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附中校长孙玉柱:用不寻常的管理搅动“活”学校
分类:网校动态日期:2024-10-13 11:52:32人气:
2014年,担任清河中学校长五年的孙玉柱调任石油附中。该校以“钢铁侠精神”为独特的校园文化。孙玉柱将钢铁侠精神延伸到德育教学中,开发了“钢铁侠”系列校本课程。
而他智慧的火花更闪耀在学校管理上。孙玉柱认为,在学校这样相对稳定的象牙塔里,教师很容易感受不到变化,长期下去就会变得平庸。他最常做的就是在平静的水面上激起涟漪。他通过各种方法,在学校里创造了一个自始至终螺旋式变化的环境。
一般校长都不敢这样管理
在石油附中,孙玉柱的管理风格极其大胆。在石油附中,他采取了近乎扁平化的管理方式。在保留金字塔管理模式的同时,他尽可能地降低层级。不过,他并没有完全放弃原来的金字塔组织。 “传统的管理模式自然有它的优势,无论哪种管理模式适合都是好的。”
在此基础上,他要求年级领导直接面对老师,消除了中间的多余层层,有效提高了学校工作效率。
到了石油附中后,孙玉柱发现学校领导有自己的意见。为了调动每个成员的积极性,增加参与度,孙玉柱实行集体领导制度。学校的小组会议从大到小都采用了集体讨论的方式。 “就是汇聚大家的智慧,形成合力,共同管理学校。”
“一般校长不敢尝试这种集体领导体制,但这很符合石油附中的生态。”孙玉柱告诉中国教育智库网校长。
凡是涉及教师利益的事情都是大事
无论是在以前的清河中学,还是现在的石油附中,孙玉柱始终十分重视教师工作。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基石,没有优秀的教师队伍,学校就不可能长远发展。”
作为校长,他一直在思考的一件事就是老师需要什么。他认为教师需要看到变化。 “老师们希望学校继续前进,这是他们最基本的愿望之一。”平日里,孙玉柱都会向老师们发布学校的消息。宣布。每当有一些学校的发展、学生的进步、教师的典型事迹,他总会以各种方式向老师们传达。
在学校里,只要是涉及老师利益和成绩的事情,孙玉柱都会想方设法放大。每次到学校,孙玉柱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改善老师的生活条件。在清河中学时,孙玉柱给每个老师的办公室配备了一台咖啡机,保证每个老师每天都能喝到纯正的咖啡。
刚到石油附中,孙玉柱就赶紧装修教师办公室,为教职员工修建免费食堂。饭菜是免费的,而且食物非常美味。
“有些大事可以当作小事来做,但很多小事必须当作大事来对待。关系到老师利益的事情才是大事。”孙玉柱强调。
让教师在“变”中成长
对于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石油附中提供了坚实的后盾。学校每个学科背后都有专业的专家团队。专家可以走进课堂,为教师提供面对面甚至一对一的指导。
同时,孙玉柱还为教师提供多元化的平台,如建立纸质媒体渠道发表学术文章、鼓励教师参加校外培训机构的培训、到外地进行竞赛和展示等,从而使教师在校外的学习活动更加顺利。从而充分发挥教师的影响力。
如今,教师职业倦怠问题依然普遍,学校教师课堂很容易成为一滩凝固的“死水”。然而,在清河中学,这样的现象并不存在。孙玉柱就像一个搅拌机,不断地“搅动”老师群体。允许教师移动和轮换其位置。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教师可以充分交流和替代,高中教师教初中,重点班教师教普通班。尤其是高三、初三这样的关键岗位,孙玉柱特别重视,保持高度的流动性。
在他看来,流动的过程可以让教师感受到压力,同时也可以反思自己。 “简而言之,我的目标是防止老师陷入同样的境地。”孙玉柱说道。
在清河中学时,孙玉柱也采取了干部轮换制度。他要求德育、教学等不同部门的干部轮换岗位。
孙玉柱认为,这种流动符合教育发展的规律。 “当前高中高考改革的趋势充分说明,未来的教育需要复合型人才,教师需要能够掌握多学科,同时干部也需要懂得多种职能。”
校长领导需要丰富经验
孙玉柱的管理智慧来源于经验。多年来,他不断利用各种渠道学习、成长。一方面,他博览群书,不仅限于教育领域,还涉足法律、经济、管理等领域。另一方面,他也不断尝试新的体验。在他看来,校长的自我发展是提升领导力的最重要途径。
平日里,孙玉柱善于反思,“经历的人和事都是不一样的,人与人之间、学校之间都有差异,这就需要你不断反思、完善自己的工作。”他特别提倡学习美国式的案例分析,从每个案例中分析其优缺点。
经验的积累也至关重要。 “校长必须接受不同岗位的培训,不能只负责教学或德育工作。”如今,孙玉柱处理学校各方面事务都非常得心应手,这一切都归功于他。以前担任过各种职位的经验。
他认为校长的领导力可以从几个维度来评价。一是教育教学质量,这是核心;二是能否营造积极的校园氛围;第三个是是否创新,这种创新必须建立在传统的基础上。
建立一所社会学校
除了管理之外,孙玉柱近年来在课程建设上也投入了大量的精力。
“课程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孙玉柱说道。如今,石油附中校本课程已达100余门,充分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其中,最具特色的是小语种课程。
四年前,石油附中与北京语言大学签署合作协议,目前已开设七大类14门小语种课程。小语种课程在学校很受欢迎,选课平台一上线就被抢购一空。
在北京语言大学孔子学院面向世界各地招收的学生的帮助下,对外交流已成为石油附中的一大亮点。学校每六个月接待十多个外国代表团。孙玉柱对这种形式广泛的对外交流感到高兴,因为这可以为孩子们创造机会,培养国际视野和国际交流意识。
石油附中是北京语言大学的一所国际学校。孙玉柱想要在这个品牌上做文章,打造石油附中的国际化教育。不过,与国际学校的目标是培养中国留学生不同,他要培养的学生是那些要参加中国高考的学生。留学生通过这条路径打通了学校的国际化通道。
孙玉柱始终坚持开放的办学理念。一方面,石油附中地处高校集中区域,学生可以随时前往周边高校,利用高校的优质资源。另一方面,他也希望学校自身的资源能够辐射到社会。孙玉柱在学校设立心理中心,为周边社区提供心理咨询;他要求学生们管理食堂食堂,处理垃圾回收,让他们尽可能多地获得社会经验。
孙玉柱希望学校能够社会化,让校园里的孩子提前接触社会,这也为他们未来参与世界打下基础。正是这种开放办学,让石油附中在当地积累了很多声誉。
从管理到教学,孙玉柱今天所做的一切都诠释了他对领导力的理解。
进一步阅读
用户评论
哇,孙校长真是有一套啊,不寻常的管理方法听起来就挺有意思的。希望这样的学校能培养出更多有活力的学生。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特别好奇孙校长具体是怎么搅动学校的,如果能具体分享一下那我就太感激了。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活学校?这概念听起来很新鲜,但我有点担心这种不寻常的管理会不会影响学生的学习。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石油附中一直是我心中的名校,校长孙玉柱的这种管理方式真是让人期待啊。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看到这个标题,我就想起了我们学校那位老校长,虽然方法不同,但都是为了学生好。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种不寻常的管理方式,是不是意味着学生有更多发挥空间?我儿子正上中学,真的很想让他去这样的学校。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孙校长的理念很先进,但我担心这样的管理方式能不能被所有老师接受。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学校活起来是好事,但关键是活而不乱,希望孙校长能把握好这个度。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石油附中的孙校长真是教育界的创新者,他的管理方法值得所有学校学习。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活学校听起来很酷,但我更想知道具体是如何实施这种管理方法的。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作为家长,我更关心的是这种管理方式会不会影响到孩子的学习进度。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孙校长的做法很有魄力,但我觉得还是得看看实际效果如何。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学校活起来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安全和学习质量,希望孙校长能兼顾这两者。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不寻常的管理确实能激发学生的潜能,但也要防止学生过于放松,希望校长能把握平衡。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孙校长的理念我很赞同,但我担心这样的学校会不会变得太乱了。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石油附中一直是我心中的理想学校,期待孙校长的管理能让学校更上一层楼。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活学校听起来很有吸引力,但我希望校长能更多地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不寻常的管理方式让我对石油附中充满了好奇,希望校长能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孙校长的教育理念我很佩服,但我更期待看到他的具体行动和成果。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