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教育乱象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分类:网校动态日期:2024-09-03 00:35:39人气:
文本是
《三字经》你记住了吗?
“人性本善,本性相似,习惯却相差甚远……”也许你只能记住前两句话,但你会发现很多孩子已经能脱口而出下面的内容了。
社会上一直存在着学习“国学”的热潮。因为喜欢传统文化,家长们愿意让孩子从小接触“国学”。《弟子规》、《论语》、《道德经》……这些经典书籍谁小时候没有读过?
但现实中,一些奸商利用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在没有教师资格的情况下,开办昂贵的“国学教育”班,为家长赚取大量金钱。
大量的“国学课”和“读经课”轮番上阵,用各种招数招揽顾客。
国学教育乱象屡见不鲜,这不禁让人疑惑,少儿国学教育到底教的是什么?真的能满足父母的期望吗?
“国学热”的来龙去脉
国学热已经不是一两天了。
2001年播出的《百家讲坛》让文化名人以讲座的形式讲解传统文化和历史故事。它成为当时中央电视台最受欢迎的节目之一,至今仍受到人们的喜爱。
《百家讲坛》已成为严崇年、易中天等文化名人的热门话题。他们写的书经常登上销售榜,跻身“中国作家首富”之列,足见大家对传统知识的热爱。
与此同时,余秋雨的《文化散文》和《曾国藩的处事之道》也很受欢迎。
人们越来越倾向于从中华传统文明中寻求精神慰藉。
2005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成立“乾元国学课堂”。学员们都是商界的成功人士,课程有《四书》 《道德经》等古代经典。传统哲学中的处事方法,甚至帝王将相的人生得失,都为企业家经营事业提供了养分。
不仅是大人,孩子们也开始学习国学。市场上涌现出不少少儿国学课程,包括课外兴趣班、夏令营、全日制课程等。不合格的教育机构趁着市场趋势,随意涌入,牟取暴利,导致一系列的问题。奇怪的教育现象。
孔子学院纪念孔子仪式/图冲创意
尽管收取高额学费,但一些教育机构往往比较形式主义。
会树立孔子雕像,跪在全班和老师面前;花几个小时在复读机上念经,正式模仿古代学校,真的能帮助孩子理解国学吗?
近年来,《中国诗词大会》、《中华好诗词》、《经典永流传》等节目的火爆,再次将大家对国学的兴趣推向了极致。
《中国诗词大会》 第二季总冠军、16岁的吴亦舒,展现了古典才女学院派的形象。她淡定从容的气质让无数观众钦佩和羡慕。
市面上的国学课程能培养出有文化、有气质的孩子吗?
是素质教育,
还是粗暴驯化?
传统的中国教育满足了家长对“素质教育”的期望。
童年是建立认识世界的重要阶段。家长希望通过中国传统教育帮助孩子树立人生方向。
与普通兴趣班相比,国学班的亮点在于“素质教育”。
“研读经典,启迪智慧,体验国学魅力;学习礼乐,陶冶心灵,奠定人生基础。”这句口号概括了普通国学课的教学宗旨。
他们承诺,您的孩子学习国学后,将成长为有智慧、有风度的人。
“在其他兴趣班,孩子只能学习一项技能,但在国学课上,他们可以提高综合素质。”
问题是,他们真的能做到吗?
宣传得越漂亮、越吸引人,结果就越夸张、扭曲。
一是强行模仿古代礼仪制度。让孩子穿上汉服跪拜孔子,或者排队三跪给父母磕头;吃素、不吃肉,导致儿童营养不良;提倡棍棒教育,老师用尺子敲打手掌,讲解可以按摩穴位提高记忆力,让孩子身心受到伤害……
虽然适当的氛围可以让孩子直观地体验古代文化,但正规的教学显然无法让他们学到有价值的东西。
国学课一般使用的教材有《三字经》 《弟子规》 《千字文》这些简单的作品。上课时,有的机构会进行讲解,但也有不负责任的机构,只是要求孩子死记硬背。
北京曾经有一个全日制国学班,吸引热爱传统文化的孩子们从初高中辍学,每天给复读生念几个小时的经文。教学环境相当简陋,但学费一年高达2万元。一群被“毒经班”迷惑的孩子错过了美好的中学生活。
小学生朗读《弟子规》/土冲创意
《三字经》 《弟子规》 它们并不是传统文化的精髓,它们更像是道德规范的凝结,用简单、不解释的口号来约束孩子的天性,迫使他们乖巧懂事。
这些书的内容也与传统儒家思想有很多不同。
比如,关于孝道,儒家的孝道观并不是盲从,而是将孝道与道德放在平等的地位。当父母的行为与道德发生冲突时,不能因为孝顺父母而违背道德,也不能因为坚守道德而反抗父母。
在传统文化中,孝道是一个思辨问题。
国学课堂不会用复杂的方式来处理这个问题,只会按照黑白分明的文字灌输给学生。
中国传统文化课堂教材《弟子规》讲述了孝顺父母:“父母叫你不要犹豫,父母告诉你不要偷懒,你要听父母的话”。你必须遵守父母的指示。”简单的几句话只是强调对父母的无条件服从。
按照课本只能教给孩子一些简单的道德纪律。有的国学课甚至给小学生讲“二十四孝”的故事。近百年前鲁迅批判的作品,居然被用在当代国学课堂上,让人怀疑时代在倒退。
二十四孝图片《卧冰求鲤》 /图崇创意
讲座《弟子规》 即使是“二十四孝”,也几乎总是要求孩子无条件服从父母。这不是扭曲孩子天性,单纯迎合父母吗?
当家长看到孩子变得懂事了,国学课堂的任务似乎就完成了。但这种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与其说是学国学,不如说是另一种“服从教育”。
还有一些培训课程,直接宣扬可以改变孩子的“坏习惯”,比如思想叛逆、顶撞父母、早恋、逃学等,让人想起臭名昭著的豫章书院。
此外,还有很多“非常规”的国学培训课程。
德班儿童还在折磨那些2000年出生的人,他们以中国传统文化的名义,让小女孩们学习“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凡事接受、不离婚”的封建思想。
“还好我学了传统文化,如果没有学传统文化,我现在就得胃癌了。”很难想象这样的话是出自一个天真烂漫的小女孩之口。
“女性德班”的设立显然违背了性别平等的社会共识,但别以为没人相信。 2015年,歌手孙楠将女儿送入华夏学院女子学校,对孩子在女子学校的进步感到非常高兴。幸运的是,这所学校因不具备义务教育资质而被取缔。
军训夏令营也布置了国学,培养所谓的“勇士”。 —— 国学讲仁,以弘扬斗志。国学的适用性确实非同寻常。
有的“国学班”、“读经班”甚至取代了全日制教学和义务教育,日常学习内容只是读经、背经。费用4万到5万元一年,老师每天读圣经9到10个小时;老师不讲解经文,认为“不求深悟”能够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昆虫创意图片
2017年,《童学文化报》,被誉为“第一号”中国少儿国文教育第一股”,“保守估计”,我国少儿国文教育市场规模达135亿元。
这些机构大多没有教学机制。他们只需要安排几个所谓的名师,教一些简单的古书,就能应付一群孩子了。
“国学”这个名字比教学内容和资质更响亮。
2019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做好2019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号文,规定“校外培训机构不得非法招收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进行全日制培训,替代义务教育”。
此后,一批全日制国学班被停办整顿。儿童国学教育的乱象逐渐引起公众的关注和讨论。
即便如此,这些现象仍然发人深省:
为什么有些家长热衷于支付高额学费送孩子去学习中文?孩子需要什么样的中文教育?
孩子们需要什么?
在网上流传的一条对儿童兴趣班的鄙视链中,曾经的网红兴趣班钢琴一直排名垫底。随着兴趣班的日益普及,国学类培训机构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2019年,全国范围内涉及国学教育的相关企业超过4000家。保守估计,少儿国教市场规模达135亿元。
兴趣班不再是放学后的爱好。他们已经成为一场名誉和财富的竞争,一场起跑线上的竞赛。没有人愿意让自己的孩子落后。
国学所承诺的素质教育,在人们眼里显得十分崇高。与其他只能学习一种爱好的兴趣班相比,国学可以教会孩子终生受益的个人品质。
但市面上的“国学教育”真的能满足家长的初心吗?
在良莠不齐的市场中选择一家合格的教育机构并不容易。
一方面,家长本身需要在找准教育机构方面做出足够的努力。许多小规模的国学班往往收取数万元的高额学费,且封闭办学。但他们不具备办学资质,课程质量也十分堪忧。
另一方面,家长的心态可能也需要改变。
国学教育或许可以让孩子在短时间内增加国学知识,但如果只是死记硬背或者学到的是传统文化的糟粕,那么这种教育是否有价值就值得怀疑了。
一味追求传统文化知识,让孩子体贴懂事,不仅违背孩子的天性,甚至可能给孩子的一生带来负面影响。
在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情,甚至培养学习的兴趣,培养专注力、记忆力和理解能力,是孩子中华传统教育的关键。
这意味着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不能是临时抱佛脚的输出,也不能简单地树立教条。
即使是传统的儒家道德价值观也是建立在对人、对世界的认识之上的。没有后者,道德就只是趋利避害的手段。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还应该在孩子们的心中种下良知和学习的种子。这就需要尊重孩子的天性,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
与其花高价让孩子去上国学课,不如陪孩子多读一些经典作品。
国学课的光环早就该消散了。
参考
[1] 全日制“读经班”一年招生4.2万人凌晨4点起床选数学|北京青年报
[2] 孙楠女儿曾就读的“华夏书院”被查封:所谓“国学班”每年学费超10万元,无学历教育资格! |文汇网
[3]国学热潮,一个改革开放的故事|大象公会
用户评论
哎,现在的教育真是让人头疼,孩子才刚上学就背负了这么大的压力,这起跑线上的竞争太残酷了。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传统教育真的有问题,我小时候也是这样过来的,太累了。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文章说得太对了,我们小时候也是这样,现在孩子压力更大了。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中国教育确实有问题,孩子们的生活太不快乐了。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家孩子也这样,每天都是学习学习学习,没有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现在的孩子太可怜了,从幼儿园开始就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教育应该更加注重培养孩子的兴趣和个性,而不是一味追求成绩。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传统教育确实存在很多问题,但改变起来却很难。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让我想到了我小时候,那时的教育环境确实很糟糕。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现在的孩子太累,我们那时候虽然也辛苦,但至少还有童年。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教育应该更加人性化,让孩子们有更多的选择。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其实更多的是输在了家长和老师的观念上。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支持这篇文章的观点,我们应该为孩子创造一个更健康的教育环境。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教育应该更加注重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传统教育确实有很多弊端,但也不能一概而论。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其实更多的是输在了社会的期望和竞争上。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希望孩子们能够拥有快乐的童年,而不是被沉重的学业压垮。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文章让我深思,我们是否真的给孩子创造了良好的教育环境呢?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现在的教育太功利了,应该更加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