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肇东一中老校园
分类:网校动态日期:2024-10-15 19:43:32人气:
追忆一中老校园
我初中的母校肇东一中的旧校区已不复存在。现在的八中是它原来的所在地,但已经面目全非了。我时常在梦中徜徉在记忆中无法抹去的老校园。当我醒来时,眼角总是挂着一滴清澈的泪水……
当我十四岁的时候,正值青春年华。我考入了肇东市一中,是省内的名校。每天上学,我走过许多乡村般的土路,参观居民的小菜园,听着狗叫声,然后走上一中门前的碎石路。向东转头,映入眼帘的是红瓦、黄墙、绿树成荫的一中校园。
一中大门前,有两根用水泥和黄色粉末涂成的方形门柱。两个门柱上都写着红色的字。右边:你今天该做的事完成了吗?左边:你想好明天要做什么了吗?我们把这两句话作为我们的校训。门柱两侧是一尺多高的混凝土平台,上面有铁栅栏。围墙内是一片高大的杨树林,枝条摇曳,绿叶沙沙作响,仿佛在欢迎学生来到学校。走进校园,映入眼帘的是一条红砖砌成的弧形走廊。走廊两侧是榆木墙,修剪得整整齐齐。榆树围墙内是果园,树身呈扁平黄色,枝条雄伟。果树下种满了红、绿、黄、紫、粉的各种瓜果蔬菜,像一条五色锦缎。其中大部分是专门用于植物类的实验田。每当果树结果的时候,我班就多次承担起照料的任务。组间交接时,我们需要清点果树上的果实数量。瓜田、李子下损失一些果实是很正常的。然而,我们班在执行关爱任务的过程中没有损失一颗水果,这成为我们的骄傲和谈资。
穿过数百米长的走廊,便是脊梁砖砌的校舍,呈工字形,外墙刷着黄粉,窗户明亮洁净。两侧还有榆木墙。墙上有紫丁香。花季时节,香气四溢,蜂蝶成群。教室里,一群天真的少年正在吸吮知识。窗下,花海里,蜜蜂和蝴蝶忙着采花、酿花蜜,营造出美妙的诗意景象。
走进学校礼堂,右手边就是收发室。有一个可以打开的小窗户。老邮递员经常从里面分发信件或订阅报纸和杂志。左墙上有一扇玻璃报纸窗,上面写着当天的《人民日报》 《解放军日报》 《中国青年日报》 《黑龙江日报》等。堂门对面是黑板报,称“黑板报”。它实际上是一个深绿色的玻璃板,上面用彩色粉笔写着非常漂亮的字。发表的文章大多是学生写的优美文章,包括诗歌、散文和交流报告,让你一踏进大厅就享受到丰富的精神盛宴。这所中学设有初中部和高中部。版面几乎被高中生占据,就连黑板报也被文笔比较好的人抄。黑板报上还有插图和花边,美观大方。黑板报两侧各有一个办公室,右边是广播室,左边是总务办公室。
一条长长的走廊呈工字形,以正厅为分界线,走廊两侧和两端都有宽敞的房间。走廊左侧是党支部书记办公室、校长办公室、副校长办公室。对面是学校办公室和教职员工。主任办公室。再往里走就是教室。走廊右侧是共青团、学生会等,然后是教室。高中和初中老师的办公室在走廊的尽头。体育老师的办公室是一个单间,里面堆满了篮球、足球和各种运动器材。走廊两端分别设有物理实验室和化学实验室。其余都是教室。西侧还有一间医务室,只有一名戴着近视眼镜的男校医值班。
我们一年级和一年级的教室在东走廊的北侧,对面是高中三年级和二年级的教室。他打开门,面向讲台。讲台后面是一块深绿色的玻璃板。双人课桌和长凳,走进教室就会有一种神圣感。我的班级还将触觉延伸到了走廊。学生们赞助的每一期手写海报《向日葵》都张贴在走廊上,像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吸引着高三学长的目光。李汉君的散文《起名》和我的散文《向日葵》都已发表在海报上。高中语文组老师李红秀老师也给了我们海报《乱说日记》。他亲手抄写了小楷书,用清新、有意义、幽默、活泼的语言讲述了写日记的诸多好处。文笔和文笔都是一流的。当这期海报被取下时,我把手稿剪下来,至今仍弥足珍贵。
北面的教室有两扇大窗户。透过窗户,可以看到偌大的操场。操场上有一个高平台。做广播体操时,引导练习的人是体育老师。乐声中,虽有千人,面孔各异,但都是统一的。体操比赛结束后,往往是教学部主任上台讲话,内容大多是关于纪律的。教学楼附近的操场上有一个篮球场,两个篮球架相对。再远一点就是足球场,两端有两个相对的足球门。两个足球门后面各有一排小杨树。西边是女洗手间,东边是男洗手间。男女卫生间分为男女教师专用卫生间。
工字形教学楼与操场之间由礼堂和餐厅隔开。北墙有几扇做饭用的窗户,后面是厨房,东侧有一个大戏台,有帘子和帘套。舞台是空的,通常有长长的餐桌。宿舍的学生都是站在桌边吃饭,没有凳子。聚会时,长桌移到一边,每个班两名学生抬着一条长凳进入会场,会场可容纳千余人。在这个舞台上,我和同学们表演了自编的小剧《一对大公鸡》,剧中我扮演早期革命卫八群;独幕剧《小马克捡了一个钱包》,我在里面扮演老医生贺利氏;还有一部大型话剧《南方来信》,我在剧中扮演越南老师文安。教高中俄语的关老师曾在舞台上表演过挥舞火把的表演。关灯后,他将手电筒挥成一个圆圈,从各个角度形成一道光晕。它非常美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的高中生曾经演过闹剧《三丑会》。两个男人和一个女人扮演算命先生、舞蹈大师的角色,另一个角色我不记得了。表演自然、风趣,引人发笑。
礼堂和餐厅两侧各有两间学生宿舍,东侧为男生宿舍,西侧为女生宿舍。每个宿舍都有几张铁床,上下铺,供农村学生使用。我班的几个农村同学住在男生宿舍。有一次,我不记得为什么,晚上没有回家,就和同学王静丽睡在一张床上。如今,王经理早已去世,但他的声音、容貌、笑容依然浮现在我的眼前。
工字形教学楼西侧还有一排砖砌建筑,是教师宿舍。我们的班主任、语文老师王玉海住在教师宿舍。那年他二十二岁,还没有结婚。四年前,他从这所学校高中毕业。由于家庭是富农,他政治考试不及格,被取消了报考大学的资格。校长范中天先生看中了他的才华,特意向县教育局申请批准,留他在学校任教。同期,同样情况的三名高中毕业生也留校任教。我多次被王老师领到他的宿舍辅导我背诵。晚上,他在星空下送我回家。
教师宿舍对面有一口水井,周围环绕着榆树。第二年春天,井里出现了溜冰鞋。我班五个调皮的女生模仿“猴子捞月”,拉着胳膊、腿,往井里取冰鞋。教育处处长看到了。他不敢大声喊叫,只能长声劝道。当他们站起来的时候,他们就受到了雷鸣般的训练。从此井上加了井盖和铁锁。
这所学校为国家的大学输送了大量的学术大师和尖子生,也培养了一批各类专家、学者、艺术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宇、哈尔滨工业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实验卫星”一号总设计师曹锡斌、冰雪画创始人于志学、尹画虎的延江、画牛的迟春菊等,均出自此派。我的文学启蒙老师王玉海先生后来成为一名自学成才的教师,成为全国著名的中学语文教育专家、《作文成功之路》杂志创办人、国家一级编辑、诗人、作家。
在这所学校“年年、天天讲阶级斗争”的时代,很多出身寒门的尖子生被剥夺了报考大学的资格。他们含着泪水走出学校,到乡村或山区去当农民或山区工人。人们为了填饱肚子,挖土或者上山觅食,浪费着凄凉的生命。也有很多人在逆境中奋斗,独行,最终看到了阳光。
这所学校在历次政治运动中都经历过风风雨雨。学生时代,学校党支部书记马红荣、校长范中田、教办主任黄桂森、工会主席、高中物理老师唐承志等人被发现四清运动期间,被扣上实行资产阶级反动教育路线的帽子,受到批判。文革期间,他们的犯罪行为不断升级,被扣上反党团体的帽子。马、唐被关进监狱,范、黄被关进牛棚。大批教师受到处罚和批评。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刘克老师,一位在我班教音乐和美术的总是和蔼可亲的老老师。他歌喉优美,国画高超,德艺兼备。据说他有一些“历史问题”,他还向组织解释说,文革期间,贴了一批大字报,第一个就被捕了。那天,我一从校门走进校园的走廊,就听到教学楼里传来人们的喧哗声。突然,一名男子从大楼里跑了出来,他的脸上沾满了墨水,并以最快的速度向校园外跑去。当他从我身边跑过时,我才看清他是刘可老师,他身后跟着一群拿着棍子的高中生。我愣住了,记忆定格在这非人化的场景上……
如今肇东一中有两个校区,一处位于正阳街十八街南侧,一处位于消防路西端。我去过几次了,但我再也找不到学生时代在母校的感觉了。
用户评论
真的是好怀念肇东一中的老校园啊,那时候的校园生活就像一幅幅画,每一笔都那么生动。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每次路过肇东一中的老校区,都忍不住驻足,那些青春的回忆总是那么美好。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肇东一中老校园的操场,见证了我们无数次的奔跑,现在想想,时光真是过得好快。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的高中时光就是在肇东一中的老校园度过的,那里的每一棵树、每一块石头都承载着我们的青春记忆。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肇东一中老校园的教室,那时的黑板和粉笔灰,现在想想都那么亲切。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真的很遗憾,现在的新校区没有那种老校园的感觉,肇东一中的老校园,是我们的根。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每次看到肇东一中老校园的照片,都忍不住泪眼朦胧,那些年的友情,那些年的梦想。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时光荏苒,肇东一中老校园已经变成了回忆,但那段时光却永远留在我们心中。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老校园的食堂,那味道至今难忘,每次想到都忍不住咽口水。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肇东一中的老校园,是我们青春的见证者,感谢它陪伴我们走过了那段难忘的时光。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虽然现在的新校区很现代化,但总觉得少了点什么,肇东一中的老校园,是我们的情怀。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每次回老家,都会去看看肇东一中的老校园,那里的一砖一瓦都让我感到温暖。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肇东一中老校园的钟声,曾经是我们每天的闹钟,现在想想,那声音真是那么悦耳。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真的很怀念肇东一中的老校园,那里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我们的欢笑和泪水。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每次提到肇东一中的老校园,都会想起那些一起奋斗的日子,那段时光真是太珍贵了。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老校园的操场,是我们挥洒汗水的舞台,那段岁月,已经成为了我们心中永恒的记忆。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肇东一中的老校园,虽然已经褪去了当年的光彩,但它在我们心中永远是最美的风景。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时光如梭,我们都在变,但肇东一中的老校园,永远是我们心中的那份纯真。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每次听到肇东一中的老校园被拆除的消息,心里都无比难过,那段青春,就这样被埋没了。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肇东一中的老校园,谢谢你给我们带来的美好时光,即使你不再,我们也永远怀念你。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