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建议:40年前,我初中毕业,考入了中学师范学校
分类:网校动态日期:2024-10-15 20:02:29人气:
原标题:老崔的1982年中考
1
6 月19 日,星期日。
参加了一位老同学为我女儿即将举行的婚礼举办的招待晚宴。
疫情防控期间,严格控制参加人数。
其中一张桌子被老同学占据了。
这很有趣。我有初中、高中、补习班、大学、小学的同学。有些有多个交叉点。我们非常认真地讨论了很长时间。
每到这个时候,老崔都会感到有些失望。
老崔从未上过高中或大学(后来成人教育和一定程度的培训不被视为正规学历教育)。我什么话也说不出来,就坐在一旁喝矿泉水。
我的同学中有一些人的情商和智商都很高。
发现自己喝水的老崔,与这个复杂的同学圈子几乎没有任何关系,尤其是人们津津乐道的“稳定”补习班,这对老崔来说就像是小说一样的传奇。
这位同学很机智地将话题引到了老崔身上。
哎呀,班长,你当年学习得真好啊。
每次考试,四班都很好……
老崔呵呵一笑。
很棒吗?难道他真的这么牛逼,连高中都没上就走人了?
是啊是啊,你为什么能考上中考呢?
我们来谈谈吧。
2
从1982年到2022年,一晃40年过去了。
这件事似乎很好讨论。
1978年1月,始建于1944年的赵州第二中学被县革命委员会定为县重点学校。明确的办学使命是为更高水平学校输送优秀毕业生。
全县优秀教师集中在二中
全县的优秀学生也集中在二中。
1979年7月,老崔(当时的小崔)以全县第四小学第一名的成绩考入赵州第二中学。
当时,二中也招收初中生。 1980年和1981年,初中停止招生。
对于赵州二中的学生来说,考上大学是他们的目标,也是硬道理。
当时年轻人信奉的原则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她们个个都有着高高耸立的小胸。
事实上,我几乎什么都不懂。
工作多年后,小崔突然意识到
1979年的初中班知识非常丰富。
初中有四个班,一、一班应该是最好的班。
县领导、学校领导、老师的孩子都在那个班。
老崔在四班。
3
参加完婚宴,我和同学一起搭车回去。
说到初中班主任,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记忆。
初中三年,换了四位班主任。他们分别是外语老师陈尚仁、数学老师郭红梅、地理老师田中、语文老师王文树。
老师们对老崔都很好。
所以,永远不要忘记它,并把它记在心里。
(老师的故事稍后讲)。
他加入了劳动力队伍,曾在教育系统工作了18年。老崔对教育的规律还是略知一二的。
如今,学生家长肯定很难接受班主任或老师的频繁更换。那时候,我们的学生和家长都不太关心这件事,大多数人都是独自一人。
好在几位班主任都很认真负责。
尤其是王文树老师。
文章中《老崔的读书简史》
老崔形容,“是王老师规划并决定了老崔的学习成长道路”。
4
初三快要毕业的时候,王老师找到小崔,建议他报考中考,报考中学师范。小崔一头雾水,不敢再多问。
王老师只是说,按照你的情况,报考中师考试会比较适合,可以通过。
人生需要导师。
关键时刻,有人指导你如何选择是非常重要的。
回家后,小崔和姐姐、姐夫汇报了王老师的建议(决定)。同时,他们表示不想考中学师范,而是想读高中、考大学。
嫂子很民主。他们说这件事是大事,要你自己做决定。
老崔的想法和他姐姐、姐夫的成长方式有关。它是什么?你怎么认为?你自己想办法,自己拿主意。
15岁的小崔无法理解。
我去找我的老朋友——县中医院院长王秉衡先生。
5
王老师是老崔和肖子明的父亲。每次小崔去陪子铭玩的时候,他都会和王老师聊一会儿。
老老师很愿意和小翠聊天,潜移默化地教给小翠很多做人的道理。
小崔郑重地来到了王老师家。
王叔叔,我遇到了大问题,不知道怎么办?
仔细听完小崔的叙述,王老师问了几个问题。
1. 必须上大学吗?
第二,我的家人能继续供养三年高中和四年大学吗?
第三,如果考不上大学,出路在哪里?
第四,家里大人是什么态度?
小崔回答:第一,我一定要考大学。
二是家里无力继续支持我上学(弟弟在双城读大专,姐姐读高中,弟弟读小学,关键是父亲生病卧床) 。
第三,如果你考不上大学,就回牧场吧。
第四,不知道家里大人怎么想。
王老师听后沉吟良久说道:
知道。你是一个好孩子,你想上大学是正确的。
现实是家庭条件不允许,我们承担不起。如果你上高中甚至大学,我可以支持你并帮助你。但如果你考不上大学怎么办?回牧场?虽然是国有牧场,但和农村没什么两样。
所以,你想一想,如果你选择直接上高中,你就错过了一次解决身份和户口的机会。
小崔皱起眉头,生平第一次紧张起来,生怕错过任何重要的话语。
王老师说,我认为,先尝试一下报考中考吧。据说考试非常难,不一定能通过。如果你考试不及格,回到高中,你不会后悔的。如果你通过了考试,你可以选择不去。但如果你不自愿,你就没有机会。是还是不是?
启示。
婚宴当天,老崔旁边是子铭的高中同学,也是在银行工作的班长。谈论的是不言而喻的。
老板说,因为疫情的原因,子明好几年都不会回来了。
老崔说,子明现在冬天住在海南,夏天住在六盘水。疫情发生前他不会再回大庆了。
老班说,子明现在每天都修行佛法。
老崔说,是啊。
老崔心想,王先生也是佛啊。
6
回到家,小崔彻底平静了。
我告诉姐姐和丈夫我要报考中考。
几天后,三哥从牧场开车过来。不知道从哪里得到的消息,说小崔不愿意报考中师,所以特意来这里转达家人的意见:必须报考。
小崔和三弟说不用他们在家操心,我去考试。
7
有必要描述1982年的真实环境。
1982年,邓丽君的歌曲被引入内地。作为不敢公开唱的歌曲,他们被抄袭在小范围内偷偷地听。机智歌手张迪的《现场问答》歌曲带成为朋友聚会的必听歌曲。剧目。
“朋友,请问张帝的事情……”
那时候基本上都是米米音乐。这是不健康的,无法见到人或与人交谈。小崔很喜欢。
多年后,CCTV3邀请70多岁的张迪哥登台表演《回声大声》。台下不同年龄段的人们一起唱起了《甜蜜蜜》。老崔不禁眼眶湿润了。
那时的小崔正值少年,青春洋溢。我喜欢看电影、听音乐、拿着枪和棍棒跳舞。
赵州南北大街有两家电影院。位于十字街东南的电影院是一个简易电影院,南市场附近的电影院主要是剧院和县剧团演出的地方。同时,还放映电影。
那些年,我最在意的就是十字路口每个月都在变的电影海报。邻居嫂子的男朋友老杨,专门画海报。羡慕老杨可以随便带女朋友去看电影。
那一年县电影院上映的电影我几乎都去看了。有时这两个电影院的放映不是在周日或放学后,所以我逃学去看它们。
我和男女同学好几次逃课去看电影。被细心的数学老师郭成熙发现,明智地批评道:听说你被流氓绑架了?
最难忘的电影是《往事只能回味》、《早春二月》、《舞台姐妹》、《一江春水向东流》、《红日》、《小花》、《幸福的黄手帕》 、 0《三十九级台阶》……
大宫雄二和中田夏子的爱情,还有翻译工作室里刘广宁和乔震的声音,一直萦绕在年轻人的脑海里。
精力充沛,习武。他和一群少年在“马市”后院耍花招,经常去路边的练武馆看热闹、跟着花样。
这不仅仅是为了武术训练。
潜意识里,也许是为了看到那对美丽的双胞胎姐妹。我们在外面打手势,他们进进出出。
1982年,电影《生死恋》上映。
觉悟僧李连杰风靡一时。
《少林寺》 三天绕梁。
2000年左右,记者老崔在铁人王进喜纪念馆前采访了王丽萍老师。我很想告诉王老师,当年我哼着《牧羊曲》走进中考考场。
8
四十年来,很多朋友不止一次和老崔讨论过“如果我没有上中学,今天会怎样”这个话题。老崔基本上是这样回答的:他很有可能因为早恋而考不上。
可以肯定地说,如果小崔在高中的话,小崔一定百分百早恋。原因很简单。年轻的小崔已经处于危险之中。要么他喜欢别人,要么别人喜欢他。
一旦发生这种情况,你的学习成绩会发生什么变化,能否进入大学,那是绝对未知的。
如果你通过了考试,你的人生将打开新的一扇窗,故事将被改写。考砸了,就回到牧场,喂马劈柴,娶妻生子,面朝春暖花开的草原。
当时赵州有一所县青少年体校,体校的学生被转入二中。老崔喜欢运动,短跑和速度滑冰。羡慕体校的学生下午一节课后就可以离校训练。
我和大春体校的同学相处得很好。没事的时候,我就和大春一起去体校闲逛。我曾经有过去体校的想法。连相关老师的沟通都很好,我们就准备去办理手续了。
一个喜欢体育、文学、学习好、相貌正派、在体校混的准不良少年。你可以想象会发生什么.
下雨天,上课铃响了好久。学生们都跑进了教室。小崔独自一人在前排平房教室中门的走廊上徘徊。正好是王老师的语文课。
王老师腋下夹着课本,看到小崔,大声喊道:
下课了,你怎么还在这里闲逛?
我第一次知道“流浪”这个词也可以用在我自己身上。小崔认为王老师已经洞悉了他的一切秘密。
现在想一想,你为什么要在走廊里“徘徊”呢?
也许,只是为了“流浪”而流浪。
时隔多年,回想起往事。
王老师动员小崔报考中学师范,提前退学。他的意思是要把危险消灭在萌芽状态吗?
那句冷漠的“以你的情况,报考中师范比较合适。”该“情况”是否包含潜在的危险情况?
9
1982年中考时,赵州二中没有考场。初中生和中专学生在四中考试,其他学生在三中考试。
小崔心情轻松,但也很烦恼。我既害怕考试通过,又害怕考试不及格。如果考试合格了,就得去中学师范学校。初中师范考试没考上,二中考试很可能就考不上。这个分数和比例太难把握了。
考试前,我到四中参观了考场。
考试那天和平常没什么不同。不像今天的孩子和父母那么重要。
四中考点的学生我几乎不认识。大多数学生选择参加高中入学考试。
每次考试结束后,小崔都会骑着自行车,抱着幼小的腰肢,从城北的四中到城南的三中,与同学们汇合。检查答案。有一致的地方,也有不一致的地方。我感到高兴、紧张、沮丧。
答题现场,老师在一旁观察,忘了是邹华英老师还是陈婉玲老师说:嗯,你的成绩会很好,一定会通过考试的。
小崔笑了笑,以为老师是在鼓励他。
无论如何,考试已经结束了。无论你通过还是失败,就听天由命吧。
10
说起来令人难以置信。
中考结束后,小崔一个多星期除了吃饭、排便,没日没夜地睡觉。没有梦,没有背痛,只有安稳的睡眠。我姐姐很害怕,也许她生病了或者怎么了。
小翠摇摇头,没关系。
不出所料,大家异口同声地说“睡觉”。
这是个人经历。
睡完之后,冷静下来,开始思考。
初中生活结束了。
为什么要报考中学师范考试并在中学师范学校学习?
老崔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和那些亲爱的同学不同。虽然都在重点学校读书,但他觉得自己还不错。但因为贫穷,因为户口,因为考不上大学就得回牧场,所以……
一旦你理解了它,它就变得更容易了。没关系了。
未来会怎样,谁知道呢。
11
结果出来了。
赵州二中的门卫室里,门卫的抽屉里放着一张厚厚的类似于花名册的成绩单。
老崔找了半天,找到了结果。
然而,当我写这篇文章时,我记不起当时的分数了。
那年中考总成绩是多少?论文题目是什么?甚至不记得了。
曾几何时,师范学校的班主任范树斌老师说:
小崔的作文写得很好。我看了试卷,得了满分。
多么可笑啊。我写了一篇完美的作文,但我不记得标题是什么。当时我问同学的时候,我能记得的很少。
什么是历史?
难道历史就不能被铭记吗?
我同学刘云山记得总分是470分,语文、数学各100分,英语70分,物理、化学100分,政治、历史、地理100分。
郑德斌同学给出了他的答案。总分是570分,那一年他得到了398分。太棒了。
老崔没有具体的记忆。几乎完全忘记了。
老崔的朋友说,他们总说中考对你来说意义重大,你连得了多少分都不记得了?老崔表示,意义重大。可能是因为我不想读中学吧。选择性遗忘。
我记得我仔细地一一核对过自己在考生中的排名。
因为在县考生中,第一名是四班的同学老伯子。在班里,老崔和老伯子的成绩差不多。所以,看看你的排名。我记得是27号。
知道这个排名,我有些迷茫,同时也深深郁闷。别着急,你已经分析过很多次排练了。最好的选择就是去正规学校。
12
小崔从县城回到牧场。等待最终通知。
全家人都很高兴。我的成绩绝对没有问题。不管我上初中师范还是高中,我的成绩就够了。看到父母一家人都幸福,小崔心里轻松了许多。至少他考试没有不及格。
第一牧场的住户并不多,房屋周围都是成片的草地和碱蓬。闲暇时,小崔坐在东厢的树荫下吹口琴。
琴声不够悠扬,不足以打动我自己。
小时候,他离开牧场到县城上学。他初中毕业,成绩很好。他以为自己和县城里的孩子一样,结果却不一样。
继续吹,直到蚊子出没。
他躺在临时搭建的木床上,继续睡觉。
13
事情出现了好转。
我接到通知:师范学校要来体检和面试。被录取的考生并不是全部都去了主校,大部分都留在了赵州县的农校(或者是党校,我记不太清了)学习。
这太棒了。小崔心情开朗起来。
我做出了一个我可以接受的选择。
和我姐姐和老公商量一下可不可以这样:如果面试时选择我去主校读书,那我就去中学。如果我留在县分校读书,那么我就去读高中。
这一次,姐姐和丈夫都同意了。
小崔准备上高中了。
面试官是师范学院体育课老师孙成文老师,还有另一位老师(对不起,我不记得了)。小崔第一个进入面试室(在县招待所他们住的房间里)。据说是按成绩排名的(我只记得他们在县里排第27名,哈哈)。
那是一个小雨天,雨一直下个不停。
孙老师看到小翠很高兴。
这家伙,一看就是运动材料。四肢比例匀称,肌肉发达。做马步看看,然后做前后弓步看看。还喜欢短跑、速度滑冰和武术?
好吧,这取决于你。
最后,老崔、郑德斌和另外两名女生面试后被通知到主校就读。
德宾选择主校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可能是因为体育。德宾身材高大,身高约1.90米,是一名出色的篮球运动员。到了学校,他担任班长,称霸篮球场。
毕业N年后,德宾一边从政,一边写了书《牧羊曲》,成为了一名作家。老崔也写了评论。
14
或许,这就是缘分吧。
小崔决定去中学读书。和好朋友一一告别。准备好行李,坐车去另一个县。从肇州到肇东,仅一字之差。生活发生了转变。
后来作为借读生加入四班的招远学生赵凯推着自行车,拉着小崔简单的行李到车站送行。
我记得两人在车站前的小吃店吃了一顿快餐,还喝了两瓶啤酒。那时,老崔还不会喝酒。
我和赵凯阔别多年、工作多年后重逢。赵凯和老崔工作单位的好朋友原来是同学,他们在大庆举行了同学聚会。
老崔得知消息后,跑过去和老同学一起喝酒。他还记得1982年在车站的告别,对着过去敬酒一杯又一杯。
谁知后来,传来噩耗,同学赵凯在骑摩托车时遭遇车祸身亡。好难过。
出发那天,当我正要步行去车站时,我看到了前一天晚上在图书馆认识的一些朋友。他们知道崔今天要去上学,所以就来送行。非常意外又感人.
站外的空地上,我不知道该说什么。
快速告别。
老崔知道,一切美好的东西包括温暖、喜悦、激动、痛苦、刻骨铭心的不舍、不舍都消失了。
第一次有告别的感觉……
这是老崔1982年的中考。
上一篇:黑龙江高中生寒假仅6天
用户评论
哎呀,这专家的建议真有意思!我初中毕业的时候,那时候的师范学校可是个香饽饽啊,现在想想,如果我那时候也去了师范学校,现在是不是也成了专家了?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40年前初中毕业,考师范学校,这得有多少人怀念啊。现在的孩子压力太大了,能有个师范学校这样的选择多好。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师范学校?我那时候也想考,可惜成绩不够,现在想想,如果当初能去,现在可能就是老师了。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专家这建议太到位了,我40年前就是初中毕业后考的师范,现在看来,那真的是个明智的选择。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师范学校啊,我那时候考不上,现在看这个专家的建议,真想回到那时候去再考一次。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40年前的师范学校,现在想想都是美好的回忆。专家这建议,让我想起了自己的青春岁月。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初中毕业后考师范,现在看这个专家的建议,我突然觉得我那时候的选择是那么明智。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师范学校,那个年代的感觉,真让人怀念。专家的建议让我想起了那段青涩的岁月。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专家的建议让我想起了我叔叔,他也是初中毕业后考的师范,现在成了我们家的骄傲。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师范学校,真的是个不错的选择。专家这建议,让我对未来的教育有了新的认识。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40年前,我初中毕业后就去工作了,现在看到专家的建议,真后悔当初没有选择师范学校。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师范学校,那个年代的产物,现在看还是很有价值的。专家的建议,让我对教育有了新的看法。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初中毕业后考师范,现在想想,那真的是个不错的选择。专家的建议,让我觉得我应该去尝试一下。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师范学校,这个建议太好了,我现在就想去考一个师范学校,体验一下那个年代的学习生活。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专家这建议让我想起了我表哥,他也是初中毕业后考的师范,现在成了我们家的骄傲。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师范学校,那个年代的产物,现在看还是很有价值的。专家的建议,让我对教育有了新的看法。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40年前初中毕业,考师范学校,现在想想,那真是个明智的决定。专家这建议,让我对教育有了新的认识。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师范学校,那个年代的感觉,真让人怀念。专家的建议,让我想起了自己的青春岁月。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