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想30天过4门的自考生
分类:必过网校动态日期:2024-05-09 06:00:29人气:
这是必过网校推送的第225篇文章
考前30天了,分享点硬核的,谈谈学习方法。别人都是给你甩给你个方法论让你自己琢磨,我直接把应试技巧掰碎了喂给你。想在30天的时间内过四科,首先你得先改变对自考的认知。诚然,这有利于你能坚持下去:
1.你是不是觉得只要好好看网课好好看教材就一定能通过自考?如果真这么认为,你就废了。想速过四门的第一步就是别这么“乖”,要知道自考都是讲套路的,要学会不讲武德。
2.必须要清楚:你的目的是“通过自考”,而不是“学知识”。所以你现在学习的一切都是为了应试。想学知识你会等到考前才学?考过,爱咋学咋学;考不过,想学也学不痛快。
3.永远相信“二八定律”。一门科目中20%的内容涵盖了整张试卷的80分;反之80%的考点再试卷中只占20分,所以那20%的考点是通过自考的命脉,也正所谓“套路中的套路”
4.所以考前看教材是最小可爱的事儿。暂且不说这玩意能有多少自考生能完整看完?你就是完整看完了,你又能记住多少?你能找到重点?无效努力,蠢蠢浪费时间而已。
5.看网课更是个大坑。相比于教材,这玩意你倒是能看懂,老师讲的也很有意思,乐呵乐呵,然后呢?我如果突然给你一道题,你能答得出来吗?
6.在这里,不是说网课教材这玩意没用,只能说在这个时间段不适用。很多同学遇到“看网课能听懂但是做题不会”的情况,不是你笨,是咱们缺乏对答题的训练,缺乏对知识点的梳理记忆。
明白了上边几点,接下来你还需要两份资料:
7.首先,你可以永远相信真题。先拿到要考试科目的历年真题,真题是你通过自考的命脉。通过真题你可以观察到自考的出题走向,也可以反推出一门科目的重点在哪里。毫不夸张的说,不看书不看网课只靠真题就能通过自考。
8.其次,你还需要一份备考资料。就是一份全科目考点的汇总,这就相当于别人给你整理好了一门科目的笔记,非常方便。但需要注意,使用这种资料,99%的自考生都会陷入两个误区
9.误区一:资料在精不再多。跟差生文具多一个道理,我见过太多的同学打印一堆资料,到头来东瞅瞅西看看,一份也看不完。资料这东西真的不在多,尝试着先比较,然后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合适的资料抵得过千军万马,能让你的备考事半功倍。
10.误区二:资料并不是越新越好。我还见过太多的同学为了追求年份相对新的资料,花重金从机构那里买回来。实际上,你会发现这些资料和两年前的差距并不大。这事儿我分析过,只要自考的教材不改版,无论哪一次考试重点基本上都是一样的。
11.真题和资料不需要大家花钱买,如果找不到的可以来私我,我这里有。
准备好了这些,开始学习:
12.学习中,请永远把真题排到第一位。拿到真题的第一件事是先分析有哪些题型,看看选择题和大题分别占多少分。选择题分数占比大就先看选择题,大题分数占比大,亦然。
13.对考试的训练,远大于对知识的掌握。重复、机械、大量的记忆,是你在短期内通过自考的关键。就选择题为例,一道题你可以“不知道为什么选C”,但遇到这道题“就得知道该选C”;你可以没学过这门科目,但不妨碍你找到这门科目的十年真题把选择题全部刷对,只要你这样做了,考场上你选择题绝对能做对一半
14.找到一门科目的重点,方法有三。1)通过课本找重点。翻开教材前边的几页,有一个叫“关于本大纲的说明与考核实践要求”的东西,里边会告诉你哪里是重点章节。但此方法只适用部分科目,不适合全部科目。2)通过真题找重点。尝试着把十套真题的大题放到一块,然后按照出自课本的章节,你会发现这门科目的重点。3)直接喂嘴里,我已经整理好了100多门科目的重点章节,大家自取。
15.还记得刚才让你准备的那份资料汇总吧?1)找到重点章节之后,把重点章节所对应的题全部背下来。你没听错,即使你没学过不影响你背,只是慢点儿而已。我这话说的有没有道理到时候你坐在考场上就知道了。2)次重点章节没必要背下来,只需要知道大概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出来就行。3)至于非重点章节,八百年出不了一道题的那种,直接放弃。
16.说一个背题技巧,从自考到考研以来的很多背诵题我都实践过这个方法大家先记住5个词语:对象、地点、时间、人员、方法记住了这5个词语后有什么用呢?其实这五点,是我反复总结不断试验后发现的,仔细点你会发现无论哪个名词解释题,其实都逃不过这五个属性。可能现在你听的比较懵,我给你举个例子你就知道了:1)如在《中国现代文学史》里“四川诗群”这一名词解释:①指1986年参加“现代诗群体大展”的四川地区“非非主义”“莽汉主义”“整体主义”等流派诗人,代表作家有周伦佑、欧阳江河、翟永明、钟鸣等②诗学观念表现出反传统、反价值的非理性倾向,追求生活化、粗鄙化和口语化在这道题中:对象:四川地区“非非主义”“莽汉主义”“整体主义”等流派使人地点:现代诗群体大展时间:1986年人员:周伦佑、欧阳江河、翟永明、钟鸣等方法:追求生活化、粗鄙化和口语化2)又或者《中国古代文学史一》中的“古文运动”①由中唐时期出现的一场由骈体文像散体文转变的文学革新运动②代表作家韩愈、柳宗元③主张文以明道在这道题中:对象:骈体文像散体文转变的文学革新运动地点:无时间:中唐时期人员:韩愈、柳宗元方法:主张文以明道
接下来说两个误区:
17.不要买“考前押题”。考前,我看卖所谓“考前押题”的机构又活跃起来了,实话实话这些考前答案全都是扯淡,所谓“不过包退”就跟老中医“5万包生男,不过包退”如出一辙。我曾买过十几份机构考前押题做测评,这玩意就是来割咱们自考生韭菜的。
18.不要在一道题上死磕,自考不需要你搞“学术研究”。太多同学喜欢死磕一道选择题,说实话真没必要,应试备考只需要它选什么就可以了,大可不必非知为什么,时间花在刀刃上不做这些无用功。
最后,少一些传统手艺,多注意身体身体和精力是革命的本钱,尤其在考前,小伙子,你得注意了
对你有帮助,给个赞吧,感谢!
上一篇:写给:考场外收到小广告的你
下一篇:写给:准备报自考的同学