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印机保养小窍门
分类:网校动态日期:2024-09-01 10:36:15人气:
复印机故障后的检查与维修步骤
复印机出现故障后,总有一个主要故障。通过分析该主要故障,可以找出故障原因及排除方法。我们一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找出故障原因并排除。维修时应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逐步缩小范围,最后集中于某一点。
1.了解情况
2.检查机器
3、准备工具
通过对机器的检查,一般可以对故障现象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也可以知道维修时需要哪些常用的专用工具。准备好所需使用的工具和材料后,即可进行检查和维护工作。 4、机器故障自检
由于复印机的种类和型号多种多样,各个厂家生产的复印机也不同,甚至同一厂家生产的不同型号的复印机也不完全相同。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故障现象还是存在一定差异的。这里仅介绍常见常见故障及其原因及排除方法。
1、影响复印质量的故障原因及排除方法
复印质量差是复印机最常见的故障。这种故障可占总故障率的60%以上。下面是具体故障的维修与排除。
(1)复印机生成的复印件是全黑的。复印后,复印件全黑,没有图像。原因及排除方法:
1、曝光灯损坏。首先观察曝光灯是否发光。如果不发光,可以检查灯管脚之间的接触是否良好。是否是曝光灯损坏、断线、灯脚与灯座接触不良?
2.曝光灯控制电路故障。曝光灯控制电路有故障。检查各处电压是否正常。如果无电压,检查控制曝光灯的电路是否有故障。如有必要,更换电路板。
3.光学系统故障。复印机的光学系统被异物遮挡,导致曝光灯发出的光线无法到达感光鼓表面。去除异物。反光罩太脏或损坏,反射角度改变,光线太高,使感光鼓曝光。清洁或更换反射镜并调整反射角度。
4充电部件有故障。二次充电元件故障(仅限NP抄法),检查充电电极绝缘端是否被放电击穿,电极与金属屏蔽层(有烧焦痕迹)连接,造成漏电。
(2)复印件必须全白
全白复印失败分为两种情况:感光鼓上有图像和感光鼓上没有图像。 1. 光鼓上有图像。故障原因及排除方法。转移电极线接触不良;重新连接它。转移电极丝断;更换电极丝。
转移电极高压发生器损坏或高压线接触不良;修理并更换高压发生器或重新连接高压线。
1)。输入电压太低。调整电压满足要求;
2)。高压发生器烧坏。更换高压发生器;
3)输入、输出线接触不牢固;牢固地插入每个触点;
4)、点击插入不正确。正确插入触点。
放电电极击穿。原因及排除方法:
无论是使用直流功耗的机器还是交流功耗的机器,都会出现这种故障,尤其是充电电压过高、空气湿度过高时,故障会更加频繁。
当您拔出该电极时,可以看到一端或两端的绝缘端块上有烧焦的痕迹。这是发生漏电的地方,应更换破损的绝缘端子排。如果烧焦的面积较小,可以用砂纸或小刀把烧焦的层去掉,然后用透明胶带粘上,这样仍然可以工作。
按绿色复印按钮后,第一步进纸失败。原因及排除方法:
首先检查取纸是否转动?如果旋转良好但无法拾纸,请检查:
1)。检查搓纸轮是否脏污、老化或摩擦力减弱。如果脏了,用浓酒精擦洗;如果磨损和老化,请更换新的。您还可以使用一个简单的方法:剪下一块橡胶指套并将其放在搓纸轮上。实践证明,这是解决搓纸轮摩擦的有效方法。
2)检查顶部纸板弹簧的力是否减小。如果是这样,请调整它。
3)纸张裁切宽度是否比纸盒标准尺寸宽;
4)如果搓纸轮不转动,则可能是第一进纸离合器以及与第一进纸相关的电路出现问题。
第二次进纸故障原因及排除方法:
1)首先观察第一步拾纸是否到位。如果不是,首先解决第一张供纸到位的问题;
2)。感光鼓上没有图像。故障原因及排除方法。
充电电极接触不良或电极线断线;重新连接充电电极或更换电极线。
充电电极高压发生器损坏或高压线接触不良;修理并更换充电高压发生器或重新连接高压线。控制显影器的离合器老化或损坏;更换离合器。
显影机错位或传动齿轮损坏;将其重新安装到位或更换驱动齿轮。感光鼓安装不正确;重新安装它。
(3) 复制图像有时会失败。原因及排除方法:
原因是充电或转移电极与高压变压器的连接或高压变压器本身损坏。故障排除:
检查时,可打开机器后盖,取下电极插座。按下复印启动按钮后,将电极插座的金属部分与机器的金属框架接触。如果发现有放电光,则证明电极是好的。如果没有放电和点火,则说明高压变压器输出端有故障,需要更换。如果两个电极插座都有放电和火花,说明高压变压器没有问题,只是插座与电极连接不良,或者电极本身漏电或接触不良,应排除修复了。 (4)复印后复印件出现灰色背景
复印件上存在深浅不一的灰是静电复印机中常见的现象,也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复印件上有无灰尘是鉴别其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原因及排除方法:
1、曝光不足,原因包括曝光灯老化、照度降低;灯罩开得太小,曝光量小。调整曝光电压、光隙或更换曝光灯;
2、原始对比度太低;
3、复印纸受潮;
4显影偏压太低或没有显影偏压;调整显影偏压,修理显影偏压电路。 5. 未进纸
原因及排除方法:
1)送纸电机不工作;检查并排除电路和电机故障;
2)。搓纸轮不与纸张表面接触;调整搓纸轮的压力;
3) 搓纸轮陈旧或磨损。更换搓纸轮。第二走纸行程开关是否完好,位置是否合适,有无积粉、脏物;第二进纸离合器是否完好;
4)扫描平台行程开关中的对位启动微动开关或传感器是否无效; 5)纸道内是否有污垢、异物等。
6) 纸箱无法进纸。原因及排除方法:
复印机的搓纸轮大多是靠电磁线圈的作用来控制的。检查时机器需处于含纸状态。用透明胶带粘住检测纸盒有无的开关,这样就不会出现无纸信号。将一小张纸放在检测纸盒的光电传感器上,按下开始复印按钮后,大约1到2秒后,控制搓纸辊的电磁线圈的电枢应移动到吸风台上。如果没有,请检查电磁线圈与电路板的连接是否接触良好。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应考虑皮卡离合器内的弹簧是否损坏或生锈,必要时应更换离合器。
原因及排除方法:
1) 纸张的粗糙边缘粘在一起。反复擦拭纸张并重新装入;
2)纸张与纸箱之间的摩擦力太小。增加纸箱两侧的摩擦力;
3)。纸张装反了。调整纸张的正反面;
4)纸张的抗静电能力太差;
5)。纸张裁切宽度比纸箱标准尺寸窄很多,压纸脚不起作用; 6).纸箱压脚角度不好。调整纸盒压纸角度。
7).显影剂中载体比例太小,碳粉比例太高,导致底粉均匀、厚重。原因是游离碳粉过多,载体难以吸收。这时,需要重新调整载体与墨粉的比例。
8)当调色剂和载体受潮时,电阻率下降,调色剂和载体的带电性变差,导致显影效果变差。更换碳粉或载体。
9)载体疲劳(包括湿式显影和干式显影)降低了载体对墨粉(或油墨)的吸附能力,容易导致墨粉解离并被残余电位(亮区)吸附,从而产生底灰。
10)。碳粉和载体不匹配且不是同一型号机器使用的。
11)。感光鼓疲劳。清洁或更换感光鼓。
12)。所连接机器的电源电压太低。确保电压不低于220伏。
(5)复印后复印件颜色偏浅,对比度不够。原因及排除方法:
1、感光鼓表面带电电位太低,导致曝光后表面电位差小,即静电潜像对比度小。调整充电电位或调整充电电极丝与感光鼓之间的距离。
2、复印机工作环境过于潮湿,纸张含水量过高。
3、这是由于复印纸的理化指标不符合要求造成的,如纸张厚度、平滑度、密度等。
4机械和电气原因包括:转印电极丝太脏,上面粘有墨粉、灰尘、纸屑等,影响转印电压;转印电极丝离感光鼓(纸)表面太远,转印电流太小,无法使用。纸张背面有足够的转印电荷,影响转印效果。清洁转印电极线或调整转印电极线与感光鼓之间的距离。
5、显影剂中墨粉不足,无法充分显影,导致显影对比度不足。
6、液干显影时由于显影剂陈旧失效,载体缺失或疲劳,带电性减弱,导致显影不充分。
(6)复印图像清晰度差、分辨率低。原因及排除方法:
1.复印时曝光过度造成的。调整曝光电压或光缝。
2.原因是复印镜头和反射镜聚焦不良。调整镜头与反光镜之间的距离和角度。
3、连续送纸
原因及排除方法:
1)。份数控制按钮出现故障。检查或调整份数控制;
2)。计数开关失灵。修理或更换;
3)。送纸离合器失控。检查进纸离合器和控制电路。
起始线不一致。原因及排除方法:
1)。时间控制器定时辊间隙错误;检查控制器和同步辊间隙。
2)。送纸离合器故障。检查进纸离合器。
3)。磁刷显影器不旋转。原因及排除方法:
下一篇:复印机维修工程师基础知识普及
用户评论
这复印机保养小窍门太实用了,我之前不知道,现在试试看。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复印机保养小窍门得学起来,办公室里的大神器啊。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看了这些保养小窍门,感觉复印机也能用得更久。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复印机保养小窍门,我之前都是随便用的,以后要好好对待它。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复印机保养小窍门,这几点真的很实用,分享给同事。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复印机保养小窍门,感觉这些方法挺科学的,要试试。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复印机保养小窍门,这些小细节真的会影响机器寿命啊。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复印机保养小窍门,谢谢分享,刚刚看到,太及时了。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复印机保养小窍门,我觉得这些方法挺有创意的。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复印机保养小窍门,没想到保养复印机还有这么多讲究。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复印机保养小窍门,看完了感觉自己对复印机又有了新的认识。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复印机保养小窍门,这种分享太有价值了,收藏了。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复印机保养小窍门,学到了一些,但是有点复杂,需要实践。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复印机保养小窍门,我觉得这个标题有点误导,应该叫复印机保养误区。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复印机保养小窍门,这些小技巧以前真没想到,太有用了。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复印机保养小窍门,我同事的复印机总是出问题,得试试这些方法。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复印机保养小窍门,看了这些,以后再也不敢随便用复印机了。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复印机保养小窍门,这些小窍门简单又实用,必须点赞。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复印机保养小窍门,这些保养小窍门,如果能在产品说明书里看到就好了。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