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借方会计和贷方会计的优点

分类:网校动态日期:2024-08-29 10:32:13人气:


简介

在会计中,会计等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对于会计原则,

一种以借方和贷方为会计符号的复式记账方法。

不难发现借记和贷记会计方法的优点。

对比一下优势就出来了!

流水账和复式记账法

最原始的会计是流水账。

流水账是单式记账法。

例如:

1月1日,+100,存入存钱罐

1月2日,+100,向朋友借钱

1月3日-200元,买书

按时间一一记录发生的经济交易。

但,

会计:借方会计和贷方会计的优点

经济业务具有双重性。

简单理解为,

金钱和物品有增有减,

1月3日,确实发生了两件事。

钱:丢失200元,

商品:还有200元多的书。

这种将一项经济业务记入两个或多个等额相关科目的方法称为复式记账法,它比单式记账法更清晰、更全面。

也是复式的,

那么为什么不采用增减记账法呢?

本增、减、借

继续上面的例子,

如果是增减记账法,

1月1日,资产增加100,所有者权益增加100。

1月2日,资产增加100,负债增加100。

1月3日资产减少100,资产增加100。

虽然

1月3日买书是资产的内部增减,货币资产转化为商品资产。

会计:借方会计和贷方会计的优点

1月1日,你投入的钱增加了两,钱的资产增加了,所有者权益增加了。

1月2日借钱也增加了两笔,钱的资产增加了,负债也增加了。

为了避免双重增加,

为了更好地体现资产“一增一减”的转变,

我们为借方和贷方规定了类似于增减的两种会计符号。虽然它们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表达一增一减、二增二减等,

统一为一借一贷,

遵循能量守恒定律。

只要写出一半的条目,就可以推断出另一半,有效防止会计错误。

(如果有两个增量,请先写一个增量,因为很可能忘记或记错另一个增量。)

例如:

1月1日,资产借入100,所有者权益借出100。

1 月2 日,借入资产100,借出负债100。

1月3日,借入资产100,借入资产100。

用户评论

执妄

借方贷方,听起来专业又严谨,这篇文章一定能让我对会计工作有更深的理解。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各自安好ぃ

会计的借方贷方操作,原来有这么多优点啊,涨知识了。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闲肆

借方会计和贷方会计各有千秋,真是会计界的双剑合璧。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青楼买醉

学习了,以前总觉得借方贷方就是简单的记账,没想到还有这么多门道。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关于道别

借方贷方,会计的基本功啊,这篇文章让我对会计有了新的认识。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十言i

会计工作确实需要细心和耐心,这篇文章说的借方贷方优点太实用了。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娘子汉

会计的借方贷方操作,看似简单,实则学问深,这篇文章写得很到位。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珠穆郎马疯@

以前对会计工作没什么兴趣,但现在看到借方贷方的优点,突然觉得会计也不简单。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未来未必来

会计工作真是细致入微,借方贷方操作更是如此,佩服会计人员的专业素养。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蹂躏少女

会计的借方贷方操作,原来还有助于防范财务风险,真是功不可没。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可儿

借方贷方,会计的基石,这篇文章让我对会计工作有了新的认识。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爱情的过失

会计的借方贷方操作,不仅要求精确,还要有逻辑思维,这篇文章让我大开眼界。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蔚蓝的天空〃没有我的翅膀

会计是一门精细活,借方贷方操作更是考验人的耐心和细心,这篇文章太实用了。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柠夏初开

会计的借方贷方,看似枯燥,实则蕴含着丰富的财务知识,这篇文章让我受益匪浅。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心已麻木i

借方贷方,会计的两大法宝,这篇文章让我对会计工作有了更深的了解。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作业是老师的私生子

会计工作真的很重要,借方贷方操作更是会计工作的灵魂,这篇文章让我对会计有了新的认识。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呆萌

会计的借方贷方操作,不仅要求专业知识,还要有严谨的工作态度,这篇文章说得非常好。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面瘫脸

借方贷方,会计的精髓,这篇文章让我对会计工作有了全新的认识。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淡淡の清香

会计的借方贷方,看似简单,实则是一门深奥的学问,这篇文章让我对会计有了更深的理解。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本文永久网址:

获取方案
咨询电话
13697281325
TOP 在线咨询
TO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