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安徽私立东南中学与浮山中学、野寨中学、安庆一中、安庆四中同源。

分类:网校动态日期:2024-09-17 18:25:29人气:


安徽省档案馆馆藏文物档案并不多,但藏有民国时期安徽私立东南中学档案266件,为民国时期安徽中等教育类之最高。古安徽道士的文章部分参考了图书馆收藏的资料,但大部分来源于道士自己的第一手史料和安庆同仁提供的公开资料。

民国时期大栅子安庆市东

安徽私立东南中学纪念碑

方文轩初创私立东南中学事宜

东南中学前身为江淮中学,由方文轩于1920年创办,最早创办于民国时期安徽省省会安庆市旧四下坡协商局。后迁至旧领主后方,更名为东南中学。 1929年,因教学设施不达标,省教育厅勒令学校停办。

方文轩(18901976),字伯堂。通城县(今松阳县伊金镇)人。早年就读于桐城中学。民国七年(1918年)毕业于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后任安庆六一中学教师。民国九年,方文轩在省城安庆创办私立江淮中学。民国十二年,改称私立东南中学,任校长。

民国十五年(1926年),军阀孙传芳残部到达安庆。官兵进驻学校。门窗、学校设备等被破坏和抢劫,学校不得不关闭。此时,方文轩经朋友推荐到武昌北伐军总政治部任教育科中尉。北伐军总政治部主任邓演达赴苏联视察。周恩来接任后迁至九江,随后随军继续远征。方文轩因身体原因离开部队回到家乡。

安庆地标:贞丰塔

返回安庆后,方文轩先后在桐城中学、安庆六一中学、安庆高中、安庆一中、安庆中学任教。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日军沿长江入侵安庆,安庆失守。他回到了家乡。

次年,方文轩在家乡杨树湾镇创办京华中学,接收长江沿线沦陷区、半沦陷区的失学青少年。其规模之大,在当时实属罕见。方文轩还曾担任过一段时间的省教育厅巡视员,在此期间他筹建了省第十一临时中学。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方文轩辞去督学职务,回京华中学任校长。次年,该校学生与军训教官发生冲突,引发学生骚乱。方文轩上前保护学生。时任教育局长万昌彦来校视察,豆笔在留言簿上题写了“校风废志”四个大字。方文轩当面指出“驰”字的书法是错误的。万主任生气,解除了方文轩校长的职务。

1949年春,京华并入浮山中学。解放后,方文轩曾在安庆师范学校、松阳中学、太湖中学等学校任教,曾当选为太湖县人大代表。 1976年去世。

京华中学和浮山中学合并后的校舍

松阳属通城县东乡镇

张国乔接力续办私立东南中学事宜

安庆市北、桐城南,有崂山。山南面,东接菜子湖、华山,西接黛塞湖。这里依山傍水,绵延数里,是桐城张氏居住的地方。明初,张氏经鄱阳湖洼池巴大迁徙迁至桐城洛陵。民国时期,张氏家族中有安庆著名人物、安徽私立东南中学创始人、校长张国桥(第16代,德国人)(续)。

通城县洛陵人张国桥,1931年从福建辞去职务回到家乡,以家产作抵押,接受安庆富商方培然等人捐款,重开东南中学。在办学过程中,张国桥经历了丧母、丧妻、丧子三种极度痛苦。安庆市西门外同兴泰号店主方佩然、安庆沟儿口宜泰兴店主韩硕富捐赠广德圩田200多石(重量单位)作为学校财产。从此,私立东南中学有了固定的办学经费。

1933年春,东南中学在原址复课。到1936年,东南中学已建成初中、高中,有图书、仪器、体育器材、食堂、宿舍。当时是安徽省会一所规模较大的中学。

学生从初中一年级开始接受童子军训练(军事训练)。在政府节日期间,学生穿着童子军制服参加集会和游行,或走上街头维持公民秩序。十名学生中有六十七名来自安庆附近的怀宁、潜山、太湖、桐城、越西等县,极少数来自外省。外地的学生生活学习,而本城的学生则日复一日地学习。

安庆市区沦陷,日军占领安庆电厂

日军侵华,安庆城被日军占领后,东南中学被迫西迁至潜山县水后岭。民国二十八年秋,私立东南中学从水后岭迁至王家河石家祠堂,并陆续增设初、高中农业班,学生680余人,拥有土地数百亩。桐城卫。千山办学时,学校分为三个部分:高中部,主任张松寿;初中部,主任谢子珍;农业科学系,主任徐振华。胡敦民任学校教育主任(解放后任安庆市第四中学);葛秉儒任教务主任(解放后任安庆市第二中学,见下)。

1937年,前山老人于万谦(1858-?),年近八十,又名玉珍,字万谦,又名石手,又号湖南九一民,传世作品《霍南旧逸诗集》件。一代又一代,他结识了迁居潜山的安徽民办东南中学的师生和校长张国桥。于万谦以地主情谊,邀请张国桥到潜山县南翔羊荡湖考察学术界。两人一拍即合。两个朋友在一起度过了一年之后,互相吟诗唱诵。 1940年,余万谦在张国桥生日时写下《:010—30000》,赞扬张国桥在潜山办学:“在学校种田并不是什么卑鄙的事情,而是有在田里辛勤劳作的伟人。 ”

于万千曾孙女于永官小女儿韩再芬(前排中间女孩,现为著名黄梅戏演员)全家福

《次前韵东南中学校长张国乔四十九岁书怀二首》:

云层被锁定在天空中,天空还没有放晴。叮咚响了一整夜的风铃。泪水洗去后花脸微红,柳眼因雾气只剩下半绿。

民国时期,安徽私立东南中学与浮山中学、野寨中学、安庆一中、安庆四中同源。

赤仙恨野马踪迹,中国应肃清佛浣熊臭味。幸好我们桃李种得早,鲤鱼园里已经有了新的荫凉。

这是安徽另一位著名诗人刘凤舞的作品。刘凤武(1894年—1974年),字国通,又名卫勤,又名叫窗老人,又号司空顿叟,安徽岳西人。 20世纪30年代初毕业于安徽大学文学院。师从桐城名师胡元儒、潘继业、长沙陈慎登诗学,师从四川诗词教授李大方(范志)、周安登(桂树)。曾在安徽省教育厅、民办东南中学担任视觉讲师,并在安庆市各中学任教多年。 1949年秋,他回到家乡。 1957年受聘为安徽省文史馆馆员。

东南中学的这些老师“泪洗眼,痴柳眼”。他们痛恨的是“胡马、佛力”对中国的侵略!这是中国农业文明面对西方工业“文明”的一次武装挑衅。两者不属于同一个“文明”形态。于万谦、张国桥、刘凤舞都是几千年封建社会培养出来的文弱读书人。面对工业“文明”武装的飞机、坦克、大炮的挑衅,他们能做什么?我只能写诗抒发愤怒,老师和校长也只能和声合唱。

1941年5月,国民党安徽省党部派潘炼到潜山县王家河建立“中国国民党安徽省党部直属区党部”。张国桥任书记。学校所有非国民党党员的教职员工集体加入国民党。这个直属区党部的工作一直持续到1945年11月迁回安庆市。区党部成立后,潜山县三团领导徐伯旭、张世新来到了区党部。学校培养学生高中一年级、初三年级共青团员3名。当强大的侵略者逼近时,这种教育思想是正确的,但遗憾的是它并没有很好地发挥党团组织的先锋模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

安徽古代道士集锦:张国桥回忆私立东南中学手稿

张国桥写东南中学教职工情况

1943年,国民党第48军第176师在潜山县野人寨的抗战中伤亡惨重,于是筹集资金为抗战阵亡将士修建了陵园。有必要在墓地设立纪念学校。 “全师官兵共捐款二万四千六百二十四元,决定为抗战阵亡将士修建纪念学校,请函潜山县国民党政府补助5000元,根据教育部规定,小学不得为民办,学校名称定为安徽私立景中初级中学。李鹤龄老师、苏福福老师、徐景山老师、方西孔老师、光明富老师、张恨水老师、张国桥老师等安徽名人均被推定为学校名誉院长。由于景中中学和东南中学都是抗战时期在潜山建立的私立学校,学校校长相互交织,师生相互调动。

安徽野寨中学(原景中中学)是建在国军抗战烈士陵园的唯一一所中学

经过八年的国内抵抗,日军在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强大威慑下投降了。 1945年11月,东南中学由潜山县王家河迁回安庆。张国桥不仅在原址重新开办学校,还变卖了亡妻以前的嫁妆,为学校新建了一座西式礼堂。

1945年11月,解放后重新设立国民党安庆市党部。秘书长为陈堂清,5名委员为郎克明、钱振东、马炯、杨思道、张国桥。据学生余永干、王玉芬等人回忆,张国桥仍是全国代表大会代表(或候选人)。对此还有疑问吗? 1947年,东南中学在军训教官(姓杨,名字不详)的带领下,参加了安庆的反苏阅兵。游行队伍先在黄家游乐场集合,经过五岳街,在龙门口解散。游行过程中,学生们举着小旗,高呼口号,训练主任全程监督。至于反苏的原因,训练主任胡敦民回忆说,他也不是很清楚。这是由安徽大学(当时在安庆)通报的。

时任教育主任胡敦民所著的东南中学材料

学生于永前的供述材料涉及东南中学党团组织

1950年代初,张国桥在南京镇压反革命运动中,因历史反革命罪被捕入狱。后被释放,现仍居住在安庆,是中心派出所的居民。晚年,他把大部分精力都花在为东南中学的学生撰写各种认证材料上。 1961年因病去世,享年69岁。

1950年,东南中学高中部并入安庆第一中学,初中并入安庆第四中学,校址划归安庆军分区。安徽省民办东南中学已终止。

张国桥雕像

安庆市东南中学位置

安徽私立东南中学知名校友考录

张国泰(19101931),又名张伟,广德县人。他年轻时就读于县小学。毕业后考入浙江湖州吴兴公学,后转学到安庆东南中学。民国20年8月,张国泰在文昌宫附近进行革命活动时,遭遇了国民党保安团。在与敌人的战斗中,他不幸中弹身亡。他当时只有21岁。

龙小云(1910-1959),通城县人。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毕业于安徽大学哲学系,历任安徽省教育厅科员、通中中学教师、霍山师范学校校长、东南中学、天柱中学。抗战爆发,他放弃省教育厅科员职务,集资在立黄(今金寨县)创办私立天柱中学。民国三十年,日军进攻大别山,天柱中学校舍被毁。龙将天柱中学迁回桐城,并设在黄家堡、天城、洛陵三个地点。民国三十五年春,迁至安庆兑江大渡口原私立大光中学旧址。安庆解放后,学校改为东流县私立联合中学和安庆区东流农业学校。 1952年,龙小云调入贵池中学任教; 1957年调入太湖中学任教。

郝如思(1903-1975),字伯谦,潜山县人。早年就读于省立第一师范大学、安徽大学文学系。民国十六年(1927年)后,先后在潜山初级中学、省立三林中学、六一中学、东南中学、潜山建设等学校任教师、教学主任或校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在东南职业中学、怀宁农业学校、东流农业学校、合肥林业学校任教。 1958年反右运动中受处分并遣送回国。 1975年病逝。着有《和张国乔校长苦雨诗原韵 其一》、《荀子蠡测》、《世界地理问答》等书。

王殿平(18971987),字世玉。岳西县人。民国十三年(1924年)毕业于南京国立东南大学。历任安庆第一中学、安庆工人学校、私立东南中学、六一联合中学、省第九临中、惠州中学、惠州屯溪建国中学教师、教学主任、校长师范学院、太湖中学。民国30年代秋,任安徽省教科书编审办公室编辑、审稿人。次年,任安徽省政府皖南行署教育科科长、省学校督学。民国三十三年秋,任安徽师范大学皖南分院化学教授。民国35年,任全国代表大会代表。解放后,因历史问题被判处五年徒刑。一年后他被保释,并在安庆开办了补习班。 1952年被介绍到安庆市第一中学任教。 1979年任安庆市第十二中学化学教师、第十三中学辅导员。 1982年任安徽省文史馆馆员。

张引中(19081943),桐城市城关人。民国十五年(1926年)桐城中学毕业后,考入国立中央大学物理系。民国二十一年毕业时排名第一。次年春天,我申请到安庆高级中学任教。后又在安庆六一中学、私立东南中学任教数学、物理。民国二十七年,任教于志德省立第四中学。后因四中搬迁并入国立八中,他在国立八中高中部任教。民国二十九年回乡,在省立二林中学任教。民国三十二年病逝,时年36岁。作者有《新编史地三字经》、《物理教材分析》,译着有《三角、几何、解析几何数学笔记》。

茨克庄(?1955)又名浩然。原籍桐城(今松阳义津)人。毕业于武昌师范学院。解放前,任桐城县教育主任,并在桐城中学、私立东南中学、安庆六一中学任教英语。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任教于湖南国立第八临时中学第三部。民国二十九年回到安徽,任庐江安徽省第八临时中学校长。民国36年,学校改制为职业学校,慈仍任校长直至解放。

葛秉如(18971984),字世杰,笔名凌瀚。黄龙葛家湾人,女诗人。葛秉如5岁时随父亲葛天民在芜湖读书。他的父亲在他9岁时去世。他随母亲回到家乡,寄居在潜山舅舅家。 23岁随母亲回到安庆,在安庆师范附属小学任教8年。 32岁至40岁,在安庆女中任教,兼任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校长。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任教于私立东南中学。民国27年春,她加入第26集团军女子救国队,随军进入四川。 2029年返回安徽,先后任教于霍山师范学校、桐城黄家堡第二林中、潜山王家河私立东南中学、怀宁黄龙亭怀中分校、涿湖中学。 34岁时,他得了怪病,饮食急剧下降,但他仍然坚持上课。他整理了前半生的诗作,删除保存了700多首诗,命名为《物理参考》首。 35年后,他在安庆中学任教。 1984年在安庆病逝,享年87岁。

于寿模(1911-1997),字号半聋,寿模,安庆人,出身于“中华老字号”于良庆膏药世家。少年时曾就读于安徽省第一师范附属小学、怀宁中学、私立东南中学。曾任安庆市政协委员、安庆市文联副主席、安庆市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

用户评论

命运不堪浮华

哇,原来这些学校都是同源的,真是没想到啊!东南中学的历史真是不简单,感觉对这些学校有了更深的了解。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发型不乱一切好办

哎,民国时期的私立学校,承载了多少人的青春记忆啊。东南中学和这些学校的故事,让人不禁感叹时光荏苒。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失心疯i

看了这个标题,瞬间想起了在东南中学的日子,那时候的校园生活真是美好啊,希望这些学校能一直传承下去。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满心狼藉

浮山中学、野寨中学、安庆一中、安庆四中,原来都是东南中学的姐妹校,真是长知识了。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若他只爱我。

东南中学的历史太丰富了,每次想到那些年代,都感觉无比珍贵。希望这些学校能继续发扬光大。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微信名字

安庆一中和安庆四中,都是我心中的圣地,没想到它们和东南中学有如此深厚的渊源。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南宫沐风

民国时期的私立学校,不仅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才,还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文化遗产,东南中学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呆萌

这个标题让我想起了小时候听长辈们讲述的民国故事,东南中学和这些学校的同源,让人感慨万千。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情如薄纱

东南中学,一个充满历史底蕴的名字,它和浮山中学、野寨中学等学校的同源,让人对教育有了更深的思考。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命里缺他

哎呀,原来这些学校都是一家人,那我们这些校友也是半个亲戚啊,感觉更亲切了。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拥菢过后只剰凄凉

民国时期的私立学校,在如今这个时代,依然闪耀着独特的光芒,东南中学就是其中的代表。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嗯咯

看了这个标题,突然觉得自己对安徽的教育史有了新的认识,真是涨知识了。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绝版了i

东南中学和这些学校的同源,让我想起了那些为了教育事业默默付出的老师们,他们真是伟大。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巴黎盛开的樱花

这个标题让我想起了在东南中学的那段时光,那里的师生情谊,至今仍让我难以忘怀。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羁绊你

安徽的教育史真是丰富多彩,东南中学和这些学校的同源,让我们更加了解这片土地的历史底蕴。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心安i

民国时期的私立学校,如今依然屹立不倒,东南中学和这些学校的同源,见证了教育的传承与发展。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tina

东南中学的历史,就像一本厚重的书,让人读不尽、品不完,它和这些学校的同源,更让人感叹时光的流转。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素颜倾城

这个标题让我想起了在东南中学度过的青春岁月,那里的校园生活,至今仍是我心中最宝贵的回忆。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百合的盛世恋

东南中学和这些学校的同源,让我们看到了教育的力量,它不仅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更塑造了一个时代的风貌。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本文永久网址:

获取方案
咨询电话
13697281325
TOP 在线咨询
TO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