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解读瑞安从衣食无忧到跻身全国百强县的转变历程

分类:网校动态日期:2024-10-02 09:30:25人气:


这是瑞安

面对生计难题,敢为天下先,自发民营经济,开温州模式之先河

(20世纪70年代-20世纪90年代初)

1.1 城市区位和地形导致瑞安市农业发展落后、生计困难。

20世纪60年代,瑞安面临“资源少、投资少、产业薄弱、剩余劳动力多”的发展困境:

资源稀少——瑞安的“七山、两水、一田”地形,在以农业生产为主的时期,土地资源不足的问题十分突出。瑞安人均耕地面积0.82亩,不到当时全国平均水平的40%;

投资少——当时台湾海峡局势不稳定,而温州位于浙江最靠近台湾海峡边境的地方。除了在温州建设必要的军事设施外,国家对经济建设的投入很少。新中国成立30年来,浙江获得的国有投资是全国各省市中最少的,温州更是少得可怜。到1978年,国家对温州工业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仅为宁波的1/4;

薄弱产业——从解放初期到改革开放,瑞安的国有、集体企业不仅数量少、规模小(职工不足2万人),而且基础差、实力弱。到1978年,全市工业总产值仅为1.66亿元。元;

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瑞安当时有劳动力57万,剩余劳动力占80%以上。直到1980年,全市农村人均收入只有100元。

农业生产时代,“两少一弱一大”的问题让瑞安人民生存困难。如何解决温饱问题成为当时瑞安发展的核心问题。

20世纪80、90年代瑞安人

地形以瑞安丘陵为主

1.2 穷则思变,自发开展家庭式工厂创业,民营经济崛起

瑞安人深受“永嘉学派”的熏陶,“务实、务实、务实”的特点刻在瑞安人的骨子里。这奠定了温州瑞安经济发展的哲学基调,也是“温州模式”的文化基础。

永嘉学派

面对生计困难,瑞安人把目光转向了自己。 1963年,马屿人王瑞政开始自己制作眼镜,并走遍全国各地拉杆卖眼镜。后来,越来越多的麻友人加入了他的行列。最终,马鱼小镇有5万人卖眼镜,垄断了“眼镜行业的半壁江山”; 1972年,韩田村村民陈安静和村里小学教师曹琪琪集资创办校办企业,生产仪表灯、点火开关等低档汽车零部件。整个村子掀起了一股“工厂风”。 20世纪80年代,瑞安人引进摩托车零部件生产技术,汽摩配件初具规模; 1976年,出生于西安的徐朝林发明了塑料皮鞋。 1980年前后,西安江村、金光村、临光村、翁阳村、新安村、下社村等集镇7个村的400多户参加了制鞋生产。接下来的三十年里,仙江村逐渐成长为全国著名的胶鞋城……当时,像上面这样的行业创业故事还有很多很多。

麻友眼镜

仙江鞋

中共中央三中全会前,当时的瑞安市政府领导班子看到了这一民营经济的活力和巨大潜力,因此采取了“无为而治”的方针,默许了其民营经济的发展。发展。也正是因为如此,瑞安的民营经济并没有在“萌芽”阶段被淘汰。中共中央三中全会后,当时的政府出台了《关于发展乡镇工业的若干政策规定》等政策文件,《四不限:不限制经营人员、不限制经营范围、经营方式、经济条件》、《进一步加快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促进民营经济发展。

深入解读瑞安从衣食无忧到跻身全国百强县的转变历程

在瑞安人民强烈的主观能动性和政策的支持下,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瑞安家族式私营经济迎来了黄金发展时期,许多地方自发形成了汽车、摩托车零部件等特色集群产业。鼎盛时期,瑞安29个乡镇都有自己的特色产业群,“一乡一品”, “一村一品”。 “大规模的集群经济正在全市遍地开花,这也是‘温州模式’在瑞安的主要体现。

1.3私营经济的快速发展,使瑞安人民快速致富,为产业发展注入活力。

私营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解决了瑞安人民的温饱问题,也使他们快速致富。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汽摩配产业使韩田村成为浙南第一个亿元村。此时,瑞安人民的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纵观天下,不如新城、棠下。”由此可见当时瑞安经济发展的繁荣与活力。

瑞安民营经济不仅为瑞安经济发展带来新增量,也有效盘活瑞安工业存量。在李雨萌老师的带领下,机械制造一直是瑞安乃至温州的主导产业;改革开放前全国兴建五家小工厂期间,瑞安建化工厂,同时瑞安从温州接手了塑料工业的溢出。这些产业在集体经济时期发展缓慢,瑞安的民营经济为这些传统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一组数据显示,瑞安各乡镇工业总产值由1980年的5764万元增长到1996年的176亿元,乡镇工业经济地位占全市工业总产值205亿元的四分半。元。

规划引导,主导产业集群形成,真正奠定瑞安产业发展的竞争力

(1990年代初期-“十一五”末期)

2.1 自发性私营经济快速发展的弊端逐渐显现

20世纪70年代、80年代,由于民生问题,瑞安人敢于率先以低端、廉价的汽摩配等工业产品抢占市场先机,成为当时的“第一波吃螃蟹者”。私营经济发展史.群体、人们快速致富。然而,时代变了,改革开放为市场经济注入了巨大动力。 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国有企业改制等一系列经济发展措施的实施,我国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一时期,以家族企业起家的瑞安面临着新的挑战。

汽摩配行业无序扩张,假冒伪劣产品日趋频繁。 20世纪90年代末,市场对汽摩配产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然而,尝到创业红利的当地企业和企业主却受短期利益驱使,想要伪造厂名、厂址,导致区域性、行业性产品的出现。制假现象严重影响了瑞安市汽摩配产业的发展和区域品牌形象的树立。 2001年,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温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将瑞安市汽摩配行业列入黑名单进行整顿。低端、低技术的发展道路没有护城河。瑞安实业的产品集中在汽车零部件、塑料、包装、印刷机械制造等少数传统行业,技术简单、投资少、易仿制、易进入。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竞争力弱,抵御风险和冲击的能力差。瑞安市民营经济初步迅速填补和占领市场空白,以“起步早、低端、低成本”的工业产品赢得了主动。但私营经济全面开放后,这种发展道路最容易被模仿和冲击。如果不爆发,最初积累的优势就会慢慢被侵蚀掉。面对时代浪潮,瑞安小而散的组织生产形式的局限性日益凸显。 20世纪90年代初,由于国民经济的治理整顿,“小、弱、散”生产组织形式的局限性日益凸显。过去,乡镇企业具有“小船易调头”的优势。此时,他们不得不面对“小船怕风浪”的压力和紧迫感,抗风险能力差,产业升级举步维艰。

2.2政府多措并举引导产业集聚,推动产业发展步入正轨。

1、重磅整治:针对行业假冒伪劣产品乱象,瑞安企业采取雷霆整治措施。连续三年的大规模整顿,让瑞安企业深刻认识到,没有品牌和质量支撑的企业走不远,纷纷加大资金投入。设备和人才的投入,使行业呈现出整体提升、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

2、主导产业选择:在私营经济发展的带动下,瑞安工业新兴产业和现有产业不断增多,到90年代初已形成纺织服装、制鞋、精细化工、塑料制品、汽摩配、机械电子。行业。 “十一五”时期,当时的政府洞察产业发展大势,明确走产业集群发展道路,把主导产业的选择作为重中之重。从当时的产值比重来看,精细化工和塑料制品占产值比重较大,但增长速度慢,污染高,不符合时代发展趋势。汽摩配上下游链条长,机械电子具有传统优势。基于此,从产业链带动和发展前景的角度出发,瑞安市政府将塑料与化工合并,升级为高分子材料及制品产业。瑞安市政府与汽摩配、机械电子产业并列制鞋、服装三大主导产业。轻工发展成为特色大产业。

3、出台相关指导政策:明确产业集群发展方向,出台一系列政策引导产业集聚。 1997年推出《产业集群扶持政策六点指导意见》。 1998年确定了3个主导产业和7个特色产业,实行“一策一策”。 2004年,修订了40项产业政策,突出提出了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意见。 2005年制定了《三大主导行业发展规划》,2008年推出《鼓励产业集群内部企业整合提升优化重组意见》等。

4、打造载体引导产业空间集聚。在产业布局上,以经济开发区、产业功能区为载体,引导要素集聚。通过产业集聚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主导产业相对集中,配套产业协同发展。区域分工相对合理,公共服务平台不断打造产业集群。区域品牌效应凸显。农村特色经济格局被打破。县域产业层级和专业分工初步显现,形成东、北、中第一层次。主导产业群为南方二级特色产业群,西部其他三级产业群,主要发展服装、轻工机械设备、塑料薄膜、五金工具等。市场化布局瑞安市工业总体布局已基本完成。乡村、农村的经济特色逐渐淡化。县级产业集群特征明显,产业集聚发展效益和优势初步显现。

2.3构建完整的产业发展体系,提高产业发展的数量和质量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通过结构调整和产业集聚,瑞安逐步形成了汽摩配件、机械电子、高分子合成材料及其制品以及针织、制鞋、眼镜、服装、工艺品、箱包、块状特色产业发展体系等。 2008年,全市生产总值368.16亿元,工业总产值789.12亿元。至此,瑞安已荣获“中国汽摩配之都”、“中国包装机械城”、“中国塑料薄膜生产基地”、“中国皮革休闲用品”等称号。瑞安拥有“鞋业生产基地”、“中国男装名城”、“中国胶鞋名城”等一系列金名片,主导产业集群发展硕果累累。

汽摩配件

汽摩配件

2012年瑞安汽摩配城

深入解读瑞安从衣食无忧到跻身全国百强县的转变历程

与时俱进,产业集群不断升级,保持竞争优势(十二五至今)

3.1 外部竞争激烈,内部生产要素有限

1、产业链竞争激烈:以汽摩配行业为例。瑞安虽然是国内汽车零部件门类最全、规模最大、覆盖全产业链的工业基地之一,优势在中间环节,但下游整车板块薄弱。目前,随着汽车产业的发展,最新赛道集中在新能源汽车上。整个汽车供应链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各地都在加紧引进新能源汽车及其零部件产业,如义乌、靖江、桐乡等。瑞安的优势在于传统汽车的零部件产业。整车和智能零部件都需要加强,否则就会弯道超车。

2、生产要素短缺:瑞安市“七山两河一田”地形,工业用地基数小。距离上海、杭州等长三角核心城市较远,高技能人才引进困难。随着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技术创新要求不断提高,工业用地和高专业人才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首要因素,严重制约产业规模扩张和高质量发展。

3、产业发展不平衡(上市龙头少、小散企业多):瑞丽从2004年在纳斯达克上市到2022年的18年间,仅培育了A股主板华峰集团(2006年)、浙江力诺( 2020年)两家创业板上市公司缺乏培育工业龙头企业的力度。生产组织仍以小企业为主,导致瑞安主导产业整体研发投入不足(2021年瑞安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为2.80%,虽然高于温州2.41%的比重,但落后于平均水平)浙江省研发投入强度为2.94%(瑞安整体研发支出占GDP比重较低),创新能力不足,产品规模大但无品牌,价值低问题突出。

3.2 多管齐下,助力行业提质扩能

1、不断强化链条,完善产业链

在汽摩配产业上,瑞安高度重视新赛道,大规模开发智能汽车相关零部件,引进马太新能源汽车,实现整车零的突破;在时尚轻工产业上,瑞安强化时尚设计,依托原材料优势,强化下游渠道。建设实现“产、销、购”一体化(生产:小微产业园——购销:华侨商贸城实体平台+电商平台)。

2、先进技术不断改进生产工艺,释放生产力

随着时代的变迁,瑞安不断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改变生产流程,持续释放生产力。例如,从2013年开始,瑞安鼓励机器换人,降低劳动力成本; 2019年,瑞安主动通过财政补贴等方式推动制造业智能化转型;目前,瑞安市正在全面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3、打造产业飞地、万亩千亿产业平台等发展载体,解决创新不足、土地要素短缺等问题。

瑞安市通过反向飞地方式,在上海安亭打造创新港,解决产业创新要素短缺问题,探索出一条“技术研发在上海、成果转化在瑞安”的新路径;建设文成县山海合作项目文成黄滩,利用温州飞地工业园区解决工业用地要素缺乏问题。

“万亩千亿”是指面向重量级未来产业的产业平台,空间约万亩,产值超千亿。是浙江产业发展平台的“顶配版”,是浙江发展和新兴产业的重要抓手。瑞安正在积极打造“一核、一港、两基地”的“万亩千亿”智能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新平台。是浙江省第二批、温州首个省级“万亩千亿”新型产业平台。 “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规划面积10.65平方公里,其中塘下基地规划面积约6.92平方公里,重点发展汽车智能“三电”系统、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等,实现产业电动化、智能化汽车、摩托车零部件更新换代。据统计,2020年以来,已聚集92家新能源汽车研发企业,2023年平台工业总产值将突破300亿元。

平台中就不能不提东新科技创新园。被称为瑞安市推动创新创业发展的“头号利器”。主要聚集了汽车智能传感器研究院、汽车轻量化材料与结构实验室、汽车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等多个平台项目。自2021年开园以来,园区不断聚集高端创新研发平台和高端人才,成为瑞安高新技术产学研模式的主要载体。

4、设立产业基金,用资本力量撬动产业发展:瑞安市设立了百亿规模的政府工业高质量发展基金,以与社会资本共同出资子基金的形式进行产业投资。同时,充分利用资金,在温州率先开展“基金招商”活动。合阳电梯部件智能制造项目是瑞安市首个产业基金主导投资项目。

5、多管齐下吸引人才(政策面、人力资源产业园):瑞安出台《关于大力实施“才聚智造·筑梦云江”行动加快构建人才集聚发展新高地的20条意见》政策,对来瑞就业创业的人才提供生活和创业补贴。政府牵头建设人力资源产业园,试图从产业发展的角度解决人力资源要素短缺问题。

东新科技园

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

后记

用户评论

﹏櫻之舞﹏

哇,这个标题真是让人好奇!我一直想知道瑞安是怎么从衣食无忧的小县城变成全国百强县的。希望作者能详细剖析一下背后的故事。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不要冷战i

瑞安的转变太神奇了,看完这篇文章,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原来衣食无忧也能成为发展的基石,太有启发了。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代价是折磨╳

瑞安的发展历程真的让人感慨万分,从衣食无忧到百强县,这背后肯定有很多不为人知的故事。期待作者能揭开这个神秘的面纱。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折木

这篇文章让我对瑞安有了全新的认识。原来一个看似普通的县城,也能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焕发出如此耀眼的光芒。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迁心

瑞安的崛起真的是一个奇迹,从衣食无忧到百强县,这不仅仅是一个经济指标的提升,更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极大改善。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稳妥

读完了这篇文章,我真心佩服瑞安人的智慧和勇气。他们是如何在转变中抓住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呢?期待作者能分享更多细节。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旧爱剩女

瑞安的发展让我看到了中国县域经济的巨大潜力,希望这篇文章能激励更多的地方政府敢于创新,实现自身发展。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冷月花魂

瑞安的历程让我感到很欣慰,一个曾经的衣食无忧的小县城,如今能跻身全国百强县,真是值得骄傲。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青瓷清茶倾城歌

这篇文章让我对瑞安有了更深的了解,原来他们的成功不仅仅是因为政策扶持,更是因为人民勤劳、勇敢、智慧的结晶。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凝残月

瑞安的蜕变让我对其他地方的县域经济发展充满了信心,希望每个地方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月下独酌

读完这篇文章,我对瑞安的未来充满了期待。希望他们能继续保持这种发展势头,为全国其他县域经济树立榜样。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屌国女农

瑞安的转变历程让我明白,只有紧跟时代步伐,才能不断突破自我,实现更大发展。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青衫故人

这篇文章让我对瑞安有了全新的认识,原来他们的发展之路并不容易,但正是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让他们走到了今天。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爱你心口难开

瑞安的成功经验值得全国其他地区借鉴,希望这篇文章能引发更多人关注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七级床震

瑞安的发展让我看到了中国的县域经济正迎来新的春天,期待他们能在未来的发展中创造更多奇迹。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淡抹烟熏妆丶

这篇文章让我对瑞安有了更深的感情,他们从衣食无忧到百强县的转变,离不开每一个瑞安人的努力。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念初

瑞安的历程让我明白,一个地方的崛起,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提升,更是文化和精神上的升华。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揉乱头发

这篇文章让我对瑞安充满了敬意,他们从一个普通的小县城,走到了全国百强县的行列,这其中的艰辛和付出,让人感慨万千。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该用户已上天

瑞安的蜕变让我看到了中国县域经济的无限可能,希望这篇文章能激发更多人关注并参与到县域经济的建设中来。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本文永久网址:

获取方案
咨询电话
13697281325
TOP 在线咨询
TO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