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自然工作室”到“光影梦工场”,厦门湖里:组织影视全产业链共生共荣

分类:网校动态日期:2024-08-31 05:04:14人气:


自金鸡奖落户厦门以来,湖里区逐渐从“天然工作室”转变为“光影梦工厂”。《开端》 《落水者》 《猎罪图鉴》 《一闪一闪亮星星》 .百余个剧组奔赴湖里区50多个影视拍摄地。当影视从业者齐聚湖里共创梦想时,湖里也用真诚让光影梦想生根发芽。近五年,湖里各项影视政策扶持资金总额位居全市各区第一。今年7月,发布了《湖里区促进影视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以下简称几项措施)及配套申请指南。影视从业者纷纷表示:“这让我们更有底气、脚步更稳、方向更明确!”

从这一系列促进影视产业快速发展的政策措施中不难看出,湖里在做强补链的同时,着眼于平台的全链条服务,弥补了影视行业的短板。建设前沿技术和全领域工作室,为微短剧寻找新赛道。接入点,拓展“影视+”全业态联动发展点,努力实现影视产业链动态结合、共生发展,实现影视产品与城市形象、电影“共赢”与电视业等行业和城市文化等多层面和决心。

图为第七届厦门影视产业论坛现场。 (湖里区委宣传部供图)

平台动力

拧紧影视全产业链“螺丝”

影视企业具有小、散、轻的特点。湖里区依托平台聚集效应和服务优势,汇聚上下游企业,融合“空间+平台+项目+资本”模式,打造内引擎、外循环的影视产业。链。

多项举措中,湖里区加大了对产业运营平台的支持力度,新增了对影视拍摄服务平台、影视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支持规定,让影视企业、剧组上“链”,进入影视拍摄服务平台。尽快在“圈子”平台下提供服务。《亲爱的翻译官》曾在湖中取景的制片人朱蓉评价道:“湖中是一个让人流连忘返、想再次拍摄的地方,场景丰富、政府服务良好、平台合拍机制,尤其是在场馆资源协调反应迅速,营商环境良好。”拍摄过程中,先锋影业、鑫缘、优优优凡等8个区级影视服务平台积极充当“触角”,延伸政务服务、提供协助。剧组、公司提前提供报名、拍摄、场地匹配等一站式服务。服务涵盖创作、投资、制作、宣发、发行、播出全链条。

作为厦门首家影视服务平台,厦门新时代影视产业运营平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时代)拥有广泛的业务资源,吸引了200多家剧组服务上下游企业,剧本创作、后期制作等,成立已4年。收到资金超过10亿元。该公司董事长陈文新表示,“近年来,平台助力产业链‘补链’,湖里区影视产业发展也从‘浅水区’走向了‘浅水区’。”从‘深水区’到‘深水区’。”这体现在影视产业集群已初具规模。规模化还体现在影视企业对平台的全链条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产业融资难、人才匮乏的痛点,新时代推出“光影计划”,在金融机构评估项目后提供配套支持服务,加速项目落地。还开设了数字技术产业学院和动漫技术产业学院,每年培养200名学生。弥补后期人才缺口。

同时,推动产业空间聚集,提高发展效率,也是满足“链上”企业新需求的重要布局。一座“打造影视生态圈、影视文化MALL概念”的梨园未来电影世界公园在湖里北部崛起。梨园文化传媒(厦门)有限公司影视文化产业合伙人陈山川表示,园区已吸引了100多家影视企业入驻。已服务《盲区》 《庭外》 《悬崖》等20余个项目,为入驻企业提供剧组外景探寻、合拍片、政策申报等全流程服务。针对国内产业影视产品海外发行缺乏官方平台的问题,园区还在湖里区支持下布局文化输出相关业务板块,拓宽国际电影交易市场渠道,重点关注引进影视科技、数字科技、影视音乐等文化企业。实现空间与产业双轮驱动、业态升级。

未来电影世界公园。 【图片由梨园文化传媒(厦门)有限公司提供】

聚焦需求、拓展空间、延伸服务,影视服务平台拧紧全产业链“螺丝”,持续推进“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影视产业链”一体化发展生态体系建设。湖里区“资金链”。如今,全区注册影视企业795家,注册资本总额51.33亿元,约占厦门市的1/3,立项或制作各类影视作品127部。 “光影梦工厂”的魅力已成为现实,带动全区文化企业快速发展。近五年来,湖里区规模以上文化产业收入年均增长23%,2022年实现收入167.6亿元。

前沿布局

从“自然工作室”到“光影梦工场”,厦门湖里:组织影视全产业链共生共荣

虚拟与现实互动构建“全球工作室”

随着虚拟制作时代的到来,“天上有云、天上有网络、地上有一套演播室”的高品质数字影视基地成为新的发展趋势。在今年厦门影视产业论坛的圆桌论坛上,嘉宾们聚焦影像技术创新助力影视产业化发展。腾讯IEG内容生态部虚拟制作总监李海峰总结了近年来基于自有工作室的虚拟拍摄经验。国际文化科技发展(北京)有限公司运营总监宝林创展卓娜结合该项目介绍了人工智能和虚拟制作在前期、中期和后期的应用。贤良影视制作(上海)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佐解读了虚拟宇宙时代的影视行业。前瞻性的想法。

顺应电影产业发展趋势,湖里区立足“天然影城”优势,利用云服务和虚拟制作技术拓展室内空间“全球影城”,投射新电影赋能的光影梦想。技术。明确了多项措施,为影视企业提供云服务、计算服务、LED虚拟数字演播室租赁等公共技术服务的服务平台。还设立了相应的建设补贴和服务奖励,有效促进“虚拟演播室”应用的形成和发展。

一座2.5万平方米、5层的毛坯厂房目前正在建设中,将成为南方最大的影视基地。贤丽影业(厦门)有限公司总经理方勇向记者介绍了这个海上丝绸之路(厦门)国际电影产业基地的未来布局。一楼入口就是厦门大学电影博物馆。中心1500平方米的区域将打造电影级XR虚拟演播室。圆形LED屏幕在高精度设备的支持下生成动态场景,为剧组人员提供动作捕捉、场景创作、虚拟人等。生产及其他服务。此外,二楼将打造具有时代感的实景演播室,三楼是厦门大学影视实验室、影视服务平台、电影院,后期特效四楼为教学室,五楼为培训教室……基地建成后将提供影视前期拍摄、后期制作全流程服务。

海丝(厦门)国际电影产业基地效果图。 【图片由现丽影业(厦门)有限公司提供】

作为服务厦门影视制作的重点影视项目,该基地投资5亿元建设,由先丽影业、福建厦门经贸集团、厦门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有限公司共同建设。勇说:“虚拟演播室在全球范围内是一个新概念,国内目前还没有标准,但我们认为,自然演播室向虚拟演播室延伸的核心是配套的技术人员和设备。”基地依托先力电影装备资源,与厦门大学、福建大数据集团开展产学研合作,从电影学科建设角度建立人才、装备、学科新标准、新体系,驱动发展影视产业化。

纵观世界各地以影视产业闻名的城市,综合服务体系、高水平的软硬件设施、特别是影视产业化的先进水平的分量已经超过了自然风光。立足于基地的发展和现实,这里的影视产业化将不再是一个宏观抽象的命题。在虚拟演播室建设如火如荼的当下,一批从事音效剪辑、视效公司、OST(原创音乐)制作的Huli公司也将在后期助力。生产高端化发展。

未来,随着行业标准的确立、虚拟数字项目的打造、后期制作技术的提升,“万能演播室”和“全景制作”将继续为影视“找路”湖里区工业化。

掘金队

“微短剧”新赛道衍生机会

作为从短视频发展而来的网络视听形式,轻量级微短剧更好地满足了网民碎片化的信息接收习惯,成为了“流量池”和“新赛道”。

多项举措重点扶持微短剧,着力打造网络微短剧制作基地。此举既是湖里区对产业发展的考虑,也是自身优势的释放,让“光影梦工场”更加名副其实。

从“自然工作室”到“光影梦工场”,厦门湖里:组织影视全产业链共生共荣

脱胎于老工业区的“特区·1980”文化创意园,保留了工业建筑的风貌,营造了独特的文创氛围。几年来,这里不仅成为影视热门取景地,更是大禹文化、凯泉影像、尚记时代等本土知名影视机构的发展基地也是抖音短视频创作的高地。

“我们从短视频到迷你剧的转型是一个自然的跨越,相关政策的出台也对我们的转型起到了推动作用。”厦门自鱼子乐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自鱼子乐)创始人严驰告诉记者,作为一家MCN公司,自鱼子乐目前已孵化吴下凡、黑泽明、陈景川等超过3000万级网红。由于其深厚的内容基因和深厚的粉丝基础,其年产值达到数千万。千万元。

“内容为王”也是厦门大鱼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的一贯追求,新政策为其短剧项目的发展带来了更多信心。为了抢占微短剧赛道,公司成立了制作标签“即兴”,并已为多部短剧提供制作服务。几个月前,公司年度重点项目《黑金》在福建启动。 《柠檬树上你和我》成为福建省首部在线播出的短剧。《你好,欢迎光临》荣获2022-2023年度北京广播电视网络发展基金年度优秀项目。公司总经理陈森辉坦言:“短剧制作需要深耕内容,发展现实主义小人物成长故事、社会热点话题故事、福建特色文化故事。产业链支撑体系,我们需要与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帮助本土短剧。”戏剧界的发展。”

融合加速

全行业延长影视IP“生命线”

影视的热度转瞬即逝。如何把“流量”变成“留存”?湖里区积极拓展“影视+”文化、旅游、音乐等多元元素融合,打造“城市插画”,延长影视IP“生命线”,推动影视产业反哺推动厦门全面建设文化中心、艺术之城、音乐岛。

“影视+文化”让城市与图像共同铸就集体记忆。围绕厦门“一年四季金鸡,全市金鸡”理念,湖里区支持举办电影节,推动厦门国际影视产业论坛、艺术电影展等活动实施。中影数字梦工场(厦门)院线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娟娟表示,“我们已经连续四年承办金鸡‘多彩中国’国家电影系列扶持活动,从申请到活动的筹备到实施,与已举办六届露天电影放映会和双旗电影节的湖里区双旗(厦门)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严志坚密不可分。在谈到展览的初衷时,他表示:“露天电影放映更容易与人建立关系。电影与人的联系烙印着群体记忆;双旗电影节聚焦新片,展示电影人的“跨界能力”。 “近年来,电影节规模在湖里区的支持下不断扩大,获得的区级补贴从零到逐年上涨。在政策激励下,公司正与湖里区合作,推介厦门-企鹅艺术电影节,这也是湖里区首次在海外设立电影节。

“影视+文旅”与旅游指南中的“戏剧回忆”挂钩。湖里区梳理了50多个热门影视剧打卡点,围绕海洋风情休闲、金鸡影院打卡等领域深入挖掘独特IP主题,推动文化旅游业务发展。例如,湖里区正联合自娱打造华昌西三路网红一条街,从景观商业角度整合碎片化文旅资源,引进吴下凡咖啡店、陈景川潮流品牌等品牌店。入驻邻里,推动抖音微短剧与现实生活场景的互动。

厦门国际游艇俱乐部是湖里区热门的影视拍摄地。 (王火艳摄/摄)

拟落地湖里区的国内领先影视剧OST公司尘力创始人陈世充表示:“厦门的生活氛围是音乐创作的好地方,湖里区也在深入思考如何结合政策优势推动整个音乐产业发展,未来工作室不仅会转移业务板块,还会推动人才和音乐培养模式的落地。”影视与音乐的互动将激发湖中新的活力。

用户评论

柠夏初开

哇,厦门湖里的影视产业真是发展得越来越好了!从自然工作室到光影梦工场,这名字听起来就让人憧憬。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暖栀

一直很喜欢厦门,这次知道湖里还有这样的影视基地,简直太惊喜了!希望可以去看看。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陌離

共生共荣这个词用得太好了,感觉这里面的合作精神很值得学习。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伪心

影视全产业链,这四个字让我看到了中国影视产业的未来。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々爱被冰凝固ゝ

湖里这个地方,每次来都有新的惊喜,这次是光影梦工场,期待能产出更多优秀的作品。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无所谓

光看名字就感觉是个梦幻的地方,希望有机会能去体验一下。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有一种中毒叫上瘾成咆哮i

影视基地嘛,就是期待能看到更多优秀的影视作品,希望这个共生共荣能带来更多好片。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断秋风

自然工作室到光影梦工场,这个名字变化得太有诗意了。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墨染年华

共生共荣,这个理念真的很棒,希望全国都能学习这种合作精神。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不识爱人心

湖里这个地方,真是隐藏着很多宝藏,这次的光影梦工场就是其中一个。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荒野情趣

影视全产业链,感觉这是一个完整的影视生态系统,期待看到更多产业链上的创新。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颓废人士

每次提到厦门,就会想到湖里,这次的光影梦工场更是让人向往。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孤独症

共生共荣,这个词用在影视产业上,感觉特别有力量。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葵雨

从自然工作室到光影梦工场,这个名字的变化,就像影视产业一样,不断进步。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命硬

湖里的影视产业,真是让人刮目相看,希望这个共生共荣能够持续发展。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浅嫣婉语

共生共荣,这不仅仅是口号,更是湖里影视产业发展的真实写照。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笑叹★尘世美

光影梦工场,这个名字听起来就让人想到无数个电影场景,期待能在这里看到更多经典。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冷风谷离殇

湖里的影视基地,真是越来越国际化了,期待能吸引更多国内外的人才。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残花为谁悲丶

共生共荣,这是一个双赢的局面,希望湖里的影视产业能够越来越强大。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本文永久网址:

获取方案
咨询电话
13697281325
TOP 在线咨询
TO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