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建新‖母校之魂:固安一中的回忆
分类:网校动态日期:2024-09-24 07:48:25人气:
校园现在位于新地点,看起来与我在那里时完全不同。但每次来到这里,我还是很难平静下来。似乎我的心跳和体温与其他地方不一样。因为这里是我母校70多年来的灵魂,也是我生命的一部分。我在母校只待了短短三年,学习两年,教书一年。对我来说,母校是宝贵的灵感和永恒的滋养。
图书馆一楼报告厅有一块展示固安一中历史的展板。虽然我已经去过母校很多次了,但看到校史展览还是第一次。报告间隙,我独自来到大厅,静静地读书,仔细地思考。简洁的文字展现了悠久的历史,模糊的照片勾起了我长久的回忆。我有幸认识了“固安一中名师”介绍的这六位。
名师中有两位校长。其中一位是母校创始人张宏早。曾任八路军骑兵营营长。抗战后期负伤,转入当地学校任教。新中国成立之初,他拖着残疾的腿,带领师生从无到有,建设新校园。他潜心刻苦学习,把固安中学办成了省重点中学。他还出席了国家文教系统的“英雄会”。 1978年我考入固安中学时,张校长在文革中恢复名誉后已重返校园。在我的记忆中,他脸色黝黑,身材高大,但双腿却参差不齐。他每天一瘸一拐地在校园里走来走去,开会时讲话也很简短,叮嘱我们要好好学习,报答父母、报效国家。我对张校长了解不多。只听老师们讲起以前的情况。 1980年,固安中学取得了恢复高考以来最好的成绩,这也体现了张校长的辛勤付出。我上大学后,张校长出任县文化教育局局长,退休前仍担任固安中学书记。
另一位校长是李宏毅。我第一次见到他时,他是乡镇中心的校长,后来他调到教育局当副局长。我有一次出去跟他开会,感觉他思路清晰,专业性强。李宏毅在担任固安一中校长期间,优化管理,改革创新,狠抓教育质量提升。他每年迈出一大步,改变了学校落后的局面,为固安一中创造了改革开放后的又一个辉煌。在工作中,我们也成为了亲密的朋友。每次见面,我们都会谈论固安一中的变化和发展。退休后,他去负责一所私立中学。学校至今仍管理良好,成为固安基础教育的有力支撑。
名师中有两位语文老师——吴云宇和陈宝玉。他们不仅是固安的名师,也是廊坊地区的名师。上世纪末,他们的示范课受到了著名教材教法专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叶苍岑教授的好评,被认为是加强“双基教学”的好课。吴老师和丈夫邢红年是固安中学语文系的“双胞胎明星”。我在高中的时候有幸认识了邢老师,同学们都非常崇拜她。有一天,邢老师请假,吴老师接手班级教《丁督护歌》和《雁门太守行》。这两首诗不好解释,但吴老师精彩的朗诵和生动的叙述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甚至比邢老师的还要好。可惜我只听了吴老师的两堂课。后来上了大学,再听老师讲课,好像还不如吴老师。吴老师和邢老师都是非常敬业的人。上大学的时候,过年的时候我和其他同学一起去他们家里看望。吴老师问起一位同学的父亲和阿姨,颇为自豪地说:“我们教了你们家两代人。”至今我还记得吴老师那高兴、满足的样子。
吴云宇、陈宝玉两位老师从教已有40多年。他们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莘莘学子,指导了许多年轻教师。在母校工作的那一年,我得到了陈宝玉老师的指导。当时,陈老师已近退休,仍以班主任身份负责两个初中班级。我接手了他的班级,像学生一样跟着他学习。陈老师备课非常仔细,教案是用楷书一笔一笔写的。讲课极其细致,字字句句分析透彻,他也非常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我也和陈老师一样指导阅读和写作,找课外名著教学生背诵。我每次都修改整篇作文,得到了学生们的肯定。虽然在母校任教的时间很短暂,但却让我一生都难以离开教育和论坛。两位老师早已去世了。面对他们的照片和事迹,我深深地鞠了一躬。
李存生老师,名师之一,我在母校教书时也认识过。他40多岁,在高中任教,是物理教师中的佼佼者。他的示范课曾在廊坊地区和全省获奖。他探索出的“四环节优化教学法”,使物理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李老师勇于改革、勇于质疑。在省级报刊上发表多篇论文,指出统一教材中例题的错误。后任院长、副校长,并被评为河北省特级教师。
董桂银老师是我母校唯一一位我在母校没有见过却从小就熟悉的名师。他是我们村的。按照辈分和排名,我叫他吴爷爷。我上小学的时候,他退休了,回到了家乡。听奶奶说,吴爷爷早年毕业于华北名校永清县存氏中学。大学毕业后,回到固安,一生教书育人。吴爷爷曾在小学、中学、中等师范学校任教。年近70岁时,他受教育局邀请到柳泉师范学院英语培训班任教四年,为县里培养了一大批急需的英语教师。吴爷爷很慈祥,说话缓慢而轻柔。我小时候经常去他家玩。每次我去那里,他都会询问我的学习情况。但当时小学和初中都没有教外语,我也从来没有向他请教过英语方面的建议。我最欣赏的是五爷爷的“书香门第”。在他的影响下,他的儿子、儿媳、儿媳、孙女,全家九口人都是老师。他们个个都很优秀,被评为“优秀教育家庭”。
教师是学校的瑰宝,名师是学校的灵魂。回顾母校70多年的历史,一代又一代教师辛勤教书育人,成就了学校,成就了莘莘学子。六位名师就是他们的杰出代表。他们的道德和才华将留在母校的历史和师生心中,他们留下的优秀传统将被发扬光大,助力母校继往开来。
用户评论
赵建新老师的这篇文章勾起了我太多关于固安一中的回忆,那个充满青春气息的地方,现在想想都觉得很温暖。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每次看到“母校之魂”这个标题,都会不禁想起那群一起奋斗的日子,固安一中真的是我们成长的地方。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赵老师,你的文字总能让人回到那个青涩的年代,固安一中在我心中永远是最美的风景。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读完这篇文章,我觉得固安一中不仅仅是一所学校,它更是一段永不磨灭的记忆。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赵建新老师,你的文字让我感受到了母校的灵魂,固安一中在我们心中永远有特殊的位置。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让我想起了我那些一起拼搏的日子,固安一中,我们的母校,永远值得怀念。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赵建新老师,你用文字描绘的固安一中让我热泪盈眶,那是我最宝贵的青春记忆。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每次回到固安,我都会去一中转转,那里的每一处都充满了回忆。谢谢赵老师的这篇文章,让我更加怀念那段时光。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赵老师,你的文章让我想起了固安一中的那些美好时光,那里的老师、同学,都是我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固安一中,母校之魂,这篇文章让我感受到了那份深深的情感,谢谢你,赵老师。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赵建新老师的文章让我想起了我那些奋斗的日子,固安一中的回忆,永远都那么美好。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赵老师,你的文字让我感受到了固安一中的灵魂,那里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我们的青春足迹。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让我想起了固安一中的那些点点滴滴,那里的老师、同学,都是我人生中最珍贵的财富。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赵建新老师,你的文字让我感受到了母校的温暖,固安一中的回忆,永远都在我们心中。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固安一中,母校之魂,这篇文章让我感受到了那份深深的情感,谢谢你,赵老师。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赵老师,你的文字让我想起了固安一中的那些美好时光,那里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我们的青春。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固安一中的回忆,永远都是那么美好,谢谢赵老师的这篇文章,让我更加珍惜那段时光。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赵建新老师的文章让我感受到了固安一中的灵魂,那里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我们的青春足迹。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赵老师,你的文字让我想起了固安一中的那些美好时光,那里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我们的青春。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