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沉默,我们都是偏见的受害者
分类:网校动态日期:2024-09-04 15:54:41人气: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但你有没有想过,你的立场随时可能被各种偏见夺走?
11月12日,某商场的女装尺码推荐表将女装尺码分为“S(瘦)、M(美)、L(放荡)、XL(邋遢)、XXL(邋遢)”等不同类别。并且还标注了“仅限18-35岁的女孩”,立即引起舆论批评:“这是什么偏见?体重超过150斤或者35岁的人不配担任女装职位吗?”
如此粗俗地划分消费者,经营者的偏见是从哪里学来的?
随后,商场在官方微博上致歉,并立即删除相关宣传材料,并称今后不会再发生类似事件。但舆论的愤怒并没有很快平息。 —— 显然,我们不满意的远不止这个女性尺码推荐表。像这样根深蒂固的刻板印象每天都在我们身边上演,那些本该属于我们的位置也被各种偏见贴上“你不配”的标签,一一离我们而去。
我们要做的就是打破偏见,找回属于自己的位置。
偏见被打破,刻板印象更多
如果要为“打破偏见”选一个代词,那么刚刚完成总决赛的《说唱新世代》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豆瓣评分9.2的《说唱新世代》彻底颠覆了观众对说唱的固有认知:原来说唱不仅可以有diss、脏话、大金链子,还可以有正能量和个性的人文表达。更难能可贵的是,这种新的说唱风格并不罕见。不知不觉间,它已经在说唱界占据了不可动摇的地位。
《说唱新世代》的正面评价是由“打破偏见”的勇气支撑的。
这些勇于打破偏见的新生代也在节目中不断反思社会中存在的各种偏见,让公众重新将目光聚焦到这些群体上:
选手于震以真实人物原型创作《她和她和她》,探讨老年女性被迫结婚、女性就业遭受性别歧视等各种偏见,鼓励她们勇敢打破这种刻板印象;而选手Doggie Nao的《Real Life》则直接向那些本应在大学占有一席之地,却被秘密操纵而取代而失去名额的考生致敬。
最受尊敬的人,永远是敢于说真话的人。
节目之所以引起观众强烈共鸣,正是因为歌曲中所体现的偏见和不公正在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
请尝试回忆一下。中学语文、数学、英语教师在体育、艺术、科学科目中是否存在性别极不平衡的现象?事实上,这正是偏见造成的结果。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教育心理学家爱德华·桑代克在实验中发现,教师往往意识不到自己的性别偏见,体育课和音乐课往往被默认为“不重要”。甚至“不必要”的课程也被其他老师占用。
那些在校园里饱受偏见的群体,毕业进入职场后,仍然很难逃脱那些蕴含着偏见的潜规则。豆瓣9.4上的职场剧《半泽直树2》引起观众强烈共鸣:
剧中职场新人总是被边缘化,没有升职加薪的机会;而老员工虽然工作努力,却得不到重用。本该属于自己的职位被老板抢走了,“下属的功劳归上级,上级的错就是下级的责任”。
只要你留心,就会发现企业制度中偏见无处不在。
早在2015年,《新周刊》就在第《当代中国的18种性别偏见》号文章中探讨了社会上常见的性别偏见,如男主外、女主内、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男孩学理科、女孩学文科等。时至今日依然如此,女性在职场的话语权和地位仍需提升:
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2020年全球性别差距报告》数据显示,全球只有约25%的女性从事中高层职位,在职场、政治、教育等领域占据的职位极少;而BOSS发布的《2019中国职场性别差异报告》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女性平均工资为6497元,仅为男性的78.3%。同工不同酬的现象时有发生。
性别偏见、年龄偏见、地域偏见……无数细小的偏见构成了一个充满刻板印象的社会,本该属于你我的立场也被偏见的洪流冲走了。
直到今天,女性在家庭和职场中的地位仍然受到偏见的影响。
那些年,我们的立场被偏见夺走了
美国心理学家乔治·凯利曾提出“个人建构”理论。他认为,人的思想是由过去的经验和所见所闻形成的。人看待事物的方式会受到固有观念的限制。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第一印象”。
久而久之,这种固有的观念很容易演变成偏见,而这种偏见往往对周围的人产生不可避免的影响,甚至演变成公然的歧视。 ——
10月23日,武汉市一菜市场要求女性摊贩年龄不超过45岁,男性摊贩年龄不超过50岁才能进入市场。网友质疑:老年摊贩在市场上本来就没有安全感。占据相当比例的职位,这样的年龄限制无论从情感上还是理性上都是对老年人的一种偏见。 “什么时候连卖菜都要吃年轻人了?”
这种偏见是可笑的。但如果我们只是一笑置之,而不采取行动,不为这些有偏见的群体发声,我相信类似的事件还会不断发生,属于这些群体的立场也会逐渐消失。
公然的年龄偏见已经蔓延到普通的市场摊位。
基于这样的反思,11月14日至15日,皮亚诺在广州街头发起了名为#归还我的地方的举牌活动,呼吁公众勇敢地对偏见说不,让每个人回到自己的地方。为公众营造一个文明、公平、没有偏见的和谐社会。
老年人也需要工作谋生,年龄大不应该成为拒绝的理由。
在#还我立场#的举牌活动中,不少文案引起了大家的强烈共鸣。每一个勇敢的说法都可以在现实中找到相应的例子,这是对偏见的美丽一记耳光:
“我学历不高,就只有打酱油的资格吗?”
2020年,中国青年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一些用人单位在招聘时会歧视应聘者,主要表现在申请机会不平等、招聘用工标准不平等(如只招985、只招男性、本地户口优先) , ETC。);就业福利往往导致同工同酬。
如果你学历不高,就只配打酱油吗? 2020年11月播出的《入驻须知》中,二大出身的丁辉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被誉为“律师圈红圈所”君合律师事务所的实习offer,证明了自己的学历一个人的能力是没有极限的;
学术歧视让无数非知名院校的毕业生失去了应有的地位。
“我胖了,你就拒绝我的提议吗?”
2019年,内衣品牌维多利亚的秘密首次签约大码模特,提出“自我护理、自我接纳、崇尚个性”的价值观;曾经“以瘦为美”的时尚杂志开始打破以往单一的审美传统,探索大尺度模特。 Size Girls的闪光点—— 无论你是大码还是小码,时装秀、杂志封面、健身代言都能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
皮亚诺用标语牌提醒社会关注隐藏已久的各种偏见。
面对偏见,我们应该保持沉默,还是应该站出来说不,收回立场?
几乎每个人都会在某个时候遇到偏见。重要的是,我们敢于说不吗?
德国牧师马丁·尼莫拉曾说过:“当他们迫害犹太人时,我没有发声,因为我不是犹太人;当他们杀害工会成员时,我没有发声,因为我不是工会成员;” ……到最后,当他们开始对付我的时候,就没有人为我说话了。”
就像这句名言一样,我们每个人都是偏见的受害者。为别人发声也是为我们自己发声。一千个人就有一千种偏见。也许我们无法一一消除人们心中的偏见,但站出来向偏见说不,是我们反击偏见最简单、最有效的方式:
你还记得那个想去书店看书却被保安拦住的人,因为他“穿着迷彩裤,看起来像附近建筑工地的农民工”,不让进去吗?这是偏见夺走人们地位的结果。而皮亚诺的举牌活动正是与这种偏见作斗争。无论是学生、农民工还是无家可归的人,他们都有权在书店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地点。
只有消除偏见,才能真正将人文关怀渗透到读者心中。
#Return My Place#活动的背后是皮亚诺所倡导的价值观:只有勇敢站出来,对偏见说不,才能回到属于我们的地方。
视频加载中.
返回我的位置:对偏见说不
由偏见造成的生命错位,就像一件物品被放置在错误的位置。它已经脱离了原来的位置,失去了光彩。
作为高端定制家居品牌,其“储物柜”一直秉承着“万物皆有其位”的理念:每件物品都有它的位置,任何物品都不应该被冷漠对待。为此,皮亚诺提出了定制家居行业9大收纳标准,包括便捷、安全放心、小空间大利用3大核心价值,打造超级储物柜,确保“万物皆可存” ”并真正认识到没有什么可以被存储。没有浪费的空间,没有被忽视的物品,没有任何随意的放置。
一切都可以收集,无限收集,按顺序取。 —— 名归还所有物品的人也是如此。皮亚诺也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任何人都不应该因为偏见而受到冷遇,失去原有的权利。占有位置。
学历歧视、身材歧视、性别歧视、资历歧视……每个人都因为“与众不同”而受到别人的冷遇。面对这些偏见,大多数人选择保持沉默,但结果却失去了自己应有的归属。自己的立场。诚然,偏见是一种无理的欺凌,但无休止的沉默也是对自己的一种伤害。只有大家勇敢行动,主动发声,才能打破偏见,顺利回到自己的立场。
基于这一洞察,皮亚诺携手《新周刊》发起了#回归偏见,对偏见说不#文明倡议。我们希望能够一起勇敢地向社会发声,通过共同努力,让大家回到自己的位置:
上一篇:第1 课问候打招呼
下一篇:十日谈:打破沉默的时刻
用户评论
看了这篇文章,感觉说得真好,我们很多时候都活在偏见里,自己却浑然不觉。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确实,打破沉默很重要,但有时候说出口的代价太大,我选择默默承受。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让我意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偏见,我们应该尊重差异。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打破沉默,但也要注意方式方法,避免伤害到他人。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们都是偏见的受害者,但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学会理解和包容。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让我反思自己的偏见,谢谢作者的勇气。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有时候,沉默不是金,而是因为我们害怕面对偏见。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打破沉默,我们要勇敢地表达自己,也要学会倾听他人。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让我意识到,改变偏见需要时间和努力。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们都是偏见的受害者,但我们可以选择不再成为传播者。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打破沉默,从自我开始,改变自己的偏见。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让我看到了偏见背后的痛苦,我们要共同努力消除它。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打破沉默,我们需要勇气,更需要智慧。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有时候,沉默也是一种力量,用来对抗无形的偏见。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们都是偏见的受害者,但我们可以通过教育改变下一代。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打破沉默,让我们一起为消除偏见而努力。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让我意识到,偏见无处不在,我们要时刻保持警醒。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打破沉默,但也要注意保护自己,不要被偏见所伤害。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们都是偏见的受害者,但我们可以选择用爱和宽容去化解它。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让我明白,打破沉默,是为了让世界更加美好。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