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双方都是老师。杭州女孩从“不读高中到选择职校”经历了什么?

分类:网校动态日期:2024-09-17 18:13:49人气:


但对于大多数刚考完中考的学生来说,这个暑假却没有那么轻松。

相比之下,今年考入华中综合专业的小袁和王同学,似乎过着另一种生活。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没有做好自己的工作,只是他们已经走到了教育流派的岔路口。

这个分岔是从中考后的暑假开始的。

近年来,杭州中考招生的第一枪就是以高中本科一体化学校的录取结果为依据。 “高分”、“直升本科”等标签让中大一体化教育体系每年都备受关注。

“三年中等职业教育+四年本科教育”一体化培养模式自2018年起在浙江省试点,并逐渐走进杭州家长的视野。在中等职业学校学习三年后,可通过转学直接升入全日制本科课程。这种升学方式打破了按成绩顺序报考的传统思维。它就像武林中的一个新门派,迅速吸引了一批年轻的天才。汉萨姆。

就读于综合中学体系的学生,以超顶线的成绩进入职业学校,甚至进入高中,早早进入专业学习轨道。

多年来,围绕中学与本科一体化的声音也不少。有人认为,这些学生以高分、优异的成绩学习“3+4”,是为了逃避高考。不过,这么早决定专业还为时过早。尝试错误的代价是高昂的。有的同学目标明确,提前进入自己喜欢的专业发展道路,注重苦练基本功。

进入这条新赛道,这些同学在暑假期间会做哪些准备呢?我们与今年参加综合学校计划的两名新生及其家长进行了交谈,了解他们对未来的计划。

人物:王同学

中考成绩:607分

录取专业:杭州电子信息职业学校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与浙江科技大学合办)

“你好,未来的大学生!”

当中考录取结果出来时,王先生的父亲兴奋地冲到上初三的女儿身边,开玩笑地为女儿送去祝福。

从不以高中为重点,到读书,全家人几次同步想法,最终优先考虑读综合高中。这条路上,在做出决定之前可能有波折,但尘埃落定之后,我总是快乐的。

起初我以为我会去职业高中

稍逊一筹

我是一名幼儿园老师,我丈夫是一名大学老师,两人都从事教育领域的工作。在别人眼里,我们应该算“清楚”如何教育和培养孩子。其实我和老公的心态都比较开放,升学到了最后阶段,包括这次报考中考的时候,我们常常会紧张。

我女儿从小成绩就很好,也没有因为作业而惹麻烦。在兴趣上,涉猎和尝试也是很常见的。最好坚持下去,不想学就不要勉强。毕竟现在的学习节奏很快,孩子压力已经很大了,所以我们家人就让她放松一下。

老公工作时间自由,负责她的学习。刚上初中的时候,她还是领先的。然而,随着她进入初三,她的成绩却越来越不稳定。当她好的时候,她的成绩在前40或50名,但当她差的时候,她的排名就在100后面。

即使成绩不稳定,一开始我的第一选择就是上高中。

高中非常依赖科学,但我女儿的数学和科学不太擅长。我有点着急,就像手里拿着一把牌,没有好牌,不知道怎么玩。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中大学综合数字媒体专业的介绍。我认为这是一张“好卡”。我随口向老公提起,他却一脸淡然,说我有“幼儿园视力”。

不过,那段时间,我偶尔也开始关注网络上有关这个专业和职业学校的信息。有些是好的,有些是坏的。各方面的信息纷繁复杂,让人感觉上职业高中有点逊色。即使在和朋友聊天的时候,也会有这样的疑问:“我能上高中,为什么还要去职高呢?”

三年无需滚动

这是最吸引我的地方

质的变化往往是从量的变化开始的。

我家的教育选择随着一个电话慢慢改变了。是女儿小学同学家长打来的电话,说她朋友长期关注中央科技大学的综合项目,想了解一下电子与电子工程学院的合作专业。职业学校和浙江科技大学,三年后是否100%录取。

我丈夫原来在杭州中国科技大学任教。博士毕业后,在浙江科技大学任教软件工程。

他去问招生办的同事,他们反问他:“这个专业是你的信息专业,你应该更清楚。”

父母双方都是老师。杭州女孩从“不读高中到选择职校”经历了什么?

数字媒体专业和软件工程专业是信息类的两个专业,教室就在隔壁。他找了个机会和数字媒体专业的同事好好聊了聊这个专业的情况。老师说这个3+4合作将于明年迎来第一届本科毕业生。从教学过程来看,与高考通过的孩子相比,这群孩子的文化课程稍显薄弱,但并不明显。专业能力相当不错。或许正是因为职高三年的自由成长,这些孩子更加自信大方,与同学关系也很好。

我们了解到的信息非常积极,它让我们对中本聪的团结有了新的认识。

恰巧此时,第一期模型刚刚结束,女儿考试不及格。她很累,每天晚上都要十一点多才能睡觉。丈夫送女儿上学,开玩笑地告诉她,不要淹没在知识的海洋里。其实他不想给她太大的压力,但他又难免觉得自己的高中梦想又有点远了。

这时,我的丈夫开始认真对待中本,并开始四处打听信息。

希望这个选择能给她带来更健康的身心发展,让她在接下来的几年里能够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家人,假期继续出去玩,周末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

学业结束,难免要谈就业的事。每个父母都关心工作好不好找。老公问了同事,我又查了一下资料,发现数字媒体专业的就业方向和范围还是挺广的。它将技术开发与艺术设计有机结合起来,可从事各种应用领域的数字媒体分析、设计、创意、制作等。开发、测试、生产、教学等工作。

有热门专业和冷门专业。即使你选择了一个冷门专业,如果你学得好,学得深,并且深入这个行业,经验丰富,那么劣势也是可以通过努力弥补的。

在一次次打听消息的过程中,我们都对中本聪有了更深的了解。而且,每次收到消息,我们的信心就会更加坚定。

期间也有亲戚提出质疑,表示3+4和大学文凭肯定是不一样的。老公特意去询问了一下,发现确实是一样的。所以这也是一个不断向亲朋好友科普的过程。

我受过文科学习的苦

所以我想让我女儿在弯道超车。

提前选择理工科科目

7月5日,中央高校联合招生启动,录取结果已出炉。

女儿的中考,是她近年来最好的成绩。也有人问我们后悔选择3+4吗?说实话,我们已经做了全面的计算。以女儿现在的成绩,提前锁定父亲的学校也不算亏。

前段时间,浙江科技大学计算机等信息相关专业高考录取,要求选物理。

我们预计,浙江科技大学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普通高中招生将以计算机类及以上为主。去年,浙江省浙江科技大学计算机专业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81分,对应72541个高考名额(去年全省高考考生超过39万)。这个分数距离去年特控线594分还有很大差距。也不远。

我还查了杭州几所高中专业不太好的大学的数据,能考上浙江大学的人并不多。看来女儿就算考了三年高中,也得选择自己不擅长的物理和化学,才能勉强及格。高考考入本计算机专业。当然,也不排除她在高中时突然灵光一现,成绩变得很好,但概率并不高。

这样想来,我们迄今为止所选择的道路是值得的。

我和老公都同意女儿选择理工科专业,因为我经历过文科学习的艰辛。当时没有人指导我,所以我认为文科会是一个简单的选择。然而我不知道,高考的大学和专业选择范围很窄,我无法选择一些自己喜欢的专业。最终我考入了浙江师范大学师范专业,还不错。

如果我女儿走高考路线,她还是一个文科思维的女孩,我们很可能会强烈推荐她选择物化。这也不是一个轻松愉快的过程。所以我们其实是有点幸运的,我们比别人早了三年做出了选择。这可能是女儿选择理工科专业最近的一次机会,而且她将来还可以学到一些有用的技能。

我第一次带女儿参加这个活动是在暑假期间。

海拔四五千米的雪山

这个暑假,女儿既充实又悠闲。

假期里,她上网课,学习普通高中文化课的内容(他们学校这门大科还是用普通高中教材)。我担心女儿高中毕业基础不扎实,就先在文化课上打一点基础,免得正式开学时慌了。

7月初,新生报到。我们班有40 个人。学校非常重视,校长、副校长都来了。学校班级配置非常好,所有老师都至少教过一次初中班。在管理上,每天比其他学生多一节课。我接受了这个安慰。

之后,我们一家人去了云南旅行。回来后,我想邀请一个初中的好朋友一起出去玩。这个女孩的成绩和我女儿的差不多。她上了一所高中,假期里休息得很少。她要么正在训练班做作业,要么军训即将开始。最终我们没能在一起。女儿有些遗憾。

开学在即,我们向专业带头人蒲老师询问,我们可以提前做什么准备。这不,女儿最近在练习盲打,还有一些Photoshop图像处理之类的专业课程,女儿也会有意识地在网站上提前了解一下。

其实,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路。目前我们觉得这个选择适合我们的孩子。毕竟,学无止境,路还很长,人生也很长。

暑假里,我们离开了海拔较低的城市杭州,第一次攀登海拔4000米至5000米的雪山。我们也希望未来的女儿能够以新的姿态面对新的高中生活,能够勇敢地攀登高峰。

父母双方都是老师。杭州女孩从“不读高中到选择职校”经历了什么?

人物:肖远

中考成绩:596分

录取专业:杭州人民职业学校幼儿保育专业(与浙江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合作)

按线路输入

人民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一体化专业

把中考当做高考提前准备

中考录取结果公布后,各高中举行了新生入学仪式和新生家长会。在今年杭州人民职业学校新生入学仪式上,发言的学生代表是综合中学班的学生肖媛。舞台上,他自信的外表和坚定的言语给很多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今年肖袁有幸以596分的成绩考入了人民职校,从任何意义上来说,他在人民职校都是比较特别的。作为一所男女比例为1:9的学校,人民职业学校的男生比例很小,而他考入的幼儿保育专业男女比例差距最大。在公众眼中,男幼儿园教师是一个比较稀有的群体。

为什么要做出这样的“利基”选择?面对这个15岁的男孩,我有很多疑问。但通过与小袁和小袁妈妈的交谈,我惊讶于他们对自己的清晰认识和对未来的清晰规划。这是难得的透明度。

教育展了解中东部教育融合

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最适合的专业

虽然中高生招生已经持续多年,但杭州大部分家长和考生是在初三甚至中考前几个月才开始了解的。

今年一年级模拟考试结束后,小袁的妈妈就开始准备给孩子填写报名表。她在微信上添加了七八个家长指南,并举办了一场拥挤的教育展。

在一次教育展上,她走了很多地方,终于看到了几所职业学校的一体化教育体系。

“我孩子的满分是533分(不含体育分),当初报考的目标是在优秀高中和重高中之间,当时我周围的氛围一定是鼓励你去读高中的。”但经过深入了解,我发现中本一非常适合我孩子的成绩范围,值得深入了解。”小袁的妈妈说道。

肖媛就读于娃哈哈小学,该小学与中国美术学院仅一墙之隔,艺术氛围浓厚。在所见所闻的影响下,孩子们也对艺术产生了许多兴趣和爱好。然而进入初中后,投入到兴趣爱好上的时间越来越少,孩子的理科科目也显得偏科,成绩一直处于年级中上水平。

融入学校的专业中,不少是理工类专业,如中策职业学校电气专业、交通职业高中汽车维修专业、电子职业学校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等.不适合理科薄弱的学生。孩子们。考虑到孩子的兴趣爱好,小袁妈妈把目光投向了人民职业学校的幼儿保育专业。

“我的孩子从小就参加过很多演出,从小学中高年级到初中,经常担任学校活动的主持人。但进入初中后,学业压力比较大,而且进一步拓展兴趣的机会很少,而且这个育儿专业课程涉及面很广,在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还需要学习钢琴、书画、体育、心理学等。认为它适合我的孩子。”

接下来,小袁妈妈带着孩子去人民职业学校实地考察。没想到,她的孩子也对这个专业很感兴趣。小袁说:“我在家也照顾过弟弟妹妹,所以我并不是天生反对‘照顾孩子’。另一方面,我也比较了华文和小学的一体化教育体系,而且高中毕业确实可以直接去浙江师范大学,省内重点大学,路径已经给你规划好了,有很多我擅长的专业。这让我对未来的学习充满期待。”

但回到现实,学校的录取分数线近年来一直在上升。对于萧远来说,他还需要努力才能顺利考上。

近年来,学生报考中考成绩均达到较高水平。例如,2022年,申请中专一体化项目的最高分来自中策职校,分数高达584分(达到当年学军中学西溪校区的录取分数线); 2023年,申请中专一体化项目的最高分来自人民职业学校,最高录取分数线为569分(达到当年杭州十四中凤起校区的录取分数线)。

最近几个月,肖远下定决心“提前准备高考”,向综合大学录取分数线冲刺。

不要根据学校来判断英雄

未来拥有无限可能

最终,小袁考入了人民职业学校的中专一体化课程。妈妈松了口气,退出了微信各种信息群,去深造。萧远也开始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准备。

学习综合本科课程相当于与该专业绑定7年。未成年学生被定型是不是太早了?对于这个问题,肖远和家人也认真讨论过。

作为父母,总是想为孩子选择一条最适合的道路,但在选择的关头,难免存在不确定性。小袁妈妈说:“唯一可以确定的是,我们做出这个决定并不是为了逃避高考,但幼儿园老师并不是孩子未来就业的唯一选择,我们看重的是他们职业素质的提升。”这七年里,孩子未来的发展有很多分支,他可以自由选择。

对于社会上对职校学生的刻板印象,肖袁的家人也很清楚。肖远真实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家里的教育从小就告诉我:并不是你上了好高中,你就会比别人优秀。每个人学习的方式都一样,只是采取的方式不同而已。”即使以后考上了名校,也不能靠学校的光环,而必须不断提高自己,如果以后遇到其他同学或者亲戚,问我高中是哪里的。肯定会自豪地说我是人民职业学校的学生,就吹牛吧,以后我还是浙江师范大学的学生!”

对比其他进入高中和优秀高中的暑假,萧远发现今年的暑假确实轻松了很多,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以后就能睡得安稳。

用户评论

如梦初醒

哎,真是没想到,现在连父母都是老师的孩子,也会选择职校。这女孩肯定经历了不少压力吧。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哽咽

这个杭州女孩真勇敢,不读高中直接去职校,家里人肯定不支持,但她还是坚持了自己的选择。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经典的对白

父母都是老师,她却选择了职校,是不是对高中教育有什么不满呢?好奇她的真实想法。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身影

职校也能出人才啊,这女孩的选择证明了教育没有唯一出路,赞一个!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素婉纤尘

她经历的过程一定很艰难,但最终选择适合自己的道路,这才是最重要的。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别伤我i

不读高中直接去职校,这勇气可嘉,希望她能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发展得越来越好。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代价是折磨╳

父母都是老师,但她还是选择了职校,这说明她有自己的想法和目标,不随波逐流。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半世晨晓。

这女孩一定很独立,有自己的主见,不因为父母的职业选择而妥协,给她点赞。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凝残月

好奇这个女孩在职校的学习生活,是不是比高中轻松多了?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弃我者亡

父母都是老师,她却选择了职校,是不是对传统教育模式有所厌倦呢?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苏莫晨

这女孩的选择让我想起了自己,也许我们都应该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不受他人影响。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莫失莫忘

职校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这女孩的选择也代表了新一代的价值观变化。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炙年

父母都是老师,她还是选择了职校,这说明她对教育有自己的理解和追求。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漫长の人生

这女孩的经历让我看到了教育的多样性,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晨与橙与城

好奇这个女孩在未来的职业道路上会走得多远,期待她的精彩人生。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汐颜兮梦ヘ

职校教育不比高中差,这女孩的选择证明了教育的包容性和多样性。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孤城暮雨

父母都是老师的孩子,却选择了职校,这女孩一定有着独特的个性和追求。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隔壁阿不都

这女孩的选择让我看到了教育的公平性,每个人都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梦想。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本文永久网址:

获取方案
咨询电话
13697281325
TOP 在线咨询
TO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