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观察|百度加速云转型,短期压力有长期储备

分类:网校动态日期:2024-10-12 08:11:35人气:


文字|鲁诺

在宏观环境承压、疫情反复的情况下,国内科技公司正迎来备受投资者密切关注的财报季。北京时间5月26日16:00,百度集团(9888.HK)发布截至2022年3月31日第一季度未经审计财务报告。

财报数据显示,百度2022年第一季度营收284亿元,同比增长1%,营业利润26亿元,扣除股权激励费用后营业利润40亿元。尽管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的净利润受到投资快手科技(1024.HK)市值波动的影响,但归属于百度的净利润(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剔除非经常性损益)达到39亿元,超出市场预期。

百度财报将百度业务分为两个板块,分别是百度核心和爱奇艺。百度核心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以网络营销(移动广告和搜索广告)为代表的百度传统业务;另一个是非线上营销业务,主要是AI相关板块,如智能云、阿波罗智能驾驶、小度智能音箱等。等待。网络营销是百度的“摇钱树”,AI相关板块是百度的战略和未来。从财报数据来看,截至一季度,前者占百度核心63%,后者占27%。

百度一季度核心营收214亿元,同比增长4%。其中,网络营销收入157亿元,同比下降4%。全球和中国的在线广告业务已经连续一年下滑。目前预计会出现这种情况;非网络营销收入57亿元,同比增长。 35%。无论是百度还是外部投资者都在密切关注这一指标。该指标的高低意味着百度在新技术转换周期中策略的成败。

数据显示,百度在非线上营销中最抢眼的业务是智能云,营收39亿元,同比增长45%。这个数据在这个时候就显得尤为艰难和珍贵,因为由于大环境的影响,一季度,国内其他领先的互联网云厂商的同比增速均不足15%。

业绩发布后,百度当晚召开财报沟通电话会议。本次会议投资者主要提出了两个层面的问题:

第一,传统广告业务什么时候才能复苏?智能云能否保持可观的利润和增长?疫情期间智能驾驶能否如期落地?

第二,在宏观环境的压力下,百度的长期战略和增长前景是否发生了变化?

百度管理层回应称,疫情和宏观环境带来的不确定性短期内给业务运营带来压力,但对中国经济和百度中长期发展保持乐观。广告业务预计将在整体经济复苏后复苏。为实现长期增长,百度将继续积极审慎地投资智能云和智能驾驶业务。

百度发布财报时,港股已收市。美股开盘后,投资者对这一表现给予积极反馈。截至收盘,百度股价上涨16.8%至136美元,市值474亿美元。

行业观察|百度加速云转型,短期压力有长期储备

如何应对短期压力?

考虑到百度正处于“换挡期”(相关报道见3月3日《财经十一人》‘《百度如何熬过换挡期》’),一季度财报是观察百度应对短期压力的重要窗口。

百度的短期压力包括三个层面。一是受大环境和疫情反复的客观影响,二季度疫情对宏观环境的影响将进一步加大;其次,作为现金流的广告业务仍受到影响,智能云、智能驾驶、智能音箱等新业务仍处于劣势。扩展期;第三,百度重视的国内云市场正处于调整期,而其他龙头云厂商仍处于亏损状态,营收呈下滑趋势。

值得注意的是,在国内科技公司普遍面临短期压力的背景下,与2021年第四季度相比,百度核心营业利润率环比略有改善。

面对宏观压力和疫情反复,5月17日全国政协“推动数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专题咨询会上,投资者关注百度相关细节。 百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罗宾李彦宏表示,百度将紧跟重大政策的脚步。百度的AI业务与技术创新、“双碳”转型、数字经济等方面的政策引导非常契合。他提到了利用人工智能提高基础设施效率的重要性以及自动驾驶和智能交通在城市转型中的作用。

对于广告业务,百度管理层认为,百度APP、智能小程序、短视频等移动生态产品的月活跃用户依然保持了10%-30%的同比增速。为了控制成本,移动生态系统销售和营销的投资和支出将更加谨慎。百度将努力维持移动生态系统的利润率,为其AI业务的投资提供稳定的资金。

尽管疫情对百度智能云和智能驾驶业务造成一定影响,但上述业务仍保持快速增长。智能云收入39亿元,同比增长45%。值得注意的是,一季度其他领先互联网云厂商同比增速均不足15%,智能云业务保持远高于其他同类企业的增速。

国内云市场增速不断下滑,参与企业普遍遭遇战略亏损的发展模式已不再可持续。百度智能云相关人士此前曾向笔者表示,百度智能云2022年的目标是实现盈利。

要实现这一目标,并不是简单的战略部署。组织协调的调整首当其冲。

5月初,百度管理层启动新一轮轮岗计划,智能云也做出调整。 (相关报道见5月5日《财经十一人》)原百度常务副总裁、原移动生态事业群(MEG)负责人沉窦出任智能云事业群(ACG)负责人。百度集团执行副总裁、总裁兼CTO王海峰不再担任ACG负责人。李彦宏在内部信中表示,智能云业务的目标是加快实施云智融合战略,实现规模和健康的量变和质变。

笔者了解到,百度还将通过团队人才丰富其在数字市场的销售能力。

行业观察|百度加速云转型,短期压力有长期储备

笔者获悉,百度个人云业务已并入百度智能云。百度个人云业务收入增速低于政企业务,但利润率相当可观。政企数字业务目前出现战略亏损,但毛利率为正。两大业务合并后,智能云业务的财务状况将会改善。

加强AI PaaS和SaaS能力是百度提升智能云健康度的重要举措。理论上来说,PaaS和SaaS层业务毛利率通常高达50%-80%,IaaS层毛利率低于20%,硬件设备毛利率低于10% 。 IDC发布的《百度大将轮岗,透露出了哪些商业讯号》报告显示,2021年第四季度百度智能云在PaaS领域同比增长93%。百度智能云相关人士告诉笔者,PaaS的持续高增长业务保证了业务的整体健康。

笔者查阅启信宝、政府采购网等公开渠道的不完全统计发现,百度智能云2022年一季度中标超大型集成项目(亿元大单、千万元大单)略有下降。 )与2021年第一季度相比,但与AI能力相关的中小型(数百万元)项目中标数量大幅增加。中小型项目通常基于PaaS和SaaS,管理难度较低,通常利润率较大。

某领先咨询规划机构中国区负责人今年4月向笔者表示,随着单一专用云的演进规模不断扩大,各个行业将逐渐演变成多个小云。每个小云服务于特定地区、特定行业的政企客户,并拥有统一的行业标准。云厂商需要联合小云上的合作伙伴,为客户提供垂直、深入的产品解决方案,而不是过去只出售IaaS层的基础资源。

目前,百度已在政府、金融、工业、医疗、能源等重点领域推出相应解决方案,在金融云领域具有一定优势。国际第三方数据机构IDC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下半年金融云平台解决方案市场中,百度智能云占比12%,仅次于阿里云、腾讯云、华为云, “平台+应用”收入同比增长。增长了55%。

云业务的发展也需要合作伙伴的支持。涵盖前期咨询规划、中期实施、后期运维的合作伙伴,不仅可以补充服务能力,还可以促进业务销售。目前,百度智能云的生态圈虽小但相对专业,包括合宇信科技(金融)、东软集团(城市和医疗)、汉德信息(咨询规划、制造和供应链金融)、英诺信(咨询)等关键领域的合作伙伴。规划、供应链、人工)、富士医疗(医疗)、深信服(安防)等服务相关客户。

在智能驾驶领域,百度提供三大服务,分别是针对公共部门的智能交通解决方案、针对企业市场的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以及针对个人的自动驾驶出行服务。上述业务也取得了一定进展。

在智能交通方向,截至一季度末,百度ACE智能交通解决方案已在41个城市采用,订单累计合同额超过1000万元。自动驾驶方面,百度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平台洛博快跑一季度提供19.6万次乘车服务,已上线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重庆、武汉等城市。汽车智能解决方案也在扩大与汽车主机厂的合作,一季度就开始与东风汽车的合作。

百度管理层表示,截至一季度末,全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和汽车DuerOS系统累计收入预计将达到100亿元。这些收入尚未在财务报告中得到确认。

支撑转型的长期储备

在宏观环境不确定的情况下,公司面对变化的长期储备比短期业绩更值得关注。

行业观察|百度加速云转型,短期压力有长期储备

在防冻方面,企业有多种选择。除了压力响应式的增效、降本、节支之外,长期的战略决策可以帮助企业在下一个周期积累竞争力。百度的战略决策是在宏观环境不确定的情况下,加大对智能云、智能驾驶等工业智能相关业务的投入。

智能云业务需要采购服务器和IDC基础设施,并根据政企客户的需求与合作伙伴共同开发有针对性的软硬件解决方案。智能驾驶业务需要对传感器等硬件设备进行改进,对算法技术进行反复深入的优化,并与车企一起定制解决方案。上述业务均需要长期稳定的研发支出,给企业带来财务挑战。

百度面临短期压力,但有充足的战略储备支撑转型。储备分为两部分,一是技术,二是现金。研发支出压力、巨额现金和短期投资是百度维持智能云、智能驾驶等战略业务战略投入的基础。

从技术角度来看,近五年来百度核心的研发费用率(不含爱奇艺数据)持续上升。 2017年研发费用率为17%,2021年研发费用率增至23%。2022年第一季度研发费用率达到24%。

笔者此前测算过国内14家科技企业2015年至2021年的研发支出情况(相关报道见5月5日《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2021下半年)跟踪》)。其中,华为22.4%的研发费用率全国最高。如果仅计算百度核心数据,百度核心的研发费用率甚至高于华为。

因为基础软件相关公司(如Oracle、SAP、Salesforce)的研发费用率普遍高于15%。考虑到百度核心AI和PaaS、SaaS等软件业务占比持续上升,这一研发投入强度与其产业数字化转型的长期路径相一致。百度在基础设施、软件等领域的投资对于提高行业附加值、保持抗风险能力、保持对其他衍生行业的主导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储备更需要财政储备的支持。当流行病复发和预期下降时尤其如此。从资产、负债和现金流来看,百度长期处于健康状态,其转变得到了相对稳定的资金支撑。

笔者对百度核心近7年的资产、负债和营运资金的统计发现,2019年以来,百度核心的资产负债率持续下降,维持在35%左右。公司健康的资产负债表空间通常为40%-60%。 2021年,华为的资产负债率约为58%,阿里巴巴约为37%,腾讯约为45%。百度核心的资产负债长期处于健康线以上,与同类公司相比也略占优势。

笔者还计算了百度核心近七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以及现金、现金等价物、限制性资金和短期投资。近三年,受疫情影响以及广告业务调整影响,百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出现小幅波动。但现金、现金等价物、受限资金和短期投资继续增长。

在当前国内外不确定的环境下,中国科技企业面临更加严格的审查。不过,有海外投资者在媒体公开评论称,百度一季度财报发布后股价大幅上涨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资产负债表健康,现金流充裕,现金持有账户占公司市场价值的很大一部分。”百度仍然是一家被低估的公司。

用户评论

墨染殇雪

百度加速云转型,感觉是个大动作啊,短期压力肯定有,但长期看这是必经之路。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寒山远黛

云转型压力肯定大,不过百度这步棋下得挺高明的,期待看到效果。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伤离别

短期压力肯定不可避免,但长期储备足够,百度这次转型应该能成功。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苏莫晨

百度加速云转型,看来是要和阿里云、腾讯云拼一把了,这竞争挺刺激的。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无望的后半生

转型压力是有的,但看百度这架势,短期压力肯定能转化为长期优势。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封心锁爱

百度加速云转型,短期压力是肯定的,但我觉得他们有这个实力应对。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仅有的余温

长期储备这个词用得好,短期压力肯定大,但长远看是值得的。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有你,很幸福

百度加速云转型,短期压力肯定有,但我觉得这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柠栀

行业观察的角度来看,百度加速云转型是个明智之举,虽然短期有压力,但长期看是值得的。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冷眼旁观i

百度这次云转型,虽然短期压力很大,但我相信他们的长期储备会让这一切变得值得。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ー半忧伤

百度加速云转型,短期压力肯定是有的,不过我觉得这有利于他们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七夏i

长期储备这个词用得真好,百度这次转型虽然压力很大,但我相信他们有足够的底牌。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日久见人心

百度加速云转型,短期压力是不可避免的,但长期来看,这可能是他们的一次华丽转身。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反正是我

行业观察看百度加速云转型,短期压力肯定有,但长期储备让人放心。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孤独症

百度加速云转型,虽然短期压力很大,但我相信他们的技术实力和资源储备。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栀蓝

短期压力肯定有,但百度加速云转型这个方向是对的,期待看到他们的成长。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炙年

百度加速云转型,短期压力是有的,但长期储备和行业前景让人期待。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话少情在

行业观察之百度加速云转型,短期压力大,但长期储备充足,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转型案例。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本文永久网址:

获取方案
咨询电话
13697281325
TOP 在线咨询
TO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