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大学“锁”在你家门口
分类:网校动态日期:2024-09-23 22:45:21人气:
6月15日,沉阳农业大学,毕业生在校园合影。
编辑/作家/出版社
辽宁高考第一次综合改革后,如何选择自己心仪的院校和专业是每一位考生和家长的首要任务。沉阳的高校资源丰富,不少学校特色突出,或在理工科领域名声大噪、或在新兴学科领域成绩突出、或耀眼校园文化……为了帮助考生和家长“锁定”大学在家门口,本报今日起新高考启动后,针对沉阳市高校高考申请表的一系列报道,帮助您详细了解如何进入这些学校。
志愿者指导
东北大学提供“一对一”定制咨询服务
——专访东北大学招生办主任孙赫
东北大学是辽宁省唯一具有综合评价录取资格的院校。招生规模340人,不计入统一招生计划。为更多考生提供了进入“985”、“双一流”大学的绝佳机会。机会。
今年,我们将继续对辽宁考生实行“综合评价录取”招生。高考文化课程成绩达到辽宁省部分特殊类别招生最低控制分数线的考生,可在本科早期批次申请中申请。
东北大学是很多辽沉考生的重要目标学校。随着东北大学2021年招生规定和招生计划陆续公布,如何申请东北大学?哪些注意事项不应被忽视等问题成为一些考生和家长关注的焦点。记者采访了东北大学招生办主任孙赫。
压实责任
为辽宁考生提供优质教学资源
东北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孙鹤表示,2021年,东北大学招生专业(类别)将进一步优化。本着扎根疆域、服务疆域的责任定位,东北大学2021年在辽宁省启动的招生专业中,2019年至2021年,专业入选国家和省一流本科“双创”。 “千人计划”及国家重点学科对应专业占计算机、人工智能等信息科学相关热门专业占比近90%,为广大辽宁考生提供了更好的教学资源。
拉出渐变
明确定位合理规划填写申请表
孙鹤认为,“新高考”给了考生更多的选择和自由。自愿申请表的选择权和规划权较改革前有所提高,这要求考生和家长有一定的规划意识和能力。历年各院校、专业的录取分数线和排名非常有参考价值。考生仍需提前预估自己的省级排名和分数。同时,要对文科、理科科目取消带来的录取排名变化有客观认识和理性判断,不能一概而论可能出现分数下降。
孙鹤特别提醒考生,在填写112申请表时,一定要分散梯度,不要过于关注某一个梯度。他们必须按照从前到后的顺序为自己设定一个最低专业,以避免掉级的风险。
在院校和专业之间,如无特殊情况,考生应优先考虑院校。不同的学校为学生提供的资源和平台不同,他们未来的升学和就业前景也会有很大不同。
选择学校时,应优先考虑学校的教育水平而不是地理因素。因为不同层次的大学向社会输送的毕业生,社会认可程度不同,所以你以后升学或工作时可以选择一个理想的城市。
在专业选择方面,考生和家长要正确认识当前的“冷热”专业。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许多基础学科和新兴学科都会经历“冷热转换”。在选择专业时,考生和家长不要被专业的“名称”所误导。可以咨询专业老师、专家学者、前辈,也可以拨打学院招生热线向招生办老师咨询。
特别/特别提及/提示
综合评价录取
1、申请表须在辽宁省志愿者申请系统中填写。
2. 早期批次的两名考生中,东北大学必须是首选。即使是早期批次的第二志愿,也会失去综合评价录取的机会。
3、考生和家长要特别关注一些综合评价录取的时间点,如辽宁省志愿者报名系统关闭时间、考核资格确认时间等。考生和家长不要从前几年的印象。要详细阅读《东北大学2021年综合评价录取招生简章》,认真研判招生计划和专业设置,提前做好相关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
沉阳日报、沉阳日报全媒体记者岳宇/文渊野/制图
毕业季的爱情
鲁迅美术学院毕业作品展开展
6月15日,记者获悉,鲁迅美术学院2021年本科毕业作品展在沉阳校园美术馆拉开帷幕。本次毕业展汇集了鲁迅美术学院14个系1573名本科毕业生的毕业创作和毕业作品。
据介绍,鲁迅美术学院的《侯郎》在创作中继承了“紧张、认真、刻苦、豁达”的校训精神,夯实基础,大胆尝试,用青春的热情去感受和思考,用独特的视角和敏锐的感知。表达和记录社会面貌,为人民创作,为时代歌唱,努力成为新时代艺术的引领者。展览通过丰富多彩的艺术表现和扎实的基础练习,展现了鲁迅美术学院本科生多元的艺术面貌和扎实的学术基础,展现了毕业生们对艺术的执着探索和深沉追求。
本科生毕业展在鲁迅美术学院沉阳校区、大连校区分批举办。沉阳校区将展出版画、油画、水彩画、国画、书法、摄影、影视摄影以及制作、艺术史、文化传播与管理、雕塑、环境艺术设计、城市规划等专业毕业生的作品。实践、工业设计、染织艺术设计、服装服饰设计、纤维艺术设计等
沉阳日报沉阳日报全媒体记者岳宇
自愿填写报告
一年一度的高考结束了,但这并不意味着考生和家长可以完全放松,因为他们还将面临一个更重要的问题需要解决,那就是填写高考申请表。如何将高考成绩转化为最优录取结果,需要考生和家长的精心准备和思考。本报记者采访了沉阳理工大学招生办主任刘大伟。
正确定位自己,形成有效的参考范围
——专访沉阳理工大学招生办主任刘大伟
沉阳工业大学现有16个学院(系、系)
58个本科专业
学校2021年招生计划总数为3863人
辽宁省招生2075人
2021年起,暂停招收“能源动力工程、交通运输、物流管理、电子科学与技术、应用统计、建筑学”6个专业。
非常重要 正确理解志愿者申请表填写规则
刘大伟介绍,今年是辽宁省正式实施高考改革的元年。填写申请表的方式变成了“专业+学院”的并行申请。与原来的“学院+专业”模式相比,发生了一定的变化。首先,报告的基本单位发生了变化。志愿者以“专业+学校”为基础,让选择更加明确、具体。其次,志愿者数量发生了变化。一个“专业+学校”就是一个选择。本科专业有112个专业,高职(专科)专业有60个专业。三是提高选修科目要求。新模式下,考生需要关注各院校专业的选科要求。四是取消“不服从调整退休”。 “专业+学院”模式,消除了重大调整。考生不用担心转专业,也不存在“不服从重大调整而退学”的问题。
此外,还要了解“平行志愿”的备案规则,明确什么是“分数优先、后续志愿、一轮备案”等相关问题。只有正确理解志愿者申请表的填写规则,才能为下一步填写志愿者申请表打下良好的基础。
需仔细阅读院校招生章程
招生章程是高等学校招生的政策性文件。包括学院的基本办学情况、方案说明、语言要求、收费及退费标准及政策、招生办法、体检要求等诸多信息。考生在填写申请前必须仔细阅读学校的招生规定,确保自己的条件符合学校的相关要求,以免被退学。
各院校的招生规定可通过“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或各院校招生网站查询。
全面考虑、摆正自己的位置非常重要。
首先是专业选择上的定位。专业的选择应尽可能以就业为导向。因此,在选择专业的时候,应该尽可能提前做好职业规划。在综合考虑自己的兴趣、能力、理想的前提下,选择一些社会需求量大、就业质量高的专业。二是城市选择的定位。在城市选择上,一些考生和家长会首先选择“北上广”等超一线城市或南方发达城市。有些人会毫不犹豫地降低学校的等级。这是非常不合理的。主要建议部分中低分考生尽量重点关注本省院校。本省高校在全省招生计划数量较多,一般占总计划的50%以上。选择本省的院校可以大大提高录取率。增加录取的可能性,降低不受欢迎的概率。此外,很多考生都是第一次离家,外省气候、环境变化和生活方式的影响也是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需要参考 结合分数和排名
填写申请时,不能简单地比较往年的录取分数或排名。尤其是今年,单纯看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和排名是没有意义的。参考分数与排名相结合,形成相对有效的参考区间。注意,这里强调的是参考区间,而不是参考值。参考区间内的高校专业应作为报告的重点。这将大大增加你的录取机会。
考试三大原则
“打击、稳定、保护”
填写申请表时,必须在机构内的专业之间形成梯队关系:
用户评论
看了这篇《将大学“锁”在你家门口》,真是感慨万千。我小时候的梦想就是离家近一点的大学,这样回家方便,还能随时陪陪家人。现在想想,家门口的大学确实挺吸引人的。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个标题太棒了!我觉得家门口的大学确实有太多好处,比如能节省时间和金钱,还能更好地融入当地社区。不过,我也担心会失去去更远地方开拓视野的机会。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家门口的大学,听起来好温馨。但我更希望能在不同的城市体验不同的文化和生活,家门口的大学可能会让我错失一些成长的机会。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完全赞同这个观点!家门口的大学让我感到很安心,不用远离家乡去适应新环境。而且,父母也更放心。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将大学“锁”在你家门口》这个标题好有画面感。我觉得这样的大学模式很适合中国家庭,既能照顾到学生的成长,又能让家长安心。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家门口的大学确实挺方便,但有时候也觉得太安逸了,可能会缺少一些竞争压力。不知道其他同学怎么看待这个话题呢?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标题很有意思,将大学“锁”在家门口,感觉就像是家的延伸。但也有人可能会觉得这样会限制了自己的视野,你们觉得呢?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家门口的大学让我觉得特别亲切,不用离家太远,还能随时回家看看。不过,也有人认为这样可能会限制自己的社交圈,你怎么看呢?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个标题好吸引人啊!我有一个想法,家门口的大学如果能提供一些远程交流的机会,是不是既能享受便利,又能拓展视野呢?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将大学“锁”在家门口,听起来挺美好的。但我觉得关键还是要看个人兴趣和职业规划,家门口的大学未必适合所有人。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家门口的大学确实挺有吸引力,但也有人担心这样的大学会不会缺乏一些教育资源。你们觉得呢?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个标题让我想起了家乡的大学,感觉特别温馨。但我也有点担心,家门口的大学会不会让我失去追求梦想的勇气。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家门口的大学听起来很方便,但也有人觉得这样的大学可能会限制自己的社交和职业发展。你们觉得呢?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将大学“锁”在你家门口》,这个想法很有创意。但我更关心的是,家门口的大学能否提供高质量的教育资源。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家门口的大学听起来很温馨,但我觉得关键还是要看个人是否愿意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你们觉得呢?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个标题让我想起了我小时候的梦想,希望能在家门口的大学学习。但现在想想,也许我需要更多的挑战和机遇。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将大学“锁”在家门口,听起来像是家的延伸。但也有人担心这样的大学会不会让我错失一些重要的成长经历。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家门口的大学,这个概念挺有吸引力。但我更关心的是,这样的大学是否能够提供丰富的课程和实践活动。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