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会选择“无人陪伴”病房吗?
分类:网校动态日期:2024-09-04 22:27:00人气:
向女士选择了“无人陪伴”病房。近年来,中国的“无人陪伴”病房不断增加。他们的意思是,经过专业培训的医疗护理人员为住院患者提供24小时不间断的日常护理服务,而无需家属陪伴或无人陪伴。
武汉第三医院光谷院区两年前开始试点骨科“无人陪伴”病房,武汉亚新总医院去年2月开始试点骨科、神经内科“无人陪伴”病房。 “无人陪伴”病房的实际效果如何?您会选择“无人陪伴”病房吗?近日,长江日报记者探访。
“无陪护”其实是有护理人员陪同
武汉市第三医院光谷院区骨科病区的护理人员正在照顾患者。通讯员王政摄
试点“无人陪伴”病房的第三医院光谷院区骨科实际上提供了一对一陪护、团体陪护、无人陪护三种形式可供选择。
“现在的年轻人工作已经很忙了,每天还要来医院照顾我,哪有闲暇的精力呢?”向女士选择了“无人陪伴”病房的集体护理。
团体型陪护人员与患者的比例为1,333,603,即平均每3名患者就有1名陪护人员。陪护团分为早、午、晚3班,覆盖全天。
无论是谁值班,护理人员都会永远记住住在走廊尽头病房49号床位的向女士。照顾者害怕她一个人,有时会陪她做家务,或者帮她打开电视。
向女士需要时只要按一下门铃,看护人员就会立即赶到。平均而言,护理人员每15至20分钟就会巡视一次病房。
听到手腕上的传呼机“嘀嘀”的声音,护士伊庆之快步走到八号病床前。“奶奶,您要什么?”易庆智俯下身子,在一位80多岁的病人耳边问道。
老人试图从被子里抽出右手,指着床头柜上的水杯。易清之左手拿起水杯,右手将水杯里的吸管放入老人嘴里,喂老人喝水。这是记者8月19日在现场看到的情况。
当天上午8点30分,主治医生和护士一起查房,易庆智跟随查房队伍。她会把医生的指示和病人的反馈一一写下来。
“8号病床上的病人是我们这些天需要重点关注的病人。”第三医院光谷院区骨科护士长李玲在查房时告诉易庆智。
之所以需要重点关注8号床上的病人,一是病人年龄较大,二是老人脾气有些顽固,护理人员在照顾时需要更有耐心。
8号病床上的老人入院第一天,除了儿子之外,拒绝与任何人说话。老人的儿子告诉易庆智,不用刷牙,不用洗头,因为他妈妈总是因为在家洗澡而生气。
但易庆之并没有放弃。净化身体对病人有好处,有利于治疗。她从护士站拿来一叠消毒过的厚纱布,绑在食指上。纱布上沾了一点盐。与老人交流了半个小时后,她终于慢慢地将缠着纱布的食指放入了老人的嘴里。帮助老人清洁口腔。
起初,老人反抗并咬住了她的手指,但随着清洁工作的进行,老人逐渐放松下来,10多分钟后,清洁工作完成。随后,易庆之又给老人洗了头发,老人并没有反抗,也没有发脾气。
“无人陪伴”病房不限制患者家属的陪同或探视。临近中午,老人的儿子给母亲送来了午饭。看到易清之,他说道:“易姐,我感觉妈妈这几天心情好多了。”易清之听后笑了。
与普通陪护有何不同?
易庆智,54岁,第三医院光谷院区骨科组组长。她从事护理工作已有10多年。
此前,易庆智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各大医院的普通病房做一对一的护理。具体来说,护理公司收到顾客的订单后,会按照易庆智等人的时间进行配送。她每次去哪个医院、哪个科室并不固定。
“当时我们流动性很大,有时工作量很大,有时半个多月没有工作,上岗前也没有经过专业培训。”易庆智已经在三院光谷院区工作一年了。这是她从事护理工作以来,在固定地点工作时间最长的一次。
第三医院护理部主任罗曼认为,护理是一个需要专业知识和背景的职业。即使只是把病人推到床上检查,谁将病人拉到床前,谁观察病人的面部情况,进入床边电梯时谁先走。无论床尾高级与否,都有专业要求。这对于患者家属和未经培训的护理人员来说很难做好。
“无人陪伴”病房的护理不仅照顾患者的日常生活,术后恢复期间,护士也会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协助患者完成康复锻炼。术后恢复期间,患者每天需要进行两次每次一小时的康复锻炼。从最初的站起来勾腿的训练,到坐在床边摆腿,再到站在床边慢慢行走,都需要专业人士的指导。
医生负责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护士负责疾病观察和实施以及专门的护理措施,护理人员负责日常护理和康复协助。这种各司其职的闭环,有益于医生、患者及其家属。
谈及与普通陪护的不同,易庆智表示,她现在在骨科病房工作。部门每半个月组织一次培训,每次都有具体案例进行针对性培训,让大家都能掌握技能,“收入”也比过去稳定很多。
在李玲看来,“无人陪伴”病房模式下护理人员的稳定性得到了增强,更便于医院进行统一管理和培训。谈及试点“无人陪伴”病房的效果,李玲最大的感受是患者对护理情况的投诉率明显下降。
可根据患者病情选择服务价格
武汉市第三医院光谷院区骨科病房陪护服务收费标准。扬子报记者蔡新兴摄
“一个人住院,全家人都在奔波。”老人生病住院陪护难是困扰很多家庭的问题。 “无人陪伴”病房让护理人员经过严格培训,替换经验较少的家人或护理人员提供更好的护理,让患者有条件避免需要家人陪伴,有助于避免“一个人”的困境。一个人生病了,全家人都忙着”。
采访中,“无人陪伴”病房的价格成为不少市民关心的问题。在三院光谷院区骨科病房护士站,陪护服务收费标准一目了然:一对一服务价格分三档,每人200元至260元不等。日、特殊患者可根据实际情况协商;团体陪护服务每人每天80元。至150元。
武汉亚新总医院的试点科室也不全是“无人陪伴”病房。您可以选择普通病房或“无人陪伴”病房。即使选择“无人陪伴”病房,由护理人员照顾,家人也可以陪伴。
记者了解到,武汉亚新总医院的“无人陪伴”模式根据患者病情和自理能力进行分级:一级护理适合病情严重或自理能力较差的患者;二级护理适合病情严重或自理能力较差的患者;二级护理适用于病情稳定但仍需要卧床或生活的患者。部分自我护理的患者; 3级护理针对的是症状较轻、自理能力较强的患者。三级护理费用分别为每天180元、150元、60元。
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平杰认为,让患者及家属有知情权和选择权,是推广“无人陪伴”病房最重要的一环。
据悉,市场上个体户看护患者的费用一般为每天220元至270元。由于团体陪护是“多对多”,所以价格更大众化。但对于低收入家庭来说,这笔费用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武汉亚新总医院院长苏希认为,如果能将“无人陪护”模式纳入医保渠道并给予一定报销,将减轻患者自付费用的经济压力。记者了解到,福建等地的试点医院已经这样做了。
“无人陪伴”病房能否升级?
与晋升的呼声相比,部分患者家属对“无人陪伴”病房也持观望态度。一位带着四个孩子的老人直言,如果自己生病住院并请了保姆,亲戚可能会说孩子不孝顺。像她这样受传统观念影响的老人很多,很难接受“无人陪伴”。
“无人陪伴”的概念近年来并不新鲜。在武汉,早在2010年,有关部门就在卫生部下发的《武汉市医疗质量荆楚行活动方案》号文件中提出,在部分医院实行整体护理,逐步取消家庭陪护。
2017年,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医院开始试行“无人陪护”服务。据介绍,2023年,福建省确定了17家“无陪护”试点医院、107个试点病房; 2024年起,“无陪护”病房试点范围将逐步扩大至福建省所有三级医院,并延伸至二级公立医院。医院。
2019年,国家卫生健康委等五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医疗护理员培训和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号文明确提出,加强医护人员培训和管理,是加快护理服务业发展、增加护理服务供给的关键环节。此后,“无人护航”模式在部分沿海省份试点。
2022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22年版)》颁布,护理人员有了自己的名字,即——医疗护理人员。从此,这个职业逐渐被认可,管理也更加规范。
2023年底发布的《湖北省加强医疗护理员培训和规范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号文明确,将医疗护理人员培训和规范管理纳入医院资质认定指标,医疗机构必须建立医疗护理人员管理制度。这给了武汉试点医院信心。
今年5月底,湖北省卫健委公布了湖北省首批医疗护士培训机构名单,覆盖武汉市多家公立医院、高等医学院校和职业培训机构。罗曼表示,三院光谷院区选择骨科作为试点,是因为骨科患者往往存在肢体不便,影响活动,需要更多护理。今年9月,三院首一院区各科室将推广“无人陪伴”病房。
试点前,武汉亚新总医院呼吸科主任曼宁进行了问卷调查。超过80%的人选择了“无人陪伴”病房。此次调查结果远远超出预期。 “无人陪伴”病房将在医院呼吸科等更多科室推广。
用户评论
我肯定会选无人陪伴病房,毕竟隐私和安全更重要。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无人陪伴病房听起来好恐怖,我还是喜欢有人照看的。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如果是出于健康考虑,无人陪伴病房也许是个好选择。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无人陪伴病房?不,我宁愿多付点钱也要有护工在。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无人陪伴病房?想想都觉得心里没底,不敢尝试。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更信任专业的医护人员,无人陪伴病房听起来有点不安。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无人陪伴病房,听起来好未来感,但我担心会孤单。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无人陪伴病房?那我还是选择和家人一起吧,有安全感。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如果真的生病了,无人陪伴病房也许能让我更专注于治疗。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无人陪伴病房?听起来很高级,但我更喜欢有人陪的感觉。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无人陪伴病房?我觉得还是得看个人情况,我可能不会选。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无人陪伴病房,我倒是觉得这样能减少感染的风险。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无人陪伴病房听起来很现代,但我不确定自己能适应。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更喜欢有人陪伴的病房,毕竟生病时心情很重要。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无人陪伴病房,听起来很独立,但我不确定自己能接受。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可能会选择无人陪伴病房,毕竟隐私和安全是关键。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无人陪伴病房?我觉得有点冒险,我还是选择传统病房。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无人陪伴病房,我更倾向于相信科技,但心里还是有点忐忑。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