希望他的故事能激励更多的人。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年头,辍学的人越来越多,但像他这样能坚持下来,最终成为大学教授的,真是少之又少。佩服!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14岁辍学,18岁复读,这得有多大的决心和勇气啊!他的故事让我相信,只要有梦想,就一定可以实现。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矿难的经历一定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正是这段经历让他更加珍惜学习的机会。太感人了!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故事让我想起了一个词,叫做“逆境中的成长”。14岁辍学,18岁返校,这不仅仅是一个人的奋斗史,更是整个社会的缩影。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看了这篇文章,我真是五味杂陈。14岁辍学,18岁复读,这得有多大的压力和挑战啊!但他的坚持让我看到了希望。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14岁就面临辍学的选择,18岁又重新开始,这得有多大的勇气和毅力!他的故事让我相信,只要有心,就能改变命运。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年头,很多人一遇到困难就放弃,但这位大学教授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坚持下去,总会看到希望的曙光。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矿难的经历,对他来说可能是一次打击,但也是一次重生。现在能成为大学教授,真是令人敬佩!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14岁辍学打工,18岁返校复读,成为大学教授,这简直是现实版的“逆风翻盘”。我要向他学习,努力追求自己的梦想。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故事让我相信,不管生活中遇到多大的困难,只要心中有梦想,就一定能够克服一切。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14岁辍学,18岁复读,这得有多大的勇气和决心啊!他的故事让我明白了,人生的道路上,没有过不去的坎。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位大学教授的故事,让我看到了教育的力量。只要愿意,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更好的自己。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年头,很多人都在抱怨生活的不公,但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努力,命运是可以改变的。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14岁辍学,18岁返校,这不仅仅是一个人的奋斗史,更是对教育的一种肯定。希望他的故事能激励更多的人。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他的故事让我明白,人生没有捷径,只有一步一个脚印,才能走向成功。加油!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