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财务绩效分析为指标浅谈海尔商业生态圈的发展前景
分类:网校动态日期:2024-08-31 21:05:06人气:
编辑|玉儿
商业生态系统作为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具有独特的市场优势和良好的发展前景。
财务绩效分析-成长能力
企业的成长能力随着公司战略和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为了更全面地分析海尔商业生态系统的构建是否为其带来了良好的市场发展前景。
海尔智家2005年至2020年营业收入增速波动较大。
2011年之前,公司一直采用传统的企业管理方式。营收和净利润增速基本一致,业绩良好。 2007年至2010年营业利润增长超过80%。
2013年以后,营业利润增速经历了三升,营业收入增速波动下滑。 2015年甚至为负值,表明业绩不佳。
但这并不意味着传统战略模式优于商业生态系统模式,更有利于公司盈利和成长。
首先,在探索构建商业生态系统之前,即2012年之前,产业政策向好,房地产行业发展处于鼎盛时期,国内市场需求大,行业机会多。
2015年,营业收入和营业利润增速均大幅下降,主要是受宏观经济波动、行业竞争加剧以及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影响,导致市场整体低迷。
海尔空调及设备零部件业务收入同比分别下降21个和58个百分点,导致营销费用和其他费用增加,收入下降,两年后才有所改善。
其次,通过打造平台生态系统,海尔与世界一流资源合作伙伴实现“嫁接”,不断推动技术和市场能力的延伸,推动公司模块化生产模式的成熟,激发网络效应和协同效应。
由此获得的规模优势提高了研发和运营效率,降低了人力成本,提高了2016年至2017年营业收入和营业利润的增速,在基数巨大的情况下仍保持30%以上的增速。
此外,受消费升级影响,2018年主要产品销量出现不同程度下滑,影响整体增速。
但总体来看,剔除突发的COVID-19疫情对2020年营收和利润增速的影响,2015年至2019年整体保持上升趋势,说明商业生态系统对企业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最终,海尔在2012年后进入网络战略阶段,从2013年到2019年,逐步铺垫生态企业转型,不断赋能平台生态合作伙伴。
各项经营活动的投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海尔的营业利润,导致增速下滑。
不过,面对海尔庞大的物联网生态战略布局,这种不利影响是暂时的。战略就是方向。当前的趋势是物联网生态经济。海尔抓住了机遇,长期盈利能力提升空间巨大。
市场反应分析
股票价格和市值最能直观地反映市场价值。 Tobin'sQ能够更好地将公司自身价值与市场价值结合起来。利用以上指标可以更全面地衡量市场价值。
另外,从客户角度创造价值的企业将用户视为公司生存和发展的立足点,因此也能体现客户对公司产品和服务的认可。
1、股价及市值
海尔智家整体股价明显保持上涨趋势,尤其是2013年至2020年,增速高达368%。
虽然2016年和2019年出现了一些波动,但在2019年宣布企业战略进入生态战略阶段后,股价上涨了55.65%,也达到了2020年底建立商业生态系统以来的峰值。
从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到,海尔自2005年提出“租谈合一”模式、2013年探索生态建设以来,通过有效的管理模式和运营策略,股价逐步走高。
资本市场也对海尔的商业生态表现出积极的态度,其发展前景广阔。
此外,2016年前后,为了鼓励员工自主创业,海尔成立了小微企业,成为商业生态网络中的核心运营单位,并签署了对赌协议(小微企业与海尔的利益将通过股权激励将其捆绑在一起)。
我们以为用户创造价值为目标,利用平台提供的资源支持,鼓励小微企业自主经营,最终与海尔共享利润、共担风险。
此举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小微企业的活力。小微企业会更加努力地提升业绩,获得“赌赔”,这会反映在资本市场上,导致股价上涨,形成正反馈循环。
不仅股价呈现逐日上涨的趋势,市值也跟着一步步上涨。
自商业生态演化阶段以来,海尔智家的市值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 2017年,市值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
2018年,受人口红利消失、房地产行业销售业绩不佳等因素影响,整体家电市场受到影响。
2019年,进入生态品牌战略期后,市值快速增长。 2020年市值达到2019年的96.86%,达到2421.75亿元。
海尔目前的市值虽然与美的、格力还有一定差距,但已经在向好的方向发展。随着业务生态布局的不断深入,与其他企业的差距进一步缩小指日可待。
2、市场份额
市场占有率越大,越能比其他竞争对手赢得客户市场,为公司创造更多利润。
海尔智家的市场份额从2005年的8.81%增长到2020年的18.06%,整体呈现增长趋势。
2015年后与格力并驾齐驱,2020年后成为市场份额第二大家电企业,但略逊于美的集团。
首先,海尔市场份额的增长值得肯定。
无论是拓展销售渠道的顺光平台,还是线上推出的海尔智慧家庭APP,以及线下的智能家居体验中心,都增强了客户粘性,带动了海尔产品线的销售,提高了市场份额。
但作为白色家电龙头企业,海尔为何市场份额落后于美的,与格力如此接近?
原因之一是海尔的主要产品是冰箱和洗衣机。基本上一个家庭只需要一个。但格力、美的主要以空调为主,具有每户多台的配置属性,因此海尔的产品有天然的劣势。
其次,2020年海尔集团私有化之前,上市公司只有青岛海尔和海尔电器两家。股权结构复杂,披露数据仅涵盖集团部分业务。
与美的、格力整体上市不同,海尔的指标金额低于实际市场份额。
最后,海尔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全球化、高端化、智能化、配套化。通过收购GEA、斐雪派克等国外公司拓展国际市场,并通过分层品牌营销策略推动卡萨帝占领高端市场。
通过智能家居战略,实现了空调、冰箱、洗衣机、厨卫等配套家居的全面发展。因此,2015年之后,市场份额逐渐逼近格力,2020年,一举超越格力。
因此,在海尔商业生态品牌战略布局下,智能高端品牌的市场渗透率将持续提升,海尔有进一步抢占国内外市场份额的空间。
3.托宾Q
上述对海尔近16年股价、市值走势、市场份额的分析,直观地反映了2005年至2020年海尔市值的变化趋势。
托宾Q比率研究方法是经济学家托宾于1969年提出的。
该指标反映了市场对资产的预期。 —— 如果市场价值大于公司的资金成本,则托宾Q值大于1,说明公司没有浪费市场资源,创造了价值;如果小于1,则相反。
在实际计算中,由于置换资本数据较难获得,一般采用企业总市值加上总负债,再除以总资产账面价值来计算。
自2005年以来,海尔智家的托宾Q值每年都大于1,表明海尔在提出“租谈合一”管理模式后,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创造市场价值。
2011年之前,托宾Q值波动较大,主要是受当时国内大环境影响,行业整体业绩不佳,各家电企业市值出现不同程度下滑。美的和海尔有着相似的轨迹和增幅,就可以证明这一点。一点。
2011年至2019年,海尔的Q值一直保持在相对稳定的范围内,平均值为1.35。
其中,Q值从2013年到2015年呈下降趋势。海尔在商业生态系统的网络和渠道上投入了大量资产,使得总资产有所增加。但这些资产在建设期的回收周期较长,导致海尔Q值下降。
2020年达到近十年来的峰值,Q值为1.86。
此外,2014年之后,海尔智家的托宾Q值不如美的、格力。
主要是市值差距,Q值差距体现在海尔主营业务内生增长不足、债权收购海外资产业务盈利能力下降等因素影响下。
一方面,海尔提出发展生态品牌战略,全面布局智能家居、渠道售后服务等一系列综合服务,缩小自身先天短板。
另一方面,海尔早年就计划收购海外优质家电,打造成自有品牌出口销售。美的和格力的海外收入有一半以上来自代工,因此海尔的短期利润率可能不如美的和格力。
但展望未来,经历了深厚积累的海尔智能家居生态品牌能够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创造更大的价值。
通过财务绩效分析可以得出,在运营能力方面,海尔实行“人单合一”管理模式,通过价值网络与客户持续互动。
减少生态系统内的信息不确定性,大幅提升信息传播效率、员工工作效率和资产利用率,实现与用户的价值共创。
从盈利能力来看,海尔商业生态覆盖多个领域,主要通过五大平台为用户提供全系列智能家居,并带动小微连锁集团自发协同,为用户创造场景价值。
海尔探索商业生态建设以来,利用平台与全球生态伙伴实现创新协作,通过技术升级颠覆性创新产品引领行业,不断迭代触点网络,提高毛利率。
虽然净资产收益率表现依然不错,但海尔的产品已经向成套化、定制化、智能化转型。未来将利用生态系统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获取更高利润。
从增长能力来看,由于2014年以后计算基数过大,导致营业收入、营业利润增速多次波动。但营业总收入快速增长,核心竞争优势日益凸显,公司未来发展势头强劲。
海尔30多年来的持续创新和转型赋予了其竞争优势,使其即使在动荡的环境中也能持续成长。
商业生态的构建和为用户创造场景价值的战略理念,不仅“圈地”了终身用户,而且提高了运营效率和企业绩效水平,最终有助于提升生态系统的整体价值创造。
通过市场反应分析可以得出,随着海尔生态品牌建设的完善,股价和市值呈上升趋势。
市场份额的不断提升,说明海尔生态系统的建设激发了网络效应形成的用户价值,在海尔市场得到了良好的反响。最终,托宾Q也证明了市场投资者对海尔生态系统建设的整体积极态度。
研究结论
由于IT技术捕捉和分析交互数据能力的提高,利用平台利用共享客户和共享资源,构建强大的生态系统将有助于企业进入目标市场并实现强劲扩张。
海尔利用网络技术不断聚集和强化资源,充分协调独立小微企业与其他成员之间的互动关系,为创客创新创业提供多个生态子平台。
连接利益相关者,积极响应环境变化,快速满足用户需求,从而实现多领域拓展、多方价值创造。
本文在梳理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价值网络理论、协同理论和护城河理论来分析和探讨海尔商业生态系统对企业价值创造的影响。
提出海尔商业生态系统对企业价值创造影响的三种路径,并对海尔商业生态系统案例进行论证和分析。
在案例介绍部分,首先介绍了海尔集团的概况,然后阐述了海尔商业生态系统的构建动因和演进阶段,并从横向、纵向和整体上进行了总体描述。
案例分析部分分别分析了海尔商业生态系统核心竞争力的网络效应、协同效应和价值创造路径。最后从财务绩效和市场反应两个角度评价海尔商业生态系统的企业价值创造。
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
(1)海尔商业生态系统通过网络效应、协同效应、核心竞争力三个路径影响企业价值创造。
2019年12月26日,海尔进入生态品牌战略阶段,标志着海尔升级至人单合一3.0阶段。
海尔重新定义了员工,将他们打造成创客、小微企业,以微企链群的动态价值网络为纽带,关注用户多样化的场景价值需求。
在价值交互中产生情感体验,增加用户群体的收益并产生用户价值,让他们更愿意成为“海迷”,最终增加生态收入。
激发网络效应后,海尔生态圈进一步拓展,依托平台赋能小微企业,实现运营协同、金融协同、创新协同。
形成明显的资源整合和协同演化协同效应,获得规模优势和范围经济,促进经营效率和财务效率的提升。
最后,海尔注重场景化生态品牌建设,更加注重“体验溢价”,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为用户提供更加全面、多元化的家电解决方案,覆盖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
其独特的品牌优势和强大的研发能力成为发展的“护城河”,通过增强客户粘性带动企业价值的提升。
(2)海尔商业生态系统对企业价值创造具有积极影响。
构建商业生态激发网络效应,帮助海尔创造用户价值、提升经营绩效;
激发的协同效应,很好地整合平台资源,推动模块化生产形成规模优势,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资产利用效率;
海尔的核心竞争力通过独特的企业文化、品牌营销和持续的研发创新,满足用户的潜在需求,增强客户粘性,产生良好的市场反响。
通过财务价值和市场价值分析,可以得出海尔商业生态系统提高了员工工作效率和资产利用率,实现了与用户的价值共创,提高了销售毛利率;
股价、市值、市场份额均在上涨。
虽然股本回报率和托宾Q不及美的、格力,但短期营业收入和营业利润增速也不尽如人意。
但海尔的商业生态系统优化了收入结构,内部合作伙伴建立了良好的相互依存关系。因此,从长远来看,海尔未来将拥有更大的竞争优势。
用户评论
看了这篇文章,对海尔商业生态圈的发展前景有了更深的认识。财务绩效分析真的很关键啊!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海尔的发展真是让人惊叹,财务绩效分析做的好,生态圈前景肯定不错。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感觉海尔在生态圈的发展上下了很大功夫,财务绩效分析的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让我对财务绩效分析有了新的理解,对海尔的发展充满信心。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海尔商业生态圈的发展前景看起来很光明,财务绩效分析真的起到了关键作用。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财务绩效分析是衡量企业健康的重要指标,海尔在这方面做得不错。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海尔的发展模式让我深思,特别是财务绩效分析在商业生态圈中的作用。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对于海尔来说,财务绩效分析可能只是冰山一角,他们的生态圈发展潜力巨大。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财务绩效分析为海尔商业生态圈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期待看到更多成果。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海尔的商业生态圈发展前景值得期待,财务绩效分析的数据也证明了这一点。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感觉现在的企业都在重视财务绩效分析,海尔也不例外,商业生态圈前景看好。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让我对财务绩效分析有了新的认识,同时也对海尔的发展更加关注。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海尔在商业生态圈上的布局很明智,财务绩效分析的数据也很支持这一点。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财务绩效分析对于企业来说太重要了,海尔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好。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海尔的商业生态圈发展前景广阔,财务绩效分析无疑是他们成功的关键。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章对海尔财务绩效分析的解释很到位,也让我看到了他们生态圈的发展潜力。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海尔的发展模式真的很吸引人,财务绩效分析的数据也让人信服。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财务绩效分析在海尔商业生态圈的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期待他们带来更多惊喜。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海尔通过财务绩效分析来优化商业生态圈,这种做法值得其他企业学习。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