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考成绩不满意怎么办?值得重读吗?精英全日制教学学校校长帮您解析!
分类:网校动态日期:2024-08-30 18:13:51人气:
以下为本次直播实录:
今年愿意重考的考生人数有增加吗?这是哪些具体因素决定的?
今年,对高考成绩不满意的考生有所增加,要求复读的学生也有所增加。原因是多方面的。
第一个方面,
从高考本身来看。首先,高考不同于所有日常考试。最大的不同在于,高考的意义如此重大,几乎决定了考生及其家庭的未来。其次,高考的组织非常严格,出题和阅卷也非常神秘。这些都给考生和家长带来了较大的心理压力。很多高考题平时看起来并不难,但在高考场景中孩子们却不一定能做得到。因此,很多孩子会觉得自己没有发挥到日常水平,从而产生心理落差。
此外,高考出题的底层逻辑也发生了非常深刻的变化。以前是考知识,现在是考能力。以前是回答问题的考试,现在是解决问题的考试。当前的高考越来越深入地考验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核心能力;试题的开放性、探索性、创新性也进一步加强。这些变化要求考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非常扎实和严谨。平时的积累是否扎实,在日常的学习和考试过程中并不明显。高考会放大这种不扎实感,有的学生会感觉高考成绩没有平日考试高。
第二个方面,
近年来,北京的考生人数不断增加。但北京的985、211大学数量并没有增加。 2022年北京高考考生人数为4.49万人,2023年为5.52万人,今年为5.59万人。但985、211大学的录取率基本稳定。 2022年这一比例将达到18.3%,2023年将达到19.4%。在这种情况下,肯定会有一些考生无法进入自己理想的大学和专业。
另外,从就业情况看,今年我们应届大学毕业生是1179万人,比去年增加了几十万人。与此同时,就业市场对学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于是家长和孩子开始考虑是否应该通过复读来提高自己的第一学历。
第三个方面,
如今,家长和孩子对于复读的看法越来越理性。他们并不觉得重读有什么困难,也不会过分在意外界的一些所谓观点。
最后,整个社会实际上已经改变了对重复阅读的看法。近年来,全社会开始认识到,复读只是人生的一种选择。不同的人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道路是很正常的。社会对复读生的看法逐渐变得理解和宽容,甚至逐渐走向支持。因此,越来越多的人要求复读。
从老师的角度来看,是否值得再花一年的时间和金钱重读该课程?
确实,一些家长担心一年的时间和金钱投入是否值得。还有一些隐性投入,比如父母身体状况等间接投入成本。
权衡复读一年是否值得取决于两个角度。第一个视角称为输出。
在《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和《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这两本书中,我们回答了中国为什么有高考,为什么要参加高考。答案是培养德才兼备、服务选拔人才、指导教学。高考的核心任务是立德树人。教学是一个立德树人的过程。其次,《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中还提到“德、智、体、艺、劳全面发展的人是人才”。高考是一个选拔人才的过程。其中,道德、身体、美丽、劳动等都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很难对其进行科学评价。因此,我国在选拔人才时,考虑的是“智力”方面,具体表现其实就是高考成绩。
这里大家需要认识到的一个问题是,不同大学之间的教育资源会有多大的差异。这种教育资源可以通过比较不同大学的每个学生的经费来确定。生均经费可以简单理解为大学每年用于培养一名学生的费用。我国现有双一流大学147所。根据公布的学生人均资助数据的大学显示,最高的是清华大学,为63.31万人。第135位是吉林延边大学,有36,400人。每个学生的经费具体代表平均班级规模、师资力量和硬件设施。学生人均资助金额较高的大学的平均班级规模较小。平均班级规模越小,学生的学习成绩就越好,学习水平自然也就越高。具体师资数量可根据学校拥有的院士人数确定。截至2023年8月,清华大学有70名院士,北京大学有60名。此外,院士还意味着该学科未来的学生可以使用的资源量。最后,不同大学的硬件设施也有很大差异。到2021年,我国国家重点实验室总数将达到700个。数量最多的是清华大学,有13所,浙江大学和北京大学各有10所。综上所述,不同大学的生均经费存在较大差异,这也体现了不同大学之间教育资源的差异。
在这种背景下,我们能做什么呢?我们只能尽力提高我们的表现。至此,我们再次思考原来的问题,这一年投入的时间和金钱是否值得。我们还需要关注的是,大学的高等教育资源只能通过提高高考成绩来获得。所以一方面,高考成绩提高了,获得了更多不可替代的资源。另一方面是通过提高高考成绩来提高第一学历。这样可以更现实地提高就业率、未来薪资水平、人脉水平等。
目前,城镇青年失业率基本保持在14%左右。 5月份的数据是14.2%,但是这个14.2%中去掉了目前在校学生。这意味着人力资源市场求职者的失业率为14.2%。换句话说,每100人中有14人失业。从中国薪酬网公布的2023年高校毕业生起薪点来看,985所高校毕业生平均起薪点为9456元,211所高校毕业生平均起薪点为8539元,普通本科生5631元。虽然影响薪资的因素很多,但总体来看,985大学毕业生的起薪比普通大学毕业生高出4000元左右,高出近一半。
因此,学历会影响就业率、薪资水平等。
二是风险问题。
再花一年的时间重复学习可以提高你的第一个学历,但也存在风险。衡量留级风险取决于高考的成功率。衡量高考的成功率,可以与考研、公务员考试、创业等进行比较。 2024年全国考研报名人数为438万人,录取114.8万人,约占26.2%。 2024年北京公务员考试报名比例为11:1人,远低于考研比例。据统计,以三年生存率作为创业成功的标准,只有2%左右的创业者能够成功。高考方面,今年北京的一年级和本科生升学率约为48%。也就是说,如果以考入211大学作为高考成功的标准,那么通过率是19.4%,比创业、公务员考试还要高。如果降低标准,以一本书及格作为高考成功的标准,那么成功率几乎是所有对比项目中最高的。另外,高考的投入和产出的确定性是最强的,基本只和努力程度有关。同时,高考也具有先发优势。如果你现在更加努力,可以获得更好的大学资源,这样会更容易获得好的考研成绩。会出现一种强者愈强的状态,也就是所谓的马太效应。
综上所述,如果你对自己的高考不满意,那么复读其实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相比直接进入一般大学,然后考研、考公务员、创业,绝对是一条捷径。
如今,有很多高分复读生和上大学后选择复读的学生。这是什么原因呢?
现在很多学生都很理性,对自己以后的生活有非常清晰的认识。该名校目前已进行两周左右的高考复试咨询,报名的考生中有3人成绩在670分以上。此类高分考生因对成绩仍不满意而报名重考并且不想留下任何遗憾。另一个原因是考生对自己未来的生活有非常明确的规划,认为这个分数不足以支撑自己未来的梦想。对于已经上大学而选择复读的学生,由于学分不够或者不及格课程数量超过学校要求,只能选择再次返校学习。另一个原因是,进入大学后,对所选择的专业存在较大的心理落差,因此放弃专业,选择复读。大多数从大学回来复读的学生都对自己的未来以及未来想做什么有清晰的认识。
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来准备高考呢?
可以概括为四个字:高考、学科、学习、自己。
想要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首先必须充分了解高考。
以北京高考为例,考查核心知识、学科理念和方法、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只有明确知道什么知识叫核心知识,怎么做才能掌握学科思想和方法,提高实践能力,才能看懂高考。为此,本质教育与考试研究院每年都会对北京高考进行研究,组织专门团队制定方案,并邀请专家进行指导。
二是要理解主题。
考生需要知道自己属于学科的哪个部分,以及在此基础上可以做哪些学习行为和行动将有助于提高自己的学科表现。本质教育考试研究院拥有非常专业的老师,将为不同成绩水平的学生提供最有效的提高方法。
三是理解、学习。
对于高中来说,理解学习意味着反复思考,思考知识的结构和试题的结构。要知道学科知识与知识的关系、知识与方法论的关系。有些学生学习只是为了记忆知识点,但也需要看到背后的规律、学科思想和方法。同样的,思考试题结构的时候,不能只看单题,而要看到试题的模型。某种类型的问题有一个模式。在不断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形成模型和思想,然后用思想和模型来指导回答问题的实践。这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最后一个就是了解自己,对自己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你可以问自己两个问题:你有深入思考的习惯吗?你有反复思考知识结构、试题结构的习惯吗?如果是这样,那当然是最好的。如果你没有,我建议你找一位可以和你讨论、思考的朋友或老师,帮助你在交流中进入思考状态。同样的道理,如果你能坚持下去,那是最好的。如果自律还不够,建议你寻求外部力量来监督自己。
要想在北京高考背景下取得好成绩,一是要找到具备上述能力的学校或机构,二是要跟上机构的要求和节奏。如果你能做到这两点,你的高考成绩肯定会有明显的提高。
考生要怎样做才能让这一年不虚度呢?
考生必须对高考和复读年份有非常理性的认识。首先要有空杯心态。重读的时候,你肯定会遇到简单的知识,或者你可能认为你已经学会并掌握了知识。这种情况,就应该保持空杯心态,向老师重新学习。其次,要有坚强的意志力,积极寻找学习资源。你不能依靠等待,也不能依靠询问。另外,要了解学习是可持续的。不要前期太努力,后期太弱。如果你不知道如何保养,就跟着科学机构学习吧。另外,考生需要反思自己过去的学习行为,思考过去的不足并加以改进。
名校的优势是什么?
我们有非常严格、科学的教育体系。以周为小单位进行周期性改进的系统。我们每周都会监控学生的学习动机。比如,如果这个学生本周学习动机突然下降,学校将从周一开始对他的学习动机进行干预。我们希望学生每周都有很高的学习积极性。此外,每周都会进行考试,并对考试成绩和学习表现进行综合分析。一周结束后,提出下一周的要求,每周进行循环改进。
每年有超过1000名复读生从名校进入高等院校。今年我们的升学率达到了97%。升学率是指录取水平较第一次高考的提高程度。
用户评论
哎,高考成绩真的让我失望了,但是看了这篇校长解析,感觉还是值得一试的。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重读?我犹豫了好久,这篇解析可能给我答案。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成绩不理想,这篇博文让我看到了一线希望。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校长说的很有道理,高考成绩不满意,重读也许是个好选择。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今年高考成绩也不理想,这篇解析让我重新燃起了希望。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重读高中,真的能改变我的命运吗?这篇解析给了我信心。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每次看到别人名校录取,心里就不好受,这篇解析让我有了新动力。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高考成绩不理想,真的不值得重读吗?这篇解析让我深思。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校长解析太实用了,我决定重新评估一下自己的选择。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是艺术生,高考成绩不理想,这篇解析让我看到了新的可能。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重读高中,听起来好辛苦,但是这篇解析让我觉得值得。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成绩不理想,但我相信重读可以让我更接近我的梦想。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校长解析的每一点都让我觉得重读高中是个明智的决定。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高考成绩不理想,我要是早点看到这篇解析就好了。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解析让我对精英全日制教学有了新的认识,也许重读是对的。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今年高考失利,这篇解析给了我重来的勇气。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看了校长的解析,我觉得重读高中是我改变现状的唯一途径。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高考成绩不理想,但我相信这篇解析能帮我找到新的方向。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校长解析得太好了,我现在对重读充满了期待。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