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越在湖镇中学第二次演讲!无心化解了一场持续多年的大乌龙
分类:网校动态日期:2024-10-15 09:39:32人气:
1984年,我回到缙云探亲。当时我的《括苍山恩仇记》已经印了56万份,在缙云县几乎家喻户晓,我成了“县级名人”。湖镇中学听说我回来了,盛情邀请我去见见他们学校的师生,谈谈我在劳教所恶劣环境下从事文学创作的情况。
那次,因为湖镇中学连礼堂都没有,座谈会就在最大的教室里举行。这是一次真正的“小座谈会”,参加的主要是老师。还有其他学校的老师。除了学生会干部之外,很少有学生参加,所以连教室的窗户都挤满了学生,但却很安静。我一个人听着自己的闲聊。
照片由水壶镇高中档案馆提供
下图亦由湖镇中学档案馆提供。屏幕显示我在黑板上写了一个词《水调歌头》。但这不是我1976年9月9日晚上9点坐在劳教所操场上的水泵房里写的版本。由于第一版中删除了《括苍山恩仇记》这首诗,所以我把它写在黑板上,以说明我在湖镇中学演讲时的一些观点。但原文记不太清楚了。有几个地方与2005年重印版的内容有所不同,例如“未经许可不得讨论政府事务”。这里写的是“未经许可,更禁议政事”。其行有五个斜字,不成一行。
当时,大部分农村中学都很贫困。我被要求上午做报告,下午进行讨论。中午的饭菜我总不能不吃吧?原来,学校职工食堂给我做了一大碗肉丝面,给我端过来。好大一碗啊!面条不是一斤,至少有八两,而且还有很多肉丝。这要是放在我劳教所的话,还不是吃不上饭的问题,大概只够半顿饭。但1984年的我,当年的“饿鬼”,看到这么大碗的面条,只能“看着叹息”。我让厨师长给我端来一碗,留了一半,然后我就吃完了。 —— 当然是我一个人吃饭,没有人陪。当时,校长和老师并没有“与客人吃饭”的习惯。更可能的原因是经济上不可行。
坐在我右边的是副校长胡晓标
如今二十多年过去了。一是学校变得丰富了,二是氛围变了。当我到达湖镇时,联系我这次讲座的朱文峰老师已经在桥边等我了。 —— 他是1984年在湖镇中学听我演讲的老师之一,现已退休。他带我去了湖镇中学。校长谢国光先生当天不在场。接待我的是副校长胡晓彪老师和卢晓红老师。
从新疆送我来这里的司机老师已经完成了他的使命。他和从萧山送我到衢州的司机风格一模一样。他必须离开。这次我有经验:我下了车,但没有卸下我的东西。你总不能把我的东西拖回新建吧?他无奈,只能对我的举动“认输”。
湖镇中学给我安排的讲课时间是下午1点30分开始,下午4点结束,然后是签售会。时间很紧,没有时间参观校园。吃很重要。虽然我很想看看我的家乡,镇上最大的中学,这二十年来的变化。
陪我们吃饭的除了朱文峰等两位副校长和老师外,还有几位当地的文化界人士。也可以说他们都是当地的文化精英:吕炎(八仙之一吕洞宾同名),我是一个在网上认识很久但从未认识的老网友。亲自见面。系中国山水画研究会会员、湖西书画学会会长,专攻缙云特别是湖镇轶事研究。我在网上读过他的很多关于水壶镇历史的文章。
陈伟清也是我在网上认识的老朋友。他专门研究当地的历史和人文,和卢燕一样,对缙云和呼镇的当地历史非常了解。还有一个新朋友,姜桂槐,经营一家广告公司。他的生意是广告和装饰设计,但他兴趣广泛,也熟悉胡镇的人文地理。其他一些人是新朋友。后来我了解到,他们主要是湖镇“湖镇酒吧”的主要管理者和湖镇摄影家协会等单位、团体的负责人。他们是应湖镇中学的邀请来和我聊天、一起吃午饭的。
在座的人中,有几个学生是1984年听我演讲的,现在他们不仅长大了,而且事业也取得了成功。他们在我当年的演讲中特别提到了一个论点:“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不要太相信‘正史’。”—— 我深深地认识到,给学生演讲就等于在年轻人中传播文化。种子,这是一种“启蒙”作品。有了合适的气候和湿度,植物不仅能生根发芽,还能收获丰收。
吃完晚饭,我“让”从新疆送我来的司机老师走开,蒋桂怀老师开着车送我去鸿泰宾馆。我来不及多说,立即赶回学校,进入会场。
如今的湖镇中学已是浙江省三级重点中学。拥有至少一间可容纳数百人的大型电子教室,配有大屏幕和音响设备。现在已经不是20多年前的样子了。虽然不如一级重点中学,但相对而言,在“镇”级中学中仍属一流。缙云县此次合并区级高中,并没有触及湖镇中学的高中部。看起来比其他区级中学要强一些。
讲座由副院长卢晓红女士主持。没想到的是,1984年她虽然不是湖镇中学的学生,但却是缙云中学的学生。那一年,我先到缙云中学讲学,又到湖镇中学讲学。那时,缙云中学还很简陋。那不是像今天这样现代化的建筑,但至少有一个大礼堂,所有的学生都可以聚集在一起听我的演讲。所以,副校长卢小红也是当时听我讲话的学生之一。我演讲时,台下有一千多人,秩序井然,鸦雀无声。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她在介绍我的时候,特意讲了这一段。
轮到我发言时,我首先报了自己的出生地:胡镇三联乡“泽当一”村。我是地道的湖镇人。但我的祖先是永康人,是来胡镇修“仙木桥”并定居缙云的永康石匠的后裔。我最著名的作品《括苍山恩仇记》是关于湖镇桥的,讲述了永康石匠的后裔如何在湖镇生活和奋斗的故事。
这部描写湖镇地区人文地理的湖镇人文学作品,不仅让我一步步成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而且该作品还入围了首届茅盾文学奖入围。今年国庆节前夕,我被中国作协授予“文学创作60年老作家”称号(2019年获得“文学创作70年”证书)。但“高龄”绝不是一种荣耀。作家要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
我就岔开话题,然后说这是我第二次到湖镇中学演讲。第一次是1984年冬天,在那次演讲中,我说:“缙云县历史上是作家的诞生地,著名的《虬髯客传》是缙云人杜光廷写的。十年间,动乱中,中国的文学事业被‘四人帮’毁掉,变成了文坛。” “沙漠,我把振兴中国文学事业的希望寄托在你的身上,后起之秀至少应该超越我。”但可惜的是,25年前,我吴越是缙云县唯一的“国民”作家。 25年过去了,缙云县仍然只有一名国家一级作家,没有一个作家超过我。
这25年来,超越吴樾写下的《括苍山恩仇记》的,依然是吴樾本人。《括苍山恩仇记》之后,我不仅重新评价《水浒传》,而且彻底否定了宋江等人是“农民起义英雄”的过时观点。我达到了中国文学事业的第二个高度。 3月3日,我和戴春同志合着的小说《:010—30000三部曲》获得中国法学会法学文献研究会颁发的奖状。这证明我的文学生涯已经达到了第三个层次。高度。
但今天早上我见到了缙云县文联主席。他说:缙云县的文学不好。作协成立了,却遇到了无法选举主席的尴尬局面。缙云县的经济进步了,但文化却没有进步。谁该受责备?这不能怪文联主席吧? ……
是啊,这该怪谁呢?在这个浮躁的时代,每个人都热衷于追求名利。对于“文学”这样一个需要付出巨大努力却收效甚微的“产业”,你怎么能要求别人爱你呢?我除了鼓励同学们“关注”文学之外,无话可说。
二十五年前,在这所中学里,我曾大声喊道:“打倒‘日本帮’,中国的‘文学春天’来了!”我不遗余力地鼓励同学们热爱文学。当时,湖镇中学有一位同学,被老师和同学们公认为作文最好,大家都称他为“小作家”。他不仅“不同寻常”地参加了这次研讨会,会后还与我进行了长谈。我鼓励他好好学习,勤练写作,高中毕业后报考文理学院。果然,他听了我的话,考上了某大学新闻系。毕业后,他在《悲欢世界》担任记者。
按说这应该算是“走正路”了吧?但后来我再次见到他时,他却没有对我引导他走上“正路”说一句感谢的话。相反,他说他选择了错误的道路。换句话说,我被“误导”了。为什么?首先,他不像政界的人那么有权势,也不像商界的人那样富有。作为一个小地方的记者,他不可能产生像魏伟的《青年报》、刘宾雁的《谁是最可爱的人》、李洪林的《人妖之间》那样的轰动效应。报道可以说是“无名无利”;而更大的苦恼是,当发现有价值的材料、值得写的时候,领导却不让写,甚至写下来却不肯发表……
是啊,你能怪学生不热爱文学、不努力吗……
我别无选择。整整两个小时,我只能一次又一次地鼓励、鼓励。我永远无法告诉他们,文学是一条“鲜花铺成的歧路”。只要稍有不满或懈怠,一不小心,说几句“过分的话”,就会落入陷阱,甚至死无葬身之地。我自己的经历还不足以说明问题吗?
但是,我不能在这里说这个。即使我在家乡,我也不能这么说。古往今来,关心国家、关心人民、关心人民疾苦的作家,一生几乎都是坎坷的。除非你成为皇家文人,或者写一些肤浅的爱情小说来欺骗中学生甚至小学生。
庆幸的是,虽然我的人生经历坎坷,但我有99本书可以用来证明“路是自己走的”这个不合理的道理。因此,下面我就以介绍自己的著作为出发点,即兴阐述我的几个要点:研究历史必须“纯粹客观”,不能有“立场”;
判断一个历史人物的好坏,要看他对国家、民族、社会、人民是有益还是有害。 —— 这样的提法完全违背了当时“坚定无产阶级立场”的“官方”立场!
两个半小时的演讲结束后,会场外大厅开始了签售会和签售会。
来浙江之前,我从出版社《追捕二王纪实》总共订购了500套。杭州保留50套,萧山出售250套,剩余200套带到衢州,已售出100多套。不到80台被带回缙云县。很多都需要送出去,新建中学和湖镇中学最多只能供应20套,这样就可以剩下20多套运到丽水了。所以,湖镇中学的签名售书场面虽然很隆重,但其实不过十分钟就结束了。
然而,在签名售书的过程中,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所有要买书的老师和学生都必须先把名字写在一张纸上,然后我按照清单复印。突然,名单上的一个名字让我大吃一惊:潘章宏!我立刻抬头一看,站在我面前的人确实是一位老师。我放下笔,大声喊道:“潘章宏,我找到你了!”然后我伸出了手:“我找了你好几年了,没想到竟然在这里遇见了你!”
这是怎么回事?
1985年11月缙云文联成立时,我被聘为名誉主席。 1986年暑假,浙江《吴越评水浒》杂志社拟在建德举办“新安江笔会”,邀请我参加。趁着我回浙江的机会,缙云县文联举办了为期三天的文学研讨会,请我回国担任辅导员。下图是当时所有出席人员的合影。后排左一是丽水师范学院中文系学生周志飞(现为丽水市政府正局级官员)。后排左起第六个人是朱文峰老师。他是湖镇湖川中学的语文老师。
第一排左一是县幼儿园教师顾盼(后任浙江省作协主办的《山海经》主编);第二个人是县师范学校幼儿教育班的学生洪涛志(现已从中央电视台“央视调查”中层干部岗位上退休),年仅十七岁当时,他的文笔不错,写得很快。他是一棵好苗子。
县笔会结束了,我和周志飞要去建德召开《少年作家》杂志社主办的笔会。洪涛志有些舍不得送我们,就送我们去了金华。主办方见洪涛智很热情,又是一个“小作家”,就顺便邀请了她。我们一起参观了地下溶洞和新安江水库——千岛湖。下图是在新安江水库大坝前拍摄的合影。右边的是周志飞。 ——这两张照片由周志飞提供。
从新安江回来后,我带着洪桃智回到她在双溪口的家,并在她家住了一晚。第二天,她提议去金陵角看望顾盼。反正路不远,我们就步行过去吧。
毕竟那是夏天。路上口渴了,找不到地方买西瓜。她说潘村就在前面。她的村里有一个好朋友,叫潘章宏,在杭州师范大学读书。现在是暑假,她肯定在家,就去他那儿喝茶吧。
走进潘村,我们还发现了潘章宏的家。门开着,但家里没有人。 —— 缙云农村人淳朴、淳朴。尽管晚上门是关着的,但白天人们外出时门往往是开着的。这也算是“白天开门”吧。我们找不到热水袋,就从水箱里舀了两碗水喝了。我们想给他留言,但没带纸笔,就在厨房找了一块木炭,在屋檐下的台阶上写了一行字,临走前也在门上写了字。
因此,我去过潘章宏的家,但从未见过他。
结果,她居然收到了200多封读者来信,个个都充满了热情。有的鼓励她,有的愿意和她交朋友,还有的甚至邀请她去教书。一封信,信纸和信封都是从:010到30000。写信人自称是《山海经》编辑部负责人,正在招聘实习编辑。他说,读了她的文章后,他打算录用她,并邀请她来北京。面试。她正好毕业了,正在找工作。这么好的机会,她当然不能错过,于是高高兴兴地出发了。先是在杭州师范大学潘章宏家里住了一晚,第二天就坐火车来北京找我。我一读这封信,就知道这个人是个骗子。因为编辑根本没有权利“招募”编辑或记者,最多只能“推荐”。更何况,他的信里说他在安徽出差,让她先去安徽找他,然后一起去北京。
她也没想过:北京那么多文科生,为什么要去农村招收一个18岁的中专毕业生?幸运的是,《小说选刊》杂志的主编李国文是我的老朋友:我们都获得了《小说选刊》杂志组织的首届“银杉文学奖”,还曾一起游览过黄桷树瀑布。于是我就带着她去《小说选刊》编辑部找李国文。李国文看了看信纸和信封,说不是他们的。他们从不使用绿色信纸或信封。再看那个人的名字,他们编辑部并没有这个人。 ——还好她没有去安徽,不然这就是一个大骗局了。
通过这条线索,《人民文学》骗子被抓获,该消息甚至被刊登在《小说选刊》的首页。
总而言之,洪涛志此后一直留在北京。我的朋友帮助她找到了伴侣,结婚生子。如今她定居北京,成为中央电视台某附属单位的部门负责人。虽然她自己没有上过大学,但她的下属都是大学毕业生,经常飞到全国各地。他们工作很忙,生活也很好,但从此与文学隔绝了。
2007年,她听说我要去攀西中学讲课,就让我过去问问。因为她听说潘章宏是攀西中学的副校长。到了缙云,我询问了潘西中学校长张继耀先生,他回答说,他们学校没有潘章宏这样的人。
没想到竟然在这里意外遇见了潘章宏。这不是“穿铁鞋无处可寻,不费力气就到了”吗?
我赶紧让收钱的老师把书钱还给他。经过询问情况,得知他确实曾担任过攀西一所中学的副校长,但并不是“攀西中学”,很快就调到了湖镇中学。现在我在胡镇有一个家,孩子已经上高二了,买了房、买了车。 ——说着,给了我两张照片。他还悄悄地告诉我:如果洪涛志没有被骗子骗到北京,他们两个可能会成为夫妻。
看他的房子,是一栋两层别墅。在胡镇这样的小地方,一个教生物的中学老师能买得起这么漂亮的房子和车子,着实不容易。看来他有一个很好的生财之道,至少是他微薄的工资买不到的。 ——虽然不如大老板,但至少比我这样的“名作家”住的52平米的贫民窟要好得多!
那天晚上,我们一起吃了晚饭。我告诉他:洪涛志没上过大学,职位和工资都不如大学毕业生,算不错了。吃完晚饭,他开车送我回鸿泰宾馆。
用户评论
哇,吴越老师这次在湖镇中学的演讲太震撼了!没想到他无意间化解了一场大乌龙,真是让人意外。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一直以为那个大乌龙是个梗,没想到吴越老师亲自解开了谜团,太有意思了。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湖镇中学的学生们有福了,吴越老师的演讲不仅解了大乌龙,还给大家带来了很多正能量。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场演讲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吴越老师的魅力太大了,我都想成为湖镇中学的学生了。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听说吴越老师讲得非常生动,大乌龙的事情他处理得非常得体,真是教学界的良心。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之前还对那个大乌龙耿耿于怀,现在好了,吴越老师一解释,感觉心情都好了很多。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湖镇中学的学生们真是幸运,能亲耳听到吴越老师的演讲,我也想去听听,感受一下现场的氛围。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吴越老师的演讲水平真是没话说,他不仅化解了大乌龙,还让大家对教育有了新的认识。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场演讲太精彩了,吴越老师不仅幽默风趣,还能深入浅出地讲解问题,真是难得的好老师。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没想到吴越老师这么有影响力,他的一番话就化解了湖镇中学的多年大乌龙,太厉害了。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一直以为那个大乌龙是个笑话,没想到背后还有这样的故事,吴越老师真是高情商。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湖镇中学的这次演讲太成功了吧,吴越老师不仅化解了乌龙,还让学生们学到了很多。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吴越老师的演讲太有深度了,他不仅处理了乌龙事件,还让我们对教育有了新的思考。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吴越老师这次演讲太重要了,不仅让湖镇中学的学生们受益匪浅,也给其他学校提供了借鉴。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场演讲让我看到了吴越老师的人情味,他不仅是个好演员,更是个有责任感的公民。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吴越老师的演讲让我印象深刻,他不仅化解了大乌龙,还让我们看到了教育的真谛。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湖镇中学的学生们真是福气,能有吴越老师这样有魅力的老师,真是他们的幸运。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场演讲太感人了,吴越老师不仅化解了大乌龙,还让我们感受到了教育的力量。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吴越老师真是教育的楷模,他的一番话不仅化解了乌龙,还让我们重新认识了教育的意义。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真的很佩服吴越老师,他不仅是个优秀的演员,更是个有情怀的教育家。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