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校”倒闭背后:一部清华品牌的商业史
分类:网校动态日期:2024-09-29 09:46:18人气:
在雷雷的带领下,旨在为中小学生“减负”的“龙校”于今年3月停办。
“龙校”全称是北京市海淀区水木龙华培训学校。其官网发布公告称,因办学资质到期,将停止办学。
据介绍,龙学校被认定为清华附中“捏”基地。学生们“坐镇”龙校,通过层层考试,优胜者通过“特招”考入清华附中。
财新报道称,2009年7月,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素质教育研究中心联合所属小学、中学设立“清华大学人才培养工程”。清华附中龙校作为该项目的子项目启动。
全国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机构管理服务平台信息显示,其已被列为“非法”。正是这个信息,让龙校的主办方北京数字博时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数字博时”)浮出水面,也让龙校之外规模更大的“清华英才”项目浮出水面。学校。数字博时的业务分为高端幼儿园、龙校和素质教育培训三大板块。
“龙校只是数字教育的一个小业务,因为清华附中是公立学校,不能开设培训机构,所以这个业务就交给了与清华大学关系很好的数字教育。”一位熟悉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和小学的人士对此次合作的情况表示。
数字博时的主营业务是特许经营中小学优质培训课程,并运营曾经风靡全国的培训品牌清华少儿英语。其已获得巨额海外融资,十多年前就计划上市。然而,“拼多多”式的下沉模式却无法持续下去。随着清华大学品牌管理的规范化,数字博智已与清华系脱钩。
21世纪经济报道获悉,数字博视继续运营博视品牌科学、机器人和英语培训课程特许经营权,但已不再是行业龙头企业。就在龙学堂关闭前几个月,它出售了其主要的高端幼儿园业务。
龙学院与清华大学“一站式”项目
水木龙华培训学校为何命名为龙校?这或许与清华附中曾经设立的“龙班”有关。
据财新报道,2009年,清华附中龙校项目负责人表示,龙校是进入龙班的重要通道,也是进入虎班的主通道。龙班、虎班是当年重点班的代名词。
据清华大学官网介绍,从1998年开始,清华附中启动“一站式”整体教改实验计划,在全国开办“一站式”教改实验班。试用基础。业内人士介绍,“龙班”是“一站式”测试班的简称。
数字知识还声称与“一站式”改革有关。据其官网介绍,旗下“博时少儿英语”源于教育部大中小学英语教学“一站式”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由外语系研发清华大学文学系。
“所谓的起源应该是清华大学出版社在‘一站式’调研过程中组织编写了两套教材,一套是《清华小学英语》,一套是《清华英语》。前者已经通过了教育部的审批。” “后者当时没有完成,后来变成了特许培养项目。”清华大学英语一站式教学实验项目办公室主任朱东辉告诉记者。 3 月27 日。
这个特许经营项目一开始并不成功。直到2004年3月,数码博士公司才成立。 2005年正式启动清华少儿英语项目,打造了风靡全国的培训品牌。
“拼多多”教育版的资本运作路径
数字教育于2005年推出清华少儿英语项目,并于2008年和2009年推出清华少儿数学和清华青年科学家项目,这些项目统称为“清华英才”,采取特许经营模式。
21世纪经济报道获得的文件显示,2006年,清华英才计划的特许经营费包括管理费、宣传费和保证金。除一次性缴纳2000元押金外,每年还收取管理费和宣传费。单个项目约3.5万元。到2014年,管理费和保证金只涨到4.5万元和1万元。此外,数码博士还向特许学校销售教具和教材。
当时,特许经营模式在整个教育行业刚刚兴起。《IT经理世界》 据2009年1月报道,数字教育是当时唯一一家获得商务部特许经营资格的教育公司。短短4年时间,年营业收入突破1亿元,年增长率超过100%。
在当时数字博士的营收结构中,少儿英语培训加盟占50%,加盟商运营管理培训占10%,冬夏令营学习团及各类比赛占10%。
值得注意的是,数字博视采取了类似拼多多的下沉模式,从农村包围城市,依靠极低的加盟费和清华品牌,迅速抢占四五线城市和县城市场。截至2009年,数字教育在600多个城市拥有2000个学习中心。
数字化知识也受到了资本的青睐。 2007年,数字博时获得华威国际等机构的A轮融资,据悉融资金额为680万美元。 2008年10月,获得高盛B轮融资。此次融资规模并未透露,但据悉,这是迄今为止中国幼儿教育领域最大的一笔投资。
同时,数字博士成立VIE组织,为境外上市做准备。 2007年4月,数字博时(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数字博时信息技术公司)成立,注册资本2700万美元。股东为一家注册于开曼群岛的公司。
获得海外融资的数码博士从2009年开始收购培训学校作为直营学校,但其直营业务也带有浓重的“拼多多”味道。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不完全统计,这些直营学校分布在广东韶关、内蒙古呼和浩特、河南南阳、四川泸州等地。数码博士曾在北京国贸开设了一家直营店,但不久就关门了。
然而,这种低门槛的下沉模型也有弱点。一位多年前在安徽某四线城市经营清华少儿英语的人士告诉记者:“开业第一年报考人数还可以,寒暑假的利润率甚至可以达到50% ,但第二年申请人数就减少了”
“因为少儿英语逐渐成为热门市场,新机构不断进入,如果品牌实力不足,很容易失去市场。”那人分析道。
目前,数字博时运营着针对少儿英语、青年科学家、基础科学学者的特许经营项目。据校园官网查询,北京的几所特许学校均位于昌平、大兴、海淀等“五环外”地区。
北京企业信用信息网2013年至2016年年报显示,数码博智持续亏损,负债总额最高峰时达到9000万元以上。
数字博士高层与清华大学的渊源
《IT经理世界》 2009年1月有报道称,数字博时所依赖的资源包括三个层面,其中两个层面与清华大学有关:清华大学对该公司的投资;公司与清华大学的具体项目合作,如成立清华大学青少年素养培训中心,专门与公司合作,协调各方资源。
数字知识创始人兼董事长邓薇极其低调,这是她接受的唯一一次采访。网上对她的唯一介绍称,邓薇曾在美国留学,并在硅谷从事科技项目投资。 2004年回国,在清华科技园创办数字科学。
该公司自诞生之日起,就打上了鲜明的清华品牌。其初始股东为邓伟和总经理孙忠良,此前孙忠良曾担任清华同方股份有限公司数字教育事业部总经理。直到2018年9月,孙忠良才退出股东名单,现为普通股股东。深圳华大北斗公司经理,一家开发北斗芯片的高科技公司。
现任数字博士总裁董洪于2011年加入公司。董洪拥有博士学位。清华大学电子工程专业博士,创办凌讯科技高科技公司,从事数字电视技术研发。该公司还与清华大学有密切合作,后被同方股份收购。
数字教育最早获得的投资来自北京卓尔教育投资公司。该公司隶属于清华控股,与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关系密切。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卓尔公司的经营目的主要是充分开发、优化利用、整合清华大学现有和潜在的培训资源,快速推进市场化、产业化。清华大学继续教育的历程
21世纪经济报道获得的文件显示,清华数字教育品牌授权首先来自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公开报道显示,时任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青少年素质提升中心主任张大悲频繁出席数字品牌活动。
2009年3月,清华大学成立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的相关职责也随之调整。三个月后,教育研究所成立素质教育研究中心。 2010年1月1日,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向数位博视重新颁发品牌授权书。
此后,数字博智与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素质教育研究中心联合举办“清华英才”素质培训系列活动。数字博奇也成为国家授权的“清华英才”推广中心。
该中心标准极高,由邓伟和时任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担任主席,时任清华大学副校长谢维和担任副主席。张大悲担任该中心副主任。彼亦兼任数码博时信息技术公司监事。
然而,数字博智的清华品牌授权模式在2017年戛然而止。从2017年2月开始,中共中央第七巡视组开始对清华大学进行专项巡视。随后公布的检查整改结果表示,将处理利用学校资源特别是清华品牌谋取私利的问题。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工作人员3月27日向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素质教育研究中心已于2017年4月被撤销。张大悲现任教育研究院社会服务与培训部主任。
2017年9月,数字博时官网发布通知称,清华大学已于近期通知二级以下单位(包括我公司)停止“清华品牌”的一切相关运营。要求各地授权服务中心“自收到通知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安排清除服务中心(学校)内所有涉及‘清华’的文字和标识。”
多位清华系统内学校合作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目前还无法获得清华大学的品牌授权。
用户评论
哎呀,没想到“龙校”竟然倒闭了,这让我想起了那些年的奋斗时光。清华品牌的商业史,真的挺让人感慨的。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龙校”倒闭了?这让我想起了我儿子曾经在那儿学习,没想到清华的品牌也会走下坡路。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清华品牌的商业史,听起来就有点沉重。不过,任何企业都有兴衰,希望“龙校”能找到新的出路。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龙校”倒闭背后,清华品牌的商业史估计得重写一回了。真没想到,曾经的明星学校也会遇到这样的困境。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唉,看到“龙校”倒闭的新闻,我真的很惋惜。清华的品牌影响力居然也挡不住市场的风云变幻。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清华品牌的商业史,真是波澜壮阔。不过,“龙校”的倒闭,也提醒我们,教育行业也需要不断变革。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龙校”倒闭,我虽然不觉得意外,但心里还是有点难过。毕竟,那是一所承载了很多人梦想的地方。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清华品牌的商业史,看着真让人唏嘘。希望这次的挫折能让“龙校”更加成熟,重新崛起。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龙校”倒闭背后,清华品牌的商业史真是跌宕起伏。但无论如何,我都希望清华能继续引领教育行业。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龙校”的倒闭,让我对清华品牌有了新的认识。商业世界里,没有永恒的成功,只有不断适应变化。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没想到“龙校”会倒闭,这让我想起了当年在清华进修的日子。希望这次的挫折能成为清华品牌发展的催化剂。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清华品牌的商业史,真是让人感慨万千。但“龙校”的倒闭也让我意识到,教育行业需要更多创新。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龙校”的倒闭,让我对清华品牌有了新的认识。一个品牌,如果没有持续的创新,终究会走向衰落。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看到“龙校”倒闭的新闻,我心里五味杂陈。清华品牌的商业史,真是充满了曲折。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龙校”倒闭背后,清华品牌的商业史真是让人深思。教育行业的竞争,远比我们想象的要激烈。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清华品牌的商业史,看着真让人感慨。但“龙校”的倒闭也提醒我们,教育企业需要更加注重社会责任。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龙校”的倒闭,让我想起了那些年在清华度过的日子。希望这次的挫折能让清华更加坚定地走自己的路。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清华品牌的商业史,真是充满了传奇。但“龙校”的倒闭,也让我们看到了教育的另一面。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龙校”倒闭背后,清华品牌的商业史让人唏嘘。但无论如何,我都希望清华能继续传承其优良传统。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龙校”的倒闭,让我对清华品牌有了新的认识。一个品牌,只有在不断创新中才能保持活力。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