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如何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用好校规校纪|好的校风从何而来②
分类:网校动态日期:2024-09-28 07:36:19人气:
近日,《光明日报》发起了“好校风从何而来?”的讨论。从塑造良好师德和学风入手,聚焦校园两大主体,——名师生。
大学学风如何建设?校规和纪律如何规范学生的行为?关注教育微,看看高校在做什么,听听专家怎么说
规范学生行为
看看学院和大学做什么
复旦大学:用制度力量规范科研行为
学校下发《复旦大学关于进一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号文,提出建立三大体系,一是完善研究生培养体系,二是完善管理服务体系,三是构建质量保证和监督体系。
2015年起,学校研究生院每年举办新生研究生“研究生入学教育考试”,并组织新生签《复旦大学研究生遵守管理规定与学术规范承诺书》(中英文版)等。
同时,在最新修订实施的《复旦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实施细则(试行)》 《复旦大学研究生课程和教学管理规定》 《复旦大学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规定(试行)》 《复旦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规定(试行)》文件中,对学风的内容和要求进行了进一步的补充和明确;文件《复旦大学学术规范》 《复旦大学学术规范实施条例》等文件已重新修订。
华中科技大学:加强管理尊重多样性
为确保人才培养质量,保障学生权益,一方面,学校不断加强本科生学业过程管理,坚持学业警示和淘汰制度,严格把控质量和出口;另一方面体现宽慰,最大限度地尊重学生的成长。过程的多样性为学生提供了选择的机会并保护了他们的受教育权。例如,光学电子信息学院是国家试点学院之一,也是学校规模最大的学院。在保证本科培养质量、执行校纪校规等方面走在学校前列。 2018年,学院有6名学生申请转专科,其中3人达到专科毕业标准。
海南大学:严厉打击“严进易出”顽固学风
近日,海南大学正式下发《海南大学普通学生学业预警管理办法》,明确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通过补考或重修不及格课程累计6学分以上,或累计无故缺勤8小时以上的一学期内将给予学术警告。从制度上收紧“出口”。
据海南大学教务处处长张云阁介绍,早在2003年,该校就有23名学生因“不及格”被降为专科生。此前,他们曾因不符合学分标准而转入试读。自2017级新生入学以来,学校决定取消“清考”制度,实行重考政策,以解决“严进易出”的顽固学风。
规范学生行为
听听专家怎么说
学习风格也是专业问题
和学生发展问题
李奇
北京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教授
如何认识和改进高校学风?目前,我们对高校学风的认识大多还停留在对师生行为的观察层面、经验判断层面,缺乏通过定期的认知调查形成的证据。在强调理性决策的今天,这种情况显然不利于我们深入认识学风问题。因此,要改变这种状况,高校领导至少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认识和改进高校学风。
首先,学风问题是一个管理问题。教育行政部门也需要加大干预力度。完善高校本科教学质量信息公开和年度报告发布制度是一种选择,以加大社会监督力度。当然,在增加大学运行透明度的同时,需要明确大学的学术道德规则,推动双肩职务分离,明确两类职务之间的权责界限,明确两类职务的具体细节。学术成果的签名,并澄清利益冲突的细节。这些都应该成为高校学风建设的重中之重。
其次,学风问题也是专业问题。在学风建设中,管理问题和专业问题要分开。在谁教、教什么、怎么教、谁学等学校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上,教职人员应该更多地参与决策,而不仅仅局限于参与。意见及咨询。同时,高校还必须设立专职的学业支持部门,为学业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尊重学生的差异和个性需求。
第三,学风问题也是学生发展问题。学风建设要求将大学生的学习与发展联系起来,加强学部与学生工作部门的协作,建立一体化的学习与发展环境。
善用校规及纪律
张立谦
天津大学研究生院教师
去年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实际上更像是一本关于高校规章制度的“尺子”。如果单独解释“揭规则”,“揭”是指学生管理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和其他上位法,遵循民主公开、正当程序、权责一致等法制思维和原则。并形成对学生的权威。性、威慑。 “尺”指的是“尺”,包括外测量和内测量。外部衡量的是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水平和深度;内部测量是大学生的内心决心。行动意识、内心对美的追求、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自我教育体系。从这个角度来看,如何用好这个“尺子”确实具有非凡的意义。
用户评论
我觉得大学要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首先要从校规校纪抓起,这样才能保证大家都能在一个公平公正的环境中学习。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好的校风确实是大学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我觉得光靠校规校纪还不够,还得靠老师们以身作则。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大学里的学术氛围,我觉得关键在于学生们的自觉性,校规校纪只是起到一个引导作用。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同意,好的校风从学生做起,但是校方也应该提供更多的学术资源,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前沿知识。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校规校纪固然重要,但有时候过于严苛反而会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适度宽松也许更有利于学术氛围的培养。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大学里好的学术氛围,我觉得离不开良好的图书馆和学习环境,这些硬件设施是基础。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校风的形成,我认为还需要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让学生感到被尊重和理解。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校规校纪是保障,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自律精神,让他们明白学术诚信的重要性。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大学应该定期举办学术讲座和研讨会,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术兴趣,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好的校风需要时间和沉淀,不能一蹴而就,希望校方能够持续关注并改进。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挺喜欢大学里的学术氛围的,虽然有时候也会遇到一些困难,但是大家都很努力,很团结。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大学里的学术氛围有时候确实很压抑,希望校方能够多组织一些轻松的活动,让学生们放松一下。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校规校纪太严了,有时候会限制学生的个性发展,我觉得可以适当放宽一些。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校风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自我约束,校方更多的是起到一个引导作用。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大学里的学术氛围,我觉得关键在于学生之间的互动,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校方在营造学术氛围的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避免因为学术压力过大而影响学习。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好的校风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我相信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大学里的学术氛围一定会越来越好。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大学里的学术氛围,我觉得关键在于培养一种求知若渴的精神,让学生对知识充满渴望。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校规校纪是必要的,但也要注意不要过度强调,否则会让学生失去探索的兴趣。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