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谷歌先后炸场AI界!艺术生如何跳上这趟智能快车?
分类:网校动态日期:2024-08-27 04:03:28人气:
OpenAI、谷歌先后在北京时间5月14日、15日凌晨发布AI新产品,不管是OpenAI的新旗舰大模型GPT-4o,还是谷歌I/O带来的AI全家桶,都再次将AI推向next level!
话不多说,速来感受它们的炸裂超能力!
GPT-4o、谷歌新AI产品
亮点划重点!
同为AI界翘楚,GPT-4o和谷歌发布的AI产品各有千秋——
GPT-4o主打全能
GPT-4o是GPT-4的迭代版本,o是omni的缩写,也就是全能的意思,它能丝滑理解用户输入的文本、音频和图像任意组合内容,并输出文本、音频和图像的任意组合反馈!
相比之前版本,GPT-4o更快、更准、更智能、更全能,不管是逻辑、数学,还是知识储备都更强,也更像人!
下面为大家划重点——
GPT-4o回答速度更快了 ,几乎感受不到延迟
此前GPT-3.5 、 GPT-4 的语音对话功能,需要经过音频转录为文本,再转化文字,这种模式延迟感比较强, GPT-3.5平均延迟2.8 秒、GPT-4平均延迟 5.4 秒 。
GPT-4o则直接实现了端对端——可以语音对语音,大大降低了延迟时间,基本感觉不到任何等待和延迟。
GPT-4o更有情感了,连呼吸声都能识别
相比之前版本,GPT-4o能充分理解人的情感,感受到对话者的语调、背景噪音、笑声、哭声、是否为多人对话等,甚至连呼吸声也能识别,并输出带有情绪和语调的语音,更像一位会喜怒哀乐的人。
OpenAI 的工程师说自己比较紧张,并大口呼吸,GPT-4o说“别紧张,你喘得像个吸尘器,深呼吸,再吐气。”
另外,在与GPT-4o对话时,不必等它说完再继续下一轮对话,而可以随时打断它,它也会实时给出反馈,就像现实生活中与人沟通一样。
GPT-4o数学能力更强,还能当做你的老师!
在官网给出的视频中,对话者给出一个数学题,让GPT-4o不要直接给出答案,而要孩子一步步做出来,GPT-4o对此给出很好的回应,看来GPT-4o也是一位不错的老师!
发布桌面客户端,无缝融入你的任何工作流程
此外,GPT-4o也提高了用户界面使用体验,发布桌面客户端,使GPT-4o能看到用户桌面上的信息,可以无缝融入用户的任何工作流程,时刻帮到用户!简直是打工人的福音!
谷歌全家桶碾压GPT-4o
杀疯了!谷歌一口气推出了十余种新品及升级,涵盖搜索引擎Google Search AI、Gemini 大模型、Gemini App、Project Astra等。
Gemini 大模型:音频、视频处理能力惊人
谷歌对Gemini 系列大模型进行更新,其中Gemini 1.5 Pro已向用户开放,它最强特性之一,就是超长的上下文窗口,达到了100万tokens的级别。
此外,谷歌宣布今年晚些时候将模型的现有上下文窗口增加一倍,达到 200 万个 token。这将使其能够同时处理 2 小时的视频、22 小时的音频、超过 60,000 行代码或超过 140 万个单词。
在新的Gemini 模型下,用户可以做很多事情,比如错过会议时,可以让Gemini从会议视频、音频中总结会议要点;不会的题,让Gemini进行个性化讲解等。
Google Search:搜索更精准、更全面
在Gemini 的加持下,谷歌的搜索被重塑,并新增许多实用新功能——
比如新增的AI Review功能,会在用户搜索时,在搜索框下面给出AI总结,简化用户搜索过程。
再如新增的Ask with Video功能,使Google Search成为用户的百科全书,譬如家里设备坏了,Google Search 能根据用户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初步诊断,甚至给出详细的解决方案。
Project Astra:硬刚GPT-4o视觉识别、语音交互
谷歌的Project Astra直接硬刚GPT-4o的视觉识别、语音交互效果,用户可以通过它与AI实时对话,速度与GPT-4o不相上下。
整体来看,谷歌的新AI产品展示了在多模态交互、硬件集成和特定应用场景下的创新,而GPT-4o则展示了在文本处理和对话系统方面的先进能力,它们的焦点和应用方式有所不同,但两者都在推动AI技术的边界!
AI迅猛发展下的“人才荒”
有趣的是,OpenAI发布会定在谷歌I/O前一天,率先抢占了关注度与先机,两者间竞争的火药味十足!
除了产品、营销竞争激烈外,微软、谷歌、Meta、亚马逊等也投入大手笔争相布局AI市场——
•3月末,亚马逊继续对AI初创公司Anthropic追加投资27.5亿美元,创下其历史上对外部公司的最大单笔投资记录。
•4月10日,微软称将在未来两年内投资29亿美元,用于提升其在日本的云计算和AI基础设施。
不管从巨头大厂们在AI产业上的猛发力,不断将AI推出新高潮来看,还是AI与大众日益紧密的趋势来看,都能感受到AI领域的就业前景有多赞!
AI技术几乎可以应用在各个行业,包括金融、医疗、教育到制造业等,而这也造就了市场对AI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
许多公司为了招揽AI人才,给出非常诱人的薪资待遇,目前,AI人才的月薪在一线城市基本都达到2万以上,有工作经验的优秀AI人士,更是能拿到高达5万的月薪,甚至更高。
图源:某招聘网站
在AI蓬勃发展和AI人才紧俏趋势下,人工智能已然成为当今最火热的专业之一!
如果你也想上车“人工智能”专业,UAL的CCI创意人工智能学院一定别错过!
伦艺CCI:专注人工智能领域
CCI(Creative Computer Institute)学院的创立,是UAL探索科技如何重塑世界以及储备全新一代人才的重要战略。
从名称上,大家可以领会CCI大致的学习方向——计算机科学与艺术创意实践。它重点培养应用程序开发、交互数字体验、智能产品开发和互联网等方面的人才。
(图源于CCI官网)
CCI开设专业——
本科专业
● BSc Creative Computing
● BSc (Hons) Computer Science
● BSc (Hons) Creative Robotics
● BSc (Hons) Data Science and AI
● UAL Creative Computing Institute Diploma
● UAL Diploma in Apple Development
研究生专业
● MSc/MRes/Graduate Diploma in Creative Computing(理学硕士/研究硕士/硕士预科)
● MSc Data Science and AI for the Creative Industries
● MSc Data Science and AI
● MSc Computer Science
● MSc Creative Robotics
● MA Internet Equalities
CCI为学生、研究人员和就业者创造了一个新的空间,可以在以下领域推进新的知识积累:
◆ 创造力和机器学习
◆ 人机交互
◆ 大数据,社交平台和数字公民身份
◆ 计算环境,可视化和传感
◆ 数字创意产业的创意编码和软件开发
同时,跨学科学习,在实践中增长经验也是CCI的授课特点。
(图源于UAL官网学生作品)
CCI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研判,有极强的跨学科性质,执业教师和学院能够提供技术经验、实践经验和行业人脉、让学生快速成长。
在SIA,有很多优秀学员拿到CCI的Offer,截止5月15日14:00,SIA学员一举拿下59枚2024Fall CCI Offer。
包揽创意计算机、计算机与创意产业、创意机器人、互联网平等、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等优势专业专业,实力太强!
写在最后
当我们在为AI的一次次迭代的颠覆功能狂欢时,又难免陷入被AI取代工作的担忧中。
其实,纵览历史的每一次技术革新,都会造成一部分工种的消失,但同时又会带来新的工作机遇。
这也告诉着我们,过度担忧没必要,我们应拥抱新事物,不断学习与进步,方可在快速发展的社会中站稳脚跟。
用户评论
这篇文章太棒了!它不仅深入探讨了OpenAI和谷歌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还巧妙地提出了艺术生如何抓住这个机遇。我迫不及待想看到艺术与科技的完美融合!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这篇文章有点偏离主题。虽然AI的发展是令人兴奋的,但艺术生如何真正融入并从中获益才是关键。期待看到更多实际应用的例子。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章开头就吸引了我的注意力,对OpenAI和谷歌的成就进行了精彩回顾。作为艺术生,我也开始思考如何将AI融入我的创作过程,感谢作者的启发。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对于那些认为AI与艺术无关的人,这篇文章提供了强有力的反驳。艺术生可以通过学习AI技能来拓宽创作的可能性,实现新的艺术表现形式。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作者将复杂的技术概念解释得非常清晰,这对于非技术背景的读者来说是一大福音。我特别喜欢关于艺术生如何利用AI进行创新的部分,感觉对未来充满期待。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完全同意,AI确实给艺术界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但同时,也担心技术进步可能会让某些传统艺术形式消失。希望作者能进一步探讨如何平衡技术创新与文化传承。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让我对AI在艺术领域的应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特别是关于如何教育艺术生掌握AI工具的部分,我认为这是未来艺术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读完这篇文章后,我开始研究如何将AI融入我的作品中。作者提出的建议非常实用,我很期待尝试使用AI工具来提升我的创作效率和质量。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虽然文章内容丰富,但我希望能看到更多具体案例来说明艺术生如何实践AI应用。这样,我们才能更清楚地了解实际操作步骤。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对AI在艺术领域的潜力感到非常兴奋。这篇文章不仅提供了理论指导,还激发了我的创造力。我相信,随着技术的进步,我们将见证前所未有的艺术创新。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章中提到的AI对艺术的影响让我深思。作为艺术生,我们需要不断学习新技能以适应快速发展的时代。我很期待看到更多关于AI教育的内容。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作者对OpenAI和谷歌的贡献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也关注到了艺术生面临的挑战。这样的平衡视角让人印象深刻,我期待看到更多这样的深度分析。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对于那些担心AI会取代人类创造力的人来说,这篇文章提供了一个积极的视角。艺术生通过学习AI,可以创造出更加独特和复杂的艺术作品。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章结尾部分提出了一个有趣的问题:“艺术生如何跳上这趟智能快车?”这个问题激发了我的好奇心。我希望看到更多关于如何利用AI提升艺术创作效率的讨论。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读完这篇文章,我意识到自己需要投入更多时间去学习AI知识。作为艺术生,掌握这些技能不仅能提升个人竞争力,还能推动艺术创新。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章中关于艺术生如何与AI结合的部分,让我看到了无限可能。虽然学习新技术会有挑战,但看到艺术与科技的完美融合,我充满了动力。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不仅探讨了AI在艺术领域的应用,还提出了艺术生如何把握机遇的问题。作为正在探索AI的艺术家,我深感共鸣。期待后续更多相关分享。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