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CA注册报名的详细流程是什么?
分类:网校动态日期:2024-08-27 04:53:59人气:
由于近些年来高端财会人员的缺口越来越大,促使更多当前行业的人员和即将买入财会行业的学生通过考证的方式来提升自己的竞争力。ACCA作为财会领域含金量极高的一项证书自然受到很多考生的青睐。那对于小白来说如何注册报名ACCA呢?小编在这里就为大家整理了一下这方面的答案供大家参考。
ACCA注册报名的详细流程是什么?
首先,根据人员身份不同需要准备不同的注册资料。
在校学生:
1.中文及英文在校证明(不能用复印件,必须为原件)
2.中文及英文成绩单(可用复印件但是需要加盖学校教务部门公章)
3.中文及英文个人身份证或护照(可用复印件但是需要加盖学校教务部门的公章)
4.2寸彩色护照用证件照一张
5.国际双币信用卡获国际汇票(例:VISA)
非在校学生:
1.中文或者英文学历证明(可用复印件但是需要加盖第三方的公章)
2.中文及英文个人身份证或护照(可用复印件但是需要加盖学校第三方的公章)
3.2寸彩色护照用证件照一张
4.国际双币信用卡获国际汇票(例:VISA)
FIA:
1.中文及英文个人身份证或护照(可用复印件但是需要加盖学校第三方的公章)
2.2寸彩色护照用证件照一张
3.国际双币信用卡获国际汇票(例:VISA)
注册流程
第一步:个人基本信息
这里面包括了,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居住过,地址和电话等一系列基础的信息
第二步:选择资格证书
这一步只用选择ACCA qualification,再点击下一步。
第三步:上传资料
根据文章开头介绍的人群分类点击Add Files上交相关资料即可。注:所有文件不能超过5MB,格式为DOC,DOCX,PDF,TIF,BMP,JPG,GIF或者PNG;每次可同时上传多份文件,上传成功会显示绿色。
第四步:缴费
确认费用无误之后使用国际双信用卡,支付宝以及银联借记卡进行支付。
上一篇:ACCA注册流程十分钟搞定
下一篇:手把手教你如何注册ACCA
用户评论
真的太感谢这篇关于ACCA注册报名流程的文章了!我之前一直被这繁琐的步骤搞得头大,现在终于有了一步一步清晰的指引。强烈推荐给正在备考的小伙伴们。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读完这篇文章后,我对ACCA的报名流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虽然过程有些复杂,但至少现在我知道该从哪里开始准备了。希望未来能顺利通过考试。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章写得不错,但是我觉得在具体操作步骤中可以再多一些实际案例或者提示,比如遇到问题时怎么解决,这样会更有帮助。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对于初学者来说,这篇文章确实很有用。不过,对于已经有过类似经验的人来说,可能就显得有点基础了。希望作者能继续分享更多进阶内容。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一直对ACCA感兴趣,但是一直没找到合适的入门资料。这篇关于注册报名流程的文章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感觉离目标又近了一步。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看了很多关于ACCA的指南,但这篇是最详细、最容易理解的一篇。对于像我这样的学习者来说,真是一个巨大的帮助。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章开头部分的介绍有点过于简略,对于完全不了解ACCA的人来说,可能需要更多背景信息来理解整个流程。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虽然流程图很清晰,但是文字描述部分有些地方不够详细,特别是对于在线注册的部分,希望能提供更具体的步骤指导。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按照文章中的步骤尝试报名,发现实际操作中遇到了一些小问题,比如系统提示信息不明确。如果文章能给出更多应对策略就好了。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非常感谢作者的辛勤工作,这篇关于ACCA注册报名的流程文章对我帮助巨大。尤其是对于那些对会计领域一窍不通的人,这篇文章简直是救命稻草。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章的结构很好,一步步引导读者完成注册流程,但是对于时间紧迫的考生来说,每个步骤的时间预估是否准确呢?如果有这方面的建议就更好了。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对于ACCA的注册流程,这篇文章提供了非常实用的信息。不过,我还想了解一些关于报名费用的问题,比如是否有优惠活动等。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章的实用性很强,特别是对于那些即将参加ACCA考试的同学来说。但是,对于已经注册的学员,是否有关于后续学习资源的推荐呢?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真的很全面,从报名到后续的学习规划都有涉及,让我对ACCA的整个流程有了完整的认识。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类似资源。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读完这篇文章后,我感觉报名ACCA的过程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复杂。文章的分步骤指导让我有信心去挑战这个新的学术领域。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章的标题虽然吸引人,但是在细节处理上还有提升空间。比如,对于每个步骤的具体操作建议可以更加详细,这样对于新手来说更容易上手。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对于ACCA的报名流程,这篇文章给了我很大的信心。但是,对于如何平衡工作和学习,文章能否提供一些实用建议呢?毕竟,大多数人都需要同时兼顾工作和个人生活。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章的格式清晰,语言简洁明了,非常适合快速阅读和理解。但是,如果能增加一些个人经历或心得分享,可能会让读者更加感同身受。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