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去过英语角吗?北京首先在这里诞生,然后迅速“传播”
分类:网校动态日期:2024-08-30 16:45:06人气:
1、去王府井“尝鲜”
北京最早的英语角诞生于王府井。 20世纪80年代初,为了响应改革开放的浪潮,王府井新华书店开设了英语角。许多平时害羞得不敢开口的年轻人第一次用蹩脚的英语互相交谈。 (2012年10月31日《北京日报》特别版10、《王府井的故事》)
2012年10月31日,《北京日报》特别版10
英语角逐渐“蔓延”进校园。
1988年夏天,北京第六十一中学职教中心为中学生设立了英语角。它的出现立即吸引了城郊数百名中学英语爱好者的青睐。来自北京旅游大学、外国语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10余所院校的大学生主动提供志愿服务。
本报1989年2月10日报道了这次英语角的活动:当天下午,在北京第六十一中学明亮的教室里,聚集了近两百名来自城郊的中学生。英语对话演讲活动正在饶有兴致地进行,活动中不时爆发出阵阵掌声和笑声。
虽然是正月初五,但前来参加活动的中学生络绎不绝。其中20余人提前一个多小时抵达,有的来自海淀、石景山等地。他们三五成群,有说有笑。
一位准备在大学报考外语专业的高中女生高兴地说:“我是听到这个消息才从公主坟来到这里的。我在课堂上学英语,主要靠听,很少有对话的机会。即使如果我这样做,老师就会问问题,我的回答很平淡,当我来到这个英语角时,我感到一种亲切感,一点也不觉得受到限制,这对提高我的听说能力非常有益。通过用英语自由交谈。” (1989年2月14日:010.-30000版本2,《北京日报》)
除了此类单位或学校主办的英语角外,社会上还有很多由英语爱好者自发建立、形成的英语角。
20世纪80年代,公园、街头出现了许多自发组织的英语角,英语爱好者在这里交流、聊天。翟伟/摄
当时,在国家进出口商检局工作的张金林正在夜校学习英语,但在如何写和说方面遇到了困难。紫竹院的英语角强烈地吸引了他。但他家住在左安门,来回要三个多小时。于是,他和夜校同学商量:“我们自己做一个不行吗?”
1988年7月的第一个周日,他们的“英语角”在龙潭湖举办了第一次活动。虽然只有8个人,但却给了张锦林信心。他组织伙伴们向学校、企事业单位、酒店发出邀请函,在图书馆结交朋友。
1989 年3 月31 日,《六十一中英语角受学生青睐》 第1 版
外国语学院的陈琳老师听说,在城的东南部还有一个英语会话世界。她非常支持,反应热情,并亲自帮助编辑材料。到当年年底,“角友”已有60余人。 (1989年3月31日《北京日报》第1版,《北京日报》)
2、被夜色掩盖的羞涩
早期的英语角大多在晚上举行活动,而且很多是在户外。夜幕降临,人们不再害羞,开始说英语。
大学是当时英语角的“重镇”。
1994年2月2日,本报第8版《张劲林倡办一处英语角》记录了人民大学英语角的情况:初冬的第一场雪给大地披上了一层厚厚的银色,但人民大学花园的英语角却人民大学依然很热闹,一百多个学生走来走去,议论纷纷。
1994 年2 月2 日,《雪中英语角》 第8 版
英语角有一对一的聊天;如果你担心这种一对一的聊天压力太大,可以加入三到四人的小组,以免被单独留下;如果你担心自己的英语口语能力不好,也可以找一个十人左右的大圈子,先以听为主,遇到合适的话题时不时补充几句。
人民大学花园英语角不断发展壮大,已逐渐成为全国最著名的英语角之一,参加人数达数百人,吸引了众多人流。
当时,中国人民大学等很多大学都有英语角活动,其中很多都是自发形成的。大多数英语角在周五晚上举行。每次活动期间,人群逐渐聚集,形成小团体,并逐渐壮大。
2001年,每周六下午,北京的一些中学生自愿聚集在北京大学俄语楼前的小广场上,用英语互相交谈,提高外语会话能力。无形中成了一个英语角,就连外国学生也饶有兴趣地在一起交谈。庞正正摄/
如何快速学习英语是英语角永恒的话题。进入英语角后,大家都会根据自己的英语水平,特别是口语水平来选择交流的对象。
晚上10点以后,人群开始逐渐散去,最后一批人还能持续到晚上12点。
3、时尚休闲场所
20世纪90年代,随着英语培训机构的大量涌现和口语练习方式的日益多元化,许多城市的英语角逐渐衰落。就连全国首个开设的上海人民公园英语角,也不再是当年的盛况。在这种情况下,北京的英语角仍然很受欢迎。
1997年8月的一个星期六,本报记者来到位于交道口的东城区图书馆英语角。这是一间宽敞明亮的房间,看起来就像一个大教室。每人仅需两元即可购买门票。夜幕降临,“游说者”三三两两来到,英语角挤得水泄不通。
1997 年8 月20 日,《北京日报》 版本9
这里以年轻人居多,还有家长带领的中小学生。一名男子看到儿子胆怯,就开始表达自己,用中文和英文,做手势,说得生动传神。原来,他曾在欧美工作过两年,已经非常接近顶尖了。一位广西公司员工来京出差,慕名而来北京英语角的声誉。与高手较量后,他感到满足、满足。
最令人感动和难忘的是一位63岁的美国工程师来北京出差,住在附近的一家酒店。他怀着好奇来到这里,没想到当了一晚上的英语老师。在北京的接下来的三个星期里,他每次都会来和大家说话,不带任何钱,弄得他口干舌燥,喉咙沙哑,额头直冒汗。
北京青少年宫的英语角集求知与娱乐、舞蹈与交谈于一体。每到周日下午两点,偌大的宴会厅里的英语角就开始拥挤起来,至少有数百人。
有趣的是,它“等级森严”,分为三个区域。墙上张贴的注释清楚地标明:初级、中级、高级。英语角还有节目主持人。这里的门票稍微贵一些,八元一张,因为中间有舞蹈表演。酒吧里出售各种软饮料、啤酒等,让人们议论纷纷。
英语角的活动从下午2点开始一直持续到下午5点30分。时不时就会有金发碧眼的外国友人穿梭在充满谈资的“社区”之中,很快他们就会成为明星人群,人们渴望进行高质量的对话。
这里有许多年轻的面孔,充满了青春的活力。当置身其中,你会感受到北京这个国际大都市浓郁的文化气息和鲜明的时代气息。 (1997年8月20日《北京日报》第9版,《北京日报》)
1997年,为了给英语学习者提供一个提高会话能力的场所,朝阳区文化中心设立了英语角。图为年轻人与外国专家交谈。陈德胜/摄
朝阳区文化中心开设的英语角很受年轻人欢迎。那是1997年12月,学生们正在用英语表演小品。段瑞琳/摄
在蓝岛大厦开设的英语角,参与者除了自由交流外,还可以自愿担任主持人、唱英文歌曲、表演话剧。气氛轻松而热烈。这项免费活动自举办四年以来,已接待了5万名英语爱好者。 (1999年4月16日《花钱买话说》,《北京日报》)
1999年4月16日《蓝岛有个“英语角”》,《北京日报》
可见,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在北京这样国际交往频繁的大都市,英语角已经从单纯的英语口语练习转变为文化交流和人际互动。一些英语角已发展成为文化、休闲、娱乐场所。
英语角里外国人越来越多。在大学的英语角里,大学生不再占多数,而是社会人士更多了。人们不再过多关注自己的英语语法是否正确、发音是否标准,而是注重沟通,真正开始用英语作为沟通工具来了解世界。
4、“洋玩意儿”走进社区
如果说,在20世纪80、90年代,北京的英语角在大家眼里还是个“洋东西”,覆盖的人群也集中在大学生、“白领”等高学历人群。进入新世纪,随着北京首次申奥成功,公众学习英语的热情高涨,市政府大力推动公民外语学习活动。英语角彻底摆脱了“嚣张”的光环,开始受到普通百姓的欢迎。
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后,朝阳区团结湖街道举办了老年人英语班,有14名老年人参加。 2003年,三名学生通过了北京中级英语考试。
2005 年3 月9 日,《蓝岛有个“英语角”》 版本7
2004年,高年级英语班学生杨景秀向朝阳图书馆提出了设立英语角的想法。在街道和图书馆的支持下,银年英语沙龙于当年3月27日启动。 (2005年3月9日《北京日报》第7版,《北京日报》)
2006 年12 月22 日,《7旬老人办起银色年华英语沙龙》 版本7
2005年7月11日,全市第一个由社区居民自发发起的外语社团————团结湖英语协会成立。五年后,会员数量从十几个增加到一千个。协会每周7天课程安排齐全,其中包括学生自愿组织的英语角、英语沙龙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2010 年7 月15 日,《北京日报》 第2 版
很多学生从不能认全26个英文字母,到能够与外国人交流。协会60名会员参与北京奥运会志愿者服务,外语在这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0年7月15日《北京日报》第2版,《北京日报》)
当时,和团结湖英语协会的学生一样,北京多个社区的居民也参加了类似的英语角等外语学习活动。戴着红袖章在街上执勤的北京叔叔阿姨们,看到外国人问路时,常常会流利地说出两句常用英语句子。
随着北京这座城市的国际交往不断增加,市民开始接触英语以外的外语。在高校里,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加入英语角,使英语角成为名副其实的“外语角”。在这些外语角里,不仅有中国人在学习外语,很多外国人也在努力学习汉语。
截至2012年6月,全市已建立社区外语培训点701个,社区外语角433个,每年举办活动4万余场。据初步统计,全市外语人口已从2002年的300万多人增长到550万多人,占常住人口总数的35%以上。 (2012年6月17日《社区英语角》第1版,《北京日报》)
2012 年6 月17 日,《北京外语人口十年增长近一倍》 版本1
用户评论
去过一次北京英语角,真的挺有意思的,能锻炼口语,希望更多人能参与。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北京英语角真的是个好地方,认识了很多朋友,感觉学英语不再孤单。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听说北京英语角很火,但我还没去过,有点遗憾。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去过北京的英语角,虽然人多,但氛围很好,希望能有更多这样的活动。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北京英语角真是个传播英语的好地方,期待下次能更有组织地参加。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北京英语角太棒了,竟然能在国内找到这么好的学习环境,羡慕啊。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北京英语角确实不错,但我更喜欢线上交流,感觉更自由。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去过北京英语角,但感觉那里的人太热情了,有时候有点不适应。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北京英语角的发展太迅速了,希望别把它的魅力给磨灭了。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北京英语角让我看到了英语学习的另一种可能,真的很感动。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北京英语角火了,但我感觉现在的人太功利了,学习英语的目的不单纯。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北京的英语角能传播到其他城市就好了,让更多人受益。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北京英语角太有名了,但我更喜欢小众的英语学习方式。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北京英语角的氛围很好,但我更喜欢一对一的教学。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北京的英语角让我认识了很多朋友,也希望自己的英语能有所提高。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北京英语角确实有它的魅力,但我也觉得线上学习也很方便。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北京英语角让我意识到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希望它能一直火下去。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北京的英语角让我看到了英语学习的多样性,真的很不错。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